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05-1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7
- 点评币
-
- 学币
-
|
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书法为什么是艺术?????
非常替同楼主lixiangben的观点,我不认为这是灌水。当然楼主的问题提的比较大了,若没有更全面、完整的事实及理论作支撑的话,是不可能回答好这个问题的。, _2 t4 @# T, {4 G
{“个人认为书法作为艺术重要的价值在于书家书写的过程。在这个书写的过程中,书家得到一种精神情感上的宣泄。正因为书法是情感的笔墨语言,所以书家书写作品时的情感状态对作品的形成很重要,而个人的情感是稍纵即逝的,无法刻意再现的,所以真正优秀的书作也是难以刻意再现的。古代的例子蛮多的,王羲之写《兰亭》,张旭写草书都是。现在似乎过于强调书写完的结果了,强调写完后看起来的效果,“绘画化”,“造型化”了。觉得古人随意所书,书写状态放松而自然,书法就成为情感传递的媒介了。刻意为之写出来的东西趣味就失去不少啊。书法的终极意义就在于书写的过程中,至于书写完后的效果,那得看书家的本体技法和当时情感状态的结合了,过于强调书写完后的“造型效果”只能适得其反。”}9 A! e4 E( l4 `9 Z
上述观点及论述非常好!其实能真正称的上神品的作品,应该是毫无作做之势,一切流于自然。而楼主从《曹全》与《史晨》二碑用笔,结字,笔势之差异来看二书者之性格差异是非常有道理的,其实从作品的行气中也可窥视当时书家的感情起伏。 d1 ~3 P$ l& U w( z" O
而针对汉魏时书论中的“尚象”、晋时书论中的“尚韵”、唐时书论中的“尚法”、宋时书论中的“尚意”等等,这都是与中国书法从注意用笔到宋之后的注重字型体态的发展有关联,当然不可避免与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息息相关。2 { A- x2 V# E) o) _
{“尽管有两种倾向,本人还是认为书法成为艺术主要是由于它的笔法以及文化内涵的渗入。线条的疾徐,力度,质感,变化,是最能够表现情感的因素,而这些都与造型无关,这些都是用笔法才能够表现的”! \: t; z1 K4 ?+ z* V7 m; Q
----------------这段的确有点乱,不知道在谈什么(这个论坛发的帖子好象不能修改)麻烦楼主再重新整理下。}2 C A1 Q( }& ~7 `7 `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造型优美,笔法简单的字称为俗字。因为外行人『这里不叫俗人:』』主要看造型美不美,笔法是看不懂的。”}
# T, j9 q) _& Z; Q统称为俗,是有点过了,应改说为作品不算完美,可能大家比较乐于接受吧。
6 q U6 g/ ?5 l: N2 W w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请认真理解这段文字),清代康有为也曾说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可见笔法是书法的基础。 唐代张彦远曾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其在此强调了笔法与立意造型之间的关系,立意须造型,造型须用笔。所以说笔法亦是书法的核心。
& J7 k8 g& k1 s k1 f, M8 }- R6 w针对楼主的问题(书法为什么是艺术),其实做为一名普通书法爱好者,有时不一定非要自己弄得水落石出(一是没有能力,二是可以通过专家的学述专著来学习),我们学习书法,无非是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及陶冶情操,当然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也是重中之重。最后引用别人文章中的一段话给楼主的问题引个线索:
- }1 B2 H! k% G0 s0 p3 R6 y8 S书法的本质是什么?4 }: R& I# b: f+ V: Q- i# C. V
主要有两种说法:人文精神说和视觉艺术说。但是,它们与真正的“书法”隔得很远。 T- c) [! F0 A+ E/ \+ T" q
中国古代书论,大都坚持人文精神说。打开书论集,各种“大而失当”的言论俯拾即是。6 e. E9 ^/ x0 ]
扬雄说:“书,心画也”。
, N6 q$ Z1 i5 y" W- I( H( }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书者,散也”。/ t2 A' [2 |, k# [7 K |1 g
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见万象皆类之”。
% e2 K0 }% P! a* a; t/ Y% k/ j- ]张怀灌说:“书者,法象也”。“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 E) u& j7 A4 q1 z1 k
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M6 b1 @; }3 p
刘熙载说:“写字者,写志也”,“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 @2 E( H; O* |; v
这些论述,不能说不对,但却过于形而上了,以至于有“美人如花隔云端”之感。% \5 v* _) K5 U) g q; l7 }) g
视觉艺术说,比人文精神说具体多了,但也没有触及到书法的本质。以此为圭臬创作的作品,冲击力很7 ~5 Y4 }! P B3 T
强,乍看时,免不了眼睛一亮,或眉头一皱。然而细细品咂,有时竟感觉还不如传统书法更有韵味。也
- p! A) r- O# w就是说,这与古人所谓“书法”是两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