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6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6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陡梯书屋主

冯仲华一一一我崇敬的书法大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陡梯书屋主 于 2011-5-27 10:30 编辑

回复 349# 墨池游龙


   

李裕康1956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湖南湘乡。书法教育硕士。曾师事著名书法家冯仲华、林散之、侯镜昶。旅日期间与日本书法巨匠今井凌雪、杉村邦彦、宫崎嶂夫等多有交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日本关西书道联盟参与、日本书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日书道交流阡陌会总干事、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特聘书画师。并多年在南京大学设书法讲席。出版有《李裕康书法集》、《李裕康书法作品选》、《苏轼论书注》、《书法篆刻辞典》(合著)、《美学丛书·书法卷》(合著)。编辑有《中日高僧书法集》、《黄宾虹书法集》等。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展,并被大陆、台湾及日本的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画廊以及私人藏家收藏。被《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当代书法名家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收录。《书法家》杂志、《书法导报》、《书法世界》、《书法艺术报》、《书画天地》、《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均有专题介绍。

484cff344fb7c73a08167.jpg

484cff345e5d5f242e431&690.jpg

484cff3478f77d63fb945&690.jpg


484cff348b678b2030080.jpg

484cff343ade70bdec3ea&690.jpg 484cff3427214ec631be4.jpg

484cff3410949763a1ca7.jpg

484cff345d38fe125ab89&6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0# 噜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陡梯书屋主 于 2011-5-27 10:20 编辑

回复 351# 陡梯书屋主


    转一遍文章     -------书法家赵玄专访



     赵老师您好,很高兴采访到您。

       你好。

      赵老师出生在六朝古都的南京,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才子佳人数不胜数,首先请您谈谈在家乡浓郁的传统文化中受到了哪些熏陶?
       我在南京出生长大,30岁才离开,故乡对我在艺术上的熏陶、影响确实很大。一是兼容:南京城地处南北之间,兼有中原的质朴宏大和江南的飘逸委婉;南京气候春光明媚、秋风浩荡、夏季酷热、冬日严寒;南京人的饮食也是酸甜苦辣五味杂呈。二是典雅:作为古都,南京的人文古迹遍布山川城乡,曾奢侈到用明代的城砖铺路。历来南京文化名人层出不穷,薪火相传,历史上多次重大的变革几乎从没有阻碍过南京人对传统文化的偏爱。特别是近现代的几位书法大家胡小石、高二适、林散之等,都长期生活在南京,影响至今,书法家在南京一直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三是自我:对他人的成功,尽可欣赏、关注,但并不羡慕,更少去模仿。坚持过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这也许是大多数南京人的特征。有些保守、有些执拗,甚至有些土气,但基本是自足自洽的。仅从书法创作看,南京书家们往往各具特色,面目雷同的情况较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起点才能有日后的成绩。您是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与书法结缘,并取得今天的成就的?
         我父亲喜欢写点毛笔字,家里有几本碑帖,所以从小跟着照葫芦画瓢。初中时参加学校书法比赛,意外得了奖,遂相信自己有天分,开始认真起来。但多年无人指点,终日暗中摸索,进步不大。直到大学时,遇到恩师李裕康先生,眼界大开,方始窥得门径,走上正路。后又脱产2年,在南京艺术学院从恩师徐利明先生研习书法篆刻,经历了较为全面、严格的训练,并由徐先生推荐,作品先后在《书法》杂志、《书法导报》上发表。1993年全家南迁广东,经济改善,生活安定,乃全身心投入创作,在广东省的一系列书法展上,屡屡入选获奖。1996年全国三大书法展:第三届新人展、第六届中青展和第六届全国书法展,我的作品全部入选。

       在您的书法创作历程中有哪几位对您影响深远的老师?
       我先后师从李裕康、徐利明先生,他们技艺精湛、学养深厚、才华横溢而又风格迥异,对我的影响极大极深,感念至今。

        东晋以来以二王为代表的贴系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发展延续的一条主脉,主脉就是中国传统书法的正脉,或谓主流,也有朋友称之为正宗 正统 大统,您怎样认为?
         碑、帖两派之争是晚清后才开始出现的。“帖系”书法垄断千年之久是不争的事实。二王确立了此类书法最高的审美标准和最基本的技巧规范。二王以后。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帖学大家,各领风骚,也衍生出许多新面貌,开拓出不少新疆域,但始终未能完全摆脱二王的影响。但更多的平庸书家,因袭守旧,千人一面,所谓“俗书喜作兰亭面”,形成令人厌倦的“馆阁体”,除了应举考试还占些便宜,作为艺术创作,则越来越没有生气。晚清的碑学大兴,起因众多,绝非几句话说得清,但有识之士励精图治,为书法还阳续命,注入新血液,营造新格局,当是一大主观因素。但是,在西方硬笔在中国普及之前,书写毕竟是书法最主要的功能。碑版一路书法,描摹锲刻效果,追求金石趣味,面貌新奇,终不实用。此外,“帖系”绵延千载,具有成熟的评价标准,犹如钢琴演奏,可以通过考级、比赛来评判优劣;“碑系”乃新生婴儿,基本以视觉效果论成败,至今也无统一的技术规范,可比摇滚说唱,全凭天才的灵性发挥。因此,近现代虽有不少以写碑著名的书家,但全局来看,“碑系”不仅没能取代“帖系”,甚至始终没能实现分庭抗礼、划江而治。从这个角度说,“帖系”书法,一直是主流正脉,并无不妥。
        现如今,书法的书写实用功能基本丧失,几乎成为以表现观念、图式为主要使命的纯艺术,则无论碑、帖,都获得了新生命,两者既排斥对抗,也沟通交融,精彩纷呈,展现出无限的扩展空间。

      有人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书法”这话讲的是否正确,应当如何看待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如果这句话指的是以毛笔作为日常书写工具的时代,大抵不错,书法的地位当处于中国文化的最高端,它包含了“技与道”两大范畴,能满足文化的多种需求。毛笔的实用功能不必赘述,它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在于-----能以最简易的工具、手法最大限度拉近心与手的距离,也许是其它艺术工具载体难以企及的。
      毛笔的时代很漫长,跨越了许多朝代,深刻影响了周边国家。这段时期里,擅长使用毛笔的人往往也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使用毛笔这一简易又神奇的工具,记载文化,创造文化,传承文化。中国历史的变迁,几乎可用书法史的变迁来解读。
      自硬笔时代起,到如今电脑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传播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与过去相比已有天壤之别。应该说,书法已越来越边缘化了。过去文化艺术的主角,现在似乎成了餐厅里的背景音乐、窗帘上的纹饰图案。
   
       书法的境界又是做人的境界,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学书要立品,要想书品好首先要人品好您能继续深入谈一下吗?
      “书者,人也。”这已是老生常谈。但我们往往把“书品即人品”等同于“德艺双馨”。此乃一厢情愿,既不合史实,也不合情理。说它不合史实,是因为书法史上,固然有书艺高超、人品完美的大师,也不乏为人卑劣、书法精妙的奸佞,还有更多口碑甚佳,书艺平平的好人。更何况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也不尽一致。说它不合情理,是因为要求艺术家首先得成为“圣人”、“ 道德模范”。实际上,“书品即人品”更应该理解为,艺术家的性格往往决定其艺术作品的风格。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每一种性格都优劣并存,并无高低之分。书法境界的高低,乃取决于笔墨技术的精与粗、学问修养的厚与薄,艺术直觉的敏与钝。不能否认,道德品质也有相当作用,苏东坡对此早有论述。但我以为它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境界,无非“本色”的展示,即表现能力与所要表现的精神气质能够浑然一体,无滞无碍。离本色越远,就越矫揉造作,面目可憎。想在书法中写出境界,首先要投身庞大汗漫的书法典籍,如采矿一般,上下求索,艰苦搜寻,提炼出适合自己性格的笔墨技巧,再将娴熟的技巧训练到接近本能,由此方可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到极致,此之谓“本色”。但这种本色,与门外汉初始状态的信笔涂鸦毫不相干,而是“既雕既琢,复归其璞”,先穷尽技巧,再忘掉技巧。然而艺术创作如此,为人处世何尝不是如此?从这角度看,“书法境界”与“做人境界”确有相通之处。

      当前书坛的创作由于艺术观念的不同,正呈现一种多元化发展的局面,有人说是自由挥洒的时代,但拿今人挥洒出来的东西衡之古人的传世之作,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东西,赵老师能否谈谈您的感想。
      在以实用为主的时代,书法的审美标准相对一致,“百花齐放”只是上百朵同类的花,竞争谁能开到最大最香,所以王羲之书圣的地位没人撼动。当今书法的实用功能已基本丧失,书家们以各自的观念来演绎作品的“心象”(即人心营构之象),标准无法统一,美丑莫衷一是。古人之作,胜在技巧、气象,能展现人格魅力,蕴含哲学意味;今人之作,更强调“视觉冲击力”,在形式构成上更加自觉和完美。

       所谓笔墨当随时代,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您对书法以后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想法?
      只要汉字还被使用,书法就会常美常新。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就如过去也难以认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3# 陡梯书屋主 兄可否方便采訪南京書界對馮先生的評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4# 龍山鳳水堂


    谢谢钱兄信任,我应当向南京的师兄弟们和朋友们征询一下。
                                  祝您及家人端午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7# 陡梯书屋主


    問兄好!
DSCF1576.JPG
DSCF1574.JPG
DSCF15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1_100:}

74ece9c0ha43e99ba96a3&6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