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果儿

领秀生活——秋石和大布衣书法作品的三维空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9 H( q& v; o# G' W/ E$ h" V. j8 c3 L- f% d& e( _( z7 P
[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08-7-3 12:06 编辑 ]
IMG_315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年吧 于 2008-7-2 16:11 发表 8 `/ A9 {. D/ A" E
看完图片感觉确实很新颖
: s0 u0 S% u5 v8 B二位的字写的精彩/ Q- t, f* b; ~' Z9 V8 s0 F
楼主也不惜气力
' J/ g" T6 Q) ?6 |9 ]提供了一个新的观赏形式
: x$ |, b. A9 r2 D
! ]! R6 G2 C$ l. F' U9 `想请教楼主的是& i- N7 H0 Z) Y# j" b4 T
楼主这样变化形式的目的是用来装饰居室呢?还是仅仅为了一时的拍照。3 \) N: f: f* M; X# a

" {: X2 g) `' K# T; _9 O, b% o如果是装饰居室" W. X: k5 d; L5 M3 \, @) n7 n2 L7 x
那么就会遇到 ...
0 A$ L" U3 O; M0 ^+ v* w9 e& ~
我展示的是书法作品在各种环境中出现的不同的效果,这是我个人的一种行为。我想去发掘书法作品在人们常规欣赏方式之外的效果。有些是意想不到的,想让人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和空间中去看一件书法作品。就是想让读者产生二位的字精彩的感觉,你感觉到了,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出价100元买他们的作品后,一直没有人加价,那时,可能还没有人发觉二位的字“精彩”。我这样一展示,你发现了他们的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我想以后还有更多的人会发现二位的作品的精彩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石斋主 于 2008-7-2 20:05 发表
- _# [+ \- \8 j" V果儿的这个创意,在秋石看来,虽有新意、现实意义,但如果从任何一个既定的、现实的角度去要求,都存在着不足,比如先生这里提出的这些问题!如果要实现实际的功用,则还有待探索!
5 R9 f( V  r6 `* k0 h, b0 n) G+ y
1 e) T) D- A: A9 V6 n" \秋石倒是更倾向于果儿自己 ...

8 k/ w6 P1 h) G4 n. X这种表现方式就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我已经通过图片表达了我的全部意图,我不愿意用语言去向别人解释它的含义和创作动机,就像我不愿意去和别人讨论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好人和坏人一样,如果一个人明白了电影是什么,就不会过多地去关心故事的情节。电影是由剧本、美术、灯光、化妆、音乐、道具、摄影、服装......构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8-7-2 13:16 发表 : @/ v6 Q8 b7 \+ O1 M2 m! a- C

! T0 f  p- [/ ^9 o8 U8 w! ^2 K8 G5 A& c
艺术的探索,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探索者的勇气和胆量是替代不了的。
/ j3 T. v/ G+ i; h) V2 O& P
. W# V# _$ o: o# L. O7 l% }围绕作品来讨论问题,我一点意见没有。即使说“折腾”、“包装纸”、“实在没多大意思”等,都无所谓。看不惯的事与人, ...

' Y4 O- o2 F) {  U( b* ?$ Z书法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它包蕴在人们的生活之中。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年吧 于 2008-7-2 16:11 发表
* y/ J% g5 z4 q4 h) j% z* e4 c2 ~: \0 L5 B4 Q( Z5 e1 `7 m7 n. s& ]
7 j" s; X- R, h2 V6 n( I. v
看完图片感觉确实很新颖
5 i% \: n2 ^. N" R- k二位的字写的精彩, M; o& _" C+ N8 m( K7 {
楼主也不惜气力
! U. q, ^3 b9 I5 e提供了一个新的观赏形式
) t0 o# R) V3 \% v  o- x% Q* s0 t/ ~4 J1 z# q
想请教楼主的是+ I. p8 @9 h6 l5 h
楼主这样变化形式的目的是用来装饰居室呢?还是仅仅为了一时的拍照。# l& c2 X# w0 ?& K$ T; h
' ^9 g. c& Z% s' C8 L, @# N
如果是装饰居室
4 U# N/ x* Q5 E/ J4 J& Z+ P  ^+ q那么就会遇到实用性和长久性的问题- R3 X* L5 L8 Q5 F3 m
如下图的做法- x  D3 s- V! }8 d7 @
日常沏茶倒水难免会有水滴撒到作品上
1 s2 V! \* `5 O. T0 w7 Z6 z9 S立方体时间长了也难免有折痕或者出现破损
) K2 S; N9 k' {: D% g) q& ~! ~这样这件作品不就毁了吗+ S# N& m- m. ~( V. X
还有那个悬垂在两几之上下面点燃蜡烛的“作品”4 T0 A& u! r; [
天天用火苗烤着1 x$ u) P* `, v" c6 y" s2 @
不但作品纸张会发黄变脆还可能引起火灾呐:)))))
, T2 `1 C* N/ T6 ]7 z: S, }8 k这样的话
' \! e! b7 u, s. j3 ^5 N1 U3 o- G如果是自己平日里写点字这样玩玩还可以9 `, ^# L: k/ [! R: t. l
如果是花钱得到的名家字画估计谁也舍不得( ~( }+ M. H) T
! o! N' ^( h4 J+ Z3 _. M
6 H) a' U, {: {, H
如果只是为了拍出这些照片
/ Y3 d- m' O' d( F那么这时的书法作品不过是图片中的一个构图元素; u" Q) O/ p& U  q; d- z
我们欣赏的也就不再是单纯意义的书法% [- j, w$ c3 X$ b
而是以书法为元素的室内装饰图片3 x7 a9 M$ @/ N, b0 e: ]
具体应用于室内装饰的也就不再是书法而是这些图片了
) U& `( }4 o7 C' H6 Z. q- q这样的图片与常见的美人、风景等相比
# z5 X- G" A) B% d只是将人、树、山水换成随意或有意摆放的书法作品而已
( J2 d7 X# Q& Z; l书法作品(真迹)的实际价值又从何体现呢
, h3 @. H# D1 Z9 I) K& b* R1 X
7 \) m7 }6 D# u/ G8 H  n不知道楼主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 a' m$ l4 x8 r8 Q" A! n4 {' _4 v" o, f$ P1 G" ^
路过
. P* v( i. M2 A. b看着新鲜故生如是瞎想
8 @$ c2 v0 u4 b7 z: ^% K4 Z/ D$ U5 [. L4 ^; Z2 |6 B  ~
[ 本帖最后由 明年吧 于 2008-7-2 16:13 编辑 ]
- C0 R1 U( F7 {9 E5 [. u! i
em13 谢谢明网友的关注与褒奖!1 p5 u# M% H) B# i' f2 y% V9 c

( q8 L, |8 \) Q$ Y7 j: j; ?' U. A/ Q% j$ `$ J
你所提的问题,我觉得大可不必担心。' i: D" v" p2 T/ o; k9 a7 H/ b
/ ~( r* G& V/ A5 Z" W- d. l& m
1、这样变化形式的目的是用来装饰居室呢?还是仅仅为了一时的拍照。
6 g' i& B( f/ V( G/ L  O' A0 }7 d% Z0 e/ C0 `+ s9 n
这样变化形式的目的即可是用来装饰居室,还可是仅仅为了一时的拍照,为装饰居室提供某种参照与样式。就象照片是一种形象地记录,可以欣赏,亦可以复原。
1 i2 M7 X) j, K4 Q2 h" e
& j  J; \7 y9 \9 x# B, O6 l2、日常沏茶倒水难免会有水滴撒到作品上' Z$ I% Y' L. w6 `
立方体时间长了也难免有折痕或者出现破损  N" X1 i$ L4 I, g  h2 }
这样这件作品不就毁了吗
: U2 Q% z8 }0 d/ h# u3 I

/ o) Z9 D8 }0 z% J* V  w茶水滴洒到作品上,也不怕,有人还特意用茶水作旧呢。! O+ c! `4 J4 W* N% p& H& n$ x
, W4 l, V. I8 c3 o1 ^4 `, }8 |1 q
作品有折痕或破损,也不怕,托裱时就平整如新了。3 L1 q% P5 Y2 k$ Y

  x, s, A! ?# |! f/ g3、总之,书法在照片或实景中是主体。而且,这众多的照片或场景,并非一劳永逸。或者说,书法归书法,照片归照片,当作者探索创作结束之后,要想恢复传统的装裱样式,并不影响作品(真迹)本身的价值,你说是吗?
- j0 {' l/ p& B3 {( E6 e+ x, z& c0 `# K. L( u; f  S5 t

: ]3 g5 L: i1 S& ^) ?0 V[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8-7-2 23: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及秋石、布衣先生的认真解答+ x5 f6 X' ^! K6 j

! a8 E: N( A' g0 x% t9 f从各位的解答中, K! S/ Z" S/ S% T5 Q
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0 Z* O% m( j% a! @7 d
楼主所做的只是对已有书法作品的二次加工9 C- s* m; A$ v$ k' }6 H; @. ]
得到的是“书法作品在人们常规欣赏方式之外的效果”
  o, m% l9 e8 t: b" d: u; [因此; j; M. N( e$ [$ G: {; l7 O* g" }
这种做法本身
; Q3 U8 M4 \8 p* a% I只是比我们平日里常用的对书法作品二次加工(如装裱、做旧等)更多了些新的手段, `  F; Q8 @" G
也就是提示我们在考虑为作品裱成立轴或装进镜框之外还可以这么、这么来进行展示和欣赏* F4 D9 c6 ]6 a8 z( @( u& Z
这里对作品的处理4 B3 B& S( D. J( _
如折叠作品只取局部、用作立方体“包装”、纺织品有意遮盖、将作品悬垂于两几之上等和作品周围配上如茶具、丝巾、拖鞋、植物等等7 W" v. A- a: `& U2 q7 k
也就是如同裱轴装框时选择绢的颜色和画框形式
' J4 C. D# i: L9 {( W! _' V这些都是书法创作完成之后的行为
1 L) t. a0 }1 Q6 ?5 c) v
% j; J6 N- C7 _; f2 Q  }: x应该承认二位作者的字写得很好
( g: {& G* b5 T4 e% C  L/ C1 E4 x) a但楼主这种处理方式
8 Y& W3 I$ Y; V应该与作品本身水平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2 [% F2 B! Z8 \2 D与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作者本身的功力也没有什么关系
7 ]& \1 O/ E% ~4 b3 r试想- \  D0 |- x3 s8 V9 @8 y
如果是一个没有写过字的人随便涂鸦. I, H" b9 h. r8 L. t) \7 H# b
或者就是一个人在宣纸上随手摔一些墨点、画一些线条2 X8 z$ l4 u2 B1 I8 K0 N4 d' y
用楼主这种方式处理后+ U9 k+ X: C5 I
应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
$ F7 f/ y( M- z$ x6 k也会将原来的涂鸦以及胡涂乱抹变得精彩了吧: E3 d+ L2 E; |# {$ w5 _
$ m0 k, l% w$ s# _! \/ D4 e
因此说楼主这种方式所表现出的多样性
8 h8 r: p+ a  y$ R4 k5 V8 k是对书法作品创作完成后装饰装潢、包装设计手段的多样性% m5 u: H2 j3 ]$ w
而不是书法创作本身(线条、章法、墨色变化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0 I0 x1 Y$ ?3 B. ]9 \这种多样性不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
# J$ ^: m& Q$ q2 [! V: [# ^7 E而是作品形成之后(创作完成)后来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想象并通过各种裁剪、装框等非书法手段制造出来的. c* q0 Y$ ?5 F6 _
7 d4 x8 x. L- a4 I2 K7 S
任何人无法保证自己的每次都创作都出现成功的作品
% O8 N7 [3 c# ?# l/ Q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每件作品都精彩(至少可以自己认为)+ Y7 K; H6 x4 ~
- p1 s% S* T3 h- b, M, C4 E
这样处理后的作品每件都能够让作者(实际是制作者)感到精彩5 {) Y; }/ _1 k; N% ^; F
但不意味着作者的书法创作水平也同样能够精彩' Z( s. q: c: C' z8 f

! M! B- ?% ?  \) [& [% F0 m( H随想连篇,不当勿怪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年吧 于 2008-7-3 10:12 发表
; L% B! J  r- n9 e- z; c: P9 W感谢楼主及秋石、布衣先生的认真解答
3 k& l0 q& Y$ P3 o4 {! x6 N- X  D( @) ?, W7 b6 v8 \
从各位的解答中
' H' l" u$ `5 |% A8 S0 F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
# a9 O4 ]7 U# y: P楼主所做的只是对已有书法作品的二次加工
6 i/ m! \: v/ y! a! T得到的是“书法作品在人们常规欣赏方式之外的效果”
5 G  r& m- y' c) J+ [% j因此6 b: [% h  R- W5 ~  D
这种做法本身
* r( r0 j' g5 e/ |( N  ?只是比我们平 ...
, J$ X4 h# k1 h/ S
非常赞同你的看法。书法是我国的母语文化,它时刻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不是一定要大师、名家的书法作品才可以登堂入室,摆在家里才会赏心悦目,有欣赏的价值。我觉得任何一个书法人的作品,只要在一个合适的空间中,都会出现一个好的效果。就像人一样,不是一定要美女才有人喜欢,才有资格生儿育女,聋子、瞎子、瘸子都会自己的归宿,都可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很少会从书法的笔法、墨法、章法上去欣赏一件作品,他们不懂这些。好看,与家里的环境协调就是他们喜欢的理由,所谓的名家的“名气”也只是出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里,什么书协主席、理事与老百姓没有关系。书法就是看的,除了看,还是看。我这里尝试了一些新的看作品的角度和环境。
& J  M  ?* v4 o8 F7 T" i+ q' r0 H) W+ F/ u
[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08-7-3 15: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一个人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书法也需要装扮。传统的装裱方式就像古人的长袍一样拖泥带水,与现代居室的风格不协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年吧 于 2008-7-3 10:12 发表
; w( U- r) [' X, B5 A- G# j# L任何人无法保证自己的每次都创作都出现成功的作品
* O2 @: M; p* C2 b5 k% Q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每件作品都精彩(至少可以自己认为)* C; U. O0 s0 p7 b. p
+ [& p8 k: G7 z$ s  G  }
...
0 Y/ @+ u/ q0 Q- E# L% ?
em1 精彩。我觉得有些不成功的书法作品中也有精彩的部分,很多作品的局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而整体效果却很一般,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二次创作来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6 明年吧 的帖子

分析得很对!
, I8 q( r- f$ C: R% S! M- Bem13 9 B9 l9 G4 ?$ f: r0 R& P0 h3 p, B8 j4 l
我想说的是,一幅书法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就具有独立存在的主体性,无论作品的水平高低优劣,都成为客观存在。1 @5 J+ f3 C( ?( ^! _6 h" e
( {: }1 s' w  V- i' T# Z
问题是,低劣的书法作品,再怎么进行二度创作,也掩盖不了作品本身的问题。
5 z3 k$ x8 J, ^& i* B" R7 M, n9 d3 Z4 }# o+ S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8-7-3 18: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