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老柴

【2008•全国青年优秀书法篆刻家(苏州)提名展】之 董玮(跟帖发言送作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书单字时不时外撑,如果一味外拓,显得整体上不协调,破坏大效果
甘肃天水市环城东路4#楼。成友文74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一个人在没有了解其人思路梗概和审美情趣之前  不能妄断一个人字的好坏  单谈像与不像 没有价值  因为学得精髓传承已属不易 何况要在这之上创新 四川书协何主席的学生面貌上有像的 有不像的 但如果要达到洪厚甜和孙培严的高度不是一个像字可以概括  董老师的字应该是兼收并蓄的   趋近与王老师的字未尝不可  试问全国得王老师精髓者几何    与诸君共勉   
                                如果可以得老师赐赠       请邮  四川中江城北中学    曾昌盛           618101

[ 本帖最后由 铜山书社 于 2008-3-15 11: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青凯 于 2008-3-13 22:58 发表
再来学习,说来定那一年青凯也要去书法院学习的em1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见老兄的作品。之前早已耳闻老兄大名,兄字清健可人,率意中见韵致,多少可见北京王老师的笔意。
小弟一直在很喜欢王老师的字画,但心中有一想法:如何学习王老师的艺术?纯学笔画技法?仰或深研老师学习路径和精神传承,总结出学习传统而立新的思想和方法?
全国跟随王先生学习书画的学生多如云海,几人思考过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真正意义?我一直在思考,或许是我多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6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董先生作品展览成功,
山东省武城县甲马营乡前曹店  姜道峰  邮政编码:  253307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6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才俊!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7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的作品寓拙于巧、朴实自然,少雕琢之痕迹,在野逸中透出一种文气,着实难得!
    作品中确实有王镛先生的痕迹,但并未像当今很多跟风者那样亦步亦趋,笔法相对王镛先生精巧,线条中段沉实,结字也不像王镛先生那样外拓,故没有王镛先生那样大气、率意,体现出了另一种风格。
    作为学习过程,像现代人并不可怕,但要适时的走出来,如当今的名家古泥,至今王镛先生的痕迹还太重,兄当慎之!
    另外兄似可在碑中再下点功夫,看兄临的米芾非常精到娴熟,想必是在帖上下的功夫很深,故字中文气自显,但副作用是给人的感觉“野味”稍嫌不够,如果在天真质朴、浩如繁星的秦汉六朝碑版书法中探究,加上兄的学识、功底,出类拔萃应不远矣!

[ 本帖最后由 一见封侯 于 2008-3-17 07: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