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墨一香

石开 还能火多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7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我还是挺喜欢石开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火有火的理由,叫他不火他还火;如果他不火了,你想他火起来也办不到啊!这个摸不着的东西还是别想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看了“墨一香”的帖子,忍不住说上几句,先澄清一下几个问题:
  T7 c/ J+ b6 M( J5 p6 {9 S一、“早期社会的原因和文革期间巨大的时间浪费,使他在艺术临摹等艺术根底上花费时间并不多,因此的确存在一些基本功问题”
: v; v% H2 D# P8 H6 d7 g* g作者对石开先生的生平因一无所知而妄加胡乱猜测,随意诋毁。是否文革过来的人都没有读过书,当今中国艺术家经历文革的人都“存在一些基本功问题”吗?。/ T# E6 R" J; B2 L+ l- [1 G, Q
稍具中国当代艺术史常识的朋友都知道,陈子奋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篆刻家、花鸟画家,石开年轻时投其门下(石开、林健等一批篆刻皆出其门下),正是由于文革才给石开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在陈子奋先生指导下,临习大量传统印章,在书画和文学修养上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其后来个性风格的凸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n* I) q2 l' S6 ^二、“随着篆刻方面的有时为人所认可,其书法方面的造诣也渐为人所认识。”
! ^- J1 Z8 u# p) X* D5 Y+ k1 R石开先生一直是书印并进的,文革后期特别是八十年代的各类书法报刊、作品集皆可看到石开先生的书法作品,其书法作品的刊发量甚至一度超过了他的篆刻作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墨一香先生穿开档裤的时候,石开先生的书法早已是“流行书风”了。7 r4 M; o% Z) B7 S
三、“在北京出名便在全国出名的中国艺术家颠扑不破的成功规律同样让石开受惠”
$ V0 R9 C7 B* n- L0 ]; ^- F不是颠扑不破而是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破,试问: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付抱石、黄秋源、陈子庄、徐生翁、陆维钊、林散之、吴山明等哪一家适用于这一“成功规律”。这规律怕是墨一香先生自己创造的吧!有些艺术家您请他到北京他还不来呢!' A' _8 @* `, N0 p+ {
回到正题:石开先生是何年何月搬迁北京的?您再把此前的所有有关书法报刊翻出来看一看,如果你没时间,我可告诉你,他早就火了。
6 l; E" }8 L# m- A" P最后向墨一香提几个问题:7 e9 v9 A* m) @8 `4 `9 A
1、您是否认为石开先生不该来北京而应继续呆在福建?1 T/ Z( u) r8 Q6 P
2、您认为石开先生作为一名艺术家“通过书法、篆刻来谋生发家”有何不妥吗?& k3 w8 w) `! v+ R. E+ |
3、石开先生“对北京的生活感觉渐入佳境”,您是喜还是忧?您不希望艺术家都过上好日子吗?! [$ \; u2 i; h
4、您认为一个艺术家只有到了北京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吗?
1 _, L8 y. c4 K7 [( a0 v5 \) j5、石开先生的“鬼气、妖气”是别人的看法,还是您想借别人的 “口”谈自己的看法?% E0 A0 }& j! \* E9 M" c  N7 }
6、您认为“很少临印,又基本不临摹古人书法”的人能刻意创造出个人风格吗?1 v2 Z) @; n3 n" U, o
7、您认为所有经历文革的人都“存在一些基本功问题”吗?  g) f0 o' L6 o" x
8、您认为基本功不好的艺术家为了“寻找捷径”艺术成名就是“尽快熔铸风格、打造强烈个性自然” 吗?
, y$ G4 e+ T7 t7 e) B9、您认为基本功好的艺术家不应该“尽快熔铸风格、打造强烈个性自然” 吗?
: W: |+ l& W- L10、石涛先生谓“笔墨当随时代”,您不同意吗?$ S3 e! a9 c  @6 m: a' t' @! ]  F
11、您认为石开先生不是是凭实力而是“投机取巧”吗?
% l4 b5 X) O' I6 N12、您是否认为所有艺术家都不应该来北京?所有艺术家都应该过穷困潦倒的日子?; A9 Q6 E% y, x: l) D
13、您对石开先生通过几十年辛勤劳动,在京过上好日子都不放过,那么您对一夜成名的影星、歌星是怎么看的?
4 h) h0 ]' s0 b) G- R' G结语:我眼中的石开先生:+ l& ?0 M4 a6 n
基功扎实、修养全面,艺术个性突出。
( E/ A$ X+ y1 t3 m# @% h' P追求生活质量、勤奋致富、取之有道。
& X$ Z+ v' H0 T( D最近几年篆刻水平原地踏步,书法水平倒退。由于其自身有较好的功力和修养,其艺术水准仍远远高于同类。
6 B! j; m7 `1 d: `( J+ z9 c: B0 w墨一香先生如同算命先生,胡乱猜测,无上生有、有中变无。自造规律,不讲科学。该打屁股!
# f* m. }1 N2 s8 g  j; i9 A"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好!很好的回帖,下功夫了这就是真正的做学问的态度,也是正确的辩论方式,让人佩服,也让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感谢你的回帖.在这里我申明一下,我这篇帖子并没有要故意诋毁石开先生的意思,只是基于我对石开的书面或耳浸目染的了解而写的,也不知什么原因让"老书记"恼羞成怒,把我往石开先生的对立面引,对于这种挑拨离间的言论.我要说,老书记,你真是老糊涂了!下面对你这位所谓老书记的糊涂言论作写澄清吧,说老实话.我真不想回,因为你的回复与我所表达的是离题千万里.我不想像教小学生一样把我的话作一句一句的解释,一口一口的喂你!' N0 b0 C% C+ Y$ D' N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石开先生是 自由书法家中的成功者,但是他的鬼才和辛苦,继承之深厚,创新之独特,非有深厚积累者不能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下面引用由墨一香2005/10/08 11:57am 发表的内容:. B  T) q& j: ^( A. ^) r( ?
感谢你的回帖.在这里我申明一下,我这篇帖子并没有要故意诋毁石开先生的意思,只是基于我对石开的书面或耳浸目染的了解而写的,也不知什么原因让"老书记"恼羞成怒,把我往石开先生的对立面引,对于这种挑拨 ...
文章标题哗众取宠,作者对石开先生知之甚少,文章内容随意捏造,既无史可言,又无论可谈.发帖与回复前后矛盾.真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是忧虑还是忌妒?再打你的小屁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下面引用由老书记2005/10/08 00:50am 发表的内容:3 e- \, L$ l0 p# u) y
看了“墨一香”的帖子,忍不住说上几句,先澄清一下几个问题:' c' r2 B& |" H6 S; _7 m& j
一、“早期社会的原因和文革期间巨大的时间浪费,使他在艺术临摹等艺术根底上花费时间并不多,因此的确存在一些基本功问题”! Q. K3 |9 d9 p' n: {
作者对石开先生的生平 ...
对于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没有义务告诉你,对我知道石开多少,你也无权过问.对于你提出的一些质疑,看你还了解一点点石开,那就全当浪费时间,对你作一些扫盲工作.你说"发帖与回复前后矛盾"那是你老糊涂所至!看看下面还矛盾否?* Z0 f/ p, {9 S* `: H
陈子奋是石开的老师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用不到你来唾沫横飞.
) h( o  O9 ]8 N9 C3 n" N义务扫盲其一:随意捏造的是你!5 e& U8 r, B1 P+ @& T! t, J
"正是由于文革才给石开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你的这句痴人说梦的话,我看才是"随意捏造,既无史可言,又无论可谈."看来文革中你获益不少,至少养成了爱给你扣帽子的好习惯,才会以己之境遇来强加于人,时至今日,你还对那段美好经历念念不忘,不知是何居心?我且摘录石开公开发表过的石开年谱:文革中,从1966年到1973年,学校停课,石开基本在游历中度过,主要活动读书\游历名山大川\拜师寻友,呆过的城市不下十个,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学书治印.当然对他艺事修养增加了不少.到1974年才重拾画笔,这是由于在一瓷厂做造型设计才带来了这种便利.同年12月,当邮政汽车大修机务员,直至1985年,其中1975年到异地参加职业培训,艺事中断8个月.不必我说,头脑还管用的话,老书记,你的"正是由于文革才给石开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的话是人话还是鬼话???
- ]  F; R+ ?; r8 G) V义务扫盲其二:凭空杜撰的还是你!, T) A. d, ]0 ?4 n6 K8 @  Y& \
书画印是石开齐头并进的艺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其篆刻更早为人认可也是事实。所谓认可在艺术界的标准是什么,你老书记不会不知道吧!那我来告诉你:1982年,在南昌举办的全国较早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邀请展,石开先生是篆刻作品入展,在当时入选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你知道其意义吗?1983年,上海《书法》杂志举办全国篆刻评比,石开是篆刻获一等奖,在当时评奖稀少的情况下,你明白其中的分量否?1984年,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是篆刻作品入展,你又不知道吧?同时,其篆刻已明码标价了,知否?不可否认,其书法、绘画也在进行,并不断发表,但发表能与获奖、入展相提并论吗?老书记?我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不懂事,难道比我大不少的你也两眼昏花?从我的扫盲工作看,你知道了篆刻对石开先生艺术地位确立的意义么?
& \6 `0 K: Y. q9 h扫盲其三,时空观念混乱的又是你!( C5 I; ~+ Y! w, a
从文章中一般人是能读出我的“在北京出名便在全国出名的中国艺术家颠扑不破的成功规律,同样让石开受惠”的结论的语境指的是当代,估计你读不出,那我就费点唾沫渣子:这篇文章基本立场是从石开艺术目前的市场情况来评估其现实价值,因此,毫无疑问,其语境指的是当代。从与其他人进行对比也能看出这一点。好,时空混乱的老书记,竟然分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把这句话放到清代、民国的语境中去。你说你糊涂啵?我来问你,吴昌硕、黄宾虹、黄秋源(把我老乡的名字都弄错了,该打屁股吧)是生活在什么时代的,其成名又在何时?当时的北京是首都吗?当时北京的文化地位如何?想知道吗?不告诉你?至于你说的其他画家为什么没有来北京,同样大红大紫,也是很正常的,现在也然,全国各地都有在本地出名进而在全国成名的,更何况那些画家生活时期,北京的文化中心地位还没有现在明显。我的“在北京出名便在全国出名的中国艺术家颠扑不破的成功规律,同样让石开受惠”话,并没有否定在其他地方成名后便不能在全国出名的可能,只是在北京成名后更容易在全国成名。难道你老书记能否定北京这个大平台对石开带来的巨大影响?你能否定北京目前的文化中心的地位?至于你说一些 “艺术家”请还不来北京呢?估计是你吧,都不了解北京,那还来干什么呢?
$ b" q3 s; e/ F; k/ Q+ u' r- Y下面那些错乱推理出来的问题,看起来就想笑,不回答也罢,自己多观察、学习吧!扫盲工作到此结束,费时32分钟。
; A; J' f' v!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好回帖!痛快明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楼主在写作上的态度和资料的准备上是非常充分的!有准备的战斗最终将取得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 还能火多久

你发的帖子到底想告诉网友什么?
  {  H' _# S$ U( f2 F是想把石开先生弄臭,还是觉得石开先生水平不行,再者是艺术家凭勤劳致富有损体面?更是让我们云里来雾里去.
: g: V6 W; q2 L5 l7 f) E* M  Y不愿去北京的是潘天寿,你可读读潘天寿先生的人物传记.2 G' K# M+ R& T3 {2 v
"从1966年到1973年,学校停课,石开基本在游历中度过,主要活动读书\游历名山大川\拜师寻友"难道不是学习艺术吗?这正说明他读书读得活!
! q2 B1 A, k2 W. I当代一流画家诸如李世南\吴山明\吴冠南等在他生活工作之地,就已在全国出名了.
/ X" A2 R( {+ z% I  P'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