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6185|回复: 3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王羲之兰亭碑惊现岳池绝壁
    “广安市岳池县北城乡一深山绝壁上,发现刻于元初的王羲之《兰亭序》碑!”昨日上午,记者在岳池“兰亭碑”的发现者杨林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攀上绝壁,见证了写在岩壁上的“行云流水”。杨林是广安著名的文史专家,杨林向记者讲述了岳池“兰亭碑”的发现经过。
  前几年,杨林在翻阅清光绪年间刊印的《续增岳池县县志·古迹金石》时,发现有这样的记载:“治北二十里灵泉山石壁间有王羲之兰亭碑”。岳池境内有王羲之‘兰亭碑’?”杨林兴奋不已。此后,杨林多次到县城北面寻找 “灵泉山”、“兰亭碑”,但一无所获。
  近日,杨林到北城乡三元桥一带搜寻。一老者告诉杨:“这儿没有‘灵泉山’,但有一个‘门前岩’,杨林一阵狂喜:“‘灵泉’和‘门前’谐音,‘门前碑’很可能就是‘灵泉碑’。”杨林在村民帮助下,向绝壁上艰难爬行,然后抄道岩顶,转折而下。村民用一根箩绳捆住杨林,然后将其放至面积约6平方米、灌木杂草丛生的岩坎处,杨拂开荆棘,眼睛为之一亮:绝壁上刻有许多字迹。杨林对石碑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正是《续增岳池县县志·古迹金石》上记载的、寻找多年未果的“王羲之兰亭碑”。我们披荆斩棘,连滚带爬,攀上绝壁,刻在岩壁上的《兰亭序》映入我们眼帘。
  “兰亭碑”苍劲古朴,长4.4米,高1.3米,文字风化脱落严重,但仍有许多字迹依稀可见:“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些字迹如行云、如流水,王羲之的行书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完美体现。被后世誉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历代书家都将其《兰亭序》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是谁把《兰亭序》‘写’在绝壁上的?”杨林研究得知:“兰亭碑”刻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刻石者系当时在广安府任职的官员折叔宝。据杨林介绍,唐朝时《兰亭序》辗转到了唐太宗手中,唐太宗敕令侍臣精心复制一些摹本,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兰亭序》原迹被作为唐太宗的陪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现在传世的 《兰亭序》,除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岳池灵泉兰亭碑”之帖从何而来?“灵泉兰亭碑”有何价值?杨林称:“灵泉兰亭碑”之帖是五代北宋的临作抄本,此帖保存了王羲之的笔意和精神,但也大胆地渗入了作帖者对王羲之书法的理解。“因此,‘灵泉兰亭碑’对研究王羲之书法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宋元书法极其珍贵的资料。”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历史追踪:碑刻初现轰动川东北  

为了确认杨林老师指认的石刻为《兰亭序》,笔者特别查阅《岳池县志》获悉,清咸丰三年三月,十余日连绵春雨,灵泉山因泥土崩塌,现出《兰亭序》石刻,内有宗徽、钦二宗跋文及玉玺,但字迹模糊难辨,唯《兰亭序》内容未损。此石刻现出,当即在川东北引起轰动,时任岳池县令的武尚仁多次亲往查勘,并约集县内文人共赴鉴赏。与此同时,武尚仁还在石刻岩下修成右军祠,以纪念王羲之。后又令训导毛徙南就原碑进行双钩,另上石于县城内的和溪公园(今凤山公园)。自此后,前往公园观赏、临摹、拓印者络绎不绝。至文革时,公园内的兰亭石刻被当作“四旧”之物毁坏,今人无不痛惜。  

史料寻证:岳池版“兰亭”多为王羲之真迹  

就在石刻显现之前,岳池境内便有王羲之留迹岳池的传说,清道光版《岳池县志》记载:“传王羲之尝寓岳池,灵泉山石壁间有遗笔,今无存。”  

尽管老县志有所记载,但仍归类为传说,不可作凭。好在杨林老师借给笔者一本《岳池文史资料·第九辑》,上载有杨林老师亲撰的《岳池兰亭序碑再发现》一文,文末附有凤山公园《王羲之兰亭序》碑跋文。该跋文由清代儒学、岳池训导毛徙南所题,跋中还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前人跋语。根据跋文内容显示,灵泉山《兰亭序》石刻为元至元时期在广安(府)任职的折叔宝所刻,折叔宝上石前原本为木刻,寻于“西蜀散乱图籍中”。跋文中还粗略交待了王羲之《兰亭序》传承顺序:唐太宗传长生公主 (唐逸史载,长生公主以伪换真,而伪本被太宗入葬昭陵) ,至后唐时,传于陶谷,陶献与后主李煜,后落入宋代帝王之手,并被宋徽、钦二宗收藏题跋,后又传至蔡挺(北宋绍圣年间枢密副使),被蔡“更为卧轴”,“以便观阅”。至南宋淳[礻右]年间,被一书法收藏爱好者所持并题跋(毛徙南跋文中有记载,但由于毛双钩时原碑便已有一些字迹模糊莫认,便原文照录“淳[礻右]甲辰”四字,时题跋者未知,笔者疑为时为右丞相的岳池籍人游似,岳池现有游似曾祖墓和游氏宗谱可查,游似所持《兰亭序》今藏于上海博物馆。)收藏者因“始纸劣久”而刻木,宋末元初,战乱致使刻本残落于民间,而后被折叔宝所获,折便依本刻石于岳池灵泉山。  

毛徙南还在跋文中如此说道:“据上各跋,前后彼此相符合,则其为右军真迹无疑。”  

对于岳池境内的《兰亭序》石刻,笔者也认为,由于该石刻并非只刻录《兰亭序》内容,而同时还遗承了各代前人跋语,显然与现存《兰亭序》其他版本不同,又特别是岳池石刻原贴本承有宋徽、钦二宗玉玺,这更能说明,岳池《兰亭序》石刻原贴本应为王羲之真迹。


[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08-2-29 13:20 编辑 ]
杨林指认石刻.jpg
残存的《兰亭序》石刻字迹,左上为“右军”二字.jpg
发表于 2008-2-2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配照片???????em6 em6 真的假的??????????我要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既然去了,为什么不拍回照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既然去了,为什么不拍回照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em5 em5 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吴邦志 的帖子

关注的平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传上照片来多好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相片那就更好拉!~~~~~~~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0a安继越主席题写的牌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么?怎么没有照片呀!em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