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4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4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好心情

张雪秋诗意《墨颂长安》墨潮雅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墨潮拍浪书案上
长海寄情砚池中
P1210491y.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总听大人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观其字便知其人。就为了得到这么一句话“字如其人”的赞语,我开始用心的练起钢笔字,并单纯地把书法理解为写“漂亮字”。这个错误概念一直到就读美专后才得以改正。
    书法是美专里的一门主课。四年正规系统的学习,使我懂得书法是通过笔墨语言来反映书家情感、思维的艺术。我在临摹书作时,除了精心揣摩他们的用笔、用墨、章法布白外,更注重的是隐含其中的神韵。
   我是在学了一年的柳楷后转学行书的,初学黄山谷。黄字用笔圆浑,多顿挫,中宫收而手脚放,开放大气,颇合我口味。一年的柳楷让我手脚极受束缚,写出的字呈僵死状,而黄字的联系让我摆脱了这种状态。我认为,有楷书功底的人学行书,以黄山谷《松风阁》帖入手最佳,因其字形接近楷书,而行书笔法又甚为鲜明。通过学习黄山谷的行书,我掌握了基本的行书用笔要领,后又转学很多书家,如二王、黄道周、王铎、张瑞图、米芾、苏东坡等等,其中最为中意的莫过于二王和苏东坡,喜欢二王的清雅、飘逸、脱俗,欣赏东坡的拙朴放达。其实,在学习书法这方面,我并不老实专一,可说是个杂家,喜欢不断地更新字帖。在研习行书的同时,不时地要吃些“零食”,临一些汉碑、六朝墓志造像和草书。我发现,正是由于我的不专一,才提高了我对书法的审美鉴赏力,如《张迁》、《石门颂》等碑的力厚骨劲、气韵高古、金石气浓郁,墓志造像的天真烂漫,张旭、怀素、王铎林散之等草书的纵横捭阖、恣意挥洒、虬龙盘结,都令我心驰神往。
P121098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对于古帖的心追手摹,说到底只是为了最终形成自己的书风而作的必要功课。成熟的书家可以运用精湛的传统笔墨技巧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情感,形成自己的独特书风。而书风的高古、大气、脱俗与否,则取决于书家自身的素质,所谓“书品即人品”。深厚的传统功底与高品位的修养,两者缺一不可。我时常困囿于笔墨技巧不精湛,很难把所感表于毫端,不能心手两畅。我追求的书风是落落大方中能见散淡,散淡中又能见精到。我在创作时,喜欢找一些色泽清淡、不易渗墨的纸张来书写自己的心情,用笔比较拙朴厚重,多用浓墨,偶尔浓淡兼施、枯润互映,章法上不求刻意的错落变化,但求温润、古朴、淡远。在用印方面也是遵循这一原则,我认为印章可以起到润色、平衡重心、丰富作品内容的作用。在选用印章时,我比较在意印章的内容风格是否与作品相协调,盖印的多少则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
    说来好笑,我当初练字的动机是欲求“字如其人”,一心想练一手娟秀、婉约、充满女子气的字。而今,我的笔低风光却是另一番风貌,圈内圈外的朋友说我“字与人不相符”,这么秀气的一个小女子,写出的字却是浑厚朴茂、充满男子般大气的。这可能跟我受黄、苏影响太深有关,一举一动尚未脱离两家樊篱。我非常欣赏弘一、八大的书法,喜欢其中的恬静、淡远、超凡脱俗的气韵。气息淡古的字是要靠精深的笔墨技法来衬托的,而这正是我的缺陷。二王的笔法最丰富,运笔潇洒自如、沉着痛快、神采飞扬,欲加深自己的传统功力,我当多临摹古人的佳作,在点画上多用点功夫。
6659697949142139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真正孤独的时候才会在意亲情,友情,其实亲情,友情,爱情,都同样重要,都同样是宝贵的财富!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是穷人多,富人少?因为大多数的穷人都是弯路走的太多。 在通往财富的道路上,你不但要忍受失败的打击、奋斗的苦痛、世事的艰难,还有忍受所有持错误观点的人对你冷嘲热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绘画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即是把自然界中的一些山水树木花鸟人物来具体化或意象化,将画家的思想表达其中,寄托于宣纸之上而使之再现,进而表现一种生活的美感,表现画家对自然界美好景象与事物的感叹。这便要求画家除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外,更应具备高深的文化素养、宽厚的精神境界和激扬的才情灵气。采访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美协副主席、济南画院院长杜华女士,品赏其画作,使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感悟到了她作品中追循艺术规律、坚持创新发展、融汇中华文化的一种大美的气息,感受到了她为人从艺的挚爱追求与高雅境界。
15765413445732107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psu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柳亚子先生[七律](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向渝州叶正黄。二十一年归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的情诗(张雪秋)

1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那么你的香郁/必须倚赖我的无味。

2让你的干枯柔柔的/在我里面展开,舒散;/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

3我必须热,甚至沸/彼此才能相溶。

4我们必须隐藏/在水里相觑,相缠/一盏茶功夫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5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的(噢,轻轻的)/落下,攒聚在我最深处。

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

10273836650107218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柳亚子先生[七律](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向渝州叶正黄。二十一年归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华,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称延安景物华。

和柳亚子先生(林伯渠)

骇浪惊涛四海哗,新时世界叹花花。百年岁月流如矢,几度兴亡话与茶。

士到危时方见义,国无净土忘为家。岿然南社风流在,珍重文章报国华。

茶诗论长寿(朱德)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说明】朱德同志一生日夜操劳国家大事,仍然能活到九十多岁,其长寿的密诀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喜欢饮茶是重要原因之一,他尤其喜欢庐山云雾茶,他曾在庐山上写过一首饮茶诗,表达了饮茶与长寿之间的关系。诗句浅显易懂,却清楚体现了庐山云雾茶的优点及性能。

访梅家坞(陈毅)

会谈及公社,相约访梅家。

青山四面合,绿树几坡斜。

溪水鸣琴瑟,人民乐岁华。

嘉宾咸喜悦,细看摘新茶。

初饮高桥银峰[七律](郭沫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豆丁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磋。

茶诗入禅二首(赵朴初)

(一)吃茶[五绝]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说明】诗中,赵朴初化用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意,引用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林法语自然贴切、生动明了,既是诗人领略茶叶的写照,又是体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国——茶的故乡

东赢玉露甘清香,椤伽紫茸南方良。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无涯让故乡。

【说明】赵朴初在诗后加注:“日本宁治产玉露茶甚佳,斯里兰卡(古称椤伽)产红茶有名于世。”这首诗从赞颂日本名茶宇制玉露茶,斯里兰卡(椤伽)紫茸茶入手,占出了中国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欲唤天涯认故乡”。

初饮高桥银峰(郭沫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怠来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4385380137166003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