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6-4-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80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为什么不选择网络 $ R" `/ ^; F% R8 i# u( E; q
! g. f. n+ ~1 y
4 m0 G1 r& v- j1 P+ ^——由“作品照片”引发的话题 / E5 N, r$ Z1 g
' F/ P) s4 b8 l2 E □曾如影
7 v9 \; Z, R* c q6 |8 ^2 x( [7 C
0 I- F2 G) n, h1 I3 \; y" E2008年伊始,中国书法家协会隆重推出册页展览、草书艺术展览,于征稿启事上都明确说明:“投稿作者先一律投寄作品照片,待初评、复评结束以后,由大展组委会根据作品照片背后登记的通讯地址、电话,书面或电话通知进入终评的作者交寄作品原件。”不知这番创意是谁的点子?初衷是什么?存在怎样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由不得你愿意与否,已经引发广大书友的种种想象和讨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规则出台的本意陈述,而且也已经超出了“作品照片”的范畴。
/ P- H% F. g( @3 q9 L( o. Z. q- b, J变则通,这更多时候是主观意愿的体现。现实的通与否,必须有待几多体验。通则变,更是另外一个层次了。每个人都有这等强烈愿意呗。“作品照片”因变而通过了,希望以后的国字号展览也能体验后通行,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通”。
O7 r! q( } [+ t+ Z9 H$ a, f `, p通了行否?不少辩论高手PK进行时——
- m: k& y O' P# Q! P“九届国展刺激出了‘邮寄照片’的节俭行动。为什么要先看照片再寄作品,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因此从节省社会资源上讲我赞成‘邮寄照片’”* N" b2 K# O1 f; R( l
……
6 V. P$ R. U! @* N" o+ w“评委面对的不是作品而是照片,无形之中实际是要求评委更仔细,一件作品要拍成若干张照片,就对于作品的量翻了好几倍。你说,这钱能少花吗?对于作者只有多花钱,没有少花钱的。对于主办方,钱也一样没有少花。”
3 `) N: y6 x- x' r, J4 I……& L5 s4 i( a" K" B3 Q/ {9 J% A
任何决策的出台,必须得经过严格的论证。“作品照片”的推行,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有人以“作品照片”与传统的作者投稿、主办方组织工作种种成本的比较,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作品照片”并不是理想的征稿途径。
0 Y7 @+ K3 K. |虽然一二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事者把网络传媒邀请到了评审的现场,但还是缺少对网络传媒价值的全面认识。很可惜,网络人也忽视了网络传媒的种种优势,至今没有人提醒、陈述网络传媒展示图片有怎样的优势所在。为什么首先想到“作品照片”而不是网络图片展示呢?网络图片展示的优势有人论证过没有?!如果真实地把“作品照片”与“网络图片”做个比较,很容易得到泾渭分明的结果,从中再作选择,就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了。“作品照片”得经过拍照、冲洗、邮寄才能到达主办方手里,还得人手具体分类汇总,这得花费的时间、精力、财力是成倍增长。如果是网络传媒来传承“作品照片”的程序和功能,那将是另一境地了——拍照(数码相机很普遍应用了,自家没有吧,跟朋友借去,基本上是零成本投入。),图片处理(相当于“作品照片”的冲洗程序,用电脑软件进行,自家没有电脑,到朋友家去,也是零成本投入。),上传(相当于“作品照片”的邮寄程序,鼠标一点,即可“寄达”,安全快捷,也是零成本的投入。),评审(主办方可以在几家权威网络论坛上开设投稿主题帖,分省份、分书体设置,十分简单明了。图片的网络展示、浏览更是方便于手工翻看“作品照片”,省时省力省财。)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有了鉴别就得有取舍,“网络图片”与“作品照片”,你将选择谁呢?!
- M) n B$ r# q7 A说到底,发现网络、应用网络、利用网络还远远不够。评审的实地场所需要高额的租贷,有谁可以免费提供场所呢?唯有网络。而且利用网络介质实现展览征稿、初评程序,网络传媒有着一整套的优势体现:展示的优势、舆论监督的优势、信息传播的优势、互动参与的优势、评选的优势(相对于“作品照片”评审)。先决条件的优势警告你必须重视网络,必将选择网络。当代书法运动必须重视展览文化,展览文化如果借助、倚重网络介质,所体现的效果与价值必将更上层楼。
, S2 W9 W! i- x1 m9 ~& A' Z. I) Q[ 本帖最后由 曾如影 于 2008-2-20 13:4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