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张良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8-1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这个贴子最后由张良在 2004/08/10 07:2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wzx2004/08/10 12:33pm 发表的内容:
想怎么写就这么写,别人怎么评就怎么评;强求统一不来的。
怎么“实临”都弄不到100%像,90%的像都很少;“意临”就不好说;其实都是“意”临,第一种不过是“拼命隐藏自己,逼近古帖”的意,然“自我”不可绝 ...
看来玉已经慢慢的引出来了,砖没有白投。分析的很好,有独特见解,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吃得很透,临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己意太多   己意的合理性却不是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碑味儿挺重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张良先生:你好!
在临摹古人的作品的时候,还是应该摒弃自己模式化的书写习惯,尽可能解读出古人在作品中的意味,并通过自己的再创来诠释出这种有意味的东西来。
当然, 临摹古人的作品,真正能临得形神兼备的,那只是一个理想中的“桃花园”罢了。古人写字的坐姿和桌子,就与现代有所不同。
我们把冯承素通过勾勒出的王羲之《兰亭序》,姑且作为真本,而欧阳询、褚遂良以及明代的王铎所临摹的《兰亭》,也仅仅只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诠释《兰亭》罢了。
就是王羲之本人,传说尝试再写几幅《兰亭》,却始终未能。虽然是传说,它能反映出书写者当时的心境、心态来。
王羲之的“兰亭”犹如一条大河,五代杨疯子能得到真谛,至于宋、元、明、清时代的名家,只是在这条河流上凿一条口子,引水灌溉而已。
我们临摹作品,并非再现古人的东西,而是通过临摹,来丰富我们书法的线条语言,为今后的创作吸取营养。厚积而薄发,我想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之所在。
  以上观点,不对之处,就当玩笑。
  如水            顿首
     并祝
                    艺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张良兄好功夫,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各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得各位的批评与鼓励,张某在此表示感谢。当然作为我个人来讲,也持临帖拟之贵似之原则,力求自形入其堂而得其神。然而,临帖之意在于出帖,加一些自己的意思,也算是探索吧,愿意与朋友交流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比原帖雄強.
如缶老說" 臨氣不臨形" 即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6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学习了!形神兼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8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临圣教,凑个热闹,请批。

用笔很好,提按功夫了得,章法,墨色变化些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