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953
- 点评币
-
- 学币
-
|
![](template/comiis_x3dfmh/comiis_pic/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6-9-1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兰亭序》对后世影响极大,盛唐至以后,出了许多书法家,与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不无关系。颜真卿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家。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为人笃实鲠直,向以义烈闻名于官场,曾为四朝元老,宦海浮沉,不以为意,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李所杀。
2 l2 Z% l# N. x0 p3 L1 ^ 颜真卿的书法渊自家学。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史学家每述及唐书,皆扼腕称叹。颜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煌煌天朝的盛世风貌,气字轩昂;而他的行草,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个中滋味唯作者自知。情溶艺,艺生魂,真大英雄方如此啊!
) O. n& \/ L5 a 颜真卿,一位书坛的巨灵。千百年来,唯此公能与王羲之比肩,唐代书坛以颜真卿为冠冕,而宋代也以颜书为大纛。他师张旭,追右军,开新风,不囿古法,不偶时尚,他是传统的走狗,创新的先锋.他的书迹不都成了经典了吗?6 [" E, g/ _# q* E* A! K. g
王羲之其子王献之在那样一个时代敢破先父之藩篱,也很难得,这与王徽之的亦步亦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不然的话,当今我们所说的"二王"恐怕就不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了
" b6 s4 n6 A& J& D' A) V说到底,我们评价兰亭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我们继承传统,不是重复传统,传统应该成为我们开拓艺术新领域的一张犁,在广袤的艺术草原上辛勤耕耘,张旭光先生说过,书法是 在理性的草原上非理性的舞蹈.我的理解是理性就是继承传统,非理性就是要大胆创新.以前读过于明诠先生的文章<<经典临摹与民间采风>>觉得他的说法很有道理,传统是流动的,今天的经验就是明天的传统,兰亭序不过是传统大山里一坐巍峨的山峰.我们没有必要再造一座同样的山峰,也造不出这样的山峰.它是我们精神领域里一到灿烂的风景,我们徜徉其间,尽情地享受着美,陶冶着性灵,启迪着心智.足矣!& Q( d3 P5 y( y; U
& ]: M" C! \& n& X' |2 t
[ 本帖最后由 半分地主 于 2006-9-13 11:4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