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10-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571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碑南帖的成因及影响 4 p8 m/ D8 y4 J2 ]/ c
王焕新
+ Y: B1 K1 b( L( h1 j) c+ i4 j* R7 K
8 Z0 q8 F' D$ a0 E; @6 f8 S内容提要:清代大学者阮元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按地域分为北碑南帖。揭开了学习碑派书法的碑学运动的序幕。碑帖分野的实质,是汉魏以来“三体书”尤其是铭石书与行押书的不同性质使然,而非材料质地的不同。对材质因素的重视最终形成了有清一代碑派书法家对金石气的追求。
! B, y, P Z5 T3 e
; U0 `! U& _# x% t3 `东汉晚期至隋这一时期是中国书法史的又一个高潮。在这一时期里,书法艺术实现了自觉,产生了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书法大师,如张芝、钟繇、卫瓘、索靖、王羲之、王献之、智永等。这些艺术家开始有意识的为书法而书法,主动追求书法美感。也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书法论述,如赵壹的《非草书》、蔡邕的《笔论》、《九势》、卫瓘的《四体书势》以及传为王羲之的大量书法理论著作。同时,流传下来了许多书法遗迹,其中的一部分一直受到书法家的重视而影响深远,最终在宋太宗淳化三年由王著编在《淳化阁帖》中,成为后世书法学习的圭臬。而另一部分长期以来备受冷遇,直到清中期碑学运动的兴起,其艺术价值才被发现并弘扬光大。1 ]7 f! e( x7 t/ }' }8 k3 K5 A2 c
著名清代学者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划出了异于二王正统的另一书法传统体系:
W( q {6 l" s8 u/ {“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书,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瓘及王羲之、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堪、高遵、沈馥、姚之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 W& T( m0 M/ t0 Y9 c5 L/ q4 Y# s
至于南北两派之间艺术风格的不同,阮元在他的另一文章《北碑南帖论》中分析道:“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
9 H1 G, A: `+ g. v% h其后,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大力提倡,又有大批书法家如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努力实践,遂形成清代碑派书法繁荣局面,影响直至当代,余音仍在。
8 \: b1 W) J) {1 u. F9 w关于碑帖的分类,陈振濂在《线条的世界》一书中曾做了有益的研究。现在理论界所说的碑帖的概念已经扩大,碑不仅仅是魏碑,也包括秦、两汉及秦以前的贞石吉金、甲文陶字。等等以金石气为审美品格的书法材料。帖也不仅仅是《淳化阁帖》和它的各种子系统,还包括各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量墨迹。从二者的创作主体来说,帖多为文人士大夫记事问候的随意挥洒,虽不刻意经营而有主动的审美追求。碑的创作主体多为民间专业书法家和民间工匠,故个人风格常被忽略而更注意其时代特征。从字体来说,帖多为行、草,而碑多正书。从审美风格来说,帖多流美俊秀,碑多严正庄重。
* ?* O! i Z: e阮元认为,南帖北碑的发源,全在钟繇卫瓘,但未述原因,羊欣说:“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唐六典》卷十说:“八分,谓石经碑碣所用。”又《古文苑》卷十七载魏闻人牟准《卫敬侯碑阴文》说:“魏大飨群臣上尊号奏及受禅表, 觊并金针八分书也。”从实物来看,铭石书实为大字正书。章程书,据考为小字正书,实物有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力命表》等。二者的区别在于,铭石书近古体,而章程书趋新风。行押书已不同于章草,钟繇行押书是二王行书的先声。既然钟繇三体书均为世人所称道,自应为南帖北碑两派共同之祖。卫瓘与索靖俱善章草,时称“一台二妙”,但索靖近古,卫瓘渐新。《书小史》称其尝云:“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但其书迹仅有《州民帖》一纸。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记载:瓘字伯玉,为晋太保,采张芝法,以 法参之,更为草藳。草藳是相闻书也。参之《州民帖》,可知卫瓘书法的最大特点是创造了“草藳” 这一介于章草和行草之间的过渡字体。
/ y: ?7 ~$ j- X2 P% h+ G; C3 N南北书派并不是截然而分的,但截然不分的情况只出现在国家统一之时。如阮元以隋为北派,隋僧智永却在南派。唐欧阳询为北派,《九成宫醴泉铭》却是唐和唐以后学习二王书法的入门,也有象《张翰帖》、《梦奠帖》一路清新俊朗的作品。褚遂良《伊阙佛龛记》自为北派,而其《圣教序》及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枯树赋》却是纯粹的南帖风味。于此,我认为,形成南北书派并不是地域环境的影响,而主要原因一是政治问题,即南北分裂,二是字体问题。
( B. @; n3 N1 `: j2 V( k政治的分裂是前提。
" b5 c! q& k; I" w东汉直至西晋结束,书法并没有南北之分。钟繇、卫瓘同为南帖北碑源头的道理也就在这里。随着匈奴贵族侵入中原,西晋灭亡。以司马睿为首的士族在建康建立了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而后又有宋、齐、梁、陈相继统治南方。由于东晋王朝是在南北士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士族的政治地为和文化地位都很高,由于无事可做, 无事能做,又加当时玄学发展为清谈,反映在书法艺术上,必然特别注重笔墨的精妙,美仑美奂的章法布局。长江以北先有十六国,后于北魏短暂的统一后又分为东魏、西魏,以至北齐北周。基本上为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少数民族政权一则轻视文化的作用,二则国运短暂,一开国即灭国,无暇顾及文化艺术的发展。在这种分裂的局面之下,艺术观念自难统一,文化交流亦无法进行。直到隋唐统一,南北书风的区别开始逐渐消失,唐太宗大力推崇王羲之,才又出现了新的统一的时代书风。( q/ N5 s, T) P: H, p7 t& d. k
字体的发展也是影响南北书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前所述,汉末以前书有三体:铭石书、章程书、行押书。铭石书主要运用在刻碑,碑的作有在于“纪帝王功德,或为卿士铭徳位,以佐史学”(阮元语),唐代的李邕说:非隶不足以敬碑也。遍观各朝各地名碑,文字内容实与阮元所说大致相同,碑的功能和作用要求碑的书写过程是毕恭毕敬的,书法风格是庄重严正的,字体选择是宁古勿新的。西晋禁碑之令沿至东晋仍未开放,故文人士大夫也于铭石书不太在意,而于行押书特别用功。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等名家倍出,照耀史册。北朝未禁碑,故民间刻碑之风极胜,尤于墓志、造像为多。墓志字体为章程书。章程书是正书中之稍小者,与今小楷书近似。这种小楷书,有章程书之规矩,无严正之心态,5 x! `6 ?( ^+ N* e
故能于整齐方正之中,散发一种清秀俊朗之气。无论是元氏诸墓志,还是广为临习的《张玄墓志》以及大量的佛经抄本,均是如此。至于有些墓志,如《王兴之墓志》等,实刻工粗疏,不能传书者之神,非本来面目也等待
( t) h7 c+ E- h* ?+ K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铭石书有《三临辟雍碑》、《太公吕望表》、《爨宝子碑》、《嵩高灵庙碑》、《吊比干文》、《石门铭》、《郑羲碑》、《张猛龙碑》、《唐邕写经颂》、《华岳颂》、《萧 碑》、等。章程书有:墨书《牟头娄墓志》、卫铄《急就章》、王廙《祥除帖》、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北魏皇族元氏墓志、《李超墓志》、《张玄墓志》隋《董美人墓志》等。北朝行押书不太盛行,善书者少,故传世行押书多为东晋及南朝士大夫官僚所作尺牍笔札。可记者极多,兹不赘述。 T+ J/ b. D; y
三体书的发展,由于政治分裂的因素,南、北方对三体书的态度不同,导致三体是的发展出现了地域特点。晋朝禁碑,故东晋以至南朝,铭石书不甚发达,北朝反之。但是,这种情况也促成了南北方书法的交流。史载,王羲之壮岁北游,遍观洛阳等地名碑巨碣,而书艺大进。唐太宗撰《王羲之论》中言:“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这里所说王羲之的“书艺”,大概就是铭石书,而“大进”的也应是“为古今之冠”的隶书,即铭石书。其后南梁王褒入北周,北周贵族子弟包括北朝书法大家赵文渊,全都学习王褒的书法,而王褒也曾学习铭石之书。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书法分为南北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清代的尊碑,不在于发现铭石书,而在于书法家从铭石书中找到了不同与书卷气的金石气。
* y) L3 W. @ `清末书法家姚孟起在《字学忆参》中说:“临汉碑宜有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为石气?曰:不可说”石气,大概就是从石刻拓片中反映出来的浑厚苍茫,古朴生拙之气。而刻工及材质是影响碑派书法审美风格的又一因素。碑是刻于石上的。碑石质地粗糙,脆而易裂。书碑者为民间专业书法家,但刻碑往往时间仓促,有时不加书丹,直接上石。刻工粗糙者竟与原作形质均相去甚远,亦不为怪。刻帖则由于枣木柔韧细腻,而且主持刻帖者多为文士,有充足的时间和充裕的资金,就保证了刻帖能够比较好的反映原作的点画结构和精神面貌。碑暴露于山野,经历日晒雨淋,或风花,或剥泐,棰拓于纸上,便是多了一股久经沧桑的金石之气。但对这种金石之气的主动追求,一直要到清代中期以后才慢慢出现并很快压过帖学,风行全国。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专设《购碑》一篇,力倡碑学。
; h- D5 C/ [6 D% a/ A( o清代碑学的兴起,首先是书法艺术本体康发展的需要。明代的台阁体发展到清代,更加衰落,状如算子,全无生意。已经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创作发展,有创造精神而不满足呆板僵硬的刻帖书法的书法家开始寻找出路。其次,清朝实行严厉的文字狱制度,它迫使大批文人学者放弃了治国平天下,而转向了训诂考证之学于是,大量汉魏巨碑的书法价值,在证史的过程中被重新发现。这一发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与寻常的基于书法本体发展的“误读”,这种“误读”,不是对字体的发现,而是对碑刻社会发展由自然因素引发的肌理效果——金石气——的欣赏。它引发了浩浩荡荡的碑学运动。通过碑学运动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审美内涵,丰富了书法技巧,也扩大了书法家取法的范围,为清代中叶以来积贫积弱的萎靡不振的书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 ^% A) L+ z n; a5 w+ V6 W0 U对铭石书的重视和其独特的审美内涵的要求,在为书法艺术发展开一新境的同时,也早已埋下了隐患。如李瑞清、曾熙的故做抖颤之笔,看似朴拙,实则违背了书法自身的规律。自清末以来,行草书创作乏善可陈,呈现出衰退的局面。对金石气的追求,削弱了线条流动中产生的力度和节奏感,严重影响了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面对这种情况,启功先生提出: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一生师笔不师刀”,为正确理解书法艺术创作诸规律做出了明确的理论指导。而年轻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在秦汉简牍、魏晋残纸大量出土的前提下,通过对碑和帖、经典和民间的认真研究,提出并实践着一条新的取法之路。那就是以经典作品为基础,汲取民间书法的有益营养,各取所需,避开了碑和帖、金石气和书卷气的无谓争论,百花齐放,使书法艺术创作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8 m4 U# s' h, K/ C# q
—2004.6.10二稿,2004.6.27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