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叶武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二炮·徐健(高质量评论有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健笔凌云    徐步书坛
                  
   ——读徐建书法作品有感

       徐健是一位来自孔孟故里的军旅青年书法家,因近几年屡屡在全国书展中入展获奖而为书坛所瞩目。知道徐健这个名字还是在今年二届隶书展的作品集上,在获奖提名作品中有两个单名都叫健的作者,都是写对联,且放在同一页面上,不过一个姓孙,一个姓徐。细细一品读,觉得徐健的作品很有些味道,于是也就牢牢记住徐健这个名字了。
       品读徐健的书法作品,有两个不同于其他年轻书家的特别感受,一是传统功力深厚,二是个性特征鲜明。其隶书作品取法《张迁》、《礼器》等诸汉碑,又参与汉简帛书与六朝碑版,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先生对传统经典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既有对传统的坚守,又有时代的创新,作品既能从传统经典中去作深层次的挖掘,善于吸收和创变,又能把握住时代的审美特征,弘扬正大气象,实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潇洒相结合。整体作品跌宕起伏,磅礴大气,似天马行空,超凡脱俗,已形成自己比较独特的创作语言和风格,体现了一位具有独特审美情趣和独特创造精神书家的胸襟和气度。先生的行草书以二王一路为主,又博猎众家,碑帖融汇,使作品结体形态活泼多变,摇曳多姿,开合得度,不激不厉,自出新意;线条劲爽洒脱,收放自如,充满律动感;用笔果断沉实,富有变化,笔法娴熟,笔意畅达;墨色随情而适,浓淡相宜,枯湿互证,韵清气雅,体现了先生不凡的才情和气度。当然,从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也隐约感觉到,为了追求气势变化和视觉效果,有些作品中的字形结构还需进一步推敲,有些作品的线条和点画略显单薄和流熟,需不断增强其内涵和意蕴。
      通过品读徐建的书法作品,我们从中获得两个重要的启示。一是要及时大胆参考借鉴和利用新出土的书法资源。二十世纪以后,大量带有古代字迹的文物出土,如甲骨文、简牍、帛书等,极大地丰富了书法资源,扩大了书法的取法范围,为今人隶书的取法和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但冷静地分析当代的隶书创作现状时,我们不耐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当代书家及时利用新资源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尤其是在创作中参考借鉴的观念更新不快、反应比较迟钝,选取的视角大多仍局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取法标准和思路,如在隶书创作中,仍取法《礼器》、《石门》、《乙瑛》等诸汉碑,最新考古成果之于书法往往不能像它们之于其它学科那样马上被重视和利用、产生立竿见影之效,即便在书法业内被实际运用,也往往晚其他学科一拍,因此也就往往无法通过对新书法资源的深入研习,从中去创造出新的书法风格。徐建的书法道路恰恰与此相反,它能独辟蹊径,大胆取法和借鉴简牍、帛书等新出土的书法新资源,创作出独具风格的隶书作品。徐建的成功,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启示,在当前书法创作中,是要把取法的眼光扩展到风格形式多样的新书法资源上来,不管这些新出土面世的书法遗迹是主流的、经典的,还是非主流、非经典的,我们都有理由去关注它并作深入的探究,从中去汲收取艺术的营养,从先人墨迹所展示出的纷繁风格中去获得灵感和启迪,为当代书法艺术谋求新一轮提升提供重要参考。二是碑简融汇、碑帖结合是当代隶书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隶书学习入门容易而提高很难,其书写技法虽然并不复杂,但是气韵的高古与厚重却不容易把握,因为它既是前人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结果,又是书家主体高昂的精神气质的对象化。它不但需要书家对秦汉文化、秦汉的艺术精神有精深的了解与感悟,更需要书家具有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艺术表现力,在长期的文化浸染和书写实践中逐渐消融与吸收。反之则容易把隶书写得单一、流熟,容易形成以甜媚、流熟、飘浮为主的创作风格,致使当代隶书创作风格整体上缺乏大气、高古、质朴之美。徐建习隶临过许多碑帖,最初以汉碑为基,后又参以汉简帛书与六朝碑版,作品既富庙堂正大气象,又有乡野雅逸之趣。徐建的隶书创作实践启示我们:碑简融汇、碑帖结合是当代隶书创作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在广泛进行汉碑临习的基础上,如果再结合临写简帛书、篆书、北碑和行草书就会更好,可求融会贯通之途,力达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作为一个年轻的军旅书家,徐建的艺术创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们相信,以先生的执着、勤勉和睿智,今后在书法艺术的殿堂上,一定能更上一层楼,我们也期待着先生能创作出更多艺术精品。
   
         通讯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水土办彭新国
        邮编:36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首先祝贺徐先生书展成功!!!
多次拜读先生大作感慨万千,获益良多,故而也想写点东西,颇感微词偏狭恐先生见笑,但还是忍不住了,先生是军旅书家,且是佼佼者,东晋书圣右军先生言:“夫书者,玄妙之伎也”然先生于孔孟之乡,得其濡染,非他人可及也,窥先生诗可见心迹,“戎马十年意气豪,未闻金鼓动晴霄。有心举笔攻三略,着意挥戈识六韬。纸上云烟参妙理,砚边风物寄新标。闲来沽酒月相共,醉入繁华一梦遥。”我生于塞北也喜欢诗词,且喜豪放,骨力雄强,观先生书,不论行草隶皆骨力雄健,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言:“字有果敢之力,骨也。”从先生目前的创作来看隶书创作成绩最为突出,以汉碑为基,参以汉简帛书与六朝碑版,作品既富庙堂宏大气象,又有君子儒雅之风,然细品先生隶书作品,不难看出先生于单字结体上追求独到,章法也迥异于古人,极富现代美感——轻灵而雅致,古朴天真,疏朗俊俏,浓淡相宜,几点涨墨,更显字势稚拙天成,妙哉!先生行草作品,坚持以二王为基,适度地糅入汉章草意趣,结字开张,线条婉转,章法散淡神聚,使人观之如饮清茶,又似赏菊,淡而不懈,回味绵绵,加之先生学养、天资与勤奋日后定能书艺精进,吾期也,顺致艺安!!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四龙中学艺术组     024233
张英涛    斋号 鸣古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祝贺徐健先生的是网络个人展览圆满成功!!!
徐健先生是当代优秀的青年军旅书家。第一次知道徐健先生还是在九届全国展的时候,当时徐先生的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便开始关注徐先生了。徐先生还真是好事不断。后来又在首届册页展和二届隶书展中获奖,更加证明了徐先生的创作实力。更可喜的是徐健先生于去年又喜结连理,在这里送上一个迟到的祝福,祝福二位新人生活美满幸福,甜甜蜜蜜!!呵呵呵!!
观徐健先生的字个性鲜明,格调高古,即从传统之中来又不拘泥于传统,化古为我,活学活用,融入现代的审美意识。能够很清晰的看到自己需要什么,并不断的丰富自己。这也正是徐健先生的成功之处。徐健先生的隶书写的很精彩,给我的印象也最深刻。其用笔清爽挺拔、劲健自在,秀逸中见锋颖,结字生拙,古朴可人,有着一股野逸之气。加之墨色的大胆运用,和对章法的新颖多变,使作品常常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无不体现徐健先生的才情。徐健先生的行草书,植根章草,写的古朴又不失情趣,仍能给人以清逸,雅健的感觉。使得笔下的线条和气息能够很和谐的统一起来。这一点是尤为难得。徐健先生的斋名“逸清草堂”,这也正是徐健先生的审美追求之所在。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帖子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徐健先生寻师访友,游历山川。正是依这句话去做得。
真诚的祝福徐健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实,更远!!!
如有幸,请徐健先生惠赐斋名
迟斋
将不胜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再来赏读
                                   赏读徐健先生书法艺术感怀
        当今书坛,风起云涌,特别是中青年书家的崛起,使得书坛一派欣欣向荣之势。而军旅书家则是一支很不得不刮目相看的书家群体,徐健先生作为军旅书家中的佼佼者,其在书法艺术上的追求与创新是当今书法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观先生书法,楷、行草、隶、章草、简帛皆能,且无一不精。先生的行草得益于晋唐宋明遗韵,尤其得益于二王、过庭、山谷、东坡、元章、觉斯诸家,对传统精髓的继承和吸收,使得作品线条流畅俊美,婉转自如,结体开张,结构错落有致,辅以多变的笔法、墨法、章法,从而使得作品既有书卷之清雅,又显端庄古朴,韵味十足,读来是人赏心悦目。个人尤其喜欢45、46、70、104楼的风格。先生的隶书得益于《张迁》、《礼器》、《石门》,将其融合形成自己的风貌,13、17楼是最好的明证。先生的简帛书艺韵味悠长,将简帛书法更加艺术化,提升了简帛书法艺术的欣赏性和艺术性,使其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先生的章草书法也自成风格。先生的楷书更是融碑铸帖,碑帖相容,将碑与帖巧妙结合,使得作品无论是结字、体势、点画、笔法、章法上更加变化丰富,可以说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上是个人赏读先生书法艺术的肤浅认识,实不能概先生书艺的高深造诣,不足之处,敬请海涵为上!!!
      祝福 先生  书艺精进!!!再攀高峰!!!
      如若可能,恳请先生题赠寒舍虚名“求愚斋”和惠赠作品集欣赏、学习。谢谢!!
511515  广东省 清远市 新城东7号区 金科楼F401   冯光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热烈祝贺徐建先生展览成功!!em1 em1   叶兄辛苦了,谢谢兄的精彩报道!!em13 em13 em13 em13        
徐健老师是一位颇具才情的军旅书法家。欣赏了徐老师的各体书作,无论章法、墨法、字法、笔法,无不透出一个“才”字。试看其章法处理,或疏或密,或平稳或激宕,各具情调;再看其结字,楷隶静中求动,行草收放自如,趣味横生。其笔法更是不拘一格,藏露兼施,刚柔并济。他能够师古而不泥,深入传统但又恰到好处地把握现代审美风尚。加上极具现代审美情致的构成形式,显得亦古亦新,令人陶醉!他的隶书以汉碑为骨,结构清朗欹侧,规格自成。点画爽利厚重,雄健丰润。利用取势、结体、点画等因素在构成上的变化与对比,表达出饶有情趣的笔墨变化和体势聚合离散之美。在体势上吸纳秦简帛书的表现手法,纯厚古朴,仪态天真;行草书则走的是碑帖融合的路子,既有二王一脉圆融流畅的笔意,又不是单单的流畅俊美,适度地糅入汉草、章草意趣,结字开张,线条婉转;既有书卷清雅之气,又显得端庄而古朴;既有碑版书风的俊逸与爽利,又给人一种卷舒天地的清朗享受。我喜欢其书法,愿徐建老师躬耕不辍,再造新辉煌!
如有可能,请赐题斋号“煮墨斋”并赠作品集学习,细细品味,谢谢了!!!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老师隶书取法汉隶,风格高古,我学习了一遍又一遍,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时间过得很快,我还是记得八月中旬的一天。那是赴公安部参加“全国公安系统优秀书法家作品展”期间一个中午的午餐会。徐健受邀和我们一帮公安书法人一起共进午餐。都说军警一家,因为对书法的共同爱好和追求,那种场合更显得是亲上加亲。席间就着醇香的葡萄酒,一帮年龄参差、口音各异的便衣军警浅红着脸推杯换盏,谈书论画,评头品足,好不惬意。徐健先生坐于邻桌,我仗着勉强拿得出手的酒量,绕场一周之后端着个不太拿得习惯的高脚杯晃晃悠悠地去找他“突出重点”,随后公安文联的方玉杰副主席老弟又对我们相互进行了介绍,我才想起我遇到了“真人”——之前不久,我在《书法报》上认真拜读了他的专题介绍,因为对他的隶书特别感兴趣,我还特意“动了刀子”——剪下他的两件隶书作品认真了一下张迁碑、汉简、帛书以及天津的张建会先生等等。
    这样说来,我与徐健先生多少算是有些缘分。
    徐健先生年龄比我小是个大大的事实,但在才华和学养面前,小往往是大的老师,也没有必要考虑用姓氏笔画或音序排列的问题。一句话,我敬重有才华而又小心翼翼琢磨着学问的人。徐健先生就是以如此这般的印象站在面前,虽然他远在京城,常常仅能依稀亿起他潇洒的背影。无疑,徐健是位以实力取胜的军旅书家,其隶书以汉碑为骨,在体势上吸纳秦简帛书的表现手法,纯厚古朴,仪态天真;行草书则走的是碑帖融合的路子,既有二王一脉圆融流畅的笔意,又有碑版书风的俊逸与爽利,亦有乃师刘洪彪先生的影子,给人一种卷舒天地的清朗享受。徐健既在传统上痛下功夫,大量吸收历代碑帖精华,同时勇于创新,大胆融入现代审美元素,这方面更其难能可贵。我更欣赏他的隶书,其隶书作品法乳汉碑,结构清朗欹侧,规格自成。点画爽利厚重,雄健丰润。在取势、结体、点画等因素在构成上的变化与对比上多有用心,值得学习,值得研究,值得借鉴。
    以徐健先生才情和年龄的优势,加上京都的信息优势及不知疲倦的精神品质,相信能走得更远更远。



安天富    贵州铜仁地区公安局治安支队
电  话:  13595628399
邮  编:  554300


[ 本帖最后由 赓堂 于 2009-11-4 23: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古人所能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