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4750|回复: 18

曲高和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0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每个人写字几乎都从"甜秀美"入手,待稍有成效,得众人称赞,书者心中自美矣.于是临名家之贴,读经典之章,以求进取.寒来暑往,自以为有进步.乃再以其字示人,雅者赏而称之好!众人观而谓之不如从前.这是为什么?
发表于 2006-6-30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散人二十年前的字人人称赞,可练了二十年书法的今天,没几个人说好了.
# H* @8 M' }5 W) F" U7 C将字写得漂亮,得众人称赞,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不笨的人几个月就可解决问题." Q+ u4 q1 |. d
可真正要将书法学好,付之毕生精力很难成功呀!- H, u( o8 V- g# F
多思考一下,这些很容易想明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老书法家说过:写一手好字只要三个月,做一个书法家则需要二十年以上.
) l# H; V& j3 ^6 J' l, q+ j( d9 Y/ T' g4 ~* M  i
这个说法基本上正确的.我认为.
7 x/ t. W3 ]7 t- C: k! Q+ N7 ^1 Q7 w# b9 ?
同时,这个说法太简单,没有说完整.年青人、初学者会心生畏惧,这对于推广书法艺术不利。3 p8 f, E) \9 w! V( I
, M4 V6 J- g7 E5 q% r
哲学上有一条原则叫做:凡事皆有例外。生活中有一个常识:老的不一定比年青的强。武的方面如此,文的方面亦然!
( n2 g8 m8 X* A2 Y3 n# s+ c2 v7 ]3 N% j: X+ G
书法从古代传下来,夹带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技法方面,保守自闭。观念方面,陈旧讨厌。
" y+ I" d( F$ i  B+ o9 H, R- o0 P
学书法变得不伦不类,既不像学手艺,又不像做学问。想拔高书法地位时,说书法是艺术。强调书法的“神奇”时,似乎书法不是了艺术,而是一种神技!
, D" w* B  K* \1 ^* _  [# z/ U' E
: a3 g3 V3 W% W* w4 u& o对于楼主的话,我想直接回答一定你会不满意:不要多提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有两种意味,一是你知识准备太贫乏。二是你适合搞哲学去,可能你喜欢刨根问底!
" L. ^8 g: A5 x; {5 d, |
$ n* D' |8 ^& ]! w7 O  Z# _4 }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少告诉学生这样一个道理:学会问正确的问题!
% I; T$ @; q) ^! q$ a9 z4 [4 M8 l' A
7 m3 X6 R; t/ W! w& e0 G  o问这样的问题,本身是好象封闭其实开放的。弄明白它对于学习是有一定益处的。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才可能真正明白它的答案。
" J' X* }. T2 U  v, _$ p2 ^5 {8 r: w) i( H
所以说:不要多问!/ z9 @/ U! P# H, |
$ G4 f! ^  i. p8 k
如果说要给你一个简单的回答,那很简单,去看一看凡高!当初他的画人人说丑!不大不小的例子有邓石如,当年活着的时候名声平平,远在翁方纲之下。死后许多年才被人们抬起到现在的地位。" N9 L1 O8 O+ E. k: |/ ]0 |
$ Q* m2 t& d3 \, n2 y' i4 @
[ 本帖最后由 林荫下 于 2006-6-30 13: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很简单:艺术是精英而非大众的,至少目前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蒙诸位赐教,受益匪浅,甚欣!
4 B; ^5 V- ~) |' w: U         桂岭山人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以翰墨为不朽事,然亦有遇不遇.有最下最传者,有勤一生而学之.异世不闻声响者,有为后人相倾,余子悠悠.随巨手讥评以致声价顿减者,有经名人表章,一时慕效,大擅墨池之誉者.(节自:画禅室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桂岭山人 于 2006-6-30 11:59 发表
9 k) P8 i5 e; R9 x# v; O  每个人写字几乎都从"甜秀美"入手,待稍有成效,得众人称赞,书者心中自美矣.于是临名家之贴,读经典之章,以求进取.寒来暑往,自以为有进步.乃再以其字示人,雅者赏而称之好!众人观而谓之不如从前.这是 ...

# ^. b$ K/ z# ?5 u+ i一、审美情趣变化,# j: s8 t; T  z: g" t# B" ~0 Q
一.五、审美层次-参差不齐; H8 d9 j3 ^! h; c
二、写得就是~就是臭了,3 S8 o. |, |9 ^* T$ T6 A3 q. `
三、观者不会与时俱进(该说好的不说好,不通时务)9 R7 Z5 j& }# {: S6 ?+ s0 U# g
四、不要给不相关的人(也就是不懂的人)看(谈不上欣赏); b- G) Z3 M6 t5 ?0 b& }
五、走自己的路,随便他们说
0 }' w( K4 j9 K5 {6 q六、还得练,艺无止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桂岭山人 于 2006-6-30 11:59 发表# g+ H) n: U4 Y  o$ a
  每个人写字几乎都从"甜秀美"入手,待稍有成效,得众人称赞,书者心中自美矣.于是临名家之贴,读经典之章,以求进取.寒来暑往,自以为有进步.乃再以其字示人,雅者赏而称之好!众人观而谓之不如从前.这是 ...
- M0 j+ v  s  V0 [$ a- T
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字与“专家”所推崇的字,从来就不是一回事。这就是一些“圈内好字”曲高和寡的真正原因!——愚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从来就有大众艺术与曲高和寡.! v7 q: }1 i( M" E$ U* v

3 h  [& @0 @; |, S( x比如音乐.每一个民族都有音乐,那是大众娱乐的形式.我现在看到的少数民族文化虽称多彩,实际上其形式和内容都不能算发达的.在一个民族内,我们,只能一时看个热闹.8 E8 O/ W, R8 S5 `* C
- [$ _  T: b3 Y6 S
到了"文明"时代,就会有发展.发展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有多样性,也有人为的垄断,还会有普及教育的历史条件限制.还有其它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荫下 于 2006-6-30 13:02 发表8 F( C5 _, a5 A
一哲学上有一条原则叫做:凡事皆有例外。生活中有一个常识:老的不一定比年青的强。武的方面如此,文的方面亦然!

% y+ ^3 \" U- A- y  n" V林生,我要指出你的一个错误,你说的这个哲学原则其实一个哲学勃论,根本不是什么原则。假如把“凡事皆有例外”套用到这句话本身,就是说至少有一件事是没有例外的,那就和自己矛盾了。这才是这句话的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