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八零点将录】八十年代优秀书家推荐系列——李立山(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8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展览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有李可染风格的那张树,其他银纸画的太过套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办展览对于一个书画家来说是最高兴不过的事情,恭喜立山兄,喜欢颜字横幅那种大气象,也喜欢画,篆刻亦佳。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立山先生的行草书以二王为宗,旁涉颜鲁公之意味,体势开张、刚柔相济、用笔轻松自然毫不强求顺势生发。这种轻松却不含糊是建立在精致的基础上,每一笔每一画都有俯仰立卧、欹正敛张之态,十分到位。书写从容闲适透漏出悠然淡逸的趣味。大片空白营造出虚静的氛围。笔清墨淡风韵自远。
  ?5 S- I$ t. j& l    李先生的印作,感觉其创作审美定位恰到好处,既与时代的审美特征相契合,又不失法度渊源且又合乎篆刻艺术自身的规律,借用《书谱》中的话来说,就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观李先生的篆刻,一字一画无不呈现了其巧妙的构思,高古的风格,来展现抒发自己对艺术的性灵。每件作品都精雕细琢,渗透着真意,通过刀法运用,在块面布局中鲜明地表现出不同轻重虚实的节奏感。一个小小的印面,承载着他的情感、气质、学识乃至人生理想。他的印作既有古印的平静醇厚,又有今人的风流倜傥,方寸之间的美在平淡中透着惊奇,在微小中透着宏大。
1 \; n- f  c' c+ Q; d7 d    李先生的绘画是真情的流露。所作山水画,以宿墨淡彩,重笔入纸,逸笔出尘,写胸中逸气,书文人情怀。先生笔下,那山林秀水,危岩丘壑,幽径禅房,高天流云,老树新枝,峰间清泉,已不再是自然山水之象,而是画家赋予山水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其点线笔墨得八大山谷朱耷气象,画作趋于一种萧散古雅之姿。同时,他由书入印,由书入画,博学多才,堪称青年之佼佼者,吾辈之楷模。

+ @' I6 f" f" @- S" R( V  M 7 U. }# Z: x  @& ]4 X4 ~1 Q+ H

9 u, W& q2 N# {* l7 E3 V
/ [# w, @$ ^. R3 p* O
, w  I# C5 }& O% w3 H---------------------------------------------------------------------------------------------------------------------
; D6 x. G- s0 E; V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寿建刚  电话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V( ~8 N  Y- D- S: o9 f3 [% E
北兰亭书友会创始会员   兰溪市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主席  [  入展中国书协展览12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展览成功,能够涉列各帖,并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可见平时用功甚勤。初见作品,笔法很稳重,老炼,然以为出自一位至少四十开外的书者,读了后很是振憾,特别是学写颜的那些作品,很是喜欢,很沉着,娴熟,愿你的书艺长进。再次祝这次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有作品集送,希望得一本收藏。陈兵  武汉市新洲区文明办  430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展览成功。- W( K3 g! A2 q; B2 G5 y
佩服!85年的,功力雄厚啊!心都用在专业上了,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谈l李老师对书法艺术风格的认识( x# }+ V- ]/ W6 N6 g
1,从老师书法用笔意识看线条凝炼委婉,如绵裹铁,刚柔相济,;表现得摇坠生姿,从容不迫;透出一种简静萧疏的气氛.书法艺术中,大凡多用圆笔者,则圆转醇美;一位书法家其用笔的掌控和理解能力直接决定着书作的水平.而在老师书法作品的用笔中起收处藏头互尾;不漏圭角,但是笔道酣畅而坚挺,浓墨不涨不浮,枯笔不涩不滞;完全以中锋使转,虽全力以赴;却毫无狂燥;粗野;跳荡;凝滞之笔.5 `' S# T7 ~  e! H. W
2,在书法用笔中以及书法表现意识过程中,与书法家字身的练习;学习;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对于笔性的发掘在与书法家自身;笔法的灵活多变;多姿多态;都要书法家去用思考的意识去布局谋篇;大胆的使用浓墨;飞白;极大的增加了字体在书写过程中墨色的变化与对比;有此更最近了整副书法作品的笔情墨趣和视觉冲击力.
9 X. L9 v1 @7 u  [' j: {9 F3,从个人书写的角度来看:使自己的书法作品更有个人的书法个性情怀和书法韵味以及对书法追求意识的延伸------那就是和古人的书法情怀对节;那更是书法神秘特性的历史韵味;韵味和意趣是书法家对于书法艺术美学上的一种个人化的追求,和书法艺术是相辅相成的;( q* a3 j$ d& F# N' Z
4,用笔与结体也是书法家在书法艺术追求中的重要组成因素.看老师的书法作品能做到收发自如;开阔得体;乃书法意识的顿悟与古代文人书画家的情怀是紧密联系的;字聚敛中心;有的大气磅礴;;以气势统章法于一起而停匀有度,破常规书法而达到自己所要的理想世界;故作品看起来舒适自然;展现雍容昕雅;同时书法作品蕴涵着深远悠久的书写情绪以及稳重的力量.使观老师作品者产生一种如远如近,乍晦乍明的感觉
8 E3 i# V" |& d# c" w. K4 W5,体灵活多变,无任何修饰;天真直率;豪气长书;是自由发挥与古人书法意识情节的完美集合;同时形成书法书写理性意识与感性意识的完美统一/从书法作品整体看:书法用笔或者转运笔收敛,用笔气势连带飞移;流畅迥逸,观其细致书写之处:如唐太宗所说:"状若断而不连,"或者也侧锋为出,锋连峻厉而气势深厚,结字横张,质地古朴;或者笔画洒脱酣畅舒爽,线条动感时跳时静;结合以上感觉开合自如,受放从容;乃一气书成之书法作品/感觉2:作品中尤其是草书作品具有较强的单字单字意识,
) g" Z9 U9 p+ a+ ?  D6 }! }4 v* j即使是单字的独立性与古代的草书都是无痕有机的整合;这就是创造书法意识的诞生,书体流畅圆韵,自然苁逸于一体的个性书法风格.
. T+ j9 n# `, B( e从笔气势上看;建筑书法体系疏密有致,生动俊丽而飘逸,气脉贯通;率意畅快.
3 p# y+ Y/ w( u1 [  @9 b唐张怀观日:"非草非行,流动与行;草又处其中间,字无拘束;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弛神纵,超悟中飘逸而悠哉;挥洒自如;如大写意水墨画;随意识变化呼之欲出;乃逸
/ \9 q' v2 d2 @: G4 H7 p品也;"时而风行雨散,韵色开花;为上乘之佳作
, i2 X% g  o/ x8 n: {& t6;老师以其过人的的智慧开创了新的书法风尚,确立了写意风神;正气豪迈;大唐遗风之亘脉;晋之文人的情怀;书风流畅和美,韵泽典雅的艺术气息.在传统古人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赋予了书法气质的灵动,飞扬和奔放.; d0 u9 L& Y0 ?3 L! P5 P! n1 Y
从整体书法作品看:用笔轻重缓急中;用墨大胆;注重浓淡枯湿干燥之韵味,用墨  ^2 w: o9 _0 u, T" m$ u; _
挥洒自如;丰富多而有变化;乃用笔之上策也;从气韵看书法作品;字体大小错落有质地,随老师性情而挥洒;书法章法从开始时候的中间思考到作品的完成是笔墨布局挥洒兴情所为之;到完成;作品更加韵味古拙古色;流畅圆晕;章法更加天真浪漫;乃人与书法相融合的天成之作品.
2 V3 D$ q1 W$ D! z三在作品中还能看到明显的汉碑的迹象;有时候用笔方圆同并而抒发自己的情感意识;那是感性与理性书法意识的整体调和;线条有力而赋予跳动感觉;刚柔相并而不失豪迈磅礴大气;直爽洒脱之气质;能做到跳跃性和动势感的书法书写意识;乃逸3 ?9 K: b8 \$ _/ l; ~
品之作.
! J* @$ W/ Z8 ?! ^, ?3 I' c8 }+ Q3 `作品奇正照盼,俯仰离合;可为意态横生;一气书成之作品.布局分白似乎信手链来;有可知书家的书写意识的苦心;在今天作品作品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的汗水与付出.
5 k$ s, U2 R$ N9 y作品在谋篇大气磅礴之时;感觉有一种唐人盛世歌舞飘逸;摇缀生姿;婉约绝美的散文诗;时而感觉像一曲交响乐曲;让人意味深长;远观如水墨淋漓的水墨画;或者蜿蜒盘行;或者横拦截石;或者险峰挺峻;或者婉约密人;或者...........* t) Z) w+ G+ t7 Q
7,1,从老师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从用笔上沉稳浑厚,但是沉稳不失灵动;浑厚不失秀逸,提按分明;主画扎实,牵丝细劲;纤侬,方圆转化从容自然而不事雕琢.
/ r: X( O+ W4 l2 x: g, k2,其字法简而不陋,以转使为形质,点画为情性;结构宽适虚和.& u5 H" o( k9 x5 W7 b$ @
其章法布局能作到字体大小错落;虚实以及墨法的干枯潮湿,浓淡变化那是极其不容易的.如果没有长年累月的锤炼;与古人的对白;怎么会有今天如此胸有成竹而且如此的收放自如;自由洒脱;那是书法意识的提高在书法家的内心中在安静的和古人对话;畅想,抒发的是对古文化的热爱;对书法艺术的追忆和努力;畅想的是书法表达方式的更新--------如何增加草书作品线条流畅大壮大美;如何增加八面出锋的效果;如何袼守草书高古质朴之古法;如何转化现代人多书法意识存在的时代感的认识.
5 o! o' s: C& b' v3,从老师的书法线条系统整体的看:线条起笔强化逆势;凌空取势;张接有力,破空杀线;笔随锋势;意随笔到;作品整体感觉自如洒脱;浩气畅抒,同时注重手感书写的意识非常灵动;无意识中增加了线条的活力和跳动感觉;同时呢在速度书法意识上注重了跌荡起伏的变化,形成强烈的书法线条运动感觉和节奏思维感官.
4 h& u& M7 K+ M) e4;有时作品出现了雄浑苍茫;大气磅礴;惊天动地的线条音符美感;这也是时代书法气质的一大特色.0 H9 k$ L' ~3 G4 Z& x) Q
5,从古代书法文化中如:甲骨,钟鼎,还是彝器,权量;或者竹木,简牍;甚至是以后的碑版,磨崖;其形状是不规则的;老师的书法正好达到了不规则中有规则;无声胜有声;字体和谐似乎统一又不似乎一样;变化无穷;妙趣横生;这是明清世道书法"馆阁体"都做不到的.所以老师的书法作品能作到顺其自然,;随形布局;看似乎简单;实际蕴涵极其深厚的书法书写潜能思维意识;也是书法艺术最为宝贵的生命之源.0 M! X# h5 A: `! @
6.草书乃天才的艺术,它发呼心性,由呼智巧,造乎砥砺;乃有人而天与之融合;非复纯又乎击也.黄山谷曰:"余尝学草书三十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簌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之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墨之功矣."依次观之,草书三难--才;势;技难乎哉.从老师草书作品窥其之--1,草气淋漓-2.骨势纵逸---能从细出着眼,而着眼与大千世界;纵横驰骋;挥洒自如;乃性情之作乎;草书贵在不拘束;任意洒脱,更在行之上,顾古人云:"欲做草书,必先释-智遗行,以至与超鸿蒙,混希悒."老师草书无碍---无滞---无塞---无郁--无不演绎着书法生命的韵味与律动-----气势豪迈;纵横流离;拈一字而括之,得气势也.--老师其作品在中国书坛以草书足以傲视徐谓,祝枝山;王铎等人.) }4 Y4 _% O$ a) q
7,从老师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从用笔上沉稳浑厚,但是沉稳不失灵动;浑厚不失秀逸,提按分明;主画扎实,牵丝细劲;纤侬,方圆转化从容自然而不事雕琢.$ r; k1 k0 x  D" i3 ]
2,其字法简而不陋,以转使为形质,点画为情性;结构宽适虚和.
9 D" z* m% h2 K5 h: P( u4 D3 T其章法布局能作到字体大小错落;虚实以及墨法的干枯潮湿,浓淡变化那是极其不容易的.如果没有长年累月的锤炼;与古人的对白;怎么会有今天如此胸有成竹而且如此的收放自如;自由洒脱;那是书法意识的提高在书法家的内心中在安静的和古人对话;畅想,抒发的是对古文化的热爱;对书法艺术的追忆和努力;畅想的是书法表达方式的更新--------如何增加草书作品线条流畅大壮大美;如何增加八面出锋的效果;如何袼守草书高古质朴之古法;如何转化现代人多书法意识存在的时代感的认识.
8 }: ^, T! O) x" u% r# A3,从老师的书法线条系统整体的看:线条起笔强化逆势;凌空取势;张接有力,破空杀线;笔随锋势;意随笔到;作品整体感觉自如洒脱;浩气畅抒,同时注重手感书写的意识非常灵动;无意识中增加了线条的活力和跳动感觉;同时呢在速度书法意识上注重了跌荡起伏的变化,形成强烈的书法线条运动感觉和节奏思维感官.
; m' R1 D* f) O% @& N0 [4;有时作品出现了雄浑苍茫;大气磅礴;惊天动地的线条音符美感;这也是时代书法气质的一大特色., j% z7 x6 Y% V4 ~  k
5,从古代书法文化中如:甲骨,钟鼎,还是彝器,权量;或者竹木,简牍;甚至是以后的碑版,磨崖;其形状是不规则的;老师的书法正好达到了不规则中有规则;无声胜有声;字体和谐似乎统一又不似乎一样;变化无穷;妙趣横生;这是明清世道书法"馆阁体"都做不到的.所以老师的书法作品能作到顺其自然,;随形布局;看似乎简单;实际蕴涵极其深厚的书法书写潜能思维意识;也是书法艺术最为宝贵的生命之源.' [" E0 V6 U; V- i% H. S6 M
6.草书乃天才的艺术,它发呼心性,由呼智巧,造乎砥砺;乃有人而天与之融合;非复纯又乎击也.黄山谷曰:"余尝学草书三十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簌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之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墨之功矣."依次观之,草书三难--才;势;技难乎哉.从老师草书作品窥其之--1,草气淋漓-2.骨势纵逸---能从细出着眼,而着眼与大千世界;纵横驰骋;挥洒自如;乃性情之作乎;草书贵在不拘束;任意洒脱,更在行之上,顾古人云:"欲做草书,必先释-智遗行,以至与超鸿蒙,混希悒."老师草书无碍---无滞---无塞---无郁--无不演绎着书法生命的韵味与律动-----气势豪迈;纵横流离;拈一字而括之,得气势也.--老师其作品在中国书坛以草书足以傲视徐谓,祝枝山;王铎等人." ?1 Z/ s( b1 N! l
7,老师书法从书法风格来看:书法表现的韵味如胜唐诗人高适歌行和李白诗的壮怀激烈,气势磅礴,风骨俊爽,韵味优美的感觉.众人都知道:高适歌行具有慷慨昂扬的精神风貌;深广;浑厚而浓烈的情思和刚劲雄毅的气魄----而有"超迈之才,豪放之度,傲骨之趣"的李白;其诗歌风格飘逸奔放,雄奇壮丽为历史所公认;而老师的草书作品正不是这些气质的综合体现吗?+ R( y, x( w5 ~. a1 m" R
老师的书法用笔如同浩瀚的海面上大风乍起,广袤的原野上疾驰的骏马被大风卷起;犹如大火一般;气势直冲云霄;收笔一如狂肆的浓烟被刚劲的风吹断;贴着沙地上的野草逐渐消散;足见老师的胸襟雄浩鼓荡;情思浓烈沸腾,境界开阔;而其书法气势如同在江楼看见高空陨石的划落;如同几回施放将军炮,高下相倾,劲猛异常,力透纸背.
+ N0 W' ~* I- c$ z9 g老师书法作品体现了书法线条要以节奏和进行速度线条内涵的韵味完美的艺术追求,而观其书写意识以及书法追求的意志;整体作品感觉出是别有寒雕挟势而飞;飞过峻岩峭壁;玄猿闪转跳腾于丛林.可知道老师的书法意识放意随肆;连绵回环;张合自如;生机灵变;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觉和古人情节书写意识.
: z0 m7 g- y" w, W: `草书线条作为承载创作主体个性和情感的"徒手线",能在很大程度上隐射出书法家创造书法作品之时的审美观和及时的情绪.所以老师在书写作品的时候是冲破了一切潘篱束缚,摆脱常规和书法教条思维的限制,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从而达到犹如"一掬山泉心更足"的书法审美愉悦'7 S1 p9 Y6 j# z% A& _- j) Q) S
总之老师书法作品远接"二王"笔意,深得其飘逸洒脱;豪迈雄奇之韵味;作品颇有王献之"兴合如孤峰四绝,迥于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而其雄武神纵,灵姿秀出,藏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或大鹏转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观其所有,则逸之笔;如同龙蛇之飞动乎;----------"
' C6 G' c0 p" h1 R六;老师的书法作品不但有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才能,在其他方面书法作品表现出大开大合,疏密对比;强烈的表现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从而形成开阔宏大,高明郎秀,自然流丽,韵味悠长的感觉.古人云: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唆巡"不正是老师书法艺术追求的最高理想韵味吗?7 R1 X( E+ D0 U. U9 y- d
总之现代旗帜的书法风格要有人扛起;成为时代书风的导航着.只要抱者对书法艺术的坚持;一定会有书法艺术之花竞相开放之时.-------湖北省孝感市毛陈镇董永街12号'邮;432020;陈泽明{=========13697135323---------求 作品 集-------要其他好评论;发邮箱 ---------个人原创;已经出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牛年大吉 于 2011-3-18 15:44 编辑
( d1 p/ }' B3 |! A5 [6 F5 t5 ]/ D, P* ]' v
祝贺!!!书坛新锐,书画印俱佳!且具有学院专业化素质,艺术感觉超强,后劲十足、其艺术之路必将可观,,,
% ^+ d. V, Y/ f+ _- x! r       欣赏立山先生书法作品后,颇为受益!领略了立山先生运用艺术手法去处理书法整体,字、墨以及空间的相互关系,技法、笔法于娴熟、拙涩两极对立间运用得恰到好处,尤喜其临颜鲁公(争座位稿)之篆籀笔法!拙涩有度、足见性情!0 U" j  z; z. I, d9 b. z; s; ^
       同时也对立山先生书法提出一些建议,立山先生书法作品,感觉缺乏些爽利、流畅,局部墨色沉闷,有些地方用墨太实,影响了整体的通透感,一行中少些字间组合,再加些轻盈的连带笔法,感觉会更增加些雅韵的气息,喜其画风!意境深远、浓淡之间、感其心性!立山篆刻感觉再增添些空间疏密强化对比会更佳!君以为然否?(诚抒己见!因本人对书法的理解深度有限,说的对与不对之处还请立山先生见谅)如有缘,求作品集一册学习,谢谢!3 |9 s8 X8 f! S/ l9 R& I
姓名;李晓冬  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公主大街2821号市疾控中心宣传科7 `( }" `& F7 O1 F7 r0 t
                           邮编;1361002 h! M! }  ~* B5 B4 C( p; i8 u
                           电话;136944931232 c0 r4 F8 b-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