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抱朴散人

国字号金牌因何而褪色?------写给国展操盘手(已续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细数九届国展的五大败招:
1 s0 l1 M" M1 _/ n) e
1 K( Y+ N" h& D& L一\神秘的评委/ u9 o  y2 ]/ b7 f6 y
3 B. ~% a' L# `/ T# x% v" q
本次评选邀请了众多媒体,规模好象是最大的,但是所反馈回来的的信息的少得可怜的,在网络上除了让你看看每天工作安排和作品外,基本上看不到其它有意义的信息,我不明白这次给媒体的定位是什么,监审?观察?记者?摄影师?我相信这几家网站老大这次够郁闷的,千里迢迢赶来,为的就是拍这几张大作?几个老大都是说思想有思想,说技术有技术的大才,可这次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 \8 e0 {  ?- |) Y既然镜头被固定死了,这嘴巴基本上也就哑了,那何必让他们来呢,何不在当地请个专业的摄影师拍好,然后上传到各论坛,多省事!
$ `* L* N1 r+ x' c7 K# @. R" {# W既然是阳光评审还有啥见不得人的事?我是想不通,既然不让拍那谁都会这么想:不让拍的地方是否是什么传说中的阴暗的角落?本来没什么的,这样故作神秘,反引来无数双怀疑的目光,这些评委本来个个都阳气十足的,却被弄得躲躲藏藏,见不得阳光了!
: a: A( l5 `0 B$ C' c, ]  S在围棋中此招定位是“虚”、“小”, 心虚,小人气,小家子气,聂棋圣也只是在后半盘精力不支的情况下出昏招,而这局棋开局尹始在气势上就已输了大半。' a! v3 f/ H9 I1 {1 m7 s1 p: H, D
搞定评委其实很简单,没收通讯工具,不让出去乱窜、乱打电话就够了,我真想不出,评审现场还有什么不能拍的?去年的行草书展还相对开明点,可以让人感受到现场的气氛,能看到专家评委的风采,还能时不时捕捉到有意义的话题和有趣的边角花絮,即使让抖出点什么不该出的小乱子,又怕什么呢,不出点小乱子我倒认为肯定有问题了,行草书展不是得到一致的认同了吗?为什么反倒大退步呢?
0 }. L5 Z1 T% @7 Q4 g# L4 d3 T1 J算你狠,不让拍吧,就都拍作品了,网友就只好在入终评作品上仔细地看,一张张看,不看出点明堂不罢休,看出错字,看出老干部体,看出评审风向,直到看出成批烂作!
0 w  U7 l% R8 M这次烂作是多了点,可其实看看以前的作品集这类作品也不少的,只是这次你将大家的眼光都吸引到这里来了,再加上时间少、数量多,分书体评,评委年龄大。。。。。。等各种因素一综合,大乱子就在这一时空点如火山般爆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7-10-26 22:36 发表 / F! ?' s5 \* t4 d% P" S
em1 em1 $ c4 w! m$ y; @+ A) A6 n* N
作文须及时!
- g. X  D* }% X  u5 n. B***消退后,文章的味道会变得不一样,何况是国展这样热门的话题。. h3 s1 f# T# j  a$ K
我也曾想写一篇标题为“由展而发,还是由感而发”的文章,结果不了了之。
2 Q8 L9 O. P4 V! B* v
2 J  k# v# E/ B( C+ z
1 k& B# K" N9 y; k* A7 A
, B* }0 G) e2 W8 n/ o% c$ w' b
我想冷下来慢慢思考会相对客观点,
  E- a, [# P  i+ `( c/ Y另外对以后的评审思路起个警示和启发作用,
/ _" J% p& c0 l$ G( G% n( e+ U纯粹的找热点哗众取宠一下我感觉没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对。
  h+ |& A5 |- M, }) C是应该冷静下来,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7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次国展大盘不稳,跌了,应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抱朴散人 的帖子

拜读,果然视角独特,一家之言,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7-10-27 08:00 发表
0 q3 Y9 E" N& \1 L也对。
+ {& X( c, Z, E' \9 C4 m是应该冷静下来,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 w) w# }, P- X

/ V2 \6 T2 p& S& D
; \% E( i: M2 h2 L" \) x7 A3 a) X8 b- f8 ~5 o; R0 `7 ^
期待虫兄将大作进行到底,& c" z7 p' W% s. l$ J1 W& e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7-10-27 08:08 发表
: i9 ]! I3 ~1 T$ r% S; C, j此次国展大盘不稳,跌了,应该
  S% T/ j4 Y5 _5 Y; f& k9 T

! Q6 r) Q; T# z! f1 U1 K2 o! @
6 A4 i$ R1 ~, ~; o8 L: n, m
' H; Y3 X8 n0 k. x. S6 X, @" B& P- R7 {$ \1 V; l7 ^
大盘摇摇欲坠,
: `) o/ O" j- |0 L5 @" F( N* `要救市首先得从改变主操盘手的理念入手.6 u  Z# x4 C# C8 H! e9 n
em2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0-27 15:46 发表
% c1 K% V2 k1 U# Q. c+ n- }拜读,果然视角独特,一家之言,期待下文~~~~
) u" \$ T# j" J
3 J! w. K# z  {/ ?0 L5 E

& Q9 @9 D; r% t' v8 u
! M/ K) ], Y+ V2 J
3 f7 k. G: H3 W" X% V( N9 G; w谢谢鼓励,
3 [, Z  g" F( u9 U快了,
% c  {: f+ t5 g# E% b我就是打字超慢.1 I; `9 e% E& _  g- ]
* Y/ f, Z) s. K4 b/ M5 ^; m) R" i1 f1 _
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A Il7hQ1二、五体分家的困惑( u2 i- u2 }7 P- h: N" ]+ c
这次的分书体评比以往的分省评是个天大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并非反对这种评审,但怎样调和、解决好各种矛盾值得探讨,其利弊也有待进一步观察,下面提几点想法。, a9 T" ^7 Y2 M0 U0 i
1、
7 u" i' l: q. t, E. J
东方的艺术是圆融、宏观的艺术,拿书法中的五体来说,它们之间相融相参,互为一整体,其艺术元素并无大差异,武断地将其割裂开来,是否附合艺术规律,我存疑。  }3 u) i* K5 G. y( O) X
比如那些亦楷亦隶或亦行亦楷的到底算什么,就很难说了,一旦分错了家,其命运也就迥异了。评委的术业有专工是真的,但既然到了国家级评委这水平,搞行草的看不懂篆隶也就太搞笑了吧,另外专工者是不一定比其他人看得更全面的,如同是工楷书,擅写魏碑的可能就打骨子里不喜欢唐楷之类的东西,那这到他手里你写得再好也不一定上,反而容易造成评选结果上的偏侧。
9 z+ B# r2 c! A; e+ o2、书体之间的入展比例如何分配是个最大大问题,按质量分配还是简单地按比例分配?如何协调也很难有一个标准,这次烂作成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这里,这次是既没按比例又没按质量,其弊端也就凸现了:从终评作品看,篆刻的质量是最高的,行书除了少数几件太差总体水平不错,楷书最差,篆隶也不太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入展作品中楷书的烂作太多了,那这次谁投楷书就占了大便宜了(特别是魏碑)!
' v& i2 ~' \( l' u& a3、分书体评最致命的一个问题是:会导致大量的投机分子的产生。你不是分开评的吗,那好,我来个每种书体投五幅。你先别笑,在这种总体水平接近、混乱的超光速评选中,只有数量才最具增加入选概率的把握性,别说你五体均水平泛泛,但只要你敢写,入选概率比只写一件行草书的顶级高手绝对要大!
7 J4 N6 Y8 m9 Z6 R1 e这次众多高手的落马,和初学者水平的大量混入国展就很说明这些现象,有些人感叹,原先以为国展高不可攀,国字号书家令人神往,谁知道这一切就在我身边,就在仅跟我学了一年半载的几个学生中,国展获奖者就在数投省展而不入的朋友中。高手,你还敢投吗?
1 s: y, K9 f$ v6 Q( q( a: b0 A& d6 H
% H1 k6 w/ P( ]: I1 I 1 A: u6 N) S  Q( a1 `4 u# ^' e1 \9 U
" }6 e$ x% }, d! ]2 }  M
三、符号的魔力# _# e( O7 r$ @. T3 _! l
先来忽悠一通小散最近参悟的符号学: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由各类的符号组成的,符号分良性的和恶性的、能量强的和能量弱的。。。。。。任何形体、名称、语言、意识、行为等等都是符号。你写的字、你的网名都是你的符号,有的符号伴随你的一生,对你一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姓名。因此符号的选择不可等闲视之。
8 t$ Y( m3 x% r  j5 t' N# u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来看看本次国展评选中你们画的几个重要符号:将原来的“全国奖”分设为一、二、三等级奖,以前的“入选”改为“入展提名”。4 Q/ g7 J# e+ b2 ^; X
凭我的符号理论来研判,分设一、二、三等级奖是个弱智行为,这种等级奖虽非恶性符号,但能量过弱,特别是是号称全国最高级别的全国展千万不可犯贱,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名称,否则不祥!既然承认国展是权威高级的展览,当然要选择与之相应的响当当的超能良性符号:比如“书圣奖”之类。如果你有将国展做强做精做成金牌展览的信心和决心,首先就要在各项战略措施上选择与之属性匹配的高、大、强、精的符号,方能助推该项目迅猛发展。   当然如果你自己都不看好了,你也这么想:看看这些获奖作品也忒臭了,还什么书圣奖?那我无话可说,那完全可以这么一路贱下去,直至沦为只有小孩子玩玩的游戏。
* M" g8 Y3 {4 h1 v3 c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任何东西只要初期与之匹配的高目标和强符号重新确立了,各方条件成熟,就会形成一股气势,即使初期不尽如人意,但最终往往会演绎一出乌鸡变凤凰的喜剧,最初的ST完全可以一跃而蜕变为两市第一大牛股!整体和个人都一样,只要有了这些超能符号,在其能量助推下会一步一步地向其目标靠拢,最终虽非书圣也接近书圣了!当然也有因个体能量过弱而承受不起发生反作用的,但这毕竟是特例。
  Z' t7 q' ]! x) Z8 B另一个“入展提名”这个新名词太荒唐!提名之类的东西都不是好符号,我将其列为典型的恶性符号,本来好端端的一个东西,挂上这个符号就不自在起来了,就大不妙。以前的“入选” 虽说能量不强但也实用,是个非常巧妙的中性符号。国展不是一直说僧多粥少吗,这“入选”就是最巧妙不过的不费什么柴米的“煮粥行动”了,入选可以这样定位:艺术水平与入展同档,因场地等条件所限而不参与现场展出的作品,而在作品集中印出;入展的则是选择入选作品中更加适应展厅效果和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参与现场展示。这样的定位相信谁都能理解,只要这个符号在作者大脑中画得清晰了,也就不会有太多的人计较什么入展呀、入选的,皆大欢喜,和谐!, p5 V' I- f3 X% v8 n$ w) n$ u  i
若从世俗功利角度来分析的话,你入选了,在外人面前话也说得响了,“哦,你国家级展览都入选了,了不起,”领导对你刮目相看。我入展提名了,这口对谁都不好开,我是头也抬不起来了。性质一样,但是效果天地之别。再如让你获个三等奖,了不起吧,你的老板过来串门,“哦,小子,获三等奖了,进步真快,可还得努力呀,要是再好好练上十年可赶上我家隔壁退休的王老师了,他可是每年都能捧上三、四个金灿灿的金奖、金杯的!”说到这里,你除了低下头,难道还能解释些什么吗?陈忠康要是投了稿,落选了还好,要是真得个什么三等奖、入展提名的,这心里肯定象吃了个死青蛙般难受,那以后还敢投稿吗?要真是“书圣奖”就完全是另一个样了!这就是符号的神奇魅力!* {# A1 H- h2 c& p2 n9 i
另外从书法本身的艺术角度来看,在这种评选机制下,落选作品尚可与特等奖作品PK,你的一、二、三分得还有什么意义?谁也说不清到底一等奖有没有比三等奖好,书法本身就是模糊的艺术,干吗非要分得这么清?1 n* s6 j+ W1 d6 e6 p
很多人以为这些是表面的东西,不影响实质的,其实是不明此中奥妙,这就是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老大,万万马虎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