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王子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庆星

庆星兄是个追梦人。

读大学本科时,他就利用假期只身一人远赴陕西考察。工作不久,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他又义无反顾地赴浙美深造。早已年过而立,同学有的已评上教授了,他又猛攻英语,如愿读研。

庆星兄是那种真正的学者型书家。陈振濂先生称其“书史双得”。

在笔者看来,他最钟情的,还不是书法创作,而是治书史。周末给他电话,问在何处,最常听到的回答就是:“在省图。”埋头故纸堆,寻根溯源,破译历史密码的那种快感,他人难以体会。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沉入历史,使他比别人更加明了社会大势、人物伦常、艺术规律。这样,他就比他人更多了些清醒。不过,如此勤勉的结果,不仅丰富了头脑,还丰富了身体——近闻他光荣地变作了“有志(痔)之士”。

庆星兄的形象总是和他的平头联系在一起。他的为人处事也像他的形象一样朴厚。艺术界太多太像“艺术家”的人了,庆星兄身上毫无“艺术家”的酸腐造作之气。他有一个极好的心态。他外表虽不甚讲究,但生活方式却极科学,寒冬腊月了,还每天坚持早起打太极,冲凉水澡。

庆星兄书法创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擅长转益多师,作品的信息量极为丰富。从颜欧苏黄,到杨维桢、刘墉、康有为、郑孝胥、沈曾植,他无所不涉,并很快化为己有。从早期的温润,到后来的凌厉,再到目前的拙辣。他悠哉游哉地走着一条文人书法的路子。灵动、渊雅的气息始终伴随其艺术追寻。

浮躁的商业社会中,人们都在忙忙碌碌的追求物质的满足,像庆星兄这样对学术艺术满怀赤诚的人越来越罕见了。我们经常的长时间的学术聚谈也越来越显得奢侈了。(子庸)
25孟庆星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庆星作品
27孟庆星03.JPG
30孟庆星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瑞

王瑞兄的形象乍一看和文人不太搭界,其实他身上还真不乏古典文人的基因。

暇时当窗奏刀,据案临池;兴来临风把酒,对月品茗;秋养蟋蟀,冬蓄蝈蝈儿……自言最不堪美人垂泪,花间喝道。
诸般行径无非源自“诗心”。他说书家印人可不必写诗,但决不可无“诗心”。所谓从艺之道,首养诗心。

他生性乐观活泼,时常笑声朗朗。他有一个最大的癖好,就是收藏民间泥玩具。泥巴做的小人儿、小动物,占满了他的书橱画案,据说已达上千之巨。大伙儿节假日往访名山大川,他偏偏跑河南下陕西,钻到山沟沟里访艺人,找玩具。说到泥玩具,他一定会口若悬河,两眼放光。自己的印和字儿可以送朋友,要拿走泥玩具可别想,大有唯此物与妻不可与共的滋味儿。

他的篆刻老师是徐正濂,徐老师对他评价很高,赞扬他“用刀斩截爽健又不失之于单薄,印风清刚而奇崛,有古有今的程度把握得极好”。有意思的是王瑞与徐老师竟没见过面。

他的篆书创作与篆刻作品一脉相承。用笔斩截凌厉,线质沉著凝练,造型简净稚拙。他的篆刻养育了他的篆书。

他的草书整体感强,富草意,而又巧作安排,有时代感,似乎比篆书更能体现作者的才情和智慧。一方面表现出造型上的丰富想象力,另一方面,用笔也富有特色,多用“扫”笔,他的“扫”不飘不浮,反显率真、老辣和苍朴。

艺术是聪明人的事。王瑞即为一聪明智慧之人。他对一切似乎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爱情、育儿。看一下他照片中最常出现的弥勒佛一样的笑意,你就知道他是多么从容了。(子庸)
33王瑞02.JPG
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瑞作品
39王瑞07.JPG
40王瑞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瑞作品
36王瑞04.JPG
37王瑞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朝霞

朝霞是“莫名”八人中唯一女将,也是八人中艺术观念最开放的。这恐怕与其曾负笈京城不无关系。每论书,必言语犀利洞彻,切中要害。

朝霞之书是壮美的,而不是优美的;是金石气的,而不是书卷气的;是空间的,而不是时间的。可谓是有女郎才,又具丈夫气。

朝霞的字基本上不是书写状态,不是手札形态。这与朝霞写汉隶有关,与朝霞从事篆刻有关。其所书篆隶书,气势开张,笔致雄放。

朝霞把字当作空间的构成来看待。在笔画关系上,不怎么考虑笔画间的前后衔接,而是着意空间搭配。也可以说,朝霞把字当画,而不是当音乐来看待。

这种“现代”作派自有其意义:我们看惯了时间性的手札书写,看惯了王羲之样式的中庸之道,再来一点空间性的造型书法,来一点矛盾中寻求和谐的书法,改变一下我们的审美惯性和思维惰性,不好吗?!

朝霞自言,追求个性、自由和天性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向。即如音乐中的“通俗”唱法,很多天性的东西表露出来了,她就是十分迷人的。

壮美、金石气、空间取向,这是一种主动的艺术追求。与艺术的包容量和厚度也并不矛盾,只是一个时间性的丰富、修炼、提纯的过程。(子庸)
41袁朝霞02.JPG
43袁朝霞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朝霞作品
44袁朝霞04.JPG
45袁朝霞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朝霞作品
47袁朝霞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庸.庆星兄
祝贺
子庸兄我是你滕州师弟
好久不见
近来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子庸

与子庸结识不久,我们就已无话不谈。

子庸是个有着自己的精神和人格追求的人。他亲近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心灵。读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夜晚会哭醒。他常提到一些词:“宗教情感”、“大心”、“悲悯”。

子庸的精神空间极为广阔。似乎没有任何思想上的禁锢。他今天给我带来刘小枫的神学,明天会给我带来汪峰的摇滚。他会发现一些被社会意识尘埃和人们思维惰性遮蔽而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的另色本质。

子庸最关注的是生命,最感兴趣的是思想和文学。他主持的中国书法在线网站的两栏目“边缘论坛”和“心灵霁光”,一为思想论坛,一为文学论坛。他喜爱朱学勤、陈染。

子庸对美有种天生的敏感。他喜欢蓝天、森林、花草、新鲜空气、美的文字、美的笔墨和美丽衣裳。

子庸对书法的钟情来自它与生命的联系。他说,艺术是其生命的载体。子庸才情高,其书富个性,找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很好的结合点。灵透,富性情。用笔如绵里裹铁,又逸气飞动。笔墨奔放,挥洒自如,时有惊人之笔。

诚如其硕士导师刘正成先生所言:
“方家云,治史有才学识三要。某曰治艺事亦如此也。才者,禀赋也;学者,功也;识者,博见也。无识见则无以取法,无功力则无以表达,无才智则无神来之笔,于是其艺事又何以观?子庸贤弟从某学,观其文,有远见;观其行,悬梁锥刺;观其书,多迁想妙得,数旬未见,必刮目相看,称为惊奇。谋学术,可期于必成。谋艺事,未可期于必成。今子庸青春年少,又备三要之才具,倘为艺事,可期于大成也无疑!”
                                                 (于明诠)
49王子庸02.JPG
51王子庸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