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抱朴含真】周斌教授书法艺术国际巡展(网络展)优质回帖赠周斌教授作品集及新年台历一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9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出结果了,都盼望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涧中仙 发表于 2014-2-19 08:37
该出结果了,都盼望着呢

期待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4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书作品很漂亮,中锋用笔很好。
希望能赠送作品集一册以观摩学习

王兴根
通讯地址:浙江省庆元县竹坑路54号
邮编:323800
手机15990478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亳放风流,名士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喜欢周先生行草书之行云流水般的意境,真无意佳乃佳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31 15:37
【艺术评论】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评周斌的书法创作

附:周斌老师2006年指导我并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的书法论文(硕士在读期间)
      
试分析民国以来帖学复苏和繁荣的原因
王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

内容提要:碑学在清代中后期非常繁荣,帖学几乎无人问津,此时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碑学在行草上,特别是草书上非常衰败。进入民国以后,许多有识之士在努力振兴行草的同时也促进了帖学的复苏,再加上印刷术的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完善、社会名流的宣传、碑学骨法用笔的借鉴以及帖学自身规律的利用等原因,最终导致民国以后的帖学复苏和繁荣。
关键词:碑学、帖学、骨法用笔、帖学书风
众所周知,自唐宋到明清之际的书法几乎是帖学的天下,帖学大家不断。但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帖学江河日下,走到了穷途末路阶段。与此同时,碑学应运而生,经过邓石如的成功实践以及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理论的宣传,碑学如日中天,几乎一统天下,“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1。进入民国以后碑学继续发展,大家不断,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碑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最有名的是康有为,他曾对弟子刘海粟言及过:清代行草书的衰败是碑学大兴的失误。其他如沙孟海、陆维钊等都有同感。因而要想发展行草书就必须吸收帖学的营养。由清入民国的几位碑学大家如清道人、吴昌硕、沈曾植等在行草书上都不同程度的吸收了帖学营养,清道人是用碑的用笔写帖,吴昌硕的行草直接写帖,他把碑的骨法用笔保留了下来,而沈曾植则通过黄道周将碑与帖进行巧妙结合来写行草。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之书学》中认为沈曾植是帖的代表人物,并对其赞不绝口:“他是个学人,虽然会写字,专学包世臣、吴熙载一派的,没有什么意思的;后来不知怎的,像释子悟道般的,把书学的秘奥‘一旦豁然贯通’了。他晚年所取法的是黄道周、倪元璐,他不像别人家的死学,方法是用这两家的,功夫依旧用到锺繇、索靖一辈子的身上去,所以变态更多。专用方笔,翻覆盘旋,如游龙舞凤,奇趣横生。他死后,墨迹流传,售价更昂,可见时人还有些儿眼光”。【2
这几位碑学大家在行草上的成功实践,鼓舞了民国以来的书家们,从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帖学家们和帖学作品,如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林散之的草书、高二适的 行书和草书、溥儒的小楷和行书、来楚生的行草、郭沫若的行书和草书、毛泽东的行书和狂草、沈尹默的行书和草书、陆俨少的 行书、沙孟海的行书、黄宾虹的行书、齐白石书法成熟期的行书、陈大羽的草书、潘天寿的行草、诸乐三的行草、王个簃的行草、白蕉的行草、刘海粟中晚年的行书和 草书、启功的书法、赵朴初的行书、贺敬之的行草、吴玉如的行草、谢稚柳的行草等,甚至现在的杨仁凯的行书、欧阳中石的行书、王学仲的草书等等皆为帖学也。说到这里有人会说这里不是有许多碑学大家吗?不错,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帖学家,他们大多是双重身份。又有人会提出,这里面个别人的帖带有碑的痕迹,事实确实如此,但他应该还是帖。颜真卿的行书《祭侄稿》有明显的“篆籀气”,但没人敢说他不是帖;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帖》是几种书体混杂,所谓的“篆隶并列、真草相兼”,可他仍然是公认的帖;甚至王献之的《二十九日帖》的用笔和结构和斜画紧结的一些碑很相近,没人说《二十九日帖》是碑。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若将其排出帖学,传统的帖学概念会混乱。在碑学、帖学的划分上笼统一些好,没必要过分细分。在这一点上,沙孟海先生做的好,他说:“帖学和碑学,本没有截然的区别;即南派北派的名称,也只好笼统的说说,谁能划分清楚呢(阮元的论调,康有为已驳之)?【3沙孟海的观点更有利于理解和实践。
     此外民国时期还流行吴昌硕行草书风、于右任的标准草书书风,新中国时期流行毛泽东行草书风、沈尹默和白蕉推行的二王书风、郭沫若的“郭体”书风、林散之草书书风、沙孟海行草书风、启功书风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帖学繁荣的表现。现在有好多书一讲到民国以来的帖学只提到沈尹默,并攻击他是小打小闹,不足道也。而事实上帖学此时已进入非常繁荣阶段,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帖学繁荣的原因。
一、 帖学墨迹随处可见,非常普及,被康有为攻击的阁帖失真问题不复存在。
进入民国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科技的进步,印刷技术飞速发展,帖学墨迹的印刷品十分丰富且价廉物美,如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选集》16元;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智永真草千字文》0.85元、2000年出版的《米芾尺牍九种》8.00元;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宋苏轼人来得书新岁展庆帖》1.80元、1986年版1994年印刷的《唐怀素自叙帖真迹》4.50元;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孙过庭《书谱》8.50元、王羲之的《兰亭叙〈五种〉》5.50元、怀素的《自叙帖》6.50元等。特别是日本二玄社的书画复制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厅内与真迹并排展出时,观众与专家学者屡屡试问,熟是真迹?启功先生认为他达到了同等真迹的艺术效果。其次博物馆事业也非常发达,帖学家的真迹极易看到,除了他们每天正常的展出外,还经常举行书画特展,如2002121日至200316日由故宫、辽博、上博三家联合在上博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此次展品72件,其中书法26件;20051230日至200624日在上博举办的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古书画藏品展,共展出古书画作品103件,包括陆机《平复帖》、隋人《出师颂》和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等名家孤品;2006313日至423日在上博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参展文物102件,其中中国藏书法60余件,日本藏书法30余件。日方展品来自包括日本宫内厅在内的7家公私藏家收藏的珍品,包括王羲之的《丧乱帖》和《孔中侍帖》、贺知章的《孝经卷》、苏东坡的《行书李白诗卷》、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黄庭坚的《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等。博物馆门票价格很低,学生参观上海博物馆的门票只要5元。另外近些年的数码相机、电脑、因特网的普遍使用也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帖学资料。总的来说古代阁帖失真问题不复存在。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描述的“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4一去不复返了。
民国以来的书家非常普遍的从墨迹中吸取营养,有许多名书家还有文字记载,试举几例:
沈尹默写道:“三十五以后,再写唐碑,以褚遂良能推陈出新,树立唐代新风范,乃遍临其传世诸碑,旁各家。同时得见六朝唐宋名家真迹精印及摄影本,又在故宫博览所藏历代法书名迹,顿开眼界、心悟神通。”【5
19581016日,毛泽东给田家英的信中写道:
“田家英同志:
请将已存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是否郑振铎)一询,可否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如可,应开单据,以便按件清还。
                                           毛泽东十月十六日【6
林散之在《跋王觉斯草书诗卷》中写道:“……此卷原迹流于日本,用珂罗版精印问世,复传中国,为吾友谢居三所得于六六年春。余假于尉天池处,已七八年矣。朝夕观摩不去手,文革运动中亦随身携带,幸未遭遗失。今居三欲索回原物,自当完璧归赵。佳书如好友,不忍离别,因题数语归之,以志留连之意云耳!”【7
萧娴给学生的信中写道:“世人或以我临碑不临帖为偏,不知我于天下可见之碑帖莫不细读,人之精力有限,一腕一笔,日奋数小时则疲。我之临碑,只在《石门颂》、《石门铭》等三、四类而已,其它则以目代腕,时时读之,久之能见其形,更久之能悟其精神,虽只临《石门》数碑,而心在天下一切碑帖焉。故曰:‘临池宜专,读帖须博。’”【8
二、 碑学自身有缺陷,特别是他的结构和中实说,限制了他在行草上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他在行草上无法同帖学抗衡,特别是草书,他的成就很小,要想提高行草,求助于帖学则是最好的途径。
清代碑学在篆书、隶书、魏碑上确实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碑学行草成就较小,尤其是草书。正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说:“近世北碑盛行,帖学渐废,草法既灭绝。”【9如果有好的草书康氏不会说他灭绝的。邓石如为清代碑派书法第一人,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这样说:“怀宁篆、隶、分、已臻绝诣,真书虽不入晋,其平实中变化,要自不可及。唯草书一道,怀宁笔势,固如铜墙铁壁,而虚和趥丽,非其所能,尚留片席,使后来者自择所处。”【10包氏评价很中肯,很客观。邓石如的草书的线条是第一流的,这一点只有清代的吴昌硕能过之。他的草书缺点是间架结构差一点以及线条太中实。如若他的草书学帖,他的草书地位会大大提高,有可能成为草书大家。康有为的弟子萧娴一直到七十多岁还在坚持康有为观点,认为无碑不美!但说到草书则主动让步了。她在《庖丁论书》中说:“……帖因翻版,屡翻屡坏,往往失真,碑乃石刻,刻赖书丹,纵使泐剥,风神犹在,真迹可寻。为免于伤软失神,初学者应求诸碑学,学草书者,或当别论。……”【11。萧娴90岁那年,因骨折住院百日,住院期间天天读《书谱》墨迹,出院后时常作草,其蓝本不仅有二王还有孙过庭等。
     帖学的主要成就是小楷和行草书,其中行草书则为精华。而碑学在行草上是弱项,因而借鉴帖学行草书则是最好的捷径。清后期进入民国的几位碑学大家大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大量学帖。吴昌硕的行草纯粹是帖,清道人用碑的用笔写帖,沈曾植是通过黄道周将碑帖联到一块,沙孟海在《近三百年之书学》中认为沈曾植属帖派人物。由以上现象可知碑派人物在行草书上或多或少的借鉴帖是一个好办法。民国以后的新一代书家更是大量学帖。沙孟海的篆隶、北碑是碑学大家,而他的行草主要学帖,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东坡、黄道周等,另外就是把北碑的一些内容化进了行草。黄宾虹的篆书是碑学大家,而他的行草书则主要学王羲之、李世民、颜真卿、王铎等。潘天寿在篆隶上是碑学大家,而行草书主要学黄道周以及晋唐法帖,沙孟海曾这样评价他:“行草书,他自己说得力于黄石斋较多。我看他运笔结字,比石斋有所发展,特别是行款,使人联想到陆放翁‘整整复斜斜,好似风际鸦’的诗句,这一格局,非但黄石斋不曾有过,陆放翁虽曾有此理想,他也未曾通过实践把他表现出来。”。【12白石老人书法成熟期的行书最主要的是受李邕影响,虽说他碑帖学的很多,但最终都化入李邕而形成齐白石体了。另外林散之、郭沫若、陆俨少、陈大羽、刘海粟等碑上都很有成就,但在行草书上几乎都是学帖。
三、 借助碑学的骨法用笔来学习帖学,从而促进了帖学的发展。
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骨法用笔,这种骨法用笔大都借助于书法练习而培养的,最终把书法的笔墨化成中国画的笔墨。书法内部更应如此。一般来说帖的线条写的快容易浮滑,碑的线条特别强调积点成线,容易厚重。李可染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李可染论艺术》中曾回忆他早年学书法情况:“我小时候在家乡徐州时喜欢写字,11岁时字写的受到称赞。但家乡找不到好的书法老师,有一个老师教我写赵体字,一味追求漂亮。后来才知道,由于追求表面漂亮,产生了‘流滑’的毛病,结果费了很大功夫纠正。”,13他纠正的办法主要是由帖转入碑,用碑来解决线条问题。在拜齐白石为师的十年中,他最主要学的是书法,而不是中国画。他最后是定体在碑派行书,还没有来得及回到帖上便去世了。林散之先生对赵字曾这样说:“赵字活,习之可以破僵板,但要有碑学底子,否则流于甜媚。”[14]这些都说明写帖容易滑而无骨。
    用碑学的骨法用笔来学习帖学,途径有二,一是把碑的线化成帖的线,二是直接把碑的线用到帖上。
第一种形式的代表人物特多,有吴昌硕、沙孟海、林散之、沈尹默、黄宾虹、于右任、潘天寿、陈大羽等。第二种形式的代表人物较少,有沈曾植、清道人、胡小石等。
吴昌硕是篆书大师,以石鼓出名。他曾说过“强抱篆隶作狂草”,【15他的狂草指他行草,他不狂,没有狂草。只有他画的葡萄、紫藤枝条具有狂草的气和线,可以看作狂草,但不是狂草。很明显他是把碑的线条化成帖的线条,保留了骨法用笔。林散之断断续续练了几十年汉隶,他说过:“我学汉碑已有三十几年,功夫有点。学碑必从汉开始。每天早上一百个字,写完才搁笔。……【16”后来他借助于碑的留而攻草,体会颇深:“我到60岁后才学草书,有许多甘苦体会。没有写碑的底子。不会有成就。”17黄宾虹一生钟情于三代文字和行书,他的行书是帖,他写篆书用碑的线条,写行书用帖的线条,一个无形的骨法用笔联系在一起,他曾说:“我的行书曾借鉴于唐太宗《温泉铭》,因存晋人书肇自然的风貌,吸取笔意,不袭其貌,形成自家风格。故此我的书法胜于绘画。”【18他的草书也属帖,有千字文出版,成就不及行书。于右任是碑学大家,许多碑学理论家特喜讲他,但对他晚年的标准草书却采用回避的态度,最主要原因是他的标准草书属帖,只是由碑刚进入草书时碑味稍重,后来就慢慢全化成帖了。沙孟海先生早年的主要精力在碑,中晚年的主要精力在帖,他年轻时曾跟随吴昌硕四年,他回忆说:“得到吴先生指教较多。听他议论,看他挥毫,使我胸襟更开阔,眼界更扩大。我从此特别注意气魄,注意骨法用笔,注意章法变化,自觉进步不少。”【19他是把碑的骨法用笔化入帖。他的行书属帖,属明清之际阳刚派书风。沈尹默是公认的帖学家,早年学帖,后陈独秀说他字俗在骨,于是弃帖学碑,“从1907年(25岁)受到陈独秀的针砭起,到1930年(48岁),沈尹默‘才觉得腕下有力’。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写北朝碑’,目的始终‘是为要彻底洗刷干净以前行草书所沾染上的俗气的缘故’。”【20当沈尹默的碑学取得一定成绩后,于是又重新回到帖的王国中,最终成为帖学的代表人物。
利用碑的骨法用笔化入帖学而写帖的书家极多,另外还有郭沫若、刘海粟、王学仲等。
用碑的线条直接来写帖的人较少,成功的有沈曾植、清道人、胡小石等,其中沈曾植的成就最大。沙孟海先生就认为沈曾植的行草书是帖派人物,如若他的行草属帖学,那么帖学的队伍太强大了。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是碑帖结合。无论怎么说,这一路书家从另外一个途径促进了行草的发展。
四、利用帖学的自身规律来促进帖学的发展
清代碑学以前的历代帖家在学书法上有他独特的规律即由楷书到行书再到草书这样一个过程,楷书基本上是锺王小楷和唐楷,行书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褚遂良、李世民、米芾、苏东坡等帖家行书,草书指王羲之的小草、王献之的小草、孙过庭的小草、怀素的小草和狂草、黄庭坚的大草、徐渭的狂草、王铎的狂草、傅山的狂草等。正如苏东坡所说的“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也者。”【21尽管清代碑学产生后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后世也有一小部分书家对碑学不感兴趣,继续走昔日传统的帖学道路,并产生了巨大成就。总的来说他们几乎不师碑,即使偶尔写点碑,也只是用帖的方法写碑,就像傅山、王铎写的汉碑,八大山人写的石鼓文一样,算不上碑学。这类书家的代表人物有毛泽东、启功、白蕉、赵朴初、矛盾、溥儒等。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他在草书上的成就就象他诗词上的成就一样是空前的。他在书法上的主要精力是在二王的行草和怀素的狂草上,对历代帖家作品无所不观,尤其是草书。尽管他书法成就很大,可他对书法很少评论。只有19591016日毛泽东主席的《致田家英信》是至今公布的毛泽东书信中唯一涉及书法的一封信。其次他对身边的干部和服务人员闲聊过一点书法,如他曾对保健医生说,学书法先学楷书,以后再学行书、草书。可以学习于右任编的那本草书。他在延安对郭化若说:“二王的字帖最好,王羲之的字骨瘦,王献之的字筋肥,”22等。建国后有两件书法界大事涉及毛泽东,一是中国书协晚成立几十年的原因据说是毛泽东认为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都是业余爱好,没必要将书法作为一个职业对待。对于兰亭一案,毛泽东认为学术争议有比无好,支持争论。兰亭一案很有意思,中国当时最顶级的书法家大都直接或间接涉及了,如郭沫若、高二适、毛泽东、启功、林散之、沈尹默等。综合以上所述,毛泽东书法有两大特点:一是帖学,二是大家风范。
启功是帖学大家,一生致力于帖学,自称“半生师笔不师刀”。主要师承二王法帖、欧阳询、赵孟頫、智永、米芾、董其昌等,以温文尔雅的行书出名。林散之曾这样评价他的一幅作品:“北师大教授启功(元白)先生底子是欧字,他写得有书卷气,是学者字。曾见他写一联,集毛主席句:‘喜看稻菽千层浪,跃上葱茏四百旋。’字极难摆,他似粗细的笔划使之匀称,不容易。”【23
   白蕉属帖学家,书法力追“二王”,视魏晋“二王”帖学为书史唯一正宗。沙孟海评白蕉书法说:“ 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24他的书法成就要高于沈尹默,原因是他的行书更随意一些。
此外赵朴初、茅盾、溥儒等也都是走传统帖学道路,虽说个别人写过几天碑,但用笔上是帖学,所以算不上碑学,因而他们属传统型的帖学家。他们这一类型也为帖学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有帖学成就的社会名流有惊人的号召力,他们身后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他们共同为帖学的发展摇旗纳喊、推波助谰。
社会名流的力量是很大的。唐代由于李世民的喜好而确立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从而形成王羲之书风。清初康熙、乾隆帝的偏好而形成董、赵书风。清中晚期由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喜好形成碑学书风。所有这一切说明社会名流有极强的号召力。进入民国以后,除了碑学继续繁荣外,由于吴昌硕、黄宾虹、于右任、毛泽东、郭沫若等有极强的社会地位,喜爱帖学,最终形成帖学书风,使帖学走出低谷,走向繁荣。
吴昌硕是书、画、印三个大师,德高望重,有极大的号召力。他吸取了前辈邓石如碑学实践上的教训,在行草上致力于帖学,其行草最终远远超过邓石如。在他的影响下,他的朋友王一亭,弟子王个簃、诸乐三、沙孟海、潘天寿、刘海粟等的行草书学帖学。白石老人不仅学吴昌硕画风,还学吴昌硕的行草书,几乎乱真。时至今日,沙孟海的几个弟子的成绩主要是帖学。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民国时期高官。他晚年致力于标准草书,想在全国普及标准草书,为此他做了许多工作。他的草书在解放前的影响较大,其本质是帖学。
毛泽东是新中国领袖,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他一生喜爱书法,最终创造了毛派行书和毛派狂草。在文革的“毛泽东被神化“的年代,他的书法的群众喜爱度甚至与王羲之不相上下。诗人贺敬之、金融学家唐双宁是学毛的书家,郭沫若也有几件作品有明显的学毛痕迹。可以说建国后毛泽东对帖学,甚至对书法的影响超过任何一个书家,水平也高于任何一个书家。有人认为林散之的草书高于毛泽东,这是错误的。他的依据是林的线条比毛好。林散之的草书线条确实比毛泽东的草书稍好一点,但这和毛泽东的狂草相比是唯一的一个优点。毛泽东狂草风格创新比他大,字的变化比他大,气势比他大,字外功夫比他深。毛泽东的草书属狂草,林散之的草书属大草。书法的好坏讲的是综合实力,而非只一个线条。若只讲线条,邓石如、吴昌硕行草书的线条要好于林散之草书,但他们在草书上的综合实力不如林散之的高明。林散之被誉为”当代草圣“的原因在于毛泽东没参加评选,如果毛泽东参加的话,林散之只能是“亚圣”。这有点像建国后十大元帅的评选一样,如果毛泽东参选,十大元帅的第一人非毛泽东莫属。
沈尹默、白蕉、潘伯鹰是三位有名的帖学家,解放后在上海形成一个帖学小团体。沈尹默曾是北大校长,著名诗人,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不仅亲自教学生书法,而且发表了许多书法文章来宣传帖学,这在当时影响了上海一带的书风,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
郭沫若的行草书被誉为“郭体”,属帖学范围,他曾是新中国学术界的最高领导人,文学、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学科大家,在社会上有强大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他创造的“郭体”雅俗共赏,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这为人们喜欢帖学,学习帖学奠定了基础。甚至林散之就是郭沫若发现的千里马,林散之草书的知名度和郭老的提携是分不开的。
林散之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些年书法影响很大。他是六十以后才致力于草书的,他的草书借鉴了他汉碑的骨法用笔,将碑的线条化成帖的线条,避免了帖学线条容易浮滑的毛病。他自认为:“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25近几年江苏省政府专门设立了“林散之奖”来宣传其艺术,这为帖学的继续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陈独秀、陈毅、梁漱溟、启功、赵朴初、矛盾、高二适等社会名流对帖学的行、草都影响很大,他们的知名度带动了人们对帖学的更加喜爱,他们对帖学的发展早已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
总之,除了以上分析的五种原因外,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社、《书法研究》杂志社、《书法》杂志社、《书法报》报社等对帖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各级教育机构及其书法工作者也为帖学的普及做了许多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帖学会更加繁荣,碑学和帖学大师都会层出不穷。
注释:

[1]. 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第37页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200410月第1版      
[2].《沙孟海论书丛稿》第37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7年第1
[3]《沙孟海论书丛稿》第50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7年第1
[4].《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55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97910月第1
[5]. 马国权编《沈尹默论书从稿》第157页     三联书店出版 1981 年第1
[6].谢德萍著《大笔一挥天地惊-------论毛泽东书法艺术》第62页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7月第1
[7].陆蘅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第91页  古吴轩出版社出版19946月第1
[8].俞律著《萧娴书法艺术解析》第9页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26月第1
[9].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第289页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200410月第1
[10].包世臣著《艺舟双楫》第138页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200410月第1
[11]. 俞律著《萧娴书法艺术解析》第9页 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26月第1
[12].《沙孟海论书语录图释》第74页 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20038月第1
[13].中国画研究院编《李可染论艺术》第73页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8月第1
[14]. 陆蘅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第56页 古吴轩出版社出版19946月第1
[15].转引陈振濂主编《近现代书法史》第157页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10月第1
[16]. 陆蘅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第61页 古吴轩出版社出版19946月第1版.
[17].陆蘅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第63页 古吴轩出版社出版19946月第1版.
[18].《黄宾虹文集﹒书信篇》(上)第52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9996月第1
[19].《沙孟海论书丛稿》第202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7年第1
[20].沈培方著《沈尹默书法艺术解析》第11-12页 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06月第1
[21].《苏东坡全集》(上)第305页  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  19863月第1版           [22].谢德萍著《大笔一挥天地惊-----论毛泽东书法艺术》第256-257页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19927月第1版                 
[23].陆蘅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第58-59页 古吴轩出版社出版19946月第1
[24].《沙孟海论书文集》第576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976月第1
[25]. 陆蘅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第91页 古吴轩出版社出版19946月第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9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31 15:39
【艺术评论】
周斌书法的心理拓展与创作

附:周斌老师2007年指导我的书法论文《沈子善---------》,该文入选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沈子善书法教育思想对当前书法教育的借鉴和启示
     王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沈子善先生是一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先生终生的职业身份是教育学名教授,然而其在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却是书法教育。自隋、唐以来,历代学子都重视书法问题,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新式学校的普遍建立和西式书写工具的普遍使用,毛笔书法的实用性受到严重挑战。虽然沈子善、胡小石、祝嘉、潘天寿等书法教育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都在各自工作的学校进行了多年的书法教学,但似乎对整个社会影响不大,甚至1942年左右毛笔书法已被整个社会冷落到牛鬼蛇神的地步。面对这种情况,沈子善先生毅然走出书斋,并于1943年牵头成立了中国书学研究会并负责主办《书学》杂志,全方位进行书法教育。解放后先生又在南京师范学院主持书法教学,同时又培养出了许许多多书法家和书法教师。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沈子善先生从事书法活动的最主要时期,同时也是先生书法教育的黄金季节。在他和许多书法教育家、书法教师等的共同努力下,书法已由四十年代人民群众眼中的牛鬼蛇神变成了六十年代人民群众普遍喜爱的艺术活动形式之一,甚至出现了一批工人、农民出身的书法家,“福建南安县英都乡农民王其美,解放后以一个文盲变成初中班学员,并且由于对写字的勤学苦练,现在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农民书法家了。在江苏省第一届书法印章展览会中,展出不少工人农民的书法和印章作品。”【1】先生的书法教育活动形成了先生书法教育思想。在沈子善、沈尹默、祝嘉、潘天寿、沙孟海、林散之等等书家的影响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全国已出现了中国书协会员近万人、省市县级会员几十万人、书法爱好者近亿人的书法大军,同时全国有几十所高等院校开设书法专业并建立了从书法专科到博士后的完备教学体系的局面,而沈子善先生书法教育思想无疑曾是这种局面形成的重大因素之一。尽管如此,沈子善先生的书法教育思想对当前书法教育的精益求精仍有不少启示和借鉴,有探讨的必要。
第一、师范院校的书法专业应强调师范性
   师范院校的书法专业是培养书法师资的摇篮,他和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培养的是艺术家,而师范院校的书法专业培养的是书法老师。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为了艺术什么书法形式都可以搞,而师范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则要有取舍,应该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所以师范院校的书法专业必须强调师范性。沈子善先生则是师范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楷模。
   首先是师范院校书法专业学生的取法问题。沈子善先生的书法实践是主攻二王一路帖学,同时旁及篆隶。他的篆隶很少,目前还没见作品流传,但有学生回忆其示范指导过篆隶,齐昆回忆:“此后我每临写一段时间,便去先生处请教,先生从不嫌烦,悉心指导。特别对我临写的小篆,指出我侧锋用笔、笔力孱弱、且多造作等诸多的毛病,并示以正确的的运笔方法。”【2】尉天池回忆:“随着时间的推移,约有三年光景,在我临过行书《圣教序》、草书《书谱》、小楷《黄庭经》、《洛神赋十三行》、隶书《张迁碑》等碑帖以及写了行书居多的习作之后,他指出‘你适合走主攻行草书的道路’。” 【3】在二王一路帖学中,先生把二王的楷、行、草和孙过庭的草书《书谱》作为主攻的突破点,然后旁及赵孟頫、米芾、颜真卿、李世民、柳公权、李邕、禇遂良、虞世南等,最后遍涉历代名家。先生的书学道路和书法学习主张是一致的,先生在《怎样写毛笔字》中认为“-------上面所选的中楷、大楷、小楷及行书碑帖,是便于初学书法做标准范本用的。只须选定一种做为范本,不可同时临摹几种碑帖。至于草书、篆书、隶书,必须在行书、楷书学习的基础上去学习。”【4】在柯进修与沈子善先生论书函中,柯进修的建议 “拙见初学务主实用,楷书行草,但求魏晋及李唐纯正碑帖,以立规矩。既能成字,而后上溯篆籀,旁肄八分,以赴通会,则随其才器,或多成就,不然一入歧途,便难解脱矣。略陈智蠡,以当一粲”【5】与沈子善先生的书法主张是一致的,可谓英雄所见相同。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沈子善先生自己书法的取法以及指导学生时的取法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字帖,这一点师范院校的书法专业学生尤其要注意。此外,由于许多人将来要从事基层书法普及工作,故师范院校书法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注意雅俗共赏问题,像王遽常的章草、黄宾虹的行书、现代书法、以及许多民间书法等应尽量避开。
   其次是师范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在书法学习上的专与博问题。沈子善先生在书法学习上有专有博,先生的专首先是王羲之,其次是孙虔礼《书谱》,最后是王献之。先生的博一是二王一系帖学,二是历代书法无所不观。“他常说,他的书法从‘二王’入手,又遍涉历代名家,主要靠的就是读帖、临帖,从中可以了解历代书体变化和诸家字体的异同和渊源,博采众家所长,又融会贯通。”【6】先生对孙虔礼《书谱》和王羲之草书的关系是这样认为的:“右军草书世不多见,且因辗转模拓,真形已失,惟孙过庭《书谱》全法右军,草法笔致俱存。”【7】以及“孙虔礼草书用笔专法右军,唐以后书家莫之及也。”【8】在先生眼里学习《书谱》既是学习孙过庭草书又是学习王羲之草书,所以他是通过学习孙过庭草书来学习王羲之草书的。
   一般来说,专容易提高研究深度,博容易形成个人风格。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纵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若未到此境地,便冀移情感悟,安可得耶?”【9】对专的理解最有名的是赵孟頫,他曾说过“古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10】他的这句话过分夸张了专而轻视了博,所以他说的名世应该是小名世而非大名世,代表人物有欧阳通、米友仁、吴琚、赵雍等人,这类书家因在博上有欠缺,所以他们的书法特点是:有书法深度,但个人风格不够明显。
   借助于现代科技的作用,目前各种字帖的印刷品大量出现并且价廉物美,所以许多书法爱好者收藏的字帖极多,师范院校书法专业学生更甚。它们的好处是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有利于书法学习和以后从事书法教学,但若运用不当也会导致一个问题:缺乏研究深度。有的学生今天王羲之、明天王献之、后天赵孟頫等等,甚至有的学生一天就临了几十位名家的作品。博有利于形成风格,但没有在一定专的基础上的过博会影响研究深度,部分师范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在专的问题上有欠缺,这一点是今日部分师范院校书法专业学生应该特别注意的。
   最后是师范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的教师修养问题。
   师范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与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是不同的,由于师范院校的书法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书法教师,因而师范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的教育必须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文化修养、师德等必须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有部分师范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过分追求各种比赛的入选与获奖,甚至还追求评委的书风,并且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方面不屑一顾,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对未来书法教师的培养。与此同时,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培养也存在一个相似的问题。按理说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是艺术家,然而近一些年由于高考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使得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走入学校教学和社会教学的师资队伍之中,由于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缺乏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因而这也会大大影响未来书法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
第二、书法的普及与提高要借助行政的力量
    纵观沈子善先生一生的书法教育,我们发现沈子善先生非常注重借助行政的力量来促进书法的普及与提高。先生牵头成立的中国书学研究会和主编的《书学》杂志以及解放后在南京师范学院的书法活动都借助行政的力量。
    在中国书学研究会的成立上得到了教育部、监察院等部门的行政支持。
   如:“中国书学研究会于本年四月二日上午十时,--------首由沈子善先生报告成立经过,大意谓书学为我国特有之艺术,近年则日渐衰落,远不如日本朝野之努力提倡,有感于斯,乃思联合国内学者及书家,力挽颓风,于右任院长陈立夫部长沈尹默先生等对于书学一道,均力主提倡,乃有书学会之发起。”【11】在中国书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顾一樵的发言“顾氏又谓今日之书学颇见衰落,今后考试,应注意书法,请中国书学研究会筹划一切,如范本翻印,小学中学定一标准,先从师范生起,不达某种程度,不许毕业,民众书法提倡,亦属重要” 【12】。 于右任、陈立夫、顾一樵都是民国高官,分别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和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他们在行政上的支持是中国书学研究会成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书学研究会举办的活动上(为讲解需要,将《书学》杂志单独说明)也得到了教育部和学校行政当局的行政支持。
   如:在中国书学研究会的会所地址和中小学教材教法研究上“------奉教育部之命设会所于北碚蔡锷路五十一号,由总干事沈子善负责推进事务,该会成立以来,除进行教育部委托之中小学书法教材教法及写字范本等研究工作外,------。”【13】在中国书学研究会举办的全国国立中等学校书法竞赛中“本会鉴于一般学生忽视书法练习,特拟订中小学书法竞赛办法,呈请教育部令饬国立中等学校检送学生大小楷及行书成绩送会,以便评定优劣,酌给奖金,藉资激励,此举对于学生书法品质之改进,或不无裨益也。”【14】“本会此举,幸赖国立中等学校行政当局之赞助,大都均能依限检送学生成绩。计已收到成绩之学校,有下列二十一校:国立第一中学、国立第三中学、国立第五中学、国立第十一中学、国立第十二中学、国立第十六中学、国立第十八中学、国立女子中学、国立第一华侨中学、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国立第二侨民师范学校、国立重庆师范学校、国立梓潼师范学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属中校师范部、国立劳作师范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国立绥远中学、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国立四川造纸印刷职业学校、国立中央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国立贵阳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15】
    在主办的《书学》杂志上得到了有书学成就的政界要人提供的书学稿件的鼎立支持。
   如:教育部陈立夫部长的《发刊词》、监察院于右任院长《标准草书范本千字文叙》和《标准草书与建国》等。
   在南京师范学院的书法活动中得到了校领导、系领导的全力支持。
   如:据子女们回忆:“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父亲转到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任教,并受学校委托,在中文、美术两系开设书法课,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书法专业人才。”【16】
   据尉天池回忆:“我在读四年级时,沈老师以对书法教育的远见卓识,一再向校方及美术系主任吕斯百教授建议美术系增开书法课,并力荐我毕业时分配到美术系执教书法。结果获得同意。”【17】
第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每个伟大教育家必备的素质,沈子善先生也不例外。
   首先,沈子善先生终生研究、学习书法。
   材料一:子女们的回忆“他于1935年在开封河南大学工作时,从文物市场买到一部大型本的《孙过庭书谱》和一部线装本《三希堂法帖》(36卷本),他视若珍宝,几十年从不离身,不知多少次翻看、临摹,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18】
   材料二:先生晚年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还在调查、研究中学书法教育问题。有文字为证:
   “仲华吾弟如晤:多日未见,想近况安好,念念。兹因研究中学写字教学问题,需要搜集一些具体材料,望抽暇先将八中及附中(亲自去访问调查)两校写字教学情况扼要写成大纲(一周内最好)寄我。内容包括:(1)初高中各年级每周写字课有多少时间;(2)如何上写字课(即教案);(3)如何批改作业;(4)用何范本;(5)有无课外练习的安排;(6)突出存在的问题等。即问近佳,子善手启,五月十八日。”【19】
   其次,沈子善先生终生诲人不倦。
   先生一生亲临教学第一线辅导学生书法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时间主要是在南京师范学院执教期间。此期间辅导的学生最多,也最有成绩。尉天池、赵绪成、冯仲华、季伏昆、齐昆、王宜早、王冬龄、李百忍、常国武等皆出自此期间。
   据冯仲华回忆:“------当时沈师是年届耳顺的老教授,而我是二十岁的无知青年学生。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使我顿感到长者的慈祥。从此,我也就大着胆子,每间隔一段时间,或单独,或和天池一同去沈师家请教。沈师对我的功课总是细加评阅,或圈点,或写上评语,以资鼓励。哪怕是微小的一点进步,沈师也加以肯定。”【20】“大约在六三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拟出版一套供小学生习字用的字帖,挑选字样,确定天池和我合写一种中、小楷帖,沈师得知后为我们高兴,再三鼓励要认真写好,并亲自帮助我们审定字稿,将其中不稳的字挑出,嘱咐重写数遍。最后定稿时,尤令人感动的是,师母也动手帮助挖补剪贴。尽管今天看来,当时的作品显得十分稚嫩,但却凝聚着老师对学生一片爱护、扶持的深情。人们常说‘师生如父子’,跟随沈师的数年中,让我亲切感受到,老师和师母平日将我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一般看待,甚至子女不能得到的,我们得到了。沈师曾感慨的说:‘我的几个子女一个都没有跟随我学成书法,我把学业传给你们了!’在老师的循循善诱和不倦教诲下,我们一步一步走入书法的殿堂,从无知到有知,从少年到老成,从过去到今天------。老师给予我们的是无私的厚爱,可我们何以报答于九泉?回念前尘,往事如新,心丧之余,感慨万端。”【21】
   据齐昆回忆:“先生对我们这些虽然在高等院校学习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微而对书法艺术几乎全然无知的青年,不嫌弃听课者的浮浅幼稚,相反从启蒙开始,一点一滴讲授,以启蒙后学为己任,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当时先生年已花甲,讲到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时,热情洋溢,这正是拳拳爱国之心所使然,作为亲承教泽的学生,先生这一高大伟岸的形象,像浮雕一样永远铭刻在记忆中。”【22】
   据常国武回忆:“沈先生对后辈一向循循善诱,爱护有加。我每次前往拜谒请教,他老人家总是热情接待,悉心赐教,从不摆老辈的架子,却把我们看作是‘忘年交’的朋友一般,慈祥,和蔼,谦逊。听他娓娓而谈,真有如坐春风之感。”【23】
   最后,先生的光辉形象影响了一批学子致力于祖国的书法教育事业。尉天池在南京师大执教书法,王冬龄在中国美院执教书法,季伏昆在南京艺术学院执教书法等,另外先生还有许许多多学生在基层书法教育第一线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奋斗着。
   据尉天池回忆:“沈老师以其用笔韧健、体势俊秀、风神清雅的书品,以其慈祥淳厚的人品及对书法教育事业的贡献,为众人景仰,并列入文化名人的史册。就我个人来说,他授我以书法,使我奠定了书法创作的基础,认清了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他培育了我敬业于书法教育的精神,开启了我的书法教育思想。他是我从事教育和艺术的领路者,是我不能忘却的恩人。”【24】
   据王宜早回忆:“一次,朋友告诉我,沈先生在一个报告中讲到你。我问先生是怎样讲的。朋友说,先生在勉励学书者的时候说,有个王某某,开始练习书法时,字写的并不好,但他能坚持练习,大有进步,如能持之以恒,必能取得更大收获。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具有永久的意义。三十多年来,每当想起先生的这段话,心理就隐隐作痛,并且就产生了巨大的动力。我在坚持练字的同时,坚持从事书法教学和书法研究。我参加全国和省市书法家协会的活动,参加各种书法展览,参与组织南京市书法教学研究会,举办全市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举办园丁书画影展,到小学、中学、大学、老年学校、部队开书法讲座,编写出版书法教材,对于推动南京市的书法教学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虽然资质驽钝,但我不懈努力,希望能够告慰沈先生在天之灵于万一。”【25】
第四,如何对待一家之言问题
   沈子善先生在书学上的成就是全方位的,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也已得到了书法史专家的重视,孙洵《民国书法史》、张韬《二十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史》等都重点介绍了先生。在所有介绍先生的文章中都强调了先生对书法的贡献,但忽视了一点:先生的书法创作为什么没有更大的突破?只有王冬龄认为:“很可惜他晚年所处的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未能使沈子善老师的书法艺术方面的抱负与造诣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这是十分遗憾的。”【26】王冬龄认为是文革动乱和不够长寿影响了先生的创作,这确实有一定道理,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书法教育影响了先生的书法创作。这个说法似乎和古人的“教学相长”观点相矛盾,而事实上一点都不矛盾。古人“教学相长”中的“教”是指适当的教,是有度的,而先生的“教”则已超出先生的度的范围,甚至于先生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辅导自己子女们的书法学习,据冯仲华回忆“沈师曾感慨地说:‘我的几个子女一个都没有随我学成书法,我把学业传给你们了!’”【27】教育家本身意味着要有一定的牺牲,而先生的牺牲更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正是先生的真实写照。先生的书法教育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为纪念这位书法教育家对江苏省以及全国书法事业的贡献,1999年江苏省文化厅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沈子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他是我从事教育和艺术的领路人,是我不能忘却的恩人。”【28】笔者翻阅沈子善先生所有的书法资料时只发现先生有一个小小的偏见,他在《学书捷要》和《怎样写毛笔字》中把颜真卿的《祭侄稿》列入草书选帖范围。先生应该非常清楚颜真卿的《祭侄稿》是天下第二行书,笔者猜测放在草书的原因应该是《祭侄稿》后面部分是狂草笔意,所以先生以教育家的眼光认为放在草书部分学习为妥。林散之、沙孟海等许多书家都有各自的书法偏见,不足为怪。例如林散之对硬毫有偏见:“上海有位书法家说,他不喜欢用羊毫,更不喜用长毫。他真是活外行,不知古人已说过,欲想写硬字,必写软毫,唯软毫才能写硬字。可惜他不懂这个道理。”【29】王羲之写《兰亭序》用的是鼠须笔,毛泽东、胡小石、潘天寿等经常用的毛笔之一是狼毫笔,这些皆为硬毫。沙孟海对馆阁体有过重的偏见,他在馆阁体的评价上有自相矛盾之处,如他在《近三百年之书学》一文中是这样评价的:“总之,这一体字影响及于当时的书学,实在非常之大。可怜的举子们,中间不无觉悟分子,可是赶快求解放,恰像中年的妇人,缠过了小脚,再想放松,不消说是不可能,即使有此可能,也已留着深刻的创痕,和那天足的截然两样。”【30】而在这篇文章中又非常推崇沈曾植和康有为,甚至还在其它文章中非常怀念这两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我们在这里要指出的是沈曾植和康有为年轻时都是馆阁体高手,矛盾就出在此处。所有这些偏见不仅不影响他们的书学成就,反而给后人一个很好的提示,这就是:如何对待一家之言。
    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先生的书法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书法教育还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先生的书法教育思想将永放光彩。








注释:
[1]沈子善《中国的书法和印章》摘自《雨花》1961年第8期
[2]齐昆《治艺育人 风范长存》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5页
[3]尉天池《精心教导 极力提携》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7页
[4] 沈子善著《怎样写毛笔字》第39页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55年9月第1版
[5]《与沈子善论书函》摘自中国书学研究会编  文信书局印行《书学》杂志第1 期
[6]沈南园等《怀念父亲》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92页
[7]《沈子善书法作品题款》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图版6
[8]《沈子善书法作品题款》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图版7
[9]朱和羮《临池心解》摘自《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39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年10月第1版
[10]赵孟頫《松雪斋书论》摘自《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第180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年8月第1版
[11]《中国书学会成立记》摘自中国书学研究会编  文信书局印行《书学》杂志第1 期
[12]《中国书学会成立记》摘自中国书学研究会编  文信书局印行《书学》杂志第1 期
[13]《中国书学研究会近讯》摘自中国书学研究会编  文信书局印行《书学》杂志第1 期
[14]《中国书学研究会举办全国国立中等学校书法竞赛经过》摘自中国书学研究会编  文信书局印行《书学》杂志第2 期
[15]《中国书学研究会举办全国国立中等学校书法竞赛经过》摘自中国书学研究会编  文信书局印行《书学》杂志第2 期
[16]沈南园等《怀念父亲》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93页
[17]尉天池《精心教导 极力提携》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8页
[18]沈南园等《怀念父亲》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92页
[19]《沈子善先生致冯仲华信》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2页
[20]冯仲华《清风亮节 诲人不倦》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2页
[21]冯仲华《清风亮节 诲人不倦》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2页
[22]齐昆《治艺育人 风范长存》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5页
[23]常国武《前尘回首一潸然》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79页
[24]尉天池《精心教导 极力提携》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8页
[25]王宜早《怀念六峰阁》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6页
[26]王冬龄《怀念沈子善老师》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3页
[27]冯仲华《清风亮节 诲人不倦》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2页
[28]尉天池《精心教导 极力提携》摘自《书画艺术》1999增刊------《沈子善研究》第88页
[29]陆蘅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第13页  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1994年6月第1版
[30]沙孟海著《沙孟海论书丛稿》第25-26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98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4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书法硕士期间跟随周斌老师研习书法,现在毕业很多很多年了,自己一直在摸索书法,偶尔画几张素描和国画,希望有空去请教。附几件书画作品,请周斌老师教正!
DSC_3959副本.jpg
DSC_3959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