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7-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297
- 点评币
-
- 学币
-
|
今早得闲,在办公室仔细看完丁剑全文及回帖.深有所感.% O! h* {- C, E2 e" D
以往的国展,我们只能被动欣赏评委最终提供给我们的入展作品.但如刘正成先生所言,只要一位评委的意见,当年国展就是谢无量老人的作品也得毫不犹豫拿下.这些情况,不是参与者,我们是根本无从知晓的.
# A2 r+ i. G: W我深知书印一径,往往夹杂无数心血和财力.既然它是天才们玩的艺术,为什么到今天,我们还不能以自己的方式让国展更互动些了.当然我相信国展主办者会使它越来越透明.但剩余的欠缺该怎么办呢?. T' Q2 B5 c3 c' B- {
我想做的就是最后的弥补.也只有在网络才可能实现.也只有在网络才可以形成互动.但我在具体实践中,还是因为自身的弱点,无法同时尊重那些少数的书坛网友.所以陷入了一场口水战.你想与人探讨书印的理解或对事件的看法,有人却只关心你是否对他的无知表示出足够的敬意.这是一个教训.但我坚信这种形式在不断的交锋中会越来越完善.
. h% s4 e2 m \# ]4 c我在书法网,书法江湖首先提出,所有网友在国展投稿作品面前,就是国展评委的话.但也许我们因为历史而早已麻木了,已经不太习惯接受新的改变了.加上我个性的缺陷,就如丁剑所言,很快就偏离了主题.书法网一天就把它放回角落,书法江湖不到三天删除., p" I, h* R5 W3 z+ w5 U# V- q
但高兴的是,在老齐的论坛和中国书法网,在刘海清和曾如影先生的呼吁下,终于头版置顶高亮了,国展网友投稿的主题专帖.% p+ Q% g; l& W9 q5 ~$ k8 A
这种形式虽不如我原想的完善,但就是一种前进.大家可以看到,它们迅速创下两站的点击最新纪录.可惜首先提出这种形式的书法网,书法江湖却好象与此不太有关.
/ L2 {" x+ i# Q不过书法网毕竟还是有丁剑,客龙,阮次山首席,南舍地天生等等,令我敬重的朋友,所以也只有在书法网,才会出现对国展有如此深度的理解文字.目前还无人能及,所以写下几句心里话,虽匆匆草就,然敬意不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