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云楼阁 于 2014-8-18 15:12 编辑
薛卫林书法展 薛氏书无量 卫林翰有度 撰文人:程星琰 这几年,关注了薛卫林老师很久了。本次网展涵盖了其自己书法作品的代表作。可以说的硕果累累吧!下面就针对薛卫林老师的书法艺术,谈下我的一些想法吧。 薛卫林老师其书法可谓是渐入佳境。薛卫林老师的书法总体上是以朴茂恣肆的碑学面貌出现,魏晋碑刻《开通褒斜道刻石》《杨淮表记》《石门铭》《好大王碑》等汇于腕底,与于右任行书相参合,率意旷达,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审美取向。这点是极为不容易的地方,有着传统书法的根底,加上对于右任书法的特点的融入,更显得有趣味。薛卫林老师的这样的艺术大融合,在当今书坛是及其少见的!这样的作品出现,当属不易!在这点上,我们也要向薛卫林老师学习的地方!而另外要说的就是,薛卫林老师“二王”、米芾行草书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帖与碑的大融合在书坛上是不多见的案例,而薛卫林老师所钟情的于右任书风特点,也是造就了自己的真正的书法特点,为此给自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在认真的研究下薛卫林老师再于右任先生书法上的一些研究。从对于右任书法的研究,来看薛卫林老师的书法创作。于右任早年书从赵孟頫入,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后期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他所以喜欢魏碑,是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犷豪放之气。他怀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图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这从他写的一首诗中可以得到反映。“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否则,如果只是临习书法,是无须“夜夜泪湿枕”的。他曾说过,“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他正是这样,博撷约取,以个人审美原则取舍,形成了自己的行楷书,得以在千载书史上“卓然自立。” 我想这些才是吸引薛卫林老师的地方所在吧! 薛卫林老师在书坛独树一帜。其字的“结体”随性而起,听之自然,毫无拘束,归真返璞之感觉,这个也实在难得。笔笔挺拔,别有一种韵味,是受谢无量书风的影响。他的字结体是听其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行云流水,天趣盎然,完全是功力和修养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以后的自然流露。薛卫林老师还将在更高的层次和意义上,有着更精彩的表现。
最后祝本次网络展览圆满成功!求作品一幅或斋号:游艺依仁 一幅及作品集一本。顿首!拜谢! 甲午年秋月程星琰于锦城东隅青云楼阁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下东大街段216号喜年广场37层日新伟业 邮编:610021 收件人:程星琰 电话:13982233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