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7-9-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11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是二十人中唯一的女书家.她的名头实在也不小.她虽然作诗,但她的书法实在太俗气------扭捏作态,浑身无力!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问一句:林先生,您把诗书都读到哪里去了?7 P( z3 D; Q1 U3 A! X( J. Q7 Z) w
* h. [/ {6 E$ _7 W- F% ?/ x
*刘云泉,这位昔日的书坛风云人物,现在不知道在干什么.作品,比起以前,没有进步,只有退步.看刘先生的作品,就想起了中学时候读的一篇文章,叫做<<病梅馆记>>.也许是追求一种所谓的创新,但刘先生还不懂得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道理.凡事过之则不及,看刘先生伤痕累累的作品,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年同刘先生一同出名的那一班书法名家们.他们中间很多人,沾了当时大环境的光,出名了.明智者,在出名后开始恶补,成为了真正的一代名家,而懒惰者,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整日不思进取,做着自己的黄梁美梦.历史是公平的,它在造就你的同时,也在摧毁着你.刘先生,若不赶紧学习,二十年后,还会存在于书坛吗?
5 f' b+ d' @0 l; [
4 _: l1 i: J' U6 R0 k! o *王学仲,是我的好朋友崔寒柏先生的老师.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学者的书法,不可以用书家或者书法爱好者的眼光来观望.
; E: }4 K' }1 S- F& \8 A 7 r Y* s; g7 m
*王冬龄,很让人头痛的一个人物!多栖人物!他学散老,不仅学不到散老的神,而且学不到散老的形!看王先生的草书,无论是造型还是用笔,都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各位看官,您看看王先生的这幅草书,是否感觉看到了一位四肢瘫痪的病人?萎靡不振!
8 g9 P. V6 X) r
3 Y# V D/ H0 g$ [, G8 z *魏启后,又是一位大名头的人物.字,当然是看不懂的,这种字,与日本的片假字应该有殊途同归之趣.有一点清气,有一点随意,有一点娇弱.也过于随意,过于娇弱,呵呵.
9 a) i0 [ k6 ?. D6 `: I
# r+ J3 P4 h9 U4 k *尉天池.尉老的作品,让人看了,只有摇头又摇头的份.尉老想学晚年的沙孟老吧,但沙老是何许人物,他的扫书是力扫千钧啊.尉老则仿佛是拿着一把破扫帚充当拂尘在给凡夫们画符呢.只是不知道是人画符还是鬼画符.言重了,尉老爷子请注意保重身体!$ q9 z: {$ C1 t- a+ Y
/ {* G9 d. K( ]4 E
*张海.当主席了,字也写得越来越随意了.凭心而论,张主席的这幅字基本代表了他的水平,坚劲,挺拔.少了一点肉,多了一分秀气.总体说来,还是不错.年纪也不小了,位置还比较高,想要进步,估计是很难的了.在二十人中,张主席属于中上等的水平.7 b" C0 _( |4 J1 ~
9 K3 t$ m! [: |6 D
*韩天衡.这是一位颇有几分自知之明的篆刻艺术家,他把自己的印拿出来展览,而非单纯书法.韩先生的印,当然是好.记得当年,我问老师汪新士先生:韩天衡,石开,刘一闻哪一位印刻得最好.汪老沉吟半分钟后说,还是韩天衡.韩先生的印非常好,但是,字,却不敢恭维.韩先生的书法,做作与浮躁满纸,名家气质荡然无存!4 J0 G6 U( m# }. D) M9 S
9 {8 K+ t- h7 U$ c1 t0 X' B
*章炳文.这位先生,名与实,与其它十九位均相去远甚.章先生何许人也,不知.看章先生的书法,感觉先生的气息与感悟能力尚可,但终究手底技术层面的东西太少,生疏了一点.笔法单调,结字了无新意,单单有好的感悟力,看来还是耐不住咀嚼中国书协的副主席,在我的印象中,言先生是读书人.但先生的书法,太熟练,少读书人的味道.就书法的境界而言,言先生与华先生有距离.同是读书人,同为沧浪书社总执事,但一个漂浮,一个沉静,有距离.言先生的篆书,比草书略好.但二者均有一个通病:笔锋绞得太紧.这样写出的字,乏意趣.另外,言先生作草字,行笔太快,快则漂浮,与这个年龄不相称.<<中国收藏>>上常有言先生推介,其实以言先生名头,又何必在那杂志上一而再,再而四地用扉页来推介自己呢?做得多了,反惹人产生联想,不好.
* ^/ O3 t8 t- S
9 k- t; x8 ~/ `2 }' L *聂成文.与其说聂老是在写字,不如说他是在学习山水画.他的这幅作品,我只看到点啊点,而且作者还点得很有兴趣,很有***.孰不知,这些点,太俗气,前人说,墨猪,聂老受之无愧!我真替聂老担心,那些细细的树枝一样的横划能否担当得了那些庞大的墨点的重量哩这种作品,除了误导学书者,还能起什么作用?大家啊.
: \5 x- n, g; X/ r: E Q
- O) N, a6 H4 I6 P! p8 ] *我也来一下个人看法,就上面的作品谈谈吧!别骂我哦!我跟他们是没的比的哦!呵呵!
/ b' r. z/ o/ G+ i7 j, I 1,王镛:他的字几乎算是这里最好的,他的作品张池有度,作为一的学者,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当今没几个人能比了。! w/ L0 f% o9 L' M* ]
2,陈振濂:他的学习书法时间月来越少了,就这幅作品来说,字里行间变得那么谨慎、胆怯。如果要我说他的书法好,我无法开口,他的书法是比我好,但是他的篆刻、篆刻研究更好,是有参考价值的。
0 D3 T# X6 r1 l% G1 R: |- e 3,沈鹏:有人曾经问过我他的字怎么样?我如是说,他草书算是当代书法的尚等水平,要说他是大家就还有那么一小步,他无法跨过去的,那就是经常看他作品中出现习气过浓。& q* H6 Q$ e8 y; h/ }' h
4,孙伯翔:前几年看他作品,奇丑无比,如今也是,可这幅作品里面看来,孙老对魏碑有着很大的理解,能在他奇丑无比的风格里面涂出这么几个字,实在不容易。佩服他又过了一个阶段。
5 E8 b: {4 t4 m+ w2 g 5,林先生:看了她不少作品,不知道人到一定年龄后还是怎么回事?以前的气找不到了(不过以前的作品也好不到哪去),偏向男人性格书法的粗犷,烟消云散。
2 J2 A9 V# f% N& ]- z0 _ 6,刘云泉:只看到一个小孩能涂上几根线条的人存在,章法全无。书坛一大悲哀!
* d+ w# g m( q# F3 E3 H. Q2 ? 7,王学仲:抛开其他来说,他的钢笔还可以看看,就毛笔字就没着边过,就李兄说的“学者的书法,不可以用书家或者书法爱好者的眼光来观望.”: c) w, ]* R; Y7 _* J
8,王冬龄:如果他好好做他的学问,我是很仰慕的。别趟书法这混水了,平时画画就个,锻炼可以足矣!4 k: {+ }' g; D2 ?; V6 i
9,魏启后:人人说他得其米芾真魂,如今看到其作品,只有感叹之余。
1 y) K* w8 Z9 `6 w, w 10,尉天池:我越来越看不懂他的书法,年轻时候的草书还有两下子,而今非惜比了。; [$ G& j8 |/ A. G
11,张海:可以说是一位活动大家,对书法来说,他只有应酬了。不过中国书法届得有那么一个人来为书法活着,我们应该给予鼓掌。
9 i: ^$ y, ^4 T 12,韩天衡:如果有人说他的书法好!我只能摇断了头的走开。有人说他的印章好,我会给他竖起大拇指。 n4 \' i( ~# y/ b/ B
13,章炳文:其作品接近于版字去了,喜欢搞花俏,再也没办法找到大家的边上去了。4 y( C( n. T3 x9 x$ f. \
14,言恭达:这是我一直看好的大家,张池有度,行气通畅,书卷气很浓的一个了。2 O8 L) I7 m7 c! t# M6 W
15,聂成文:我看不出,这是书还是画,结果很多人都说是书法,别说他是墨猪,枝枝丫丫的,就从点画来说,根本就不像是个会写字的人。佩服你的“创作”能力。 _7 ~; {0 h" k%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