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易晓亮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谢谢南山兄!
其实清季贵州三大家中还有"黎(庶昌)"一家,他曾去日本搜集中国已佚之书,汇编成《古逸丛书》,功德无量也。
诸位辛苦一下,还可把贵州其他书画名人资料上传共享.近代姚华(茫父)我版已有相关介绍,但尚可充实.再如陈恒安先生,可谓贵州乃至中国书画界的权威,但知之者甚少.小弟最近甚忙,故不能及时赶出,不知哪位兄台愿做此有益之事?亦书友之幸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8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下面引用由老书记2004/12/17 11:03am 发表的内容:
山鸟辛苦了!
建议:引用资料最好注明出处,既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也可为网友今后的学习研究提供一些线索。这些作品基本为贵州省博物馆藏品,出自书法丛刊吗?
资料出自《书法丛刊》一九九四年第一期。
老书记治学严谨,甚为钦佩。山鸟以后定当注意。
同时,感谢韩兄补充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拜谒莫友芝之墓
信息来源: 《黔南日报》(吴文明)  
发布时间:2003-8-19 17:30:00


    莫友芝先生(1811—1874)独山兔场人,是享誉海内外的晚清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书法家、篆刻大师,被誉为“学中泰斗”、“西南巨儒”。由于仰慕这位文化先贤,笔者与同行于年初前往遵义拜谒了莫友芝之墓。
     出遵义县一路东行,往八十里外的青田山而去。暮春的天气阴晴不定,出发时天色阴暗,过虾子镇甚至雨雾迷濛,出新舟镇天空竟清朗起来。这使得焦先生显得比其他人更高兴些,因为他上次来时天公不作美,整个采访计划都在大雨中泡了汤。而这次老天却似乎特别地关照。进入禹门乡后道路变得蜿蜒而狭窄,路面也颠簸不平,有诗曰“山回水复路不尽,百转始到青田陬。”说明青田山之路遥远而难行。终于来到青田山脚的干田堡,陪同而来的葛先生说,到了,莫龙芝墓就在不远的山坡上。
     青田山山势平缓,决无半点险恶,满山的苍翠与山下乐安江的碧绿相映照,江水蜿蜒曲折,清波澄潭。两岸的青田山、子午山、渔塘三处呈“品”字分布,遥遥相望。在这青山秀水间长眠着莫友芝、郑珍和黎庶昌三位文化先贤。“品字佳城横夷牢”即是郑、莫、黎墓地的生动写照(乐安江古称夷牢水),而友芝墓就处在品字的上“口”处。一行人随葛先生顺山路而上,刚上去约莫百余公尺,出现一片平坦的开阔地,绿草如茵,草地上坎便是晚清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莫友芝墓。
     这是友芝与夏氏夫人的合葬墓,坐西朝东。墓前有约80平方米的拜台,可供二、三百人祭奠。拜台中原有四张石桌石凳现已不知去向。墓园呈马蹄形,占地140平方米。原有1米高的墓墙现尚存墙脚。墓丘长11米,宽6.8米,高1.8米,由青石条砌就。墓碑高1.15米,宽0.76米。正中竖刻着晚清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张裕钊手书“皇清诰赠中宪大夫显考莫公讳友芝妣氏夏太恭人合墓”。立于同治十一年六月十九日。墓前视野十分开阔和深远,近处的丘陵与远处的山峦层次分明,一如友芝宽广的胸襟和明晰的人生历程。曾经一次次想象过这位大师的陵墓,看后才知远不如想象中的气派,它是那样的简单和朴实,似乎与他的成就和名气不相称。然而对于一生淡薄名利的友芝而言,这也许是他最期望的归宿。
     同治十年(1871)秋天,刚过花甲的友芝在扬州地区搜集古籍,不幸染病去世。灵柩停在南京莫愁湖畔,凭吊之人络绎不绝。两江总督曾国蕃亲率同撩近百人,前往祭奠,并送挽联一幅曰:“当年虎市桥头,书肆订交,早钦夙学。今日莫愁湖上,酒樽和泪,来吊诗人”。按当时的习惯他的灵柩在南京停了近一年,翌年才由曾国藩出资,由九弟莫祥芝和儿子莫绳孙扶灵柩辗转万里安葬于此。中国传统历来讲究“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可是友芝的灵柩既已回到了贵州,却为何不送回独山故里,安葬在翁奇祖茔呢?翻阅了一些书籍可没找到相关的记载。推而论之,其原因不外乎有二,抑或是条件不允许,抑或是另有缘故。譬如其父莫与俦“贫不能归葬,葬吾遵义可也。”当数前者。而友芝的情况当数后者,因为他的父亲和母亲均葬于青田山。作为孝子的他,生前曾在青田山结庐为父亲守孝,死后同葬青田山与父亲相伴,也就理所当然了。
     一九八二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友芝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常有人来瞻仰和祭奠。墓碑前插些香烛残根,并摆着用松柏扎成的花圈。葛先生说,这是清明节中学生集体扫墓时留下的。怀着对友芝先生的敬慕之情,一行人在墓前也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祭奠仪式,以水代酒在墓前,掬一杯黄土撒在墓丘上,再伫立墓前代表梓里乡亲深深地三鞠躬,并默默祈祷友芝的在天之灵保佑影山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离去时,阵阵清风吹拂着山野,四下发出轻柔的木叶声,就仿佛友芝在向故乡人依依作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UploadFile=7_110345835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UploadFile=4_11034584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UploadFile=3_110345844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UploadFile=myz1_11034586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UploadFile=myz2_110345865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UploadFile=1098066037_11034586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贵州书家--莫友芝

                                                         莫友芝与沙滩文化(题目原为沙滩------南山)

http://www.gog.com.cn  2004年09月03日  金黔在线
普天之下,有些事儿十分奇特,它令人惊诧,令人叹服,令人不可思议。然而,它确是事实。
古之贵州,曾被人贬称“鬼州”。莽莽高原,万山雄峙,千流奔泻,飞鸟不通,瘴气弥漫,蛮荒贫瘠,历代被视为逐客流放之所。史载有李白流放夜郎,刘禹锡谪贬播州,王阳明谪贬龙场驿等故事。在世人的想象中,这穷乡僻壤,非人所居之域,文化可能是一片空白。
其实不然,古之贵州,虽然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但它是一个“文化古国”。贵州地方文化之丰富,贵州文化渊源之流远,至今仍是个谜,待人探索。
且以沙滩为例。沙滩是黔北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小山村。洛安江的碧水清波,环村而过。沿江田畴,两岸竹柳,山色如黛,古柏森森。多少年来,村民们以耕读为本,耕而自给自足,学而不求为官。攻读,只为增知识,修品行,涵养乡风以固根本。在沙滩方圆几里的范围内,文化沿袭三百余年,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从清代乾隆后期至民初,一百多年来,沙滩崛起了誉称“西南硕儒”的晚清经学大师、诗大家郑珍;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莫友芝;著名散文家、爱国外交官黎庶昌。继而,涌现出黎恂、莫与俦、黎兆勋、黎庶蕃、郑知同、黎汝集等数十位学者、诗人、作家。他们或为文,或为官、人各有集,成就非同寻常。这批文人学者,泽润黔北,角逐中原,会盟吴楚,名噪中华,其著述达221种,2000余万言,内容涉及经史、诗文、音韵、地理、训诂、版本目录、科技、金石、书画等10多个领域,诸方面的文化学术成就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三贤,其著述宏富,成就辉煌,影响深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郑子尹、莫友芝合纂的《遵义府志》,全书48卷,体例严谨,考证精赅,文辞典雅,“精炼而无秕,周密而罔遗”。全书80万字,参考书目达358种,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中第一”。张之洞亦赞《遵义府志》是最优秀的志书之一。《遵义府志》在中国方志林中颇负盛名。著名学者章士钊诗赞曰:“西南两名儒,俱出??巅,经巢(郑子尹)尤笃实,著述纷云烟”。纂修《遵义府志》时,郑子尹年方33岁,莫友芝年方28岁,可见其学识渊博,才华绝世。
再值得一提的是沙滩的诗词。国学大师钱仲联云:“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近代名家缪钺、钱穆、胡先?、钱钟书、白敦仁等对沙滩诗人及其诗作评价颇高,郑子尹的《巢经巢诗集》备受诸家推崇,誉郑子尹为清代诗家冠冕,堪与李杜苏黄比肩。沙滩文人,人人有诗集。诗风大开起源于黎恂。黎恂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诗家,他培养出一批诗人,“万马如龙出贵州”,声震华夏骚坛。徐世昌编的《晚晴
诗汇》收了沙滩10余诗人的诗作,郑子尹的诗选入30余首。
郑子尹、莫友之、黎庶昌在《辞海》上有条目;在《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古典文学辞典》、《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发展史》、《清代艺术概论》等众多国家级工具书上,均有沙滩文化和沙滩文人成就的记载。《清史稿》中有6人入传,《大英百科全书》亦有沙滩学者条目。近百多年来,沙滩成了众多文人学者向往和瞻仰的“文化圣地”。这个小山村的文化史,祚延300年,孔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沙滩文化传承达10余世,这是贵州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全国文化史上也属罕见。学者专家惊叹!称之为“沙滩现象”。
上世纪40年代,浙江大学教授、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提议撰修一部《遵义新志》,由著名学者张其昀教授主编。此书《历史地理》章中,将遵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分为夜郎期、??期、杨保前期、杨保中期、杨保后期、老城期、沙滩期、新城期几个阶段。沙滩期以文化闪光为主要特征。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及文学院长梅光迪、史学所所长张其昀等人亲临沙滩考察后,将沙滩定为全国知名文化区,“沙滩文化”由此定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积累和沿袭,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堪称中原、江滩、湘楚、巴蜀等地的文化名人相对集中。然而,“沙滩现象”使黔北学者李联昌神定专注,他受浙大教授王驾吾称沙滩为“文学之国”一语启发,对沙滩文化潜心研究二十有年。他持严谨态度,研读了全国一些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志书,如《济南府志》(李清照、辛弃疾的故乡),《苏州府志》(冯梦龙、唐伯虎的故乡),湖北《公安县志》(三袁的故乡),《余姚县志》(王守仁、黄宗曦的故乡),《眉山县志》(苏东坡、郭沫若的故乡),《桐城县志》(方苞、姚鼐、刘大木魁的故乡),《常熟县志》(翁同龠禾的故乡),《武进(常州)县志》(洪亮吉、唐顺之、邵长蘅的故乡)等等,均未找到一个文化村,能在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持续时间、文人数量、作品数量和文化的涉及面以及文化成就诸方面能与沙滩相提并论!为此,李连昌著文大呼:沙滩应名副其实地称为“中华文化第一村”。此语信然。
近百年来,中外学术界研究“沙滩文化”,学者蜂起。他们多次在遵义、贵阳、独山以及日本等地召开“沙滩文化”学术研究会,专家们已在海内外发表上千篇研究文章,出版专著数十种。专著中,首推贵州“沙滩文化”研究专家黄万机(遵义县人)的《郑珍评传》、《黎庶昌评传》、《莫友芝评传》。黄万机的三部力著,材料丰富,翔实可信,论述精辟,颇多新见。三部《评传》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反响。1994年在广州举行的中国近代文学会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将三《评传》视为“微观研究”方向加以提倡;专家学者们将“沙滩文化”与“齐鲁文化”、“河洛文化”、“巴蜀文化”相提并论。“沙滩文化”能崛起南荒,颉颃中原,蜚声海外,并不完全是因它那独特的地域,人杰地灵的缘故。关键在它表现出实事求是,好学深思,经世致用的学风和昂扬奋进的进取精神。
而今的遵义县,是国家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县委、县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对优秀历史文化,对当代先进文化,高度重视,大力弘扬,热情鼓励。
近日,遵义县文联惠赠我一本文学刊物,名曰《沙滩》。此刊物由县文联主办,是在遵义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创刊的。“沙滩”二字由著名诗人晓雪书写。封面上,清代三大硕儒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的头像令人望之肃然起敬。整本刊物显得朴素、庄重、高雅、大气,显然是一本严肃的文学刊物。翻开扉页,“解读沙滩”栏目中,黄万机的“沙滩文化??谈”一文,将“沙滩文化”定名以来海内外学术界研究概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他数十篇各类文学作品,才华闪耀,生活气息清新浓郁,均系遵义县作者们的新作。刊物卷首语《关于责任和义务》言明创刊宗旨:即传承光大沙滩文化,重振沙滩文风,提倡人文精神,教育子孙后代,鼓舞奋发向上。利用此园地发现和培养更多乡土文化人才;利用此载体不断展示遵义县“三个文明”建设成就。据统计,目前遵义县境内,有成果的学者、诗人、作家、书法家、画家、艺术家,已达数百人之多。
沙滩文风不衰!“沙滩文化”传承光大有人!

 作者:  来源:贵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