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5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5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林中月色

满街丑拙,何来创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问:你说沃兴华于明诠丑俗做作,但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追随者呢?........
9 E+ @2 C. m" [8 g+ _3 j/ m9 H" X+ ^: C6 v2 A

; L+ D3 h7 h, z7 Y( Y---------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跟风?
& B$ c0 G- h6 G因为现在浮躁、投机的人太多6 `6 Q7 P4 D: O/ g( z; n6 B2 p
4 x- E' V" w: G" t5 c0 {
王镛、沃兴华的出现
- ]7 x# }6 a  e: u+ `" B5 m2 R让他们喜出望外% u9 S% @' X) b. m5 q% c0 P
终于有“成功”的例子为自己的肤浅作辩解了
' P3 [$ t# |" [3 P, v
: A2 {1 P5 {; J: M/ f1 S3 S) D2 e顾不得平时装腔作势,告诫过人家莫做书奴
- C4 ?, G. a2 s3 ^- A- \自己义无返顾投身丑拙书的大营5 f  ^% {; }, m. U
做起丑拙书的书奴来了& ~- K% H% A/ I# u* V9 x) I( A, `. O
也不管是不是千人一面了
, x. K, e" O7 ?8 m9 g+ x; o也不管有没有个性了
$ Z3 j* ~2 w! c7 p- g
+ h$ d8 [5 p7 K- n/ n1 s为.什.么.不.屑.做.二.王.的.书.奴) U/ |& W# X5 p6 r  {3 f5 p/ ^
而.甘.于.做.丑.拙.书.风.的.书.奴.呢?
  ^0 H7 C; Y* c5 m" L
: r  P9 V% ~2 D# l面对这一点,搞丑拙书的是表现得相当不诚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心而论,于明诠的临贴功夫还是相当了得的,这下糟了,不能说他没有传统功力了。也不能说他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嘿嘿。。。。。。( B# N; A% f1 A+ x

0 Q0 j, D0 @0 U9 H0 ~喜欢干嘛就干嘛吧,总不能把他人打死,再次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沃兴华行走在探索的边缘。于明全则是碑学的路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痕迹 于 2006-11-26 22:09 发表$ W; z. m9 R7 K& X0 k$ o* k
平心而论,于明诠的临贴功夫还是相当了得的,这下糟了,不能说他没有传统功力了。也不能说他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嘿嘿。。。。。。: ^" ]9 q* D# i; z/ V0 F& e8 d

; ?: u% `6 X5 L% \; k6 S喜欢干嘛就干嘛吧,总不能把他人打死,再次路过~~~~~~~
  D( b5 m+ _" {  T5 e, Q

+ s1 c/ K$ E1 C# h/ T, ?我在1楼都白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论“丑书” 》--------沃兴华

论“丑书”
5 |% C) j8 C0 o2 u, c
) X0 r3 t; j( {6 _7 t沃兴华
/ s4 g. Q3 X5 G1 W  |, H2 i* ~% t
5 c9 c0 F( |2 C3 I; n/ K1 x9 l' Q! {
1 j2 ?- L* a4 {; r) X: z9 u# e----长期以来,各种报刊杂志上批评“丑书”的文章很多,指责现在许多展览作品甚至获奖作品在创作时“不往美观上去写”,有意漠视用笔,破坏结体,夸张变形等等。对这些意见我不能苟同,觉得他们在认识上有两个错误:一是不知道美是生命的感悟,是意志的体现,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误将漂亮作为美,将打破局部的四平八稳、不讲究外在、媚巧的作品贬之为丑。二是不知道书法史上的“丑书”都是时代精神的表现,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因此批评起来教条主义,无的放矢。对这两种错误,前者属于美学理论方面的问题,只要翻一下《艺术概论》就可以明白,用不着赘述。后者属于书法史观的问题,前人没有论及,我想谈些自己的看法。 存在决定意识,任何一种精神现象包括审美观念,都有它产生的社会原因,并且,随着社会原因的变化而不断修正、充实和发展。当一种风格被大家接受并被奉为美的标准时,凡是新生的、与之相反的风格必然会被视为“丑书”,清初,与帖学对垒的碑学开始崛起,也就是“丑书”实践和理论的滥觞。“丑书”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这段历史可分三个阶段。
) ~7 w' `0 B) F) J6 Q2 y' T# u7 N$ Q8 D+ V, `+ W, F
----《一》" c+ x* q8 L3 a* l# e* }
5 X0 T! h$ Z. A/ O
----讲起“丑书”人们马上会想起傅山的名言:“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种极端的非此即彼的选言判断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反潮流精神,联想到傅山的一贯思想:作字贵在无倪,无布置等当之意,信手行去,一派天机等等,他提倡四宁四毋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抒发真情实感,体现生命意志,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漂亮,追求艺术本质的美。 傅山的这段话还有上下文,上文说自己学书深受赵孟頫、董其昌的毒害,下文说:非如此,不足以挽狂澜于既倒。整段文字没有具体阐述拙、丑、支离和真率,但是有赵孟頫和董其昌的反面参照,其内容也就不言自明了。 回顾帖学历史,从二王到清初,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各种风格形式已得到相当充分的表现,很难再有新的发展。当时书法家大多匍伏在赵孟頫下,拜倒在董其昌门庭,风格面貌陈陈相因,媚巧靡弱。这时,傅山提出四宁四毋的口号,无疑是振聋发聩的当头棒喝,宣告了向帖学审美标准和创作方法的开战。而且,他主张的拙、丑、支离和真率,与汉魏六朝时期碑版墓志和造像题记的书法风格相同,因此也可以说预告了碑学的发端。 明代后期,最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是项穆的《书法雅言》,强调中和。“宣圣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孙过庭云:‘古不乖时,今不同蔽’,审斯二语,与世推移,规矩从心,中和为的”。“中和”以不偏不倚的尽善尽美为鹄的,这一理论建筑在共通的理法原则之上,过分强调,会限制和束缚真性本色,导致作品的平庸。与此相反,傅山的四宁四毋,强调艺术风格的偏向发展,书法创作不必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去自由发挥。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影响深远,金农的“同能不如独诣”,郑板桥的“师心自用”、“怒不同人”等等,都是在它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清以后碑学书法的百花齐放都离不开它的精神启蒙。( Y( A9 N* Q$ y& e: v
; Z: y& ?- f7 J) z( `# v  _& S4 q$ d
----《二》
% y' R/ ^: j* Y) F! a! X. X& e% C
8 R5 c" P8 _/ @3 i2 u7 V2 J; k----讲起丑书,接着会想起的是刘熙载,他在《艺概?书概》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书法艺术上的丑有着语言难以尽述的内涵。在这句话之前,他说:“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山木篇》曰:“‘既雕且琢,复归于朴’,善夫!”两者的意思是连贯的,“不工”就是丑的具体内容。 刘熙载将学书过程最后落实在“工求不工”,这与传统观念正好相反,唐孙过庭《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平正”与“不工”,究竟哪个是学书的最高境界?我觉得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就个人来说,始终是在正与不正的两极中S形前进的,就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一种字体书风的成熟,意味着从不正到正;它的衰变,意味着从正到不正,新旧字体书风的不断更替,也就是正与不正的轮番变换。不正的字体书风反映了各种探索和追求,正的字体书风反映了一种形式的完美和极致。千百年来,字体书风处在变革时代,偏重于不正,处在成熟时代,偏重于正。孙过庭身处贞观之治的唐代,楷法盛行,以“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为审美标准,因此着眼于“复归平正”;而刘熙载处在危运厄时的清末,碑学兴起,以“ 丑到极点便是美到极点”为审美标准,因此落脚于“继由工求不工”。学书最高境界的不同反映了他俩所处时代的书法风貌和审美标准的不同。 刘熙载的时代帖学式微,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书法家已开始将取法的眼光从名家法书和经典作品转移到六朝的碑版墓志和造像题记。这些作品的形式是粗糙的,不完美的,然而表现是大胆的、奇肆的、真率的、稚拙的,充满真情实感和奇思妙想,能启动书法家的创作灵感,去创造新的风格形式。在这种形势下,刘熙载提出丑书的审美观念和“不工”的形式标准,并在《书概》中极力推介碑版书法:“余谓北碑固长短互见,不容相掩,然所长已不可胜学矣”,其作用显而易见,是在为碑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孙过庭的审美标准和学书至境是精致典雅,属于帖学的,唐以后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刘熙载的审美标准和学书至境是粗犷奇,属于碑学的,对碑学发展影响极大。不久以后,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认为北碑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豪放,十曰血 肉丰美,”并认为“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岩,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譬如江汉游女之风诗,汉魏儿童之谣谚,自能蕴蓄古雅,有后世学士所不能为者,这些论述的精神实质与刘熙载的理论一脉相承,只不过将丑书的审美对象和形式标准更加具体化了。& r0 R1 n6 V' D7 E0 P
9 Q4 R0 b4 S7 f4 K
----《三》: g3 ]4 [7 q$ m  i) z

, j# C) O- v# Z8 |" |! @# ~/ S4 T----最近二十年,书法艺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下,狂飙突进,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作品,它们为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审美习惯和表现形式,因而也被视为“丑书“。然而,它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与前面两个阶段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书法,其功能在改变,以前偏重于修身。注 重书写内容,现在偏重审美,强调视觉效果。其生存空间也在发生变化,首先,以前流行的直幅或横披现在必须截短它们的高度和宽度,变成方形或准方形,才能进入千家万户。以前几十字上百字的形式太琐碎,必须更加集中更加强烈,才能适应现代住宅讲究整体性和大效果的布置要求。其次,书法作品要进入展厅,挂在墙上,要在数百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必须气势夺人,所有这一切变化都使书法艺术日益成为纯粹的视觉艺术,它的尺幅,内容和形式都要改变,改变的目标是加强视觉效果,采用的方法是强调形式构成,“唯观神 采,不见字形“,把汉字看作是若干视觉元素的组合,把书法看作是点画与结体的造形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将时代精神灌注于对传统的分解与构成之中,将点画的粗细长短、结体的正侧大小、章法的疏密虚实、用墨的枯湿浓淡等,一组组对比关系揭示出来,组合起来,以最集中最夸张的形式,给人以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毫无疑问,这样的创新作品突破了一般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而且,这个一般已经不是傅山所面对的赵孟頫、董其昌的媚巧书风,也不是刘熙载所面对的帖学的审美标准和平正形式,而是包括帖学与碑学在内的 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这将是一个重大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丑自在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同志每次喜举徐渭为例
( k5 y: p6 k& {0 I这里就有必要谈到艺术评判标准的问题了(聪明的人都喜欢回避这个问题)
, k. r; O1 O3 H/ M' T我提倡“艺术多元化”,但一直反对把“艺术多元化”作为妨碍自己及他人正确评价的烟雾弹
8 l& k) B4 Q, {不同的风格固然有不同的优缺点! K" @# m1 B' ~8 Q4 |9 R. ?( e: h
但最终还是有一个高低之分
1 a6 s3 `0 O9 j我举过一个曾被人斥为浅俗的例子:3 V' V+ o) L5 r& @( E( j5 Z/ O: Y
燕瘦环肥各有所喜,情人眼里出西施
0 q% Z9 [* J" W自己老婆如果长得象宋丹丹,-----有人百看不厌,有人觉得一般......
+ z5 k1 {% \, n) Z, R- }不论自己是何感觉,宋丹丹没林青霞漂亮这一客观事实,不是你一句“情人眼里出西施”就能否认的。4 w' _: y  \- t1 n/ |

# ?* ^5 C/ x( p, x, o4 [. t8 v( K你能不能底气十足地说
' k# e. C; F' {自己那长得象宋丹丹的老婆确确实实比林青霞漂亮?. E9 m' G& |  P3 X  \8 L: ]/ E- b
徐渭、黄道周、金农的书法确确实实和王羲之、怀素、欧阳询同一艺术高度? .......6 x& T& V( v( e3 R
& m: i. l5 E5 @" z7 u9 A! z+ J
[ 本帖最后由 林中月色 于 2006-11-27 13: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冒然将杨凝式、徐渭、黄道周、郑燮、金农之书法归入“丑书拙书”之列,
2 K$ s/ P6 S: q只是相对而言,并不表示不欣赏不敬仰几位先贤(除 金农的“漆书”外)+ V$ Y$ F' _, p; L- N" A6 D# g# }
/ W/ _! u: C. g. V+ T
我的意思是
6 {3 x. _' B6 ~2 v( o, A2 B即使是历史上这些“丑拙”风格很成功的的大师,也未能与王羲之、怀素、智永、欧阳询、颜真卿一样,被历史赋予同样的高度: E9 ^3 f3 K/ G! v: ~$ A$ q

3 {" F: b/ g( g* V; \5 _何况王镛沃兴华于明诠这类原始意义上的丑书呢
+ r2 E& n+ P% q& L1 h4 v( G" s7 {0 w: {3 t
由此思考一下“丑拙”书风的局限性
$ X& i* [" g3 k! M! l再来看看当今书坛一窝蜂地写“碑行书”“丑拙书”的价值问题* |+ c' [/ G# Y& T# ~( Z
# V/ l( W6 [1 A
[ 本帖最后由 林中月色 于 2006-11-27 14: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 不像童心 像禅心  圆头圆脑的 看着像和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写童心的安排宋丹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