风月居士
发表于 2009-8-14 10:17
em1 em1 em1 em1 em1
江南吴同
发表于 2009-8-14 11:50
em1 em1
湘仔
发表于 2009-8-14 14:43
再次拜读。em11 em11 em11 em2 em2 em2
岚山风
发表于 2009-8-14 15:13
好像求一幅啊
估计没戏了em3
梁冰松
发表于 2009-8-14 16:23
说说几句心里话吧。
我认识谢少承老师,谢老师在徐州期间,与他有过几面之缘,他那是在书坛已享有大名,待人极为真诚、亲切,见面时又要管饭(请吃饭)、又要送字于我,令人惶恐,比一比当下一些动辄润笔多少、外交辞令一大堆之类,让人感动和深思。那时候也真动了请教谢老师的想法,我在安徽萧县,距徐州50公里,但想了又想,除了打扰他之外,不能给他带来半点益处,一直下不了决心;06年左右吧,闻说他调到了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便彻底的断了此念。心中唯默默祝福谢老师在事业和书法道路上走远走好。
谢老师的书法。走的是一条魏晋以来的尚韵尚意的康庄大道。2004年第八届国展上那幅行草大中堂,个人风格已十分明显,此后的许多作品,每每给人以惊喜和震撼。这次网络展更是如此,个人笔墨语言更加丰富明晰,二王一路书风的的揉和溶入提升了作品的格调,早期的一些抖擞、震颤之笔基本没有了。大多数作品结构清奇流畅,摇曳多姿,笔锋中侧互用,果断劲健,墨色变化自然,重处泼墨如水,轻处惜墨如金。字里行间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性情和精神,其间苍坚跌宕之势和雄豪激越之情,完美的传递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理想,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最动人心弦者,当如展览中的横幅长卷、吴镇题画诗草书中堂及“北极南溟”对联等,其间的审美意蕴是一言难尽的,也是语言所无法明确表达的,已具有当代经典的图式。一句话,谢老师所展示的,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可谓正中下怀,真诚的谢谢“书法公社”及谢老师提供的视觉艺术盛宴。
说点实在的,我非常想得到 谢老师的书法大作、题写斋号及作品集。我的书斋名为“双畅斋”,十年前,天津王学仲老师、北京薛夫彬老师都题写过,现悬在书房,使我的陋室蓬荜生辉,时时催我奋进,涤我尘俗。
最后,真诚的祝“书法网”越办越好。谢少承老师笔永健、艺长新!
梁冰松 安徽萧县黄口中学教务处
邮: 235211
手机: 13955730460
朱渐钧
发表于 2009-8-14 17:06
悲哀 南艺的学生永远不会出大家的只能用手指写字
木叶
发表于 2009-8-14 20:13
em1 em1 em1 em1
大胜
发表于 2009-8-14 20:45
原帖由 朱渐钧 于 2009-8-14 17:06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悲哀 南艺的学生永远不会出大家的只能用手指写字
兄弟不用手指写字,难道是脚趾em4
向谢少承老师学习!em1
残壶
发表于 2009-8-14 23:42
呵呵
大家伙都出手挺快的啊
我也来说说谢少承先生的书法,希望先生惠赐作品!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呵呵!望先生勿怪!
我第一次听到谢先生的名字还是因为04年的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先生是获奖者。在报纸杂志上看到先生的积分总分是第一名。行书状元啊!心中就很想看看先生的作品,当到展览现场看后先生作品,深深的折服了,不愧是第一名!
后来先生有一连串的频繁入展获奖。并且越写越精彩。用“获奖专业户”来定性一定也不为过。
谢先生的作品行草见到的多一点,有米芾的味道,今年的作品在米的基础上偏向了二王一路的风格,作品线条干净利落,既有魏晋风流的遗韵,又有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非常重视线条的力量感与韵律感,中侧锋并用而且加大了侧锋的比重,给人一种藏润的感觉。
谢先生是个很会造势的人,行草书就是顺势生发,谢先生做的很好。经常会运用一些字的夸张变形给人以新的感受。
展览上见到谢先生的作品总是给人新的感受,作品的形式做的也很好,很吸引人。由此可以看出先生对待展览时的用心。
这次帖子中还看到了先生的小楷,写的很性情。没有一点造作。古人常说小字难在灵动,可是看先生的作品却是神采飞扬,没一点刻板。书写性很强。无不工小楷的成功书家,此话看来不假。
隶书作品也有一件,虽然是对联,字数很少,但是功力不俗。更重要的是有隶书作为支持,先生线条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锤炼。行草可以写的更加精彩。
相信先生在日后的道路上会走的很坚实!!
真诚的祝先生走的更远!!
顺便说一句
我真的很喜欢先生的字,还望不吝惠赐!
呵呵呵呵呵!!
也期待自己好运!!
[ 本帖最后由 残壶 于 2009-8-14 23:43 编辑 ]
一朴
发表于 2009-8-14 23:45
最近几年江苏徐州涌现了一个很有实力的书法创作队伍。
谢少承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看谢先生的简历,
真可誉为 获奖专业户。这些年先生一直在努力形成自我的风格。
在努力探索求新的同时,没有放松对传统的学习,仍然在实践中思考,
令人钦佩。
谢先生的字写的很生动,很会造势。线条藏润有力,整体章法很耐看。
先生对米芾和二王的取法很有想法,既有魏晋风流的遗韵,又有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非常重视线条的力量感与韵律感。不仅行草书写的精彩,而且善写隶书、楷书,出手不俗,格调高古。他写隶书笔画开张,下笔滞涩老辣,融张迁、曹全为一体,颇多汉碑雄肆之气。写楷书,用晋人楷法,字形沉厚古拙,又经常以碑意写楷,方笔为主,仿佛有金石之声。有着很强的书写性。
期待先生的字写的更加精彩!!
请惠赐斋号
迟斋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