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管布坤

“秋月春风”赵月秋书法作品展(赠送书法精品5件,作品集20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434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挥洒性灵得真趣  一轮秋月溢墨香
——略记青年书法家赵月秋其人其书
李金飞
与月秋贤弟的结识,大约是两年前于书法网络。那时中书协展事频繁,而他屡屡入展获奖,知其同为云南人,还小我一岁,便引起了我对他的关注并另眼相看,同时也引来云南书界同好对他的阵阵赞誉。云南书法内敛含蓄,不事张扬,我们很难在各个国展入展获奖名单中看到多于三个云南作者的名字,而赵月秋之名却常常孤单地或伴于一人出现在“云南”一栏之中。接着他又荣获第五届全军书法一等奖,足以证明他的实力与在书法方面的天赋。在我看来,这十多年的云南书法,还没有一个如他如此年轻频频在国展中入展、获奖、取得骄人成绩的人。
赵月秋于84年出生在美丽的云南大理洱源。第一次与他见面是在前年年底,那时他刚从军事院校毕业回到昆明,可谓一见如故,痛饮了一场。大家同是年轻人,又同好书法,没有年龄的差距,更没有礼节的束缚。他开朗洒脱豪爽,是个性情中人,而我也不羁惯了;他酒量不错,我也能喝;他会抽烟,我也有烟瘾,可谓志同道合、臭味相投了。
月秋书法,如其人,如其性格。我不想用各种华丽的词藻去鼓吹其书法如何如何之好,单是他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与荣誉,便是明证!再者,我想那些虚华不实、苍白空洞、枯燥无味的美誉之辞与他并不相符吧?书法一道,以勤学善悟为首为重;其次,历来也注重师生授受;再者,亦讲究地域文化、书法氛围之深厚浓郁,感染其中,道友互相学习敦促共进。窃以为如此三点,对学书者尤为重要,是为正途。而月秋均得其三要。200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军校,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书法中来,其勤可嘉,其笃可奖,而其才情灵性亦可为人所叹服。陕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书法资源充裕、氛围浓郁,他如进了另一个广阔的大天地。在校其间得到了钟明善、刘洪彪、薛养贤等老师的教授指点,又游历结识众多良师益友,眼界的不断开阔,思想的不断丰富与笔底功力不断长进,可谓书艺猛进,其途坦坦,水到渠成,实至名归,为我及他人等羡慕、感叹不已。
赵月秋书法,主攻“二王”行草一路,又能多见其章草“寥寥逸笔”之迹,楷、隶亦多有涉及,不拘于一家一体,凡眼下心里喜欢,随手拈来。观其书作,“二王”风貌呈现无遗,而训练有素的技法使整体的字形、线条、章法驱近精美,深得王书之形、神。而其中又充分透露出他在书法方面的天份与才情,同时也散发着一股年轻人的郁勃之气,灼灼闪耀着理性与感性双重的灵光。我一直认为,对于学习从事书法艺术乃至其它艺术的人来说,思想、灵性与才情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月秋年少成功成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下书坛,“二王”书风劲吹,千人一面学“二王”,月秋贤弟难避于其中,是否有入“俗流”、“流于俗”之嫌?“二王”成书法主流早是不争的事实,王书历经千余年的考验、传承,已在历代书家、文人乃至大众的心灵、审美上潜移默化,形成共识,已习惯于这种精致、文雅的“有意味(韵)的形式”,再说基于汉字结构、人的肢体生理特点,在书写时更易于心性情感的表露与抒发。在这里,我想和月秋及书法同道想要说明的一点便是:并非人人学之而自己就不能学,也并非人人学之自己就要去学,关键是看你是否比别人学得更好更出色!就拿“笔下生花”来讲,同是菊花或者玫瑰花,看你开出的是否比别朵更鲜艳、更硕大、更别有风味韵致。我相信月秋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拓宽自己的路数,更加完善技法表现,丰富自己的书法语言。
月秋此次嘱我写点文字,言当以批评为主,不作赞美之辞,深受抬爱,不觉惶恐,但已应允,当以认真对待以序言视之。盖因在我看来近时风气大多名流贤达始可言序,如此才可能以其居高声远,使得“文翰昌明”,相得益彰。我以上文字仅能算是零散拼凑了,闲读了吧,未能清晰呈现其人其艺,有负月秋寄望。
    月秋正值风华正茂、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时期,在书法的道路上,可以看作是才迈出有力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望他越走越宽越精彩!在我文字结束之际,我以“到此才更进一步,愿君更加努力”与月秋共勉。若以后我再为月秋写点文字时,我可能要站在另一个高度、换一个角度和另一种审视的眼光,以及这种散乱的写作方式了。
2013622日于春城锤线斋
(作者:青年书法家、评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43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436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43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茈碧花开时时开
------品读赵月秋书法
管布坤
来自大理洱源的白族军旅书法家赵月秋是目前滇地最有创作实力的青年书法家之一。相信很多同道和我一样,一直关注着月秋,但还未与之有见面机缘。我们可以随时在书法专业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的重量级权威展览获奖、入展名单上见到月秋的名字,我们可以在网上读到月秋的精彩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月秋书法作品的独特气质与不俗味道。
最近,有幸较为系统的读到月秋的最新创作,小楷,行书,草书,隶书作品,诸体俱全,细品慢阅,每到会意处,内心的自在与喜悦,油然而生。月秋擅长行草,将二王书风的韵致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富有一种秀丽、古朴之貌与时代气息。月秋对历代经典碑帖长时间的博涉约取,精研深耕,因而作品灵动、恬静、自然、飘逸、烂漫。月秋很注重用笔,其笔法娴熟精到,笔势纵逸奔放,变幻莫测。月秋很在意线条的锤炼,讲究线条的质感与内涵,注重线条韵律与情感变化的协调。月秋作品的结体,平中见奇,多变多姿。月秋在章法上思考颇多,其章法欹侧相生,自然流畅,呼应自如,虚实相生,行气畅达自如,将行草书的气势与兴致、激情表达的很充分。月秋在注重书写功力展现的同时,更注重笔墨、情感和心灵的契合,强调传统与个性的融合,既显示出月秋深厚的传统修养又富有极强的创作能力,既彰显时代气息又不失自我风格。月秋的隶书,古雅质朴,用笔流畅,章法自然,意趣横生。月秋在小楷上下了极大功夫,法追钟王,朴质率真,深得魏晋意趣。
一名成功的艺术家,仅有自己的勤奋远远不够,家乡山水的滋养,也至关重要。洱源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因产茈碧花而得名的茈碧湖,那里山峦巍巍,竹修林茂,水尤清澈,波光潋滟,荷柳绰约,山色倒映,蔚为奇观。湖里的茈碧花,稀有珍贵,“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蒪菜”,但每年农历七八月份时开放,也仅在每天太阳刚出和午后两个时段分别开放半个小时左右。可是,当我们品读到月秋那气度安祥、古雅之风的书法作品的时候,情况也就不一样了,正可谓:时时花开茈碧花,茈碧花开时时开!
(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艺公社总版主,中国书坛百强榜“十佳”书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436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436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标题-3yhu.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意丹青
赵月秋
1984年,我出生在云南边陲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没上过几年学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忠诚、善良、勤劳。孩提时代,便喜欢在家中院墙涂涂画画,常常把墙壁搞得面目全非,挨骂自然少不了,在骂声中反倒让我对字画产生了兴趣。从歪歪扭扭到工工整整,功夫不负有心人,写的字也渐渐变得好看起来,得到了周围的邻居和老师们的认可。中学时代,每逢春节,为邻家亲友书写春联,裁纸铺毫,忙得不亦乐乎。曾记得,为了练字,打起手电,掀开被褥,以床板作书案,挥毫作书的情景历历在目;为求得一捆用来练字的废旧报纸,与学校图书室管理员费劲口舌,至此难忘。学书之初,既无翰墨濡染之家风,又无名师秘传相授,吃了不少的苦头,走了许多弯路,但热爱使我忘却了伤痛。
19岁那年,我参军入伍,到了部队这所大学校。因写得一手还算漂亮的字,成为了所在军校里有名的板报员,常常在学校组织的板报比赛中拔得头筹,制作的板报数量每年都有100多块。大学四年,每月的津贴基本上都买了笔墨纸砚,写过的废纸摞起来足足有三四米高。现在想想,以前写的那些虽算不上是书法作品,却为日后的书法学习打下了美术基础。
2006年,我孑身一人,带着一大摞自己的“得意之作”,来到北京,向著名书法家刘洪彪老师求教问艺。本想刘老师一定会对我的习作夸奖一番,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刘老师看过我那些写得十分流利的“自由体”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写的这些字,乍一看写的很流畅,实质却没有来源和出处,线条浮躁轻飘,字的结体尚不可观,路子不正,算是刚刚入门吧。要想有所改观,就要重新从经典开始,向古人取法”。我当时听过之后,如同当头被泼了一盆凉水,刺激全身,这一席话句句真谛,如醍醐灌顶,这也使我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的学书之路还未走上正途。
回到部队,我并不因此而气馁。我想,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有了正确的方向就要不懈地付诸行动,别人可以做好的事,我也一定能,而且我要争取做得比别人更好。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重新翻开古人墨迹、石刻,这次,我不再囫囵吞枣,而是认真观察比较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从用笔到结体,从章法到墨色,认真揣摩,细心模仿,开始了漫长的临帖之路。临帖的过程,是与古人对话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最有收获的。面对古人的经典,越来越感到我自己的渺小与无知,越来越感受到书法的博大精深。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先贤的书法经典中寻找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书写语言,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之路。
2011年,我在第五届全军书法展中荣获一等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选手。接下来,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多项赛事中接连获奖、入展,得到了书法前辈的认可,同年便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回首往昔,苦过,痛过,笑过,自豪过。一路颠簸走来,偶尔拾得古人几颗遗珠,不免沾沾自喜,然如古人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论及艺事何尝不是如此?学书之路没有坦途,也没有止境,我愿用毕生心血浇灌这片热土,钟爱的书法之路。
癸巳之春赵月秋于春城恬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