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论坛总务

【2010年8月强档人物】冷柏青(湖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仔 于 2010-8-3 19:06 编辑

我说柏青书艺兼答某网友
   


在某网友眼里冷柏青先生书艺可能是另类,但窃以为冷先生书艺至真至淳、质朴浪漫。

从这次展示的作品来看,先生的书法作品,率真、质朴、厚重。书法线条有弹性、韧性、灵性,美而劲健、力厚骨劲,运笔或正或斜,或放或纵,看似漫不经心,信笔纵横,实则胸有成竹,从质朴天真之中显示其精妙与豁达,格调高雅,至真至淳。

关于某些网友的评论,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无疑是充满主观臆测与偏激。因为,作为评论,无论是感性的,亦或是理性的,都需要具有理解的深刻性。如果因为个人好恶而信口雌黄、任意臧否,甚至恶意攻击,那是不足取而又有失风度。

因为一个人的学养、经历、专业素养不同,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与审美情趣那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强求一致,而只能求同存异。

还有书法史上就有几位书法巨匠的书风是由不被认可到备受推崇的。比如,八大山人、谢无量、徐生翁等。

因而,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还是让时间来证明。我倒认为在当代书法界更需要理解、宽容书法艺术的探索者、开拓者与创新者。  
   

1
评分人数
论坛总务: 我很赞同威望 + 12  
  冯春宝【13874390059】
  湖南祁阳县浯溪路兴浯花园B座2单元601【426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总务抬举,我只是尽一位网友的义务。
因为理越辩越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智慧的书写
喜欢
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
一寓入书



请寄作品集一本学习
谢谢
276500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美术组
姚凤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冯老师说的对啊!!
理的确越辩越明!!!!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恣肆豁达,潇洒野逸———读冷老师作品有感(兼于网友交流)
有很多人将书法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另一类是流行,相信更多的朋友愿意将冷老师的书法归为第二类。其实我并不这样认同,传统也罢,流行也好,二者之间虽有明显的外在区别,其实仍有本质的联系,那就是不必须植根传统,只不过“流行”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的更为广阔的创造,个人才情更大极限的抒发。再说了完全脱离传统的根本称不上书法!因此我想冷老师的作品就是传统之上的流行了!
我以为冷老师的作品取法二王,同时又融入自己对碑的理解,碑帖结合,完美演绎,这样的作品是美的。说她美,因为碑帖结合下老师的线条更加的灵动、丰富、精彩;说她美,是因为老师书法的结构飞动跌宕,欹多于正,并时时有造险制奇、出人意料之处,令人浮想联翩;说她美,是因为老师作品墨色丰富,格调高雅,古意盎然,韵味雅致,情趣飘逸
再品老师作品我们依旧会发现,老师对“二王”书法精神的理解是精深的,继承是独特的,看看老师的作品,我们还会发现老师的线条是由差异的,时轻时重,时常时短,时曲时直,时方时圆,加之牵丝萦绕,气韵联通!依旧是美的,妙不可言!!
谨以此文和网友交流!!
当然如有幸请老师赐作品一件或斋号“镜鉴居”以近距离学习!感激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恣肆豁达,潇洒野逸———读冷老师作品有感(兼于网友交流)

        有很多人将书法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另一类是流行,相信更多的朋友愿意将冷老师的书法归为第二类。其实我并不这样认同,传统也罢,流行也好,二者之间虽有明显的外在区别,其实仍有本质的联系,那就是不必须植根传统,只不过“流行”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的更为广阔的创造,个人才情更大极限的抒发。再说了完全脱离传统的根本称不上书法!因此我想冷老师的作品就是传统之上的流行了!

        我以为冷老师的作品取法二王,同时又融入自己对碑的理解,碑帖结合,完美演绎,这样的作品是美的。说她美,因为碑帖结合下老师的线条更加的灵动、丰富、精彩;说她美,是因为老师书法的结构飞动跌宕,欹多于正,并时时有造险制奇、出人意料之处,令人浮想联翩;说她美,是因为老师作品墨色丰富,格调高雅,古意盎然,韵味雅致,情趣飘逸。

        再品老师作品我们依旧会发现,老师对“二王”书法精神的理解是精深的,继承是独特的,看看老师的作品,我们还会发现老师的线条是由差异的,时轻时重,时常时短,时曲时直,时方时圆,加之牵丝萦绕,气韵联通!依旧是美的,妙不可言!!

        谨以此文和网友交流!!

        当然如有幸请老师赐作品一件或斋号“镜鉴居”以近距离学习!感激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2010年8月强档人物】冷柏青(湖南)

“裂尽目眦终一试 明朝起着射潮人” 再次细品作品!!2007_J 希赐作品集1册 0距离学习!谢谢2007_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_J2007_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高意古 书写性灵

——读冷柏青先生的书法

清代方亨咸说:“书画清事也,韵事也。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也,何用乎?”我始终认为,一个中国书家的成熟,全由养成阶段的渐识所决定,其养成阶段技巧的积累只是一部分,而美学精神却显得更为紧要。格高意古,恐怕是最重要的。

看到网友有评论,“冷柏青先生书艺可能是另类,”可能真是“杨春白雪和者少”,但那看似信笔纵横,实则胸有成竹,从质朴天真之中显示其精妙与豁达,至真至淳。如果因为个人好恶而信口雌黄,至恶意攻击,那是不足取而又有失风度。审美取向与审美情趣那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强求一致,而只能求同存异。取法二王,同时又融入自己对碑的理解,碑帖结合,完美演绎,无疑,作品是美的。说她美,因为碑帖结合下老师的线条更加的灵动、丰富、精彩;说她美,是因为书法的结构飞动跌宕,欹多于正,并时时有造险制奇、出人意料之处,令人浮想联翩;说她美,是因为作品墨色丰富,格调高雅,古意盎然,韵味雅致,情趣飘逸。



我们冷先生对于二王的理解是精深的,继承是独特的,看看老师的作品,我们还会发现老师的线条是由差异的,时轻时重,时常时短,时曲时直,时方时圆,加之牵丝萦绕,气韵联通。

此其赏者所以有雅俗之辩也。观其书法充溢言表,风范堪比六朝名士。若没有丰厚学养,没有经各种境遇的历练,没有一种才情和自信,是难以透脱这种文士精英的轩冕之气的。由于有如此之修养,冷柏青先生在书法上,彰显一种气象,一种书卷气、士夫气、丈夫气。他作书粗笔大线、贯气挥洒、放怀恣肆中透出韵致、溢出神采,观之令人或激越、或肃然、或畅怀。放旷与超逸构成他书法的精神气象。想其研墨展纸,挥洒之际,一如古人之“忽然绝叫三五声”,“笔所未到气已吞”,定是下笔斩然,似有疾风天雨而至,笔之梗断处,又如暴雨骤停,令观者无限遐想。



“从事笔墨者,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乃可几于变化。”试看这三十年要完成的是什么功业;曰清心地以消俗虑,曰善读书以明理境,曰却早誉以几道远,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可见书法境界是长期积累、修炼的结果,是积学渐修、厚积薄发而后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