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厨崔勇波 菜的原料是固定的,而由于厨师不同烹制出的菜肴各异,而名厨作出的每一道菜都会菜色本身上体现出个的特色标签。此理于书亦然,真草隶篆行五体每个学书者同样面临,而如何调制出自己的“特色菜”,那就要各凭手段,从书法这道菜上来看,崔勇波先生为“名厨”当之愧。 崔勇波先生是一位能够深入经典系统学习,又能入古出新,自出心杼的书法家。先生的作品有古意,随性书写,使作品气息高古,书卷气扑面而来。“叩问心象—崔勇波军旅书画汇报展”作品体现了先生重视对书法本源的把握,他上承历史文脉,广泛吸收历代碑帖精华,同时勇于创新,大胆融入现代艺术元素。作品情趣各异,构建出了自己的书法语言,表现出当代书法艺术在立足传统基础上的新形态、新意象,为观众留下了一个难忘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印记。此展作品分为经典精临、金石题识、吾手吾心、丹青移步四个主题展览版块共120余件,五体兼具,主题鲜明,体现出了先生手别样心思。 崔勇波先生的书法形象是丰富多元的,只行草就能创作出多种迥异的风格来。其书深悟帖学强调两端的起承转折,丝丝入扣,碑学强调中段的提按起伏,跌宕舒展的用笔真谛。笔势与体势的结合使作品中所有造型元素搅合在一起产生混响,同时作用于观者的感官,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表现方法是来自传统的,传统书法“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沈尹默语)但是经过崔勇波先生的夸张和强调,作品既有前卫的时代意识,又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崔勇波先生的“雅”是不同于清秀俊朗一路的雅,也非笔笔到位、熟练到了没有伸缩余地的过于完美的“雅”。 崔勇波先生却对“生”的感悟颇有心得,点画之间的空白让人感到韵味无穷。以拙取巧,婉丽遒逸,意从魏晋,形在简拙,外显的动作内敛,线形含蓄短促,字态有清爽之感,并富韵味,将侧势融入平和之中,简静而秀逸。 崔勇波先生金石题识,读来有清风拂面之感。当今是一个书法进入展厅的时代,作品形式上的视觉冲击力要求远远作品书写内容的本身,而题跋书法适乎不在适应展厅,尽管陈振濂先生疾力呼吁阅读书法,但在展览机制的大背景下,这显得无力。尤其是题跋书法对作品学术、文学能力、书法要求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崔勇波先生金石题识尤显得珍贵。所有题跋作品体现了崔先生扎实的学术、文学能力和高超的书法水平。 从大量的经典临摹,我们看到崔勇波先生在学习传统上下了大功夫。正有由于这笨功夫,才会有这样坚实的基础,相信崔勇波定会烹制出更多精美的菜肴让我们大快朵颐!
请崔先生赐书斋号“书巢”和作品集珍藏学习,谢谢! 132500 吉林省蛟河市财政局办公室 谢吉昌 电话:13894282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