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7-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475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7-2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海书法艺术访谈录' D9 p" y* b2 {, N8 r! p
李刚田* x/ }/ o2 T Q( b {
& [ o' m& d0 a: Z& X6 @2 \3 b, p# i, S1 t
“张海书法展”即将开幕了,张海先生的新著《张海书法精选》及《增广汉隶辨异歌》之前刚刚出版,在书法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报记者就张海书法艺术的有关学术问题对李刚田先生进行了采访,访谈录如下。' e, g2 K* O* D) F
6 n: e! x' v# h+ C* K
问:李先生,您好。《张海书法展》即将开幕了,他的书法精选等两本新书刚刚出版,这两件事将会引起了书法界的强烈关注。现向您提几个问题,请谈一谈张海的书法艺术。张海先生成名很早,从1974年起,他的书法作品就不断在各种重要展览会、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我们研究张海书法艺术几十年来的探索之路,总的感觉他不断在新变,隔一段时间,都会拿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种不断地变化出新,意味着对过去的不断扬弃,这对于一个作品已经给人留下印象的成名艺术家来说,是得还是失?( } @' d2 B, T" s% i* F ~$ W5 O
/ n2 }5 I ?2 L"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义,抓住了张海书法创作的重要特征,同时也触及了艺术创作中较为深刻的问题。变与不变,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从宏观上讲,变是根本的,就如同辩证法认为运作是永恒的一样。康有为说:“天地江河,无日不变,书其至小者。”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变化是合乎宇宙万物总的规律的。康有为又说:“变者必胜,不变者必败。”他强调艺术的不断探索,反对株守古人,重复自我。但变与不变又是相对的,其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如果停留在一个局部去观察这变化的过程,就会发现这变的过程是由许多相对不变所连接成的。
. P' p1 E3 R) m9 N! _4 d) [以此来观张海先生的书法,总体来讲,从自身发展中看,三十年间其书法创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出新的过程;则明显表现出其风格恒定与表现语言的独特性,尽管其风格主线一直贯穿始终。再从他每一个阶段的创作中看,却有着一个时段的相对恒定, 一种形式的自完自足。张海早期的成名之作,是那种隽美、文雅、具有明显汉碑意味和隶书,以成熟完美的作品风格展示给世人,给书法界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个时期的相对不变。后来他糅合汉碑、汉简及至行草书笔意创立了不同于古人又不同于时人的“草隶”,打破了原来隶书样式的不变与完善,得到了新的不变与完美。又如他的行草书,早期作品是带有魏碑楷书功底的行书,达到那个时期的定式。后来他在临池过程中融合碑贴、酣畅笔墨,渐渐打破了既成样式,在全国五届书展中拿出了自己的小字行草书,以其连绵不断的笔意与清刚雅健的风格,成为得到最高选票的获奖作品,又完成了新一个时期的不变与完美。此后他在行草方面又作过很多探索,如一笔草的形式等,在这不断探索变化之中,渐渐积淀了张海用笔雄健恣肆、气息刚健沉稳的行草书风格。2 m+ U5 s% b! ?$ K+ U) W1 q; s
张海书法有着变与不变的两重性,不变者,整体看是其一以贯之的风格基调,具体看是不同时期相对稳定的形式特点;变者,是数十年不断探索求新变的过程,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张扬。其不变之处,展示着一个著名书法艺术家的成熟与自信;其不断新变,则表现出作者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如果说其不变体现了张海书法艺术厚重的基本音质,那么其不变则展示了其书法表现力的宽阔音域。" T1 O6 G& z) [: Q$ j1 h
7 d# r0 \2 A, \( | m0 S: @问:刚才您谈到,张海先生几十年的书法创作过程中,尽管其作品样式不断变化出新,但其中有着一贯之的风格主调,希望您就张海书法作进一步的描述公析。; \& f* Z/ f* i9 q
1 U; p2 V# e J; ~' _# Q
答:风格是一种审美感觉,不是物质形态的,只可意会而难以言状,只能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其风格特征凸现出来。总的感觉,张海书法体现着一种健美,体现着一种正大气象,一种时代的阳刚之气。这种美与明清以来文人士夫所追求的金石书卷之气不同,所谓的书卷气,其思想基础是儒家的中庸观,表现着不激不厉、中正冲和之美,追求的是“萧散自有林下风”的味道。而张海的书法是以淋漓自然的笔墨为表现,笔下驰骋纵横、生辣雄健,而感觉上又是可赏可会,可解可读,与读者之间有着艺术上的亲和力,如同老妪可解的白居易诗歌。文人所谓的金石气,追求斑驳古厚,用笔往往迟滞艰涩,意境往往隐晦幽深。而张海的追求与此迥然不同,他笔下表现的是“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美,这种美不是那种“东晋士人,互相陶染”式的远离社会人群,而蕴含着一种“沛乎塞苍冥”的浩然之气。张海书法的健美胎息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层里,生发于我们之这个生机勃发的时代中,从汉化的简牍、敦煌壁画、魏晋雕塑, 一直到今天现代化电子建筑物挺拔晨快的线条中,我们都可以说是与从颜真卿、邓石如到齐白石这一脉相契合的,这种健美与文人的“中正冲和”有距离,但这健美却是与老子所说的“自然之道”相通,与艺术创造的本源相通,与人心本性相通。/ _. F, G, F4 C" @
张海先生书法中表现出的健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张海长期生活的河南文化圈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作者个人的气质禀赋在其创作风格的形成中也发生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健美这个审美主导,张海对书法历史的遗存有着独立的选择,其作品形式与相应的技术特点有着不同于时人又别于古人的表现。
2 b3 P; c! ]: m5 i总的来说,张海的书法表现着强烈的时代感,其艺术风格是健美,是阳刚大度,与时下一些作品以奇巧取胜或以病态为美者形成鲜明反差。张海书法展示着一种明朗的情调和健康的创作心态,其表现出的美是沐海而出的朝阳,而不是如火的骄阳;是旭光下秀发的青松,而不是盘郁的古松,更爱不是杨柳依依。这种美的情调使人娱悦,合人开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