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网站编辑

【公车上书】当代书法大家谈之“南峻北强”:管峻VS李强(408#有奖征集进行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峻北强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作为一种传统的记录方式,我们觉得应当继续下去,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回归和继承的努力,其次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年书家,管峻和李强具有表率作用,我觉得他们不仅是书法本体的表率,更是个人努力奋斗的成功典范,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勤奋、拼搏、自强、自立,正是我们时代优秀青年的特征,是榜样,这一点同样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南峻北强是时代是特征!
南峻北强是书坛青年一代的表率!朝气!自信!自强!可以说未来无限风光!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10-29 15: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雅者,书法之“隐”,以章法墨法笔法求之,则人人观而知之,是为小雅;如管峻者是。
李强,以雄强之风,文儒雅之气,看似张扬,实则内敛,可称大雅。
所以我支持李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残荷听雨 于 2007-10-28 11:58 发表
一个是帖派,一个是碑派,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现在我来评论一下管峻老师的书法作品。说实话,管峻老师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很抢眼,并不全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有多么高。管峻的书法写的最好的是他的小楷,他的隶书只能说一般,行书则还没有入门。我现在只评论他的小楷,管峻的小楷用笔爽利,结构严谨,但是缺乏变化,当然也不是象刘砖匠一样毫无变化,应该说管峻只是具备了很好的写小楷的基本功,但是当代能写管峻这样的小楷的大有人在,天赋好一点的青年书家,用不着几年的功夫即可,即是在管峻的母校南京艺术学院,这样的人也很多,我见过南艺的一个叫朱圭铭的人写的小楷,说实话,确实不比管峻的差,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所以管峻的成功还有环境的因素,一是当代书法的整体水平并不高,甚至有误区。不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启功等人也一直奉行结字为上的理念,书协的许多副主席、理事都是结字为上派;加之管峻的用笔也很到位,使得管峻得以成名。另外,管峻缺乏艺术家必须具有的自信,一个写书法的人,没有必要向余秋雨那样的外行献媚讨好,在书法上,余秋雨什么也不是。


基本赞同此帖的观点,评批得也相当到位。

两位都是当今知名的青年书家,我也关注有年。

通过PK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是更加提升两位的知名度(有人称之所谓的“炒作”)?

还是通过对两位的比较、分析、思考,形成理性的认知,从而,对与会者,有借鉴、启发、互补的作用与意义?

我想主要还是后者吧?

由于两位取法的不同及其对待书法“何以才能成为艺术”的判断不同,所形成的面貌是有很大差异的。

有必要提出这样的疑问:

所谓书法,是否只要把“字”写得“美观”、“漂亮”了,也就艺术了?

书法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高度,表现在作品的哪些方面?

诸如此类的问题未搞清,又怎能凭感觉和各自的喜好妄下“高手”的结论?

即使只在两位中PK,是否应有高低的差别?

暂说这些。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0-29 15: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这个帖子时,我是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两位呈现给大家的力作真是太好了!

这两人,都是我仰慕多年的青年俊彦。非要在这两人中做出取舍,分出个孰高孰低,真的是件折磨人的事情。从头至尾看了两遍,我终于还是决定让两人并列吧。我都喜欢,无法给他们分出高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年代的青年,类似二位的多了去了,
还研究,
研究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千秋,并无高下。总之都是高士,当代竣才。em1 em1 em1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9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5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陈先生说到了意义的问题,关于此,我在开帖的编者按里已经说明了一些,我想就一些意义问题再详细地说明一下,提出“南峻北强”这个概念,首先是对我国文化的记录方式的一种继承和回归,这是意义其一。

我在编者按里开篇即说我国记录文化精英的方式即有用“南北”来言说记录的。但今天这种记录方式被中断了,为什么?简单地将就是我们引进了西学的记录方式,我们的传统的方式被取代了。我再来举一些例子,比如我国号称礼仪之邦,而我们自古而来的一些礼数和礼法仪式今天也被取代了,我们书法界同道见面还有相互称呼:仁兄,贤弟的,但这样的称呼青年一代基本没有这样叫了,何也?是这样的方式有什么不好或不妥吗?显然不是。再如,我们的前代还有见面拱手的礼仪,女子也有作揖道万福的仪式,但现在没有了,见面的礼仪方式改成了握手和接吻了,那么又是拱手和作揖不好吗?显然也不是的,前一阶段学界有人提议确定汉服,但选来选去竟然不知究竟何为汉服?相反,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民族,他们还保有自己很鲜明的文化和仪式及服饰,就是日倭和高丽的民族仪式都保存的比较好。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中华文化中“南北”的概念由来已久,这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一种记录方式,这是我中华的自信,自强的体现,何也,“中国”这一称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何谓中国?中央之国。我们的祖先自信我们是居于大地的中央,那么,我们民族就要担负天下的领导和统治地位,而河流就是我们生活的所在,依河流而应天时,则坐卧南北,在时间上是东西方向的,日东日西,这就表明我们必须面南或面北方知时间,因此在空间上是南北概念的。
作为居于大地中央的民族,南北人杰就是天下的榜样和表率!
因此,将人才冠以南北而论之将是无上的光荣!“南北”概念有这很深远的文化内涵。
回归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是我们首先考虑和努力的!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10-29 15: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