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mikelee

中国书法兰亭终身成就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学仲,号夜泊,1925年阴历九月初六出生于山东滕县一个书香之家。曾祖父是清朝秀才,父亲王履安是当地一位有名气的能诗善书之人,尤精北魏墓志。1942年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随吴镜汀学习山水画,后由北平国立艺专墨画科转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年画及油画,曾受过徐悲鸿、李可染等画家的指导,毕业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1977年调入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从事美术创作。1980年应聘为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书画诗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天津大学教授、北京炎黄书画院副院长,曾任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职。画家青年时代即对山水名胜进行大量写生,老年后还深入大西北及日本、欧洲各国,边吟诗边作画。先后出版过《中国山水画谱》、《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王学仲书画诗集》、《王学仲书法选》、《王学仲美术论文集》、《夜泊画集》等著作。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王学仲于70年代就总结了他的三则治学主张,就是二言:欧风汉古,东学西行;四感: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诗人的苍凉感,艺术的高贵感;四我:扬我国风,励我民 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
  
  我们从王学仲气势磅礴的皇皇巨制中不难发现:其作品虽画无定式,幅幅创新,然在每幅作品中都蕴藏着那种老辣、浑厚、沉重、苍茫的"秦风汉骨"。 我们从绘画中自感到王学仲那种非同寻常的胸  怀、气质和摄人魂魄的艺术震撼力,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底蕴,岂能三言两语可以言表。那一幅幅作品犹如一曲曲心灵的绝唱,构成了中华民族艺术青史的一个辉煌段落。王学仲说:"我们每写一个字,画一幅画都应力求体现民族风格和气派"。由此,我们拟定了"秦风汉骨,东学西行"这样一个题目,并从王学仲的"四感"中,感受他的艺术追求。
  
文化的厚重感
  
  感受王学仲的艺术,要从他的文化体系入手,这一体系是以中学作为人文精神的主体。
王学仲自己说过:"我吸干了诗、词、赋、书等传统文化的营养,滋养着我的国画艺术"。王学仲诗、词、赋、书、画无一不通,且门门精深。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东学西行的治学之道,形成了王学仲现代文人画的独特风格,铸就了王学仲独立创造、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诗文、书法等多种文化形态所滋育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可称得上是东方的综合交响乐章。就其所达到的艺术深度而言,他是诸种中国文化所垒成的高塔,极其丰厚艰深,因而不易为一般观赏者所理解,以至在近代遭受到了被抑制、被冷落得命运。不过,由于文人画蕴蓄着文人的"士气"、"雅谑"、"超形"、"机趣"等,可以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高难度和深度的代表。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不同点,在于它不只是需要绘画技巧这一个方面的才能,而且需要动用文人画家在古典文学、诗词、题跋、书法等许多方面的学问、才智和技能,需要集合文人与画家、书家的全部智能与一纸,从而创作出超形传神,意趣盎然的画幅。王学仲的文人画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与一般文人画所不同的是王学仲的"秦风汉骨":不但代表王学仲的传统文化精神,还代表着王学仲作品中所时时流露的秦、汉王朝所特有的雄浑、博大甚至还有一种荡气回肠的"霸气"!如此纯粹的传统氛围,加之中西合璧的创作探索,突破了百年来的柔弱和谦退,是主流文化,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是大汉精神的追忆和发扬,充溢着横槊赋诗、壮怀激烈的阳刚之美。我想,这是王学仲对中国文人画的独特贡献,也正是王学仲得以跻身巨匠行列的立身之本。
  
  清代王学浩《山南论画》中云:"王耕烟云,有人问如何是士大夫画?曰:只一字'写'字尽 之。此语最为中肯,作字要写不要描,画亦如之,一入描画,便为俗工矣。"我们无意探讨王学仲的技法,但王学仲的画的确是"写"出来的。王学仲的书法成就早已垂然功成。书法方面的造诣,使王学仲笔下浑厚华滋。细观其皴法,不是简单套用传统的程式,而是把物象化为意象后自然生成,或苍或润、或疾或徐,全由已出,形成了独具个性的"美术语言",完全可以称作"王学仲皴法"。我们说其成就决不亚于、甚至高于书法毫不过分,不知王学仲是否苟同。当然,"写"还在于"写在神",与"画"相对,"画"乃"画在形"。其运笔苍劲,锋芒杀纸,非"骨法用笔"不能企及。至于"气韵生动",则是王学仲在每幅作品中以形写神、由"神"入于"意",而达到的艺术目的。
  
  因此,无论是从作品达到的意境、作品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抑或是作品所呈现的艺术语言、作品创作过程本身,都使我们无不感受到,王学仲作为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文化的厚重"。
  
历史的沧桑感
  
  在王学仲的代表作品《汉家陵阙》中,空山无人,无树,崚嶒的石头肃穆庄严犬牙交错地簇拥成无语山峦,远山上隐隐绰绰一星半点的汉家陵阙屹立于无语斜阳中。这是对英雄主义时代的追怀和留恋,端凝而略带伤感。空山无人,无树,而却似有霍去病"匈奴不来,何以家为"壮语的袅袅余音,有千军万马长嘶而过的背影,蹄下的滚滚烟尘尚未尘埃落定。这就不仅是伤感所能包容的了,也许曹孟德《短歌行》的氛围更可作为相当的类比吧!悲而不颓,有激越沉雄的深厚情感蕴藏其中。这是艺术家的历史沧桑感在作品总中的自然反映,也是王学仲高于一般山水画家的地方。
  
  还有《刘公岛》的山水清音、《天地玄黄》亘古的宇宙洪荒、使人身临其境的《竹溪六  逸》,以及作品所呈现的特有张力,无不使人感受到其间历史的沧桑。
  
  "古人不知何处去,今月曾经照古人"。大江东去,淘尽多少风流人物?艺术家站在世纪的转折点感怀历史,甚至把自己放在历史的长河感悟自己的艺术生涯,岂不发思古之幽情?当王学仲遍览典籍,与古圣先贤喃喃私语;当王学仲伫立泰山脚下面对摩崖石刻;当王学仲深山访碑、浸淫于石刻碑版的天地,当王学仲走遍名山大川,踏着前人的足迹,寻诗觅句……不知道王学仲是否意识到,他把自己的艺术人生交给了历史,而历史同时也把她最美妙的"艺术"交给了虔诚的艺术家!当我们读王学仲的诗作、画作、书法,实际上是在读他那蕴涵历史沧桑的艺术人生。
  
诗人的苍凉感
  
  作为诗人的王学仲,在他画中自然流露出一种诗人的气质,无论是有题诗还是没有题诗的作品,都能看到他的一片诗心,一种既注意绘画本身的效果,又不满足于绘画本身的审美意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这是汉代《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句子。王学仲说过"我不爱画孤立的马,我爱把马置于中国古典的浓厚诗情中去重现,我爱读《楚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王学仲以诗人的眼光解读古人,因此有了《垂杨饮马图》系列苍远凄凉、悲歌雄壮的画面。又如王学仲的《黄河蜗牛》、《蒲州铁牛》等作,品,背景上那崚嶒的岩石、肃穆的群山,咆哮的黄河,一只微小的铁牛趴卧在那群峰河滩的一角唤起人的多少追忆和留恋。使人感到这大自然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苍茫,而这苍茫的自然又是万物的源泉、生命的根本,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就蕴藏其间。
  
  还有诸如《雪原行人》、《杨柳含烟》、《风雨泪催诗》、《戎马关山》等,都能领略到王学仲画中的诗意、诗心和那份诗人独有的敏感、苍凉。而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所特有的禀赋。


  王学仲于历史中审视自我、磨砺人生,又用毕生的精力谱写并不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类史--这正是作为一个诗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使命之所在!

  
艺术的高贵感
  
  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中说:"部分文化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内心的高贵"。显现人性、创建文明,被视为高贵的成果。具体到绘画,可以在历史中选择几个个案进行比较,八大山人比石涛高贵,金冬心比郑板桥高贵,凡高更比毕加索高贵。这里的高贵也是从创作成果来看。画得好和高贵是两个概念。技法娴熟、体系完整者都可以说是画得好,高贵者却必须有内心的充分张力、从容、嘎嘎独造、特立独行,而从容中需有孤独和寂寞,嘎嘎独造中又有了些随和、模糊的成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达到画得好的境界,高贵却是"面壁十年图破?quot&#59;者中破了壁的的那一份子。王学仲的山水画艺术堪称高贵之作,这份气质来源于他对汉文化充盈把握后流露出的那份从容和定性,也在于东西技法融合后的均衡柔和。
  
  "画品如人品"。王学仲这份艺术的高贵感,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学仲人心的高贵。王学仲创作了大量的国画艺术精品,先后无偿捐献给了故里滕洲、曲阜的"王学仲艺术馆"。在时下的环境 里,这恐怕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了!王王学仲认为,这样起码可以保持"艺术作品创作的完整性"。实际上,"艺术作品创作的完整性",在于艺术品本身广泛的传播。而传播不仅限于艺术馆。除了传统的艺术馆、博览会、学校、媒体等传播方式外,民间收藏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历史证明,民间收藏反而能使艺术珍品得以很好的保护和长远的流传。不知王学仲是否苟同?
  
  超凡脱俗、游于物外,视艺术为生命、用生命打造艺术--这是一个艺术家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成为巨匠、大师的必备品质。王学仲正是这样的艺术家!


  在王王学仲的画册里,有一幅照片,我们看到:王学仲骑着一匹骆驼,高唱着:"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欧风汉骨,东学西行"的心灵之歌,向着无边的瀚海走去,向前、向前,从容,而又豪迈……




乐山 哲轮
2001年 秋 霜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