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第一现场】“画韵琴心——荣宝斋画院雅集·古琴暨书画展”在京举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樊怡个照.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5-24 15:11 编辑

--展览作品欣赏--

琴画情结

有时独享清静,听一曲“平沙落雁”,那清丽的泛音就像滴泉落盘,清脆明亮;细腻的滑音,如潺湲的小溪,轻虚婉转……整个人都沉浸在舒缓的曲调中,忘却了疲惫,忘却了烦恼……
这支古琴曲之所以能够打动我,是其琴声之外的那虚静空灵的意境,让我总能感受到一种缥缈、淡雅和悠远——在烟波无限之间,群雁归落,上下回翔,漫步沙洲……夕阳灿色的映照,幽谧寂静的河滩和机警灵动的群雁,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展开无边的想象。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平沙落雁”是“潇湘八景”之一,为湖南潇湘二水之间的景色,分别有“山市晴岚”“渔村落照”“平沙落雁”“远浦归帆”“烟寺晚钟”“洞庭秋月”“潇湘夜雨”“江天暮雪”。
“潇湘八景”的绘画题材,今所知道的,最早出现于五代黄荃。北宋画家宋迪、赵佶,南宋的夏圭、马远与其子马麟,僧人法常、牧溪等皆有画作传世。最为突出的是北宋画家宋迪,《潇湘八景》是宋迪被贬失意时所作,立意与杜甫流落楚地时写的忧愤之诗相关。所以这些山水画作也被人们称为“无声的诗”。南宋米芾看到这些山水秀

美、气象万千的作品后拍案叫绝,为每一幅画作诗题跋,称为《潇湘八景》,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也正是这种诗境的融入,揭开了中国山水画“重意轻形”“以景喻意”“借意传情”的审美境界。
琴境亦如此。“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求之弦中”强调演奏方法和技巧,是琴境中的实;而“得之弦外”是追求修为和学养,是琴境中的虚。虚实相生、情境相融的“弦外之音”才是最重要的。一支好的琴曲,之所以能千古流传,凭藉的正是琴家精湛的演技、高尚的琴德、无求省心的情怀和“弦外之音”的艺术境界。正如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所言:“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这才是求真的琴艺呀!


樊怡辛卯之春写于兰馨斋

徐子湖畔.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5-24 15:13 编辑

--展览作品欣赏--

清音养心  山水怡人
                 ——樊怡其人其艺漫谈

许好成

去岁深秋,应唐辉、老圃二位先生之邀,来北京荣宝斋画院受聘书法教习,有幸结识了樊怡先生。她那豪放中不失细腻、谨严中更带率真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她虽是一位纤纤女性,行事、做人、为艺却透着一种爽朗、豁达、果敢、英迈的丈夫气,不由得令我肃然起敬,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微风习习,凉意爽爽,怡君邀我们几位道友到她那里喝茶。怡君的工作室不大,一张画案占去了大部空间,再加一张茶几,半圈沙发,显得有些拥挤了。但都摆布的井井有条,可见主人是一位非常细心严谨之人。办公桌旁边放了一张古琴,那琴桌是老榆木做的,看上去古色古香非常简约。墙上挂一幅吴昌硕的逸笔草草的花鸟小品,案上放着文房四宝,让我感觉主人的高洁与清雅。半盏清茗入口,我从淡淡的茶香中品味出主人的宽厚仁慈、虚怀若谷的品格和不随流俗的逸士之气。又听怡君抚琴,仪态大方,入精入微,人弦共鸣,分明是天籁之音,亘古童声。这时,夕阳余辉穿过轩窗,洒落在斗室之内,让满屋的文朋道友感谢到分外的惬意、爽心。
怡君又捧自己的画作,让我指教,令我十分汗颜。她没有大画,大都是尺牍小品,却气象阔大。看得出怡君的山水画出自董其昌。董其昌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大家,有淡墨宰相之称,而他提出的山水画南北宗的观点在中国山水画南北结合上,具有开宗立派的意义。又兼他是书画集大成者,山水画非笔精墨妙,超凡脱俗,至今仍在影响中国山水画的走向。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怡君师法董其昌,其画格自然高矣。
品读怡君的山水画作,线条劲挺、笔墨苍润,既有北派山水的苍茫浑厚,又有南派山水的温润华滋。那群山峻崖、老树枯枝、山间溪流、峰上茅屋、松涛林壑、天边流云,笔触细腻精微,俱注入怡君殷殷的深情。由此可以想见,中国山水画是水墨点线艺术,亦是写心写意的艺术,它来源于自然,又超乎自然,是笔墨精神与文人情怀的绝妙结合,而决不是自然物象的描真写实。看怡君的山水画,切勿用时人俗眼,要用心去感悟其画面背后那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这时,你便读懂到了她那种素朴、真实的情素和不与人同的艺术语言。
诚然,怡君刚刚涉入画坛,笔墨线条还有些稚嫩,但以怡君的聪慧、灵性、才智,再加上她一以贯之的勤奋和刻苦,可以断言,她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笔墨语汇,也一定会画出山水精神,写出文化品格的

_DSC1252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DSC_01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白云淡宕.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层峦秋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斗方.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樊怡 湖山幽居 20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竞荣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临水而居.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