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6-10-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0981
- 点评币
-
- 学币
-
|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4-26 22:38 发表
7 u' M) @ j |$ V! s- A; b" H7 ~6 N" z5 Q; y- F
传承与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流派如果只是因为风气和某种利益驱动而成为流行的话,那必然是低俗的。我理解的正大的书风必是一种气象,一种和国家命运和前景想契合的艺术状态,比如盛唐之所以出现颜真卿,我觉得 ... ( Z. p$ H6 n/ u( M, C- j8 G% P4 ?
试看当代书坛主要书家的代表作品似乎都有各自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真正反映中国五千年文化积甸的成果.
/ g3 D) `6 g! m中华美学的延伸不能很好地在当代书法上得以体现,这与时代审美的浮躁与浅薄有关., R6 }$ v! O4 v' }- L: ^3 O
因此正大书风的体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 {7 p* J& r. E6 B4 D: M8 O0 C那么什么样的书风才能体现正大书法呢?2 ]9 P# |7 x s3 {# r1 F3 f& V
我们虽然不好作答,但我们可以垦定,
5 o4 n; m0 K2 _她不是制作与拼贴出来的,
6 @7 o+ j" O: m" Z9 y她不是复写与摹画出来的,
7 H' y. S' }2 J% J, b她更不是匹夫之勇的感情喷张
1 ]1 ~8 @& a- x1 m. k, {. }! c.....# D& M8 C- ^$ C G
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山头,把历史留下的沧桑与厚重,深植于我们对祖国大文化的炙热情感,通过理想式的实践去寻找,寻找书法发展的机会,或是生长的机会9 |/ t5 }+ u, Q; Z0 ]+ t( z: _
这是一个漫长又孤独的过程,- B, M r z, {+ e" {7 p @
但她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E* W% S) @. X( V& k( A. [! V6 d* }
我想如果一个大展能够这样去发现中国书法的扎实实践者,这个展览就了不起了.
! F' q$ g) ^0 x6 e) \2 n2 _,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