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0922|回复: 44

国字号金牌因何而褪色?------写给国展操盘手(已续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国字号金牌因何而褪色?-----------写给国展操盘手: M$ D3 _/ g0 M

1 }$ A7 v0 O. h2 Z# B0 b1 i" O九届国展操盘手大人,您好:
+ e# e( Q' O% d8 q) B; w  {
$ R$ l6 E. r) ?$ F9 ^& @) Z1 v
    书坛瞩目的九届国展评选早已尘埃落定,作为一个一直关注国展的小散,在此来个冷思考,借论坛一角向您老人家表述,我的认识定有局限,但我尽量做到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心无杂念、理智地分析问题,力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 M7 i0 c! l5 }9 H5 o5 x8 x    国展的成绩是主要的,但在这里说成绩没什么意义,还是多找找问题,期待往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本文以批为主,先有个心理准备哦,所论或能相合一、二,还望引以为戒。, J0 M- m: m/ m, a/ |
: F- g  g1 w7 \5 o4 Z# T$ _  _
                引子    烂作成灾     怨声堵网! e; n! H/ b4 U# M5 ~6 \0 E- [& I) O# E

2 @; z1 c! i% [# D8 s# Q' q; j    从发布征稿启事开始,中书协对九届国展的重视和对办好国展的决心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主办方也相当配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特别是收稿发短信更是受到了投稿者的一致好评,而且我还发现一个细节,我一位朋友投稿时间迟了两天,尽管用快递很快如期到达,但还是很快被退了回来,还有评选尹始即邀请多家媒体参与。。。。。。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本届国展的评选将是历史上最为规范、公正、公开的评选。2 z1 `2 c1 b; Y8 p  p# A  V
    然而期望过高,让人带来的失望却更多,其实本届国展让我们在评审现场获取的信息量很少,也就是在网上看到了所有进入终评的作品,然而单就这一点,事前谁也料想不到杀伤力竟会如此之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烂作成灾,怨声堵网!网上对这终评结果谁也不服。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细评如下。$ I7 T. d  k4 p" G$ ]$ M- B$ I- b. @
1 s" K( m" x8 ~
                    细数九届国展的五大败招! A; T( B" b9 c

3 J4 p8 Q. P1 u  B& W
一、神秘的评委"fC; U; p- S, W( b" N* r
    本次评选邀请了众多媒体,规模好象是最大的,但是所反馈回来的信息却少得可怜的,即使信息量最大的网络,除了让你看看每天工作安排和作品外,基本上看不到其它任何有意义的信息,我不明白这次给媒体的身份是怎么定位的,监审?观察?记者?摄影师?我相信这几家网站老大这次憋得够难受的,千里迢迢赶来,为的就是拍这几张大作?几个老大都是说思想有思想,说技术有技术的大才,这次可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0 b& M3 K3 `7 Q% u# I
    既然镜头被固定死了,这嘴巴基本上也就被迫处于半封闭状态了,书法网的一C老大也就只好写些“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之类的散文诗了。。。。。。那何必让他们来呢,何不在当地请个专业的摄影师拍好,然后上传到各论坛,多省事!
' C8 D8 H$ b- w    既然是阳光评审还有啥见不得人的事?我是想不通,既然不让拍那谁都会这么想:不让拍的地方是否是什么传说中的阴暗的角落?我是这样理解的:即使存在最阴暗的角落是放开让他拍也拍不到的,在现场能拍到看到的都不会是真正的黑幕所在。那为什么不全开放?本来没什么的,这样故作神秘,反引来无数双怀疑的目光,这些评委本来还个个都阳气十足的,却被弄得躲躲藏藏,见不得阳光了!搞定评委其实很简单,上交所有通讯工具,不让出去乱窜、乱打电话就够了。! V4 z# k3 h( G) D
    去年的行草书展还相对开明点,可以让人感受到现场的气氛,能看到专家评委的风采,还能时不时捕捉到有意义的话题和有趣的边角花絮,即使让抖出点什么不该出的小乱子,又怕什么呢,一点小乱子不出的国展我倒认为肯定存在大问题了,行草书展不是得到大家的认可了吗?为什么不再进一步呢?
; ?1 l  g  p4 J. m/ V6 T. M    在围棋中给此类招法的定位是:“虚”、“小”,心虚,小人气,小家子气也。老聂也只是在后半盘精力不支的情况下出昏招,而这局棋开局尹始在气势上就已输了大半。。。。。。' z7 Y# k7 |) M0 t5 ?' P) d8 W
4 O' I+ W( _+ j
    算你狠,不让拍吧,那就都拍作品了,网友就只好在终评作品上仔细地看,一张张看,不看出点明堂不罢休,看出错字,看出老干部体,看出评审风向,直到看出成批烂作。。。。。。' I! Q0 t% T/ b2 P! h2 {( h1 V
    这次烂作是多了点,可其实看看以前的作品集这类作品也不少的,只是这次你将大家的眼光都吸引到这里来了,再加上数量多、时间少,分书体评,评委年龄大。。。。。。等各种因素一综合,大乱子就在这一时空点如火山般爆发了。! X5 V2 \! h' |$ R2 o1 _
A Il7h
" Y  _3 F, }* {+ kQ1

6 {. f* A  z/ d" L
0 c2 l% H5 P+ b  b+ A% B二、五体分家的困惑+ |' s6 R1 i! @* o/ _
/ a0 @1 C  V5 ]  h  {# j4 H1 @8 J
   这次的分书体评比以往的分省评是个天大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并非反对这种评审,但怎样调和、解决好各种矛盾值得探讨,其利弊有待进一步观察:
# z4 K6 h7 \2 t) Z. y& ]
' e3 D6 N+ X0 J: G3 B- I, p6 s
1、东方的艺术是圆融、宏观的艺术,拿书法中的五体来说,它们之间相融相参,互为一整体,其艺术元素并无大差异,武断地将其割裂开来,是否附合艺术规律,我存疑。比如那些亦楷亦隶或亦行亦楷的到底算什么,就很难说了,一旦分错了家,其命运也就迥异了。评委的术业有专工是真的,但既然到了国家级评委这水平,搞行草的看不懂篆隶也就太搞笑了吧,另外专工者是不一定比其他人看得更全面的,如同样是擅楷书,擅写魏碑的可能就打骨子里不喜欢唐楷之类的东西,那这类货色到他们手里自然就难逃厄运,反而容易造成评选结果上的偏侧。
" Y+ q9 j) \5 c( G) ^( z' S# I9 Q6 w. O7 l; P- }7 }
2、书体之间的入展比例如何分配是个最大大问题,按质量分配还是简单地按比例分配?如何协调也很难有一个标准,这次烂作成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这里,这次是既没按比例又没按质量,其弊端也就凸现了:从终评作品看,篆刻的质量是最高的,行书除了少数几件太差外总体水平不错,楷书最差,篆隶也不太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入展作品中楷书的烂作太多了,那这次谁投楷书就占了大便宜了(特别是魏碑)!0 W8 u0 a5 N- N$ S
9 S# M3 J4 @5 @* D# T9 c- O
3、分书体评最致命的一个问题是:会导致大量的投机分子的产生。你不是分开评的吗,那好,我来个每种书体投五幅。你先别笑,在这种总体水平接近、混乱的超光速评选中,只有数量才最具增加入选概率的把握性,别说你五体均水平均平平,但只要你敢写,入选概率比只写一件行草书的顶级高手绝对要大!! v6 ~5 Y+ X3 L/ \' Z
这次众多高手的落马,和初学者水平的大量混入国展就很能说明这些现象,有些人感叹,原先以为国展高不可攀,国字号书家令人神往,谁知道这一切就在我身边,就在仅跟我学了一年半载的几个学生中,国展获奖者就在数投省展而不入的朋友中。高手,你还敢投吗?0 Y6 M% G( d; B+ y% p/ ~

* G  S$ {1 U/ Y/ z8 d4 t5 E" A0 c9 }% J
三、符号的魔力
2 |: b9 l( A* z5 \# o
2 |8 w9 y6 u$ ?- T5 `" f    先来忽悠一通小散最近参悟的符号学: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由各类的符号组成的,任何形体、名称、语言、意识、行为等等都是符号。符号有良性的和恶性的、能量强的和能量弱的。。。。。。你写的字、你的网名都是你的符号,有的符号伴随你的一生,对你一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姓名。因此符号的选择不可等闲视之。' K/ P7 R: S. M+ V8 \* {

' R: o/ ?7 s; j0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来看看本次国展评选中你们画的两个重要符号:将原来的“全国奖”分设为一、二、三等级奖,以前的“入选”改为“入展提名”。8 U8 I* f1 ?6 N& I) L8 W# I- k
$ m1 \6 R- L. b9 _
    凭我的符号理论来研判,分设一、二、三等级奖是个弱智行为,这种等级奖虽非恶性符号,但能量过弱,与全国展极不相称,不祥!既然承认国展是权威高级的展览,当然要选择与之相应的响当当的超能良性符号:比如“书圣奖”之类。如果你有将国展做强做精做成金牌展览的信心和决心,首先就要在各项战略措施上选择与之属性匹配的高、大、强、精的符号,方能助推该项目迅猛发展。否则,就这么一路贱下去吧,直至沦为只有小孩子玩玩的游戏。
% N' s, c1 I4 F' b" A3 h
: b" k$ P4 L- T& K( h3 y) n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任何东西只要初期与之匹配的强符号和目标重新确立了,一旦条件成熟,就能形成一股气势,即使初期不尽如人意,但最终往往会演绎一出乌鸡变凤凰的喜剧,最初的ST完全可以一跃而蜕变为两市第一大牛股!整体和个人都一样,只要有了这些超能符号,在其能量助推下会一步一步地向其目标靠拢,最终虽非书圣也接近书圣了!当然也有因个体能量过弱而承受不起发生反作用的,但这毕竟是特例。$ ?- M, B/ z& w- q- r1 }
5 n4 k' u( g. ~2 ?
    另外说说“入展提名”,这个新名词太荒唐!提名之类的东西都不是好符号,我将其列为典型的恶性符号。以前的“入选”虽说能量不强但也实用,是个非常巧妙的中性符号。国展不是一直说僧多粥少吗,这“入选”就是最巧妙不过的不费多少柴米的“煮粥行动”了,入选可以这样定位:艺术水平与入展同档,因场地等条件所限而不参与现场展出的作品,而在作品集中印出;入展的则是选择入选作品中更加适应展厅效果和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参与现场展示。这样的定位相信谁都能理解,只要这个符号在作者大脑中画得清晰了,也就不会有太多的人计较什么入展呀、入选的,皆大欢喜,和谐!- R* s. }# D% G! y! u& t' _9 y( z: P

4 L$ H, V3 Q  f2 i% R% X) }$ A    若从世俗名利角度来分析的话,你入选了,在外人面前话也说得响了,“哦,你国家级展览都入选了,了不起,”领导对你刮目相看。我入展提名了,这口对谁都不好开,我是头也抬不起来了。性质一样,但是效果天地之别。再如让你获个三等奖,了不起吧,你的老板过来串门,“哦,小子,获三等奖了,进步真快,可还得努力呀,要是再好好练上十年可赶上我家隔壁退休的王老师了,他可是每年都能捧上三、四个金灿灿的金奖、金杯的!”呵呵,好玩吧,说到这里,你除了低下头,难道还能解释些什么吗?陈忠康要是投了稿,落选了还好,要是真得个什么三等奖、入展提名的,这心里肯定象吃了个死青蛙般难受,那以后还敢投稿吗?要真是“书圣奖”就完全是另一个样了!这就是符号的神奇魅力!
  s5 b/ `* H  |* l- I5 t: X/ y- |6 {' |
    另外从书法本身的艺术角度来看,在这种评选机制下,落选作品尚可与特等奖作品PK,你的一、二、三分得还有什么意义?谁也说不清到底一等奖有没有比三等奖好,书法本身就是模糊的艺术,干吗非要分得这么清?' f. ?! _7 U+ k0 g1 z, k+ O! X

( A# u* d# L4 Q8 J( A* W7 x1 Q# z; Q$ z( S, S2 d, k5 |
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R% k# V* u' D4 B7 l
' c, z0 O, ]$ x+ Y. ~; n
    当代的书法已到了二十年疯狂之后的冷静反思的时候,书坛整体面临价值重估、再次筑基的阶段,书坛内在规律的运行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者昌,逆则亡,我们所做的只能是顺势而为,而不是人为地激活、倡导。。。
( n% ?; O8 G' ^. U8 D    从这次评审的结果的看,获奖作品中缺乏打动人心的作品,既没有继承方面做得特别好的,也看不到特别有创新的,翻了一遍获奖作品现在竟什么印象都没了,象行草书展中横空出世的张泓,还有王客、王忠勇等这类令人深为叹服的作品竟然踪影全无!奇也怪哉。。。。在此,我似乎窥视到了评委那颗矛盾的心!在此同时,似乎也感觉到了严重的人为的引导评审方向的痕迹,那么是否你们给评委们集体灌输了什么继承、创新之类的评审方向了呢?还是进行了倡导。。。抵制。。。激活。。。之类的宏观调控了呢?我发现江浙一带精微一路的书风好象总是宏观调控的重灾区!
: @- }! _6 L& _6 g" @2 F& C, D7 s   
+ z4 |  ]5 g9 i/ g
    经常有人提出在评选中要确立评审标准之类的问题,似乎很有道理,但细想之下,其实还是没能搞清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确切地说书法是永远不会有什么统一的标准答案的,任何这方面的努力都是徒劳而无益的,任何一次的评审结果都是相对的,仅反映了在某一时空段某一群评委的意志,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变了,其结果也就全变了,那么我们要做的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精选评委,老中青结合、各风格流派结合,而一旦选定就要充分尊重每个评委的个性,绝不能强求一致,也不用进行什么统一思想的行动了,意见有分歧、见解各异的评审才是真正健康的评审!而反过来精英评委集体无意识营造的结果,却很可能预示着书坛今后的方向。4 E2 M( Q; O9 E+ c6 r3 I
    书法的方向还是由历史来选择,你老人家还是省省吧,不用担忧,别每天费心机考虑将书法引到什么健康的路子上去了。自然的,就是健康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7 i; x8 t4 X5 w( J5 F
# C  c1 \7 C, c/ w) ^" y" Y
5 G& n$ t+ p% C& I
五、败局从第一着注定7 S7 ~7 [; w- z9 K% F0 ?1 G) O
- R0 @4 N4 y: c
    从九届国展征稿启事发布之日始,我就有点担忧,虽说有了些许改革措施也较往届有很大进步,但本质上仍没有多大改观,这种集中一次性“闪电评审法”将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 G1 I$ T! R- y  i& e    小散曾在去年写了一篇《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改革草案》,提出了一种方案,能很好地解决退稿和投稿数量多的问题,当然这是我的一孔之见,肯定还有更好的方案。这次的收稿发短信和评后公示及成立维权委员会等等细节倒是和散人暗合了(是采纳了我的意见还是本就打算这么搞不得而知),可是评审最关键的一环:怎样解决海量作品以及退稿问题,还是没有拿出周全的、令人信服的方案,那这后果肯定是可想而知了,败局其实就在这时注定了。一件作品仅退稿费50元,这种“霸王条款”真的想不通会在这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发生。
# N4 U2 h1 v) h8 f% \    随着近几年书法队伍的不断壮大,书法评审的难度将越来越高,因为水平愈趋接近,数量越来越多,本届六万弱,十届呢,再这样下去不到十万才怪呢,还将这样评下去吗?. D4 m0 p9 N0 M2 H9 @
    评审单纯从“快”来说其实不是坏事,我有过体会,只要人在精神好时,评得越快越准,两头(明显好的和明显差)的作品,别说1秒,其实01秒足够了。只是现在面临的是上万的作品,人非机器,谁有这精力!另外由于现在作者的水平越来越接近,估计有五千件至一万件作品一时是很难分出高下的,这是最耗神的!如此这般折腾,人的审美神经早就麻木了,到后来就是谁的作品更具“色相”,更“性感”,刺激度够大的,过。。。书法本身的内涵美、精神气质美根本来不及细品了。。。直至出现一大批01秒该判死刑的作品,终于逃脱评委的法眼堂而皇之地步入终评!这在网上招来铺天盖地的骂声也是正常的,换谁都会怀疑这评审的公正性!: }$ x' ?, w  B
' A' y3 A! g2 Z% j3 C
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正视以下两个问题:
  k8 v/ m# D& H# b& A
       1、此后这种数万作品集中一次性评审方式是否该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 u  A; b$ |! P" ]5 J# O( K
       2、此后这种一个人可投几十件作品的机制是否该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 M' d) k0 g, F( U    以上两点硬性条件不处理好,展览必败无疑。
6 H' W, [. S% i, P9 Q5 C# G    长此以往,没有了高手的参与,将越来越沦为二、三、四、五流青少年选手为争一顶书协帽子的角斗场;
! Y/ X: q  r  B( N7 `    长此以往,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将遭到无情的践踏;
$ P3 W, l7 ^1 v+ C4 ]0 p, N3 d% e    长此以往,为了应付国展,各类国展综合症将越发频繁地发生;
6 @5 t' M  [7 p# O: o0 W( u% l+ r    长此以往,国字号金牌成色将褪尽,国展的意义将丧失殆尽;. O# ~2 K) h5 N5 O! G6 ?( L' r$ l$ v' h
    。。。。。。$ ?( X0 Y1 z$ M4 W6 `. R
1 s5 u) E% B: ^4 T7 L

" ?" W" y9 g7 d8 A4 q5 h                尾声   
金牌工程       任重道远
. F+ T$ t* \8 `! [& x7 e/ o6 y7 Y3 l
    在网络上近见郭心得挑战评委,还有WUWEI狠批国展评审,小散尽管并不十分认同这两位网络大师的部分言辞,表面上看这些都不是良性符号,但我认为就其产生的后果来看很可能是良性的。就象一个人中毒一样,毒性太重,单凭良性能量是不足以撼动毒素的话,以毒攻毒可能就成为最后的好方法。
6 F/ U$ _# A, i  \  Z   
/ `8 [  i+ k# o  p. r; W' l3 I
    长期以来,书坛缺少的就是这类人:他们敢于将自己人性丑恶的一面毫不掩饰地暴露在众人面前,耿直而无畏。我看比起那些动辄拿什么心态、修养说事的强!有一类人总是这么说:寄出作品就不管了,任他怎么折腾去,不管入与落,我自闲看花开花落。然而真是这回事吗,非也(既然有这份心态我相信你早已远离国展了)。说好听点,这是我们国人含蓄、有涵养;说难听点,是迂腐的那类,自命清高而内心浮躁,现代很多人心中的宁静已不复存在,而骨子里的劣根性尚存。几千年来,正是这类人的大量存在,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制者和贪官污吏,民主化进程永无时日。
- V: K( B9 E9 F" }    十几年下来,书坛的某些陈规陋习已严重地滞后于社会的进步与文明,诸如国展评审中的诸多恶习,根本无视投稿者的权益,严重地亵渎了投稿者的灵魂都不自知,这一切好象都成为最正常不过的事。从来就不曾见有人向这种机制宣战!其实,书坛不缺伪君子,缺少的是有正义感、责任感,有胆有识的血性汉子!
$ B/ L8 q% r8 A    现在是到了该跟这种体制告别的时候了!/ Y, V6 i' w( Q) i: C

# C9 }( z* [* w. M5 w' Y+ \! O    在此非常时期,书坛大盘确实有摇摇欲坠的迹象,前景堪忧,主力操盘者如果没有锐意改革、力挽狂澜的决心,后果将难以设想。我的《草案》发后,有人出来说,老抱,你太幼稚了,“书协不缺点子,缺少的是良心,”居然和者甚众,这说明了什么,得深思啊,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到了该重拾民心的关键时刻。我知道象我这种幼稚的人确实不多了,但既然还存在,我仍看到希望.% q7 E8 h6 A$ p& w
   
6 e& m4 F( t% f' L
    网络上的天呆是个彻头彻尾的空头,他每每预言,书协将很快灭亡了,中国书法也将消亡了。而我是个死多头,坚决看好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坚决看好中国书法的前景。尽管现在民心极度涣散,信心全失,但现在是到了即将冲破黎明前的那一刻,我相信本届领导有能力把握好大局,只要痛下决心,锐意改革,深入地解剖,做大手术,该扔的扔,该换的换,不相信有治不好的病,新时代的书坛必将翻开全新的一页!- C% O/ ?" C* I  M4 L( E* \3 I
    金牌工程从策划和包装启动;: f8 D8 t/ P1 n$ z
    金牌展览从再造全新评审机制入手;
& w+ F0 v; e% g( k8 F    金牌机制从金牌服务开始;; Q5 H$ o4 y7 r. d
   
打造精品,推出精英,重铸金牌!0 O( u4 ^/ @$ ?( h
    批评不是为了打击,存在批评就存在希望!* S; a3 C6 r- j# `# i. v% j

, T# v4 J4 Y! C5 \2 T8 l: E/ J( [- I/ Z- V! Q0 X( l$ |
最后,我问一声,朋友,你看完这篇文章了吗?, s) S3 r3 X% d9 h2 u7 F& H
如能有50%的人能耐心看完全篇,书坛后市看好!

8 O$ O% l# K% f呵呵,说笑,请各位批评.' `2 l6 p3 w" [: t8 ^7 k! n( E( i
em2 em2 em2 em2 ; W3 o5 Q& u9 {5 U1 ]6 I7 e8 R
1 w* ?5 p. `3 l1 P
. @6 B0 X7 L: |. b# t" _; U( ~

2 B1 C$ o" L# |1 [9 O! F9 l3 }0 i: R8 v0 d7 D

% X7 D% A" ?6 U: p# }* W

0 \' W  b$ E3 W9 o9 {  W" [- o% T7 o$ Y
[ 本帖最后由 抱朴散人 于 2007-10-31 21:35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25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em14 em14
000000 拷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比入选作品好多了,字不错,见功底。8 `0 h1 z( h- C. ~: A% _7 P9 V
唯觉款式简单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为主打内容列个题纲:
! f0 X5 Q5 I4 F4 ~
7 I, X2 b5 O7 v+ S细数九届国展的五大败招:
# T  D7 }) F! _5 F' n" A一\神秘的评委2 ]9 L. s0 X6 q! i, H: n
二\符号的魔力
9 t" s, z! i) j4 r! e  ^三\五体分家的疑惑9 c1 W1 L) T/ g! h
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A0 F7 d# @  w
五\败局从第一着注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朴散人 于 2007-10-25 18:52 发表 ; C% b7 `) r  o/ R
先为主打内容列个题纲:* j; e: I) M& x+ y' h$ T& C/ {
6 ]: `& k5 v: Q
细数九届国展的五大败招:
6 l2 e$ }+ _. ~一\神秘的评委
8 r$ ]* l: X% R, e二\符号的魔力
4 G% J6 {- Q  S6 `7 U三\五体分家的疑惑4 j! @2 j8 a. g8 J  N. |
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9 u0 Z+ O! I1 m: W
五\败局从第一着注定.

! @3 A7 c' A/ e* Z3 t0 B" z/ _: @9 a% a$ ?& C* M
搬好凳子先坐上!em5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朴散人 于 2007-10-25 18:52 发表
, r2 y' X6 z8 ^+ Y/ D- w% U6 U& P先为主打内容列个题纲:- J0 g# ~8 `4 b/ s/ K% U
7 V9 _! m5 s" a( c
细数九届国展的五大败招:+ P2 m$ C1 |4 g8 N1 |1 ?4 k" V
一\神秘的评委
. l/ D, \, T$ L二\符号的魔力" t  g  N- G/ [1 w6 ^* N6 n1 u& d
三\五体分家的疑惑
- s% r, I9 _) @$ x3 |3 L  K" }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C0 t9 ~( o% E( ~五\败局从第一着注定.

) t9 K1 d. z8 R# Aem2 期待高论!em14 em13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届国展操盘手大人,您好:
+ g' D* F0 c7 L   书坛瞩目的九届国展评选尘埃落定,作为一个一直关注国展的小散,有很多想法,现借助网络媒体向您老人家表述,我的评论定有局限,但我尽量做到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心无杂念,力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国展的成绩是主要的,但在这里说成绩没什么意义,还是多找找问题,以期在往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本文以批为主,大批特批,以期抛砖引玉,所论或能相合一、二,还望引以为戒。
" k+ O/ R: u0 n8 i3 [4 I5 h
6 e# z% Q; S  x5 C1 X" [7 R引子   烂作成灾,怨声载道
' t) C4 q, S. `从发布征稿启事开始,中书协对九届国展的重视和对办好国展的决心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主办方也相当配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特别是收稿发短信更是受到了投稿者的一致好评,而且我还发现一个细节,我一位朋友投稿时间迟了两天,尽管用快递很快如期到达,但还是很快被退了回来,评选尹始即邀请多家媒体参与。。。。。。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本届国展的评选将是历史上最为规范、公正、公开的评选。
0 Z$ ~* A6 [/ A  a然而期望过高,让人带来的失望却更多,其实本届国展让我们在评审现场获取的信息量很少,也就是在网上看到了所有进入终评的作品,然而单就这一点,事前谁也料想不到杀伤力竟会如此之大,结果竟是这么个样,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烂作成灾,怨声载道!网上对这终评结果谁也不服。我的担忧成为现实,也就是出现获奖作品不如落选作品!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评委应负主要要责任,但也不能全怪评委,下面我想分五点分述本次评选所存在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 W& y8 C) N/ V/ i. y
作文须及时!
  C- [8 r; y2 D***消退后,文章的味道会变得不一样,何况是国展这样热门的话题。
: b) k' {; C1 d0 T2 s6 T1 E$ \6 ^我也曾想写一篇标题为“由展而发,还是由感而发”的文章,结果不了了之。
+ ~; `; X( s) f: E0 n, g% ]- I, G
, B6 v, i7 w' k  d[ 本帖最后由 虫甬 于 2007-10-26 22: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