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5-9-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764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八:国展命运" E C7 X5 u5 \
) }0 x$ `5 \4 L G5 P; V2 g, q9 B1 X万众瞩目的九届国展,中国书协、张海主席以志在必得的姿态给予高度的重视,资金也前所未有的充足到位,在前期组织动员上也比以往有明显的进步,人们的热情也被空前的调动,投稿数量创下了历史记录,很多人都认为九届国展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必将成为多年以来最成功的展览。可惜的是,评选结果一地鸡毛,引来前所未有的滔滔骂声,人们的情绪一下子从高峰坠到了谷底。* i5 K9 w9 u# F# m2 V& P2 ~, ]$ C. K
$ p3 ]/ ]( b9 ]" ?/ O$ i* a这种期望与现实结果的巨大落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疑问,唤醒我们来反思,国展怎么了?九届国展的失败是一时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是暂时的工作失误所致,还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致?国展未来的命运怎样?以展览为主要工作的中国书协的命运怎样?
; M- _4 S6 v$ d/ b$ x) O3 q$ P1 | i5 U( v* Y& O& x! s0 M5 }
在我看来,九届国展的失败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是书法发展到今天各种深层次尖锐的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 _, I' i8 T4 T! F7 m0 \6 g
6 M0 ~, x0 w: e/ l8 k
当前书坛的主要矛盾就是市场经济下的书法的艺术本位和官本位之间的矛盾。古人也卖字,但就全社会而言,绝大多数书法爱好者都不是把卖字当作目标来不懈追求,那时书法家的心态是安宁的、艺术追求是单纯的。现在不同了,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书法已经成为商品,卖字已经成为多数书法家最重要的追求目标。这是历史的必然,不可改变的现实。 m3 y2 f' [. o, x
- I0 U3 l, Q8 m' f
一旦人人都想当书法家,都想出名卖字,那么当什么样的书法家,怎样当书法家,怎样出名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种书法家是艺术本位的书法家,谁写的好,谁的艺术水平高,谁就是书法家,水平越高名气越大越被社会承认,字卖得就越好;另一种是官本位的书法家,通过入选国展成为中国书协会员,进而成为理事、秘书长、副主席主席,名气大不大,字卖的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是否是书协会员,取决于在书协中职务的高低。艺术本位的书法家在当代不是没有,但很少,官本位的书法家现在是书坛的主流。! S& m, X$ ^! b/ i
1 f; w0 k3 E4 p6 y- d0 t" m8 |$ e$ I
理想的状态是艺术本位书法家和官本位书法家的竞合,也就是说艺术水平高低与职务高低一一对应,水平最高的就是书协主席。要想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就需要一种由低到高的层层水平选拔机制。 N' E/ A4 a9 q5 ?9 a, X
2 h: R8 R" x% v0 U, x现在中国书协的官本位运行体制是,由入选国展等相关展览到成为书协会员是,这是这套选拔机制的最低一层,是一种海选模式,然后是由会员到理事、副主席、主席,是以行政任命为主,辅之以选举制。靠行政命令为主来选拔理事、副主席、主席的过程,显然不是按照艺术水准高低来选拔的,20多年来一直是这个样子,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再分析了,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国展这种竞赛式的海选模式。
4 ~- y4 g+ F# k S! n( x- N( P6 z5 Y4 J: r
国展这种竞赛式的海选模式能否理想,取决于它能否做到公正,把好的选上来,把不好的淘汰下去。而能否公正,评选机制的科学、评委的操守和评判水平等因素固然重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书法艺术本身是否适合用国展这种形式来评判。
4 G$ z4 a( e& [
# q: U2 g$ T5 q- H0 k( _艺术水平有高低之分,也有风格的不同。不同风格之间难以进行好坏的评判,即使同一风格的,比如都写二王的,如果水平不是相差过于悬殊,往往难以作出比较精确的高低判断。说穿了,近几年中国书协主办的规模教大的全国性展览,其作品除了极少数特别好的和一些特别差的,多数作品差距不是特别明显,半斤八两而已,无法准确分出高低,根本就是一本糊涂帐。也就是说,无论评选机制怎么设计、无论评委水平多么高、操守多么好,也无法在几万作品中选出几百件后,让绝大多数落选者心服口服。可见国展的不公正是书法艺术性质决定的,是先天的,是注定的!一个本来不可能公正的展览,假如展览组织不利、评选机制不科学、评委水平不高、操守不好,这个展览必败无疑。
h# E# Y! N) A. M% n) K0 p2 u- W4 ]2 g7 w9 i8 b
把难分高下的东西人为强分高下,就是国展最大的弊端。这个弊端实际上有国展以来一直就存在着,只不过以前没有网络可以发泄情绪,报刊被书协控制着,所以矛盾一直被掩盖。! l: n) B1 C* [8 ?7 X4 [, E5 k3 x
0 [. ^" c: w: Y5 R6 h九届国展之所以遭到不同以往的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投稿众多,在入选名额不变的前提下投稿众多也意味着落选多,以往展览投稿三万入选一千落选二万九,九届国展投稿六万入选一千落选五万九,凭空增加了三万落选者也就是增加了三万失落者。另一方面,由于评选的失误九届国展进入终评、获将作品的质量又出人意料地过低,低得初学者都不服气,这就扩大了不服气者的范围,本来可能只有千百个水平较高的不服气,现在是几万个水平低的也不服气,这么多人不服气,不满情绪自然就汹涌澎湃地爆发出来。
3 _% K3 S: ` o/ Z& \5 s
( c$ t8 Y5 J9 K+ g7 {: t可以说,九届国展的失败,是国展这种用搞竞赛的方法评判艺术水平这一本身就不科学的做法,与多年来形成的组织工作不严谨、评选机制不科学、评委素质不高、操守不好、监督不利的综合弊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总爆发。这个爆发的平台就是言论自由的网络。这个爆发是迟早要来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7 A. K# L9 d" c% x8 c6 `5 u
' m B9 h, s% o) h0 w( r' Q" @由官方的机构用搞竞赛的方法对书法家进行水平评判,这种不科学的做法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是不可能得到广大书法家的认可和满意的。国展已经成了名利场,书法家们的艺术追求、书法家的个性、书法家的人格尊严都在国展中泯灭,这种做法的后果,必然是对书法艺术的极大伤害。书法事业的发展一是普及,二是提高,现在的国展,我们已经看不出它对普及与提高有多大积极的作用,其负面左右已为有识之士的普遍共识,国展,已经成为书法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阻碍。谁再不识时务地推行国展,谁就是在制造书坛的不和谐,谁就会被口水淹没。
3 g* u4 Z. \1 O I, Z
' ~0 Z+ | E: k5 r/ [! u失去了存在的积极意义,阻碍书法事业繁荣进步的国展,用不了太久,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