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6-11-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3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编者按:此文刊《书画世界》“书画网评”栏目,乃著名美术批评家郑志刚最新力作。近年来,郑志刚以自己坚毅持续的努力与迥异时好的写作,对书画评论界“虚伪甜腻”之风进行了有力矫正。读此文,视角刁钻、观点鲜辣,痛快淋漓,一仍旧范!
: i. B+ z* {; m7 v/ B* E1 w3 [5 R; c, }% y B7 w
许麟庐:风快的“和、平”8 g+ n: t$ X4 c4 f
郑志刚
# e5 ^ o$ V7 V# Z* n$ K7 z) ?/ e F1 y6 z; M' F7 m
据新华网、中国日报网、新浪网、中国美术家协会网、光明网、大众网等多家网媒报道,2011年8月9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画大师许麟庐在京去世,享年95岁。
; F4 _; W- @/ l4 g3 a) S( ~
0 K' v' C" C) p, j+ q, g6 {3 g& e “笔墨无极;竹箫有声”,这是悬于八宝山许麟庐遗体告别仪式上的一副挽联,画家黄永玉所撰。且不说内容如何,单就平仄论,尾字上仄下平,大体也说得过去。但“墨、极”皆仄,“箫、声”皆平,就不如平仄“马蹄式”参差的效果好。以黄永玉的文艺声名,作如是要求,也许并不苛刻。议及此,我联想到前不久刘正成举行的“江山寻绎”书法个展上,被置于荣宝斋展厅醒目位置的刘氏自撰“松低压竹;草长碍花”一联。表面上看,兹联似乎具备 “马蹄式”平仄参差,但问题是,依词性对仗原则,与“低”相对的“长”字,当为“长短之长”,而非“成长之长”。若是,则“低、长”同平,显见失对。矧品审联义,“碍花”之草,必因生长过速过高而招人厌嫌,这样倒是按住了平仄失对的“葫芦”,却又起了词性失对的“瓢”。这副在刘氏创办的“中国书法在线”网上被誉为“非常有名的”的对联,现在看来,事实上潜藏着不易察觉的硬伤。在细枝末节上挑挑知名文艺人的刺儿,有益于他们事业及心态的良性发展,是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好。3 P& K4 U7 O" ?3 |3 I2 g
$ D0 j. q- `) A5 X8 {6 ^6 G4 R6 |
赶紧踅回来说许麟庐。许是山东蓬莱人,1930年代从溥心畲游,1945年经李苦禅介绍,入齐白石门墙,十数年随侍左右。齐氏艺术之奥窔,当悉收眼底。“启予者,麟庐也”是齐白石对许弟子的题赠之语。我发现,齐氏有着极强的培养拥趸的能力,非常善于打人际心理战。凡是长期对自己有好感的人,他总要不失时机地题字、赠画相“笼络”,朱屺瞻、李苦禅、崔子范等,都曾受过他不失时机的“话语打点”。书画家欲成大业,必须积极发掘并培养自己的“贵人营”及“粉丝团”,这是我们在借山翁艺术本体之外所获得的一点儿启示。
- K8 e4 }6 G% c" N) w V, I: f, ~* k0 B: g( R3 ~& s
“和平画店”这四个字,如一张金灿灿的商标,直接贴在许麟庐的额头,大大扩张了他在艺界的知名度。1951年,在齐白石、徐悲鸿等人支持下,许麟庐变卖面粉厂,开起了画店。齐木匠的大多数画,都卖在这间不足40平米的画店里。据说老人每周都要到店里坐阵,还为题写匾额。后来徐悲鸿、陈半丁也分别题写了店名。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吴祖光、新凤霞等文艺名流,都是画店常客。连陈毅也亲赴画店看过,还希望能在上海也照样开一家。叶浅予、李可染、陆俨少、傅抱石、蒋兆和,通过画店,与许麟庐皆成密友。: f. ~+ c* N+ Z% ?! I
9 e; S1 L* V }5 T6 x3 ? 依今日眼光看,“和平画店”实际上是许氏在文艺界绝好的外交会所。一些外地画家,如周怀民、亚明、宋文治、陆俨少、关良等,逢上京来,甚至常常吃住他家。经营上的赔赚倒是次要的,关键是通过这个名流荟萃的窗口,许麟庐从容塑造了自己在美术界“柴大官人”的良好形象。人气指数和人格形象紧密相关,想在画坛混成个“腕儿”,不操心让这两个指标节节高企,后果是无法想象的。这是许前辈赐予我们的一点甘苦经验。
/ @+ v7 H( W% b$ W0 k' t( C$ D4 b/ U: O7 D( N0 A7 ? G
但实际上,许麟庐生性憨厚、淡泊,不长于处心积虑的规划或算计。有意思的是,店名“和、平”二字,恰恰作了许氏情性的绝好注解。“文革”期间,他备受打击,曾被“发配”湖北咸阳,作品上过“黑画展览”,后来回首这段经历,却只有饱含哲思的淡淡一句:“人若不受苦,画就没有深度、没有豪气,苦难是画家的师友。”晚年自荣宝斋退休后,许氏携眷隐居于北京顺义南卷村“竹箫斋”之中,朝霞夕照,春花秋果,言笑忻忻,安享恬淡,艺界呼作“国画大隐”。关于许麟庐,黄永玉有评:一生知足、自得其乐,不显耀、不满溢,大方、厚道,懂分寸、严操守。
8 s/ a/ f( s7 T9 u; T. n+ a+ Z _
+ M" |- [* h L) z, d& u 论江湖“混术”,平和憨实的许麟庐自然不能与黄永玉比肩,但他的国画艺术,却不容小觑。他以写意花鸟见称,亦能山水、人物,落笔风快,与齐白石之谨迟沉实,判然有别。单凭这一点,即可见出许氏对白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学我的心,不要学我的手”等教导的铭心体悟。他笔下的苍鹰,近乎李苦禅,而鳜鱼,似乎借鉴了八大山人。他的花鸟画,在齐白石的基础上,对吴昌硕、徐渭、陈淳、石涛、潘天寿、民俗艺术、京剧艺术等,都进行过悉心研摹、取舍化裁。题材多样,形象生动,笔墨爽健,画面洋溢着自然天趣。! \8 }/ _& h. w9 q0 ?
% B3 u% y' |/ `* _
在齐白石门下弟子中,许麟庐不算“奴才”,比娄师白、齐良迟要高明,但不及李苦禅、崔子范面目独立,笔墨体系及审美意象皆不够完备、特出,唤作“国画大师”,稍嫌过誉。而事实上,许氏亦曾极意推拒过“大师”桂冠。我个人以为,他书法的价值,至少不在绘画之下。乱头粗服、雨雪纷披,字态饱实近颜真卿,情势飘潇似张瑞图,虽多露锋而不失浑厚,如风撼老木,吱嘎作响,一种苍拙之态,信非柳絮杨花之流所能梦见。倘许氏专意作书家,深探传统,淬炼笔法,成就或在国画之右。
4 [ A2 Z: S5 m5 k& ?
: l6 @. ~$ `" J+ E: r+ N- n)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