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狂草王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9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书法是一种人文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净乱扯,吾认为书道要比之周易为早。周易形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时,书写(道)难道不应早已产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1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下面引用由kforest2003/06/17 11:02am 发表的内容:
" ?1 |5 i) ~! Y+ J. s5 b4 |净乱扯,吾认为书道要比之周易为早。周易形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时,书写(道)难道不应早已产生吗?
再读些书,或许观点会改变
+ d0 T; j( v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书法之道,7 A( Q* v, ~$ @, r5 M3 i1 ^# ]
外师造化,7 \9 H) J# v/ {/ O( `4 a
中得心源。( a5 @, @  Y+ p
太极大匠,
4 s0 Q0 r/ o9 X7 N神来之笔,- ]$ p" S2 e, _0 ?
天钟地秀,
, n8 z6 m; M( V( m鬼斧神工。3 J0 J: U  c3 ~0 |( ]4 G4 |
天作棋盘星作子,7 p* I/ m8 c; V5 t6 P5 ~
日月争辉;
/ b: S; J4 c8 k+ J# W  k雷为战鼓电为旗,* d' ^! x# p0 X8 C0 q
风云际会。
. X3 z  g  j& i! ]' ^# r舞台小天地,
$ W7 Z: P% f9 B8 s& ~9 s天地大舞台。
7 l) s' B. d/ K0 Q9 n书法小宇宙,
& m% |0 W2 h7 @; v' s; P2 B宇宙大书法。
: k1 s1 p- V' J1 |: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2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南京博物院庄天明老师在《书法的最高境界》一书中说“人道与自然大道相比,人道谓之中道;书道与人道相比,谓之小道。人道为第二代,为父母辈:书道为第三代,为子女辈。岂有子女不认父母,后辈不认先辈之情之理!”; O2 P5 ^, g) ~, z(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下面引用由狂草王2003/06/17 06:14pm 发表的内容:
$ T" l& `& f  Y' [1 B再读些书,或许观点会改变
我认为书法肯定是和周易有其相通的某些地方的,这是无可置疑的。就象人久居鱼市中,身无腥味才怪呢?无腥不符合自然规律了,是不科学的东西。这样就认为人来自鱼了,好象还有道理哟。但我整天鼓捣药,身有药味而不自知,我是否就来自药呢?2 U9 b+ A% _. a5 _% S  U
说笑了,一家之言。
7 H  J5 Z- b/ P4 D; ]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10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 \- J3 l. a: R5 J9 W                      易道与药道(小新原创)! F% O5 y; z$ a5 ]: d6 O
     提起药,小新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s# i  ?8 C7 n
     中药,又称国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在抗击非典中向海内外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
* d! `1 E4 b0 V     中药与中医同出一门,都讲阴阳、五行,辨证施治。历代中医药名家往往精通于易经,用易经的思想来指导行医用药。
$ ^. o6 ~5 W: G9 k     中药中有阴阳寒热升降虚实等不同药理药性,“用药如用兵”,一旦用错,将会起到反作用。而用药在量上也是“增之一分、少之一厘”都会使药效“差之千里”。& `% y/ w$ f1 ~2 W' T$ Z' I9 v
     中药中有“君臣佐使”诸药种的讲究,与治国之道有相通之处。所以古人又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说法。易道、药道与治国之道在本质上是一个道。
# W3 d# ^: b. s+ j) g7 M$ ]8 e
  Y& S& y2 q' q4 m0 `    另外,再谈谈对易、书、画、音、舞的个人看法:$ l7 R# \( I3 W/ Q6 d' |
         ! t+ N# p+ {; r* }/ O! k0 ^+ ?* M: q
         大道之运行,
" Q) Z1 b  X7 K         宇宙万物之变化,8 ^; |9 e( B8 n
         以符理表之,则为易卦,0 O0 @5 x4 W4 |- H2 B
         以文字表之,则为书法,. E. L7 ]# c( P8 K/ @
         以形色表之,则为绘画,
$ B( Q  K: u! a7 o  ?         以节奏表之,则为音乐,8 O+ g- L, ~6 \" |
         以旋律表之,则为舞蹈。
& G, G1 b- m& ~# P$ E9 z% `  6 w3 y- V% C! @2 [. R  C
         此五者,同出而异名。7 t  O2 w& u" j# o2 S# n* q
         书、画、音、舞四者为艺术之最,# r% G  Z- u2 w; F
         易则为数理逻辑哲学之最。- R3 P; Q5 h1 ?# n- O9 G' B! q
         易、书、画,三位一体,乃符理、字理、形理之分合,
* D/ C; R; z/ J8 p     亦即思想、语言文字、形象之分合。
. m2 d% q( {0 ]6 W+ o( l  W( `( v         形随神走,神以形现,以气场为中介,皆一气之运行也。
7 [3 B) f5 Q9 B7 M9 q, b' }8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1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我也谈药与易! v7 b3 q. {! W" i$ G$ ]3 ~9 ^; O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在几千年来人们的防病治病中的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要说它是狗屁,什么不是的话,连我自己都认为在发烧说胡话。2 h, g! ^: j$ B
       中药与中医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没听说古代有单独的中医学家或中药学家,直到当代社会分工的细化才使得它们分开发展,这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谁让人们的要求越来越细了呢。
& |8 f" m$ X' l; N. q! q       中药讲究辩证施治,这是应该的呀,什么叫辩证施治,通俗一点讲就是你得什么病用什么药嘛,有外伤就来点创可贴,很正常呀。至于讲到药量,则有个有效血药浓度的概念在里面,就象人吃饭一样嘛,不吃、少吃饿得不得了,吃多了还充得不得了呢。这叫太过呀!
9 C0 L6 R$ g/ W: |% e: O1 K       至于中医理论,确有阴阳、五行之说。但也有别的学说呀!而且也有持别的学说的中医学家呀,要不现在中医课本上也不会讲别的学说啦,是吧?说白了,一些事物出现了,人们总要拿一些东西来解释它,而在当时,你说人们可能拿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解释吗?不可能,因为当时人们根本不知道有这玩意嘛。而阴阳、五行学说恰恰符合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理念,拿来用用又何妨呢。
6 p5 X7 I5 |" K       至于“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中国有几个良医是从良相下岗之后改行的呢?
9 ?4 N. Q- X7 g- ^" U       我对易不懂,只是从先辈一些占卜问卦人那儿听得,学得,看得一些,也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但想一想,这学问再大,只是一门学问,能概括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吗! 所谓术业有专攻,什么东东都有一个使用范围吧。! [, H/ s8 m5 }) |  {) v, D
      至于易为数理逻辑哲学之最之说我更不敢苟同,什么东西一说到最,往往容易走入极端。如果说人们知道了易经,因而知道微积分,陈景润因而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打死我我是也不相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8-10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哈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 {$ b2 H% c3 T0 V7 C
易道广大,百姓日用而不知., j8 p6 y6 N; K% B( ?7 M
上文明明写道:"我对易不懂"
( y- @5 m# y3 I( s5 H% g, o既然不懂: Q1 g) Z4 r9 A4 a( U" g0 n7 U4 u
何妨搞懂之后,再发表议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1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这个贴子最后由KFOREST在 2003/08/10 03:16pm 第 2 次编辑]7 A' b+ ~$ i# m. [; x- L& m5 f

+ K# l* x* X7 I$ h让先生见笑啦。不懂,才需要讨论学习嘛。我如果是易学大家,我还在这儿干嘛呢?这才叫肚子饿了才想吃嘛。在济南这么多年无缘得见先生,在此相聚,无缘又有缘呀。也来点玄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