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10-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571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9-15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贝尼季托•克罗齐(Croce •Benedetto )
V6 g8 A; z6 P X% a5 e$ F 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直觉主义美学家,表现说创使人。(1866年——1952年)代表作有《心灵哲学》等。
2 w0 Z% ^! g! n9 C( e第一节 克罗齐心灵哲学的基本思想! J! Z9 h3 `3 K6 @" V, B
一. 思想渊源
" v% X, Z. ?% v: C- p9 _A.19世纪末格林始创的新黑格尔主义。首先,特别强调心灵、精神对于物质世界的决定作用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其次,注重理性思辩。第三,对形而上学批判。最后是比较重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康德的影响。美学理论中对于直觉、形式、心灵的审美综合作用等问题的强调。C。还受维柯、桑柯蒂斯影响。
" B w3 G- H& v: A/ ]( X二 哲学体系4 |* y+ A% _2 v+ e8 a0 V- q A
基点是“心灵”概念。“现实是心灵的统一”,把心灵看作是世界万物的基础和本原。基本内容就是对人的心灵活动展开具体分析。心灵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认识又分为直觉和概念,实践又于分为经济和道德。实质在于在前的东西先于在后的东西,在前的东西不依赖于在后的东西独立存在,在后的东西却包含着在前的东西。因而必然要依赖于在前的东西。然后进一步探讨心灵活动各种形式的独特性质,建立体系。认识高于实践(唯心主义认识论),概念依赖于直觉(直觉主义认识论),道德从属于经济(功利主义道德观)。形而上学的二分法确立了精神对物质的最终决定作用。
: }+ p5 N5 l1 `1 {, h" E9 v8 q四度是心灵活动的系统。
& r! z- v, w! m0 V$ ?0 F% S直觉——美丑……………美学( y$ f/ m7 H8 N3 d
概念——真伪: g$ [% O! c3 n- t2 ]: n2 f% f! ?7 a
经济——利害……………经济学
5 Q; @' E' O C8 A道德——善恶……………伦理学
# z- z. d4 ~/ y% s% ?, _3 B/ ~三 美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联结点
2 W1 w9 p0 ?9 i9 p" X中心环节就是直觉。美学就是关于直觉的理论。确立了美学的地位及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总体上讲,克罗齐的哲学缺乏逻辑必然性。3 g- m6 S3 G6 w4 m7 ]
第二节 直觉的基本特征! b$ l, r4 |" C3 Z3 b9 x
直觉=表现=艺术=美7 r- t, j# V; w
一 直觉可离理性知识而独立。当概念混入艺术品时,就完全从属于直觉。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品可以混化有概念因素。. S1 x( H% Y" ^0 a& v
二 可以超越实在与非实在。直觉不包含任何理性的认识,自然就不会考虑真伪了。艺术家构思不是机械模仿,人们有关艺术品的直觉是审美的观照。
" F* t: v7 R! F! u8 o三 直觉可以离开时间、空间而存在。直觉在一个艺术品中所见出的不是时间和空间,而是性格,个别的相貌。
0 P I; p) J5 N& L' j. v四 直觉即表现。直觉作为心灵的一种能动活动,可以积极地赋予被动的物质材料一形式,从而使物质产生具体形象,达到对象化的表现。二因素:(1)无形式的物质即内容,(2)心灵的活动,加在物质材料上的形式。
+ M. ]0 i; D' b8 o/ G五 直觉的非理性本性。因为“在哲学中没有所谓理智的直觉,”直觉就只能是人们主观心灵中一种神秘的非理性活动了。“艺术是直觉——是从它绝对否定的一切及与从艺术有别的一切中汲取力量和含义的。”最重要的一个否定,“就是否定艺术是有概念知识的特性。”但承认直觉(表现)是认识的一种形式。“直觉也是知识,不杂概念。”: w. ?7 t3 O' O% J
他批评康德和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弗洛依德。
4 K$ ]3 f- F1 U" ?% W意义:审美直觉中确有非理性成分。
( n" K: _) U2 D& i第三节 直觉 表现与美和艺术9 Z9 B, ^" b6 e: X. E( n4 D6 O
一 直觉与艺术。受浪漫主义影响。“直觉确实是艺术的,但只有当直觉具有能使它生气蓬勃的一个原则,靠这种原则把直觉变成为一个整体时,它才确实是直觉……是情感给了直觉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艺术永远是抒情的。”, y2 L( c) z) ]
二 美即表现。“以‘成功的表现’作‘美’的定义,似很稳妥;或是更好一点,把美干脆当表现,不加形容字,因为不成功的表现就不是表现。”如果“材料指未经审美作用阐发的情感或印象,形式指心灵的活动和表现,我们就毫不怀疑的说,……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美中没有丑,丑中却有美。”并且表现不可(又可?)分为各种形态和程度。) U& P/ M8 R2 |
第四节 审美的事实与物理的事实3 H; R/ O7 @4 N' e0 X
物理的事实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以及艺术家在由审美事物到物理现象的“翻译”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物质材料。“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属于心灵的力量。”“只有对于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观照自然的人,自然才显得美。”“审美的事实与物理的事实之间的关系纯粹是外在的,”二者之间“无路可通。”机械唯物主义把美完全归结为物理的事实,归结为事物的自然属性。克罗齐的美在本质上的表现,却缺了客观基础仍是物理事实。, H5 R2 Y2 Q) Z- L6 V
第五节 审美活动与实践活动
3 K# z" F- f3 h% R ]! g这里的实践活动是指心灵活动的一种主观形式。7 C) I9 x; r7 u" ^; F
意图有两个:第一 ,与上节观点相关,把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割裂开来。第二 ,与“美只在形式”相关,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 d5 p! B; l: [7 k& U一,艺术创作与艺术传达。 艺术创作在心灵的直觉,表现中就已经完成,把心中构思的形象用物质材料传达出来,只是一种实践的外射,只是为了产生审美再造和回想的刺激物。因此传达不具备审美意义。二,艺术无目的。由于直觉、艺术与实践无关,在意志活动之前便已存在,因此,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是没有目的的。艺术家无法凭借意识去选择表现什么或怎样表现,也无法选择表现不表现。但直觉和艺术品的外射与传达是可以选择,可以有目的的。
3 m6 I% d- B* y3 c- X) b O% W$ k第六节 美学与语言学6 N$ Z; y! Q7 o
语言作为表现,也就是直觉,就是艺术。“语言根本是诗歌和艺术,由于语言和艺术的表现,人类把握着个体的实在。”1 U5 Q, A# V2 x; [& X. T5 B, L
【小结】意义:A把美和艺术归结为非理性的直觉,就是非理性主义倾向明显引入到美学领域中。B通过公式,抬高了表现的地位。C通过直觉,论证了美和艺术的非理性的本性和表现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