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镜初

紫砂兴衰纪略:李存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宜兴在北京举办紫砂壶大展,一时引得观者如堵,鲜活的艺术常能激扬人的生命,紫砂珍品的光彩一下燃亮了众多的眼睛。艺术界的高人显士,既击节明清紫砂传器的孤峰独秀,也扼腕当代紫砂珍品的巧夺天工。时有港台来的文化掮客窥得其中发财之妙,竟纷纷敛收一批当代名手顾景舟、徐秀堂、徐汉堂、汪寅仙、周桂珍等制作的器珍,携至港、台出手。他们低买高卖,竟利市百倍。

    这期间,宜兴的制砂厂家,盛邀书坛、画界的名宿新秀,前往宜兴与当地制砂名手,联袂创作。斯时,宜兴紫砂就像窑中的火焰,借风吹炉,既燃亮了自己,也光被了他人。当代排名前十位的画坛巨匠,几乎都参与了紫砂的创作。他们或参与设计,或亲拟构图,或题款识,或撰铭文,名画家与名制砂高手的“双名”结合,当然不是一加一的算式,他们倾注心血的创造性的劳动,无疑会在这片紫砂艺苑里开出绚丽的花朵。

    80年代中期,“宜兴紫砂珍品展”曾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举办,展品逾千件。既有明清传器,亦有“双名”合作的壶珍。这次展览,轰动香江,展出期间,展览大厅内外,天天人到熙熙,车到攘攘。那些明清传器,属国家和私人藏品,举办者仅让观众饱饱眼福,收藏家出价再高也遭婉拒。当代“双名”合作的砂壶,一下成了收藏热点,它们之卖价多为五六十万元一把,最高者竟卖到百万港元之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种特异的文化现象。一把仅盈握的泥制小壶,此时的价格已远在黄金、象牙、美玉、翡翠之上。名副其实的艺术珍品,应该不受市场价格的限制,这也是艺术魅力的所在。

    见紫砂不是黄金胜似黄金,在这连空气中都弥散着金钱气味的社会里,不论单位还是个人,很难摆脱“孔方兄”的诱惑。

    70年代,宜兴紫砂厂家仅有一二,见紫砂茶具如此高昂腾贵,便一拥而上,很快陡增至近三十个厂家。个体户更是不甘落伍,亦纷纷纠集起几个不入流的陶工,干起紫砂壶生意。一时间,整个宜兴紫砂厂和作坊遍地林立,紫砂茶具压颤了宜兴宽街狭闾。此时的紫砂,再也不是“物以稀为贵”了。

    与此同时,宜兴周边一些乡村城镇,全国各地某些可制陶具的地方,也群起制作紫色茶具,皆想搭乘宜兴紫砂的“名车”,去载富驮宝。

    民间曾给善于造假的甲地,杜撰出一个听来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某城市有一对夫妇,年届四十仍未生育,从善造假之甲地出高价购得一两岁男童。这男童虽生自农家,却活泼俊秀,夫妇俩喜滋滋抱回家后,忙给稚童沐浴。谁知,男童那“小雀儿”竟在浴盆里溶而化之。原来那“小雀儿”乃泥塑而成,足能以假乱真……有人曾刻薄地讥讽曰:“当今除母亲是真的外,余者皆可打个问号。”宜兴紫砂泥,本系稀有资源,全国各地的小摊上,摆了那么多的紫砂器具,谁晓得它们是出自哪个臭泥塘中的污泥;鬼知道它们是来自哪个乱葬岗子的土块,抑或还涂上了含毒的颜色……至此,陶艺中的“贵族’紫砂,被人们视作土牛木马,竹头木屑,甚至当成祸枣灾梨,便就不难理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紫砂珍器,并没有被世间的嚣尘所淹没。明清以来名家的壶珍,其价格仍是天文数字。艺术乃人类德行的宝库。前几年谢世的景舟先生,生前不以名骄,不为利动,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至晚岁,每年仅制珍壶一二把。近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出8万美金,购买他和一名画家合作的砂壶,作为永久性的馆藏。收藏者尚不知,此作并非顾老的代表作,仅是老先生前馈赠台湾一友人的应酬性砂器。

    我没有打扰过宜兴的任何人士,仅在这里逗留了大半天。我看到,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并没有因紫砂业由盛极一时到跌入低谷而沉睡,它仍在紧紧跟随时代的步履而勇毅前行;它的经济发展速度,仍在全国同级城市中遥遥领先。我相信,就紫砂艺术而言,也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紫砂艺术的美质,毕竟深深根植在这片充满吴越古文明的土地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李先生是从奴隶到将军的主演吗?
想用我最好的壶陪先生品茗!
镜初兄,劝公社撤了这里吧.

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热闹,没人真可以写好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京老壶 于 2006-8-3 00:39 发表
好文章啊!李先生是从奴隶到将军的主演吗?
想用我最好的壶陪先生品茗!
镜初兄,劝公社撤了这里吧.

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热闹,没人真可以写好字的.

我用最好的普洱来配先生的好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联系不上李老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