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830|回复: 0

石破天惊!——郑志刚论傅抱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按:此文为著名美术批评家郑志刚为《书画世界》“书画网评”专栏而作,石破天惊地首次提出艺术家的“天才密度”问题,识见高卓,不可不读。
/ e: q( F/ p  G% O7 Z
* C3 ~" |! {# I
  `! O4 a& N' o) y/ G* \
           傅抱石的“天才密度”
$ L" V2 k8 G  O& \$ T& g
                                                  郑志刚! U) j2 q* U" }- t  T, V6 B& L; n

  t/ J8 y# e) r2 I
        据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网、东方书画网、中国文物网等多家网媒报道,由中国民生银行、炎黄艺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的“现代中国画开拓者——傅抱石大型艺术展”于2011年9月6日在炎黄艺术馆开幕。展出由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提供的139件作品,包括傅抱石各个时期、多种题材的绘画作品99幅,篆刻作品40件。展览同时展出傅抱石生平照片、傅抱石年表、傅抱石出版著作等珍贵文献,为广大观众呈现了傅抱石全面而丰富的艺术生涯及艺术成就。- X' Y& x) ~  y7 J2 C
, Z( ?- j# V  I+ T( i( W2 g
        傅抱石是毋庸置疑的大师级艺术家。没办法,大师基本上都是天生的,足够的天才加足够的勤奋,就是大师。天分不足,再努力、再争取都没有用。大师几乎都是通才,只擅长一项,甚至两项、三项,再多些内容就眼花缭乱招呼不过来的人,也与大师无缘。拿傅抱石来说,国画(山水、人物)、书法、篆刻、美术史论,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大师的另一评判标准,是其作品能否令观者持久激动。傅抱石的作品甫入眼帘,即以汹涌大美将人瞬间裹挟,那奔涌的诗情、宏阔的意象、娴熟的技法、苍润的笔墨、高华的气质,莫不“蛊惑”眼目于俄顷。心跳怦怦、双眸痴痴,久看不厌,常读常新,斯即大匠之作。
: D0 h$ e, x' _; b' Q0 c2 K. n* o: ]& A* f3 z1 ]- a
        可惜傅抱石只有62岁的寿龄。我在考索了诸多大师级艺术家的年谱之后,得出了“天才密度”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窃以为,对于大师级艺术家而言,天才密度与生理寿程恰成反比。前者越高,后者越短,反之,前者越低,后者越长。我们常常庆幸齐白石、黄宾虹得享鹤算,怅叹赵之谦(55岁)、徐悲鸿(58岁)英年早逝,却不晓得他们其实只是“天才密度”不同而已,根本不必为之额手或扼腕。
4 k. A4 j0 A" K: O& K* Q9 r& m$ ?& F" P$ H2 A5 {
        21岁写出《国画源流概述》;25岁写出《中国绘画变迁史纲》;31岁在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画展;《七律•长征诗意》、《沁园春•雪词意》、《清平乐•六盘山词意》等系列作品,开毛泽东诗意画创作先河;1957年5月,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家代表团的团长,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写生作画、举行画展;1959年6月,9天时间完成《韶山组画》和《韶山全景》,成为第一位来到毛主席故乡写生的画家;同年8月,与关山月一起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旅行写生,等等,都是傅抱石一生中“天才密度”所撒布出的具体“节点”。
' Q* c' L9 r: {' ?5 O! k* E( D: J# d, ]# k; G
        傅抱石打动我的另一点是,他每每使用小篆书写画题(譬如《虎踞龙盘今胜昔》《沁园春•长沙词意》《井冈山》《龙井道上》《西泠暮韵》《黄河清》等),篆法娴熟,笔力苍劲,见出成就一个大画家所必须的书法及古文字修养。我甚至偏执地认为,一名杰出的国画家,如果对篆书、篆刻没有深入把握,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在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身上,这一点都无例外地得到了佐证。
4 v& G1 R$ V7 u. d  n$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