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741002

741002整理笔记之《西方现代美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恩斯特•卡西尔(CASSIRER ERNST)4 {# `, U/ h" ^7 ]: w
(1874—1945),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符号学美学奠基者之一。" C: D, H7 R4 c1 j
第一节        卡西尔人类文化哲学的基本思想5 H% K" a* n* |8 o# w  K
  一.思想渊源和一般特征  属于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受柯亨影响最大。A.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B.较注重理性因素对于各类人类文化的统辖作用。C.也有非理性主义的成分。在转向人类文化研究后,与新康德主义分歧扩大。4 L6 p; u, [0 Y7 f& W
   二.人是符号的动物  “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思作。” 思作活动首先是一种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
1 B, p# r9 _3 E3 b符号“所有那些能在其感性因素中的某种方式具有意义的现象都是符号;这些现象的感性因素在保持它们存在和事实性的样式的同时,又代表着某种意义的特殊化和具体化体现。”“功能性”的来源:人将自己的主观心灵内容加以客观化的过程。一方面包含有人类的主观心灵内容,另一方面人具有一种对象化的形式。因此,符号就是主观性与客观性在人类能动思作活动中达到的一种功能性统一。能动性、创造性。- x$ }. u/ f3 h- A- D! U
人类符号化思作活动的能动意义,特别突出的表现在它对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上。这与人类的自我解放密切相关。
0 C! p8 R1 \$ Z3 X0 S3 u三.文化世界和各种符号形式   人通过各种符号化的思作建立起来的那个符号的宇宙,其实也就是人类所独有的文化世界。从主观方面讲,每一种符号形式都有它独特的主观心灵内容,包含着他独特的人类精神性意义;从客观方面讲,每一种符号形式又都是以它特有的方式将人的主观心灵内容加以客观化的,因而具有他独特的形式特征和结构。通过一种功能的纽带,将各种不同的符号形式组合成有机整体。
3 j, j) j' y) A0 p“艺术确实是符号体系”,“美在本质上必然是一种符号。”
, _/ s1 _  J: y* G0 D第二节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体系
1 m: E1 n, x7 [/ s) ?& f9 Z6 ^一.艺术是情感表现的感性形式  “艺术不在是经验世界的再现和自然的模仿。它就是情感和情欲的爆发;正是这些情欲的力量和深度,才赋予了艺术品的它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当情感在感性媒介物中得到了客观化之后,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充分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内容,而且还要与各种感性媒介物打交道。
& ^; L1 u/ N: n) h+ U" w4 ]二.艺术是生命进程的动态形式  “文化生活总是与有机生命的具体状态密切相关的。”生命首先是指人的人类学 意义上的主观心理活动。艺术是达到对生命的反思性意识的一条最重要途径,因为它本身就是生命进程的动态形式。“艺术品决不是单纯的仿造品或摹本,而是我们内在生命的真正显现。”审美经验就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
1 m* ~' i& j$ N) P6 j艺术与生命关系:一方面不能把艺术简单地等同于人们的生命,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快感,另一方面艺术虽然是一种符号形式,但并不意味着“为艺术而艺术”的说法就是正确的。
) O+ b. P& X  D; [8 O+ S/ J1 _1 r三.艺术是认识实在的直觉形式  艺术“是导向对事物和人类生活得出客观见解的途径之一。它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在艺术的媒介和艺术的形式中,我们直觉到的是一种具有双重性的现实——既是自然的现实,又是人类生命的现实。所有伟大的艺术品,都向我们提供了进入自然和生命的一种崭新途径,都向我们提供了有关自然和生命的一种崭新解释。”艺术的认识功能总是与对形式的直觉联系在一起的。1 ]* Z  T5 }7 f& G6 N
第三节        艺术与其它符号形式0 @5 E( G6 r0 w. X# n7 p! j
一.艺术与语言 “ 语言与艺术可以看作是我们人类所有活动中两种不同的中心点。”“艺术与语言最大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根本不是什么模仿或摹本,而是独立、自立、自我包含的活动,只有借助于这些活动的媒介,人才能建造起一个客观经验的世界。”“日常语言是朝着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方向发展的,”“要保持和恢复那种进入现实的直接直觉性方式,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活力,新的努力。这项任务由艺术完成。”
5 Q( ~$ {, q- V. R) F& l' _二.艺术与神话  “人是依靠神话思维而不是依靠物理或数学思维,才第一次进入到自然之中的。”“在神话中,人把他最深沉的情感客观化了,他认为它们仿佛具有一种外在的存在。”“即使是神话思维也具有一种朝向有机化和客观化的非常清晰强烈的趋势,虽然它的客观化并不是理解力的产物,而是想象力的产物。”“神话兼有一个理论的要素和一个艺术创作的要素。”& I! e4 r/ q* }. e
“神话、语言和艺术在刚开始还是一种具体不可分的统一体,只是后来才逐步分解为精神创造性的三种独立样式。”
0 I8 N2 E3 o5 v' x2 l" e+ E4 c; c根源:神话是人类不自由的产物,艺术是人类自由的结晶。二者区别在于神话含有相信的活动,艺术则揭露了人本身的特定理念。6 [7 j0 c7 k% z& P1 _5 T- P( R
第四节        艺术的自由本性" C6 N7 z7 u8 o7 O& D1 A. K5 S4 }
一.  艺术是自由活动的产物  一方面,艺术活动中的各种主观心灵内容本身就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另一方面,艺术形式的创造活动同样也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根源在于,一方面艺术创作总包含着一种普遍性、社会性因素;另一方面,艺术又具有一种鲜明的个体性。艺术中个体性压倒第一种因素,“美是独一无二的,是天才的作品。”
9 W* }+ @$ Y/ g; `1 P二.  艺术的自由功能  “我们在最大的范围和最高度的张力中经受住了我们的强烈感情。但是在通过艺术的门槛时,我们所抛掉的是情感的难以忍受的压力和压制……审美的自由并不是不要情感,不是斯多葛式的漠然,而是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我们的情感生活达到了它的最大强度,而正是在这样的强度中它改变了它的形式。……使我们的情感赋有审美形式,也就是把它们变为自由而积极的状态。”
, v% p" H) y" t3 ~" X. b“艺术就是通向自由的一条道路,就是通向人类心灵解放进程的一种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苏珊•朗格(LANGER  SUSANNE)
' {  L" v+ C1 S4 R- `' i$ |第一节        朗格哲学和美学思想的一般特征' I" |& _  O2 j4 r- D
一.思想来源 最初受艾尔•弗雷德•怀特海等分析哲学的影响,更深刻的是卡西尔的符号主义。相同表现在:1.理性主义倾向鲜明;2.重视哲学思辩;3.坚持主观唯心主义原则。
) w1 Z% s' ^. O二.基本思想 基本内容是符号哲学理论。“从单纯的运用信号到运用符号的飞跃,标志着动物与人之间的分界线。”由于符号与概念和理性思维密切相关,因而它必定是具有某种抽象性。“抽象的观看正是我们理性的基础。”“符号既是我们能够用于进行抽象的某种方法。”因此,符号形式实际上就是人们的理性思维活动运用某种出自本能的抽象力,从事物中认识到某种特定结构关系的结果。4 B4 q& n& L) J. v3 H+ G
在人类的符号活动中,有两种最基本的符号形式。一种是以语言为代表的推论性形式,一种是以艺术为代表的表现性形式。“语言对于表现我们的情感状态是一种十分贫乏的工具。”而艺术虽然也是源于人们的抽象理性活动,但它却主要是一种“情感的符号。”6 n6 v% e1 i- R1 \9 }2 R. T* C1 K
第二节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W% q# x5 o& v# ~. W
一.艺术的表现性  “所谓‘艺术’就是‘创造出来的表现性形式’或‘人类情感的外观形式’。”“美就是表现性的形式。”在对表现的具体解释上,坚持把表现说成是人的主观情感与感性媒介物的客观形式的统一。摹仿只能是对现实中具有表现性的东西的摹仿,艺术表现的原型也就是现实中情感生活的表现性形式。根本上否认再现(摹仿)。即使再现能够进入艺术,也必须从属于表现,为表现提供题材或材料。
, E4 A3 U: D( i, d" {0 y; O8 ^二.艺术的情感内容  情感就是“任何可以被感受到的东西——从一般的肌肉觉、疼痛觉、舒适觉、躁动觉和平静觉到那些最复杂的情绪和思想紧张程度,还包括人类意识中那些稳定的情调。”这种情感生活,只能用艺术的符号形式来表现,只能成为艺术形式的内容。“所谓情感活动,就是指伴随着某种十分复杂,但又清晰鲜明的思想活动而产生的有节奏的感受。”——“艺术品的内容就是情感的非推理式概念。”概念通过富于表达力的符号的呈现——是艺术的主要功能与目的。“艺术品是情感的形式或是能够将内在情感系统的呈现出来的贡我们认识的形式。”“在艺术品中,感情的所有方面都被巧妙地安排在一起,以便使它们极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N2 C7 m" h- ^$ Z- w. C
“发泄情感的规律是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由于艺术中的情感内容是一种通过形式得到认识理解的有关人们情感生活的概念,因而它就不再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了,而是一种普通的人类情感。艺术品“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一旦艺术家掌握了操纵符号的本质,他所掌握的知识就大大超出了他全部个人经验的总和。”5 k! Q0 G  Y2 _% N: T$ p& L
三.艺术形式的幻象性  “我们说艺术形象是一种幻象,这仅仅是指艺术形式是非物质的。”艺术家创作的只是一种“形象,”在其中,他运用的那些材料就全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某种虚幻的结构形式。“每一种大型的艺术种类都具有自己的基本幻象。”因而艺术创作是真正的创造而非制作。艺术中的幻象“是为一个严肃的和至高无上的艺术目的服务的,”这就是表现人们的情感。它是专门为知觉而创造、而存在的,具有超功利的性质。
8 P+ C% `  \* o5 r第三节  艺术与生命
9 t, J" ~9 _8 y. `+ u3 `0 Q3 m一.生命的内涵  艺术不仅是情感的形式,也是生命的形式。“感觉能力就是生命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命本身也就是感受能力。”“说一件作品包含着情感……也就是说它具有艺术的活力或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形式’。”“所谓基本的生命活动,也就是有机体每一个活的成份所经历的那种不断消亡和不断重建的过程。”“生命活动最独特的原则是节奏性。”9 t& O& h+ z6 {$ B8 V
“有生命的形式是所有艺术杰作的必然产物……它表现了生命——情感、生长、运动、情绪和所有赋予生命存在的特征的东西。”“艺术是有生命意味的形式。” / h4 k' s' j- \  m% T) X
二.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的同构性  “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标志内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乃是因为这一形象与内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含有相同的关系和成分的缘故。”“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 E: ]. N6 X9 ?: E' J/ h
生命活动的四个动态形式特征:1.必须是一种动力形式;2.结构必须是一种有机结构;3.整个结构都是由有节奏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的;4.生命的形式所具有的特殊规律应该是那种随着它自身每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长活动和消亡活动辨证发展的规律。
' h5 b9 z* s& b4 y' W第四节  艺术符号& W( u- D8 k) Q/ _0 j
一.艺术符号的特殊本性  “用来再现另外一种事物并进而在论述中代替这种事物的记号是纯粹的符号。”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表现性的形式,也就是一种符号,但它并不是超出了自身的,而且使人的思想转移到被标示的概念上去的符号。“艺术中的符号确实为艺术品增加了不少艺术价值,”而艺术符号……并不传达某种超出了它自身的意义。* u2 T( _- b& j& S0 w% p
“生命的意味是运用艺术将情感生活客观化的结果,……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称艺术品为符号。”
) i6 H! C& W( B6 @  j9 N二.艺术符号的抽象性  “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艺术符号的抽象性首先就是指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其抽象的纯形式或纯结构,由此创造出越来越有效的符号。艺术抽象与科学抽象在对象、方式、目的上不同。艺术的抽象对于艺术表现性的实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0 L8 o/ C) u9 p7 W/ L- h三.艺术符号与直觉  人们对艺术表现性形式的知觉,其实就是“一种直觉,……一种顿悟,而不是一种推理性的思辩。”“艺术直觉既不是黑理性的,也不是特殊的天才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神秘的直接触知;……是一种判断,一种借助于个别符号进行的判断;就是一种基本的理性活动,由这种活动导致的是一种逻辑的或语义上的理解,它包括着对各式各样的形式的洞察。”5 C- b! v6 H: T! p- C+ {2 P
第五节         艺术的功能8 n% Q0 ?; b2 i0 I* B, u) s4 W
“艺术教育也就是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任务在于把人们的情感与其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艺术对人类情感生活的影响:1.艺术在赋予情感以形式的时候就达到了对人们情感本质的洞察和理解。(认识情感)。2.艺术对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改造情感 )。3.对于情感对象化的补充和逆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鲁道夫•阿恩海姆(ARNHEIM  RUDOLF)( y" z0 n0 S! ]! g1 e0 ]
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 o7 c. b+ G0 Z: g
第一节        思想来源与一般特征4 B5 M* T- v$ S! |5 Y+ p: Q- b
一.格式塔心理学概况  又称完形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哲学。受胡塞尔影响较大。另外,心理学、物理学也有影响。中心概念是GESTALLT,特征主要在于:整体先于部分,而且不能人为地区分为各个部分的简单集合。整体大于部分总和。人们的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着内在结构的整体;在实际经验中,人们不是先把对象分别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元素,然后再合成完整的知觉。毋宁说,人们是一下子就直接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即一个格式塔。
! ^4 K6 x2 V3 K1 ^) n; f7 w1 @# h组织原则:1.图底关系,2.邻近性原则,3.相似性原则,4.封闭性原则,5.完形倾向原则。知觉并不是对刺激物的细节复写,而是对刺激物整体结构的把握。知觉格式塔活动的组织作用只能看作是某种先验的机能,是神经过程的某种原始功能。, g8 B( e6 e5 L- R' G; t$ y' M
二.美学思想的一般特征  1.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倾向,2.鲜明的理性主义,3.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4.心理学。7 j- \% ^$ e7 g; ^
第二节        视知觉的能动性与艺术的再现性
0 f" P3 l* Z& C" _1 y8 N3 j一.视知觉对整体结构的能动选择  “人眼为什么能看清外部事物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视觉感知外物的方式与外部事物存在的方式是一致的。”“视觉经验与自然界的物体一样,都服从着同一个基本的组织规律。”“人的感官机能从一开始就将目标对准了或集中于周围环境中那些可以使生活变的更加美好和那些妨碍其生存活动顺利进行的方面。”“视觉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一件艺术品……第一,它必须严格与现实世界分离,第二,它必须有效的把握住现实事实的整体性特征。”“依照视知觉的基本规律,在特定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式样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结构组织起来。”“一切直觉都趋向于最简化的式样。”原因便是视知觉的节省律和经济原则。
$ x3 p9 p, K+ S6 V& W7 h: b: G二.艺术的再现是对整体结构的把握  承认再现性。也就是某种刺激物中重新发现形象的过程。如果“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那么艺术的再现也是一种对事物整体结构的能动把握,是对事物某些突出特征的积极选择。”" O$ z6 P: y% S+ o
三.艺术再现与想象  “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发现一种新的形象。”“一个艺术家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别人创造出来的现成的形象去表现自己的特殊经验,因此,他必须亲自为自己的经验创造形象。”创造通过艺术想象完成。; n3 m& P: _" g
第三节        视知觉的力式样与艺术的表现性
5 r$ k  K$ V3 s) S1 [! j* X& L- e: y8 F一.视知觉的式样是力的式样  “视觉式样实际上是一个力场。”“视觉活动所涉及的是一种外部的作用力对有机体的入侵,由入侵力量造成的冲突遭受到生理力的反抗,着两种力相互较量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最后生成的视觉对象。”* Y0 U. b4 S! c4 g6 F* C: \
艺术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一种由方向性的力所构成的式样。”在艺术中,“存在着一种通过加强不平衡性和偏离简单式样来增加张力的趋向。”“现代派艺术之所以引起了哗然和骚动,是因为它显示出的扭曲和张力。”但“在一件艺术品中,组成它的所有要素的分布必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 T$ D5 T( _% X. F二.艺术的表现性和力的结构  任何艺术品,只要它们的的结构式样与人类情感的结构式样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它们就可以直接具有情感的表现性。“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起来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因此,表现性才成为“视觉对象的一种最基本的性质。”“当艺术家去再现事物的某些重要知觉特征时,他的目的就是让观赏者经验到‘力’的作用式样所具有的那类表现性质。”
1 R4 A2 y' E; M第四节        视觉思维与艺术的抽象性
% L* H, D# y! D一.视知觉即视觉思维  “视觉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过程。”“知觉过程就是形成‘知觉概念’的过程。”“眼力也就是悟解能力。”“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
  S9 u- ?  C( ~% i$ v; \0 T二.艺术中的抽象与科学中的抽象  “哲学或科学领域的创造性思维,都包含着‘意象’的形成。”创造性思维超越了审美与科学的界限。“现代派艺术运用精确的几何图形的目的,就是在于更为直接得去表现那些隐藏着的自然结构的本质。”6 M! H# H  S  {+ D9 E
第五节  艺术的本质与功能
9 p! X2 h# y, h% H& R7 X一.艺术是对世界的认识  “一件艺术品,是对现实的本质作的说明。……都是对某一事件的陈述,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作出成功的说明。艺术的极高声誉,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类去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
1 j: ?. u0 x; w; `二.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统一  形式就是指艺术家在再现事物结构特征时,必须运用的某种特定媒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等感性因素。艺术家的责任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没有一个视觉式样是只为它自身而存在的,它总是要再现某种超出它自身的存在之外的某种东西,即所有的形状都应该是某种内容的形式。”在艺术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能否为一个健康的内容找到一个适当的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UDWIG)6 K' D$ O) V' Q
(1889—1951)英籍奥地利哲学家。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c' ]& E- t) Z3 F0 k  E) }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美学# B6 l- B7 t! \' D7 P
一.前期哲学  特征是“图像说”,关心语言、逻辑和世界的关系。一个命题由指称不同对象的词所组成,这些词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从而表达或描述了某个事实。命题就是事物的图像。命题之所以能成为“事物的图像”,是因为两者的内部结构是一致的,相互之间有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能说的”指可以用逻辑图像加以描写的事实;“不能谈论的”最主要的是生命的意义的问题。即伦理问题,也即生命的意义、价值以及什么是生活的正确方式等问题。“不能说”的原因,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是关于艺术的。
3 Z) c, o% _; \8 H+ f. h- R9 Y二.后期哲学  特征是“语言游戏论。”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方式规则进行的活动。词、表达式、语言的意义,只有通过它们的运用才能得到理解。而这种运用在根本上又是同一定的“生活方式”不能分离的。“由于词、表达式的意义多种多样,因此不能追求绝对精确。”提出“家族相似,”指同一类事物之间只可能有一种重叠性的相似性。因此,要寻求事物的普遍本质是不可能的。“世界图式”指的是由命题、概念、信念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或框架。它以“生活形式为根基,它不只有一个,而是有多种不同的图式。”“人们认为合理的东西,表明他们是怎样思想和生活的。”
+ H/ o: @- V# v9 n  u  C( e三.对美学的一般看法  “不能够说的”东西包含有美学问题。“不能谈论”是因为这些东西超出经验,不可能弄清楚和用科学的言语加以表述。: c; U8 S' Y* ~
第二节        论美和审美1 S6 v2 Z) P0 u: x. f
美并不是物的一种属性,因此也不可能有研究什么事物是美的科学,美学所研究应是主观的“审美的反映。”审美的反映主要有:1.我们对对象的审美反应是我们赋予它的一个特征,但不一定通过语言加以表达。2.审美是需要有必须学习的“规则”的,审美判断要精确。3.“审美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审美力”的能力不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最为精熟的审美力也与创造力无关。”4.人们对美的鉴赏和判断是由他们的“环境”、“生活形式”、“文化”等所决定的。5.否定审美心理学。
/ |4 u! U$ a( O7 u第三节         论艺术
2 K. Y- N0 c, z) i- P, I首先,重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欣赏音乐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8 m* k3 k9 ~& Y% G5 X, }6 {$ n/ g. J
“美学之迷——关于艺术在我们身上产生的效果之迷。”首先,“对于审美的不适来说有一个‘为何,’而不是有一个原因。”其次,要对审美感受加以分析是不可能的。描述的只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罗曼•茵加登(INGARDEN  ROMAN)
. ]6 B' F6 K3 w" r9 {# q(1893—1970)波兰哲学家,现象学美学主要代表人物。著作有《美学研究》、《文学哲学概论》《文学艺术作品》等。% M0 W# |; X' Z, w3 z$ Q
第一节        哲学基础和一般特征% O4 W2 f# Q5 R# o$ U, }. r/ F+ G
一.思想来源  受胡塞尔影响。现象学基本方法:还原法。首先是指“悬置”、“中止判断”或“加括号”。一是针对存在,二是针对历史。“在认识批判的开端,整个世界、物理的和心理的自然、最后还有人自身的以及所有与上述这些对象有关的科学都必须被打上可疑的标记。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有效性始终是被搁置的。”然后呈现在人们意识体验中的是一切具有明证性的被给予之物,包括知觉、想象、幻觉的对象乃至感性、情绪以及一般概念等。进一步是通过“本质的还原”去抓住这些现象的本质。
: q" C" S3 X5 I8 _% P现象学还原的核心内容:先验的还原。就是要把各种现象的本质,把意识体验及其经验基础,乃至把整个世界的本原,都还原到“先验的自我”这种纯粹的主体性上去。意向性就是指意识活动总是要指向某一个对象作为目标的,而不会是赤裸裸的自我封闭的单纯心理活动。意识就是一切意向性经验的总称。“认识体验具有一种意向,这属于体验的本质,它们意指某物它们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对象发生关系。尽管对象不属于认识体验,但与对象发生的关系却属于认识体验。”“生活世界观。”人与周围环境始终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活动的意义在于多大程度上扩大了对象的意识活动范围及其造成环境。2 K5 h! y/ w1 Y$ _9 v1 U
二.茵加登美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联结点  “美学的任务主要在于解释基本概念,洞察经验与对象及其价值之间的基本本体论联系。因此,美学是一门哲学科学。”“尤其是在解释艺术品的存在方式和结构时,它必须诉诸一般本体论和价值哲学理论所取得的成果。”“现象学为研究审美对象和审美现象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成果,运用它去考察艺术品,就能为美学理论及其有关学科的未来发展敞开前途无量的远景。”“人们的审美和艺术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意向性活动,包含着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两极。美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是指出意识主体与对象,特别是与艺术品之间的联系。”
. s% c9 W/ Q, A( f& o第二节        艺术品的本质与内在结构
1 D* N) W! A3 \% n* ]一.艺术品是意向性活动的产物  “从一开始起,艺术品就被假定为艺术家创作行为的纯粹意向性产物。”因而,一方面,艺术家需要在某个暂时独立于他的外部对象的刺激下,根据它的某种富有魅力的,能使他产生情感体验的特性,在创作经验和想象的直觉中构思出“某种原初的,单纯的审美对象。”一方面,艺术家必须改变周围的物质世界,诉诸物质材料,让想象中的艺术品的富有审美意义的特征通过它们显示出来。4 A2 [, E4 x( X
二.艺术品的双维层状结构  这是艺术品的独特品格。最重要的一个是横向结构,又叫“分层结构”,主要是语音构成层次和意义单位层次、系统化外观和外观连续体层次以及被描述的对象及其变化的层次。另外是纵向结构,即“准时间结构。”即它的各部分和各阶段的展开序列。$ D+ H, T& J" m; ]. B
三.描述世界与现实世界  描述世界是一个通过文学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准现实世界;由于文学作品对现实世界的特定描述和意向性关联,它被人为地安置在现实世界中,以至于它仿佛真的属于现实世界,并且有了某种现实的特征。
- t0 [. f! s$ y2 P! h四.艺术品的功能与价值  通过某种艺术价值,使人们产生某种特殊的审美经验。“它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对象的本性与价值之间可能的,必然的连结,通过影响人们的情感生活使人们与这种价值产生直接的交流。”在艺术品中,“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在价值上中立的方面和有价值能力的方面。”前者指体裁,风格。
% e2 @" t2 R# W* O第三节        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 Q5 H! E: M- Q, C3 \9 {1 r: B审美经验是一种多方面的复合进程;它的独特发展包含了许多异质。
: d1 Q3 F" _; n3 a- U- N! X) a一.        审美经验的预备情绪阶段与审美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  马丁•海德格尔  V& V. T5 P3 ]- E  a
        (HEIDEGGER MARTIN)
9 X4 T1 M4 o+ ?9 ^" m*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1889—1976)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艺术品的本原》、《论真理的本质》、《诗歌、语言和思维》等。. s* R8 a2 \& a* H2 K& e4 ~  m
第一节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i9 N1 O5 O- z  v, ~0 U
一.历史背景与思想来源  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激化,在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研究人的生存,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等重大问题。主要受胡塞尔影响,其次也受到克尔凯廓尔以及尼采的影响。研究广泛。5 g& g/ `, O! X& v
二.基础本体论的主要观点  “本体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提出在的意义问题的人即此在,“发问本身就具有在的某种本己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海德格尔起,后面还有三四位,现在找不到原来笔记,只好就此打住。6 p& l+ P: k" U  O
em2 em2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前看的书,现在少得可怜的西方美学知识,就是从这本书里得来的。很惭愧,现在没有怎么看书em20 em20 em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落榜书痴 的帖子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