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从小生活在空军大院,按说那里“武”的气氛更浓,您是怎么喜欢上书法的?
张东明:男儿当自重横行。环境影响人。空军,尤其是飞行员的素质,无论是身体还是文化知识结构,文武兼修,在整个军队乃至全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极为优秀的群体,以现在的话来说,飞行员就是“精英团队”!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武兼修”的环境里,耳熏目染,潜移默化,自己喜欢上书法好像也不是很意外的事情。实际上,我真正拿起毛笔写字,是在24岁,那时已从部队复员退伍回到徐州工作了。
《艺境》:您对传统的帖学下过很大功夫,作品里又有碑的东西在里面,这在同龄书法家中并不多。您怎么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张东明:碑帖之间的故事数不胜数,我一直认为我是“帖学”一派的。对于目前的风格,我的恩师王冰石先生提出过一个“清雄”的概念,王先生认为,徐州地接南北,联络东西,人在其中,既得江左风流,又涵北地风骨,故其书风也应有涵盖南北的气度,北碑南帖都当汇于一腕乃佳。我以为,碑帖面目不同,其内质无异,书理一矣。书家每自分派,好像小说家笔下的武林,门派众多,各擅一格,互不服气,最后收拾场面的,往往都是融汇各家总而大成的人物。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阴阳互补,才能证得大道。
《艺境》:书法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按照您的理解该怎么让这种抽象的艺术变得生动?
张东明:其实书法是有象的。书法的造型对象就是汉字。
自我曝光一下。有朋友问我,你写的字都认识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不怕大家笑话,我对一些生僻冷异的字,还真是有一些不认识)当时我的回答是,我哪怕不认识这个字,我也能把它写得比大多数认识它的人要好!
《艺境》:您怎么理解书法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您认为临古应该“ 基本像”还是“大体差不多”?
张东明:要“基本像”,最好是“很像”。尤其是进行基础训练的时候,眼手配合要精准,既要能看出来,还要能准确的用笔还原出来。不仅书法如此,很多行业都有这种特点,大名鼎鼎的刘翔,照样要大量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训练水平上去了,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从书法史来看,大师们在临古时也是很严格的,“如灯取影”、“拟之尚似”、“下真迹一等”等等,很多词都是表现、形容、反映大师对待临古时的严肃态度的。
《艺境》:您认为在书法实践中,一个人的天分对其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有多大的影响作用?是否天分能决定其最终所可能达到的高度?
张东明:天分理所应当应该是第一位的!当然,老黄牛精神也绝对要提倡!最好的就是二者的统一,天分既高,又肯下工夫,且下工夫的方向又对路,这样的人想不出成果都难!不仅书法如此,各行各业概莫能外!
《艺境》:作为一个“获奖专业户”,你怎么看待现在众多的展览?国展、流行书风展览,还有国际书协的展览,您觉得它们给书坛带来什么,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张东明:“获奖专业户”这词就是伴随展览应运而生的,好像是个褒义的吧?!
展览是个好事情,众多的展览给书法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促进了书法的发展。书法爱好者们从书斋中走出来,通过展览这个平台展示自己,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是符合社会生活发展规律的。当然,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随之而来,影响了展览活动的健康,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看问题应该多从积极的一面去想,总是消极悲观,生活会失去很多乐趣的。
国展、流行书风展览和国际书协的展览,对书坛而言是个好现象,对书家而言也是好事情,三个展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作品风格取向和组织形式,是当代书法繁荣的产物。古典、现代、城市、乡村、含蓄、***,当今社会提倡和谐发展,提倡包容共赢,书法作为一个艺术项目,应当与社会同步。
《艺境》:网络现在催红了不少书法家,作为很早就开始上网的书法家,你怎么看待书法网络现象?
张东明:在书法网络里,我属于“骨灰级”网友啦,接触网络比较早。
网络书法,书法网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古代书家大多为当时社会的文化精英,基本都是当时掌握、占有信息最多最全的人群,现代书家应该学习这一点,不要甘当时代落伍者。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哪个好,大家都是明白的。
《艺境》:你在网上也挨了一些骂,有些是理性批评,有些则被网友称为“文人相轻”。你自己怎么看?
张东明:很多搞书法的朋友也想触电,知道我上网比较多,就来咨询我,
我很认真的告诉他们,网络很好,但你要有个心理准备,一是很大可能有批评你的,你要虚心一点;二是很大可能有表扬你的,你也要虚心一点。网络世界很大,有容乃大也!
网络包容了世界,你也要有包容网络的心态!
《艺境》:您觉得自己的书法已经形成个人面目了吗,这种风格能维持多久?
张东明:所谓“个人面目”就是风格,每个人都有风格。风格有雅俗之别,水平有高下之分,有追求有思想的书家,脚步是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的。
《艺境》:到北京之后,对您的书风有没有影响?或者说艺术观念等有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是改变,在作品里最能体现的是什么?
张东明:到北京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提高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北京是个包罗万象的地方,各种书法观念和风格在此汇聚,你可以很直观、很客观的去亲自触摸和了解事物的原生面目,这对一个年轻的书法人来说,是很幸福的事情!应该说这三年旅京生活,我的书风整体面貌没有做大的改变,但在一些具体的技法层面上有变动,更加注意对细节的把握,在书写时更加自信,笔画线条更加耐看等等都有一些小小的进步和变化。至于风格,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会主动去进行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