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叶武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二炮·徐健(高质量评论有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每有叶武总版的贴我都喜欢看,因为他发的帖子内容维美且艺术水准颇高......好贴吸引着我。
       我曾有过多年的军旅生活,这让我相信军人在方方面面都能够出类拔萃......情感缠绕着我。
       看了徐健先生的书法作品,又多了一种说不清的艺术感受......
       对于书法我是这样认为的,汉字的承载语言和汉字的形态语言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两种基本语言形式。其中汉字的承载语言是指汉字所承载的不受字形影响的固有语意;汉字形态语言则是指汉字书写形态所产生的汉字字义以外的,具有各种艺术面貌和书家特定思想情感的语言。
       在欣赏徐健先生的书法作品时,很多网友赞赏其书法作品时多谈到其取法何人何时,但很少谈及其书法的形态语言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我认为其所塑造的个性书法形态语言最有艺术欣赏价值。这种艺术欣赏价值在于徐建先生以法古(继承)为源脉,以出新(时代)为表现的艺术思路。
       观其作品,您能听到到古人的声音,更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不敢说这种气息已不再是中华民族原版的,但确实包含了或者说与世界一些现代艺术思想暗合。
       从用笔上看,徐健书法有中国式的印象主义......
       从结体上看,徐健书法有中国式的解构主义......
       从章法上看,徐健书法有中国式的构成主义......
       我并非在赞赏当代书法的技术化倾向,但是人类的艺术否定不了创造性的特点,理性的艺术创造更能主导艺术思想情感的表达。在这方面徐健先生已跑在了书法艺术的前沿集团之中。
       希望得到徐健先生的签名作品集一册及“大运河上”书法横幅作品一件。
       天津书法家协会 卢智剑 天津市新华路237号


[ 本帖最后由 大运河上 于 2009-10-27 15: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赠作品集一册,学生不胜感激。
476000   为艺之道,志必欲高而脚必欲低,两者不可任失其一。志欲高者,不恋恋于人世荣华,不汲汲于浮名微利,而常存乎远大,不为物引,不为境移,超然万物之表。脚欲低者,量才情之所堪,得自处之善道,尽性安分,循实而行。如此真积力久,必可大成。今日拜读先生作品,受益匪浅,书艺大事,我辈定沿前辈之光辉大道矢志不渝前行。谢谢先生。晚生拜上。
476000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06级绘画专业   王文博收    电话:158370496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军旅书法家就倍加关注,二炮书法家徐健就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位,他来自齐鲁之邦、孔孟故乡,这里有深厚博大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一代代的文化精英,他能有如此才情,与拥有这样人杰地灵的故乡不无关系。

    他永不知疲倦的探索创新精神给我们这些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书法艺术的创作历程是一个不断的超越自我的历程。多年的刻苦努力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军展获奖,全国展获奖,电视大奖赛获奖,入展全国重要展赛数十次,能有如此成绩,不得不让我们咋舌。

    二十世纪后期,由于甲金简帛文字、魏晋南北朝墓志造像、魏晋残纸、敦煌遗书及历代砖瓦文字等文物考古发现材料日益丰富,用新的传媒手段、毫发不爽的印刷术将大量在封建社会供少数士大夫赏玩的著名经典碑帖墨迹奉献给普通大众,极大地改变了书法艺术创作的发展进程。现在书法家们都不会唯帖学或碑学独尊。当今的书界风云际会狂飙突起,“创新”成为最时髦的语言,因而流派纷呈。但只要仔细分析其中的成功者,无不受惠于经典的、流传有序的碑帖墨迹和文物考古发现的书法资料。成功者们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而又用最大的胆量从中蜕变而出。徐健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他是从魏碑《张猛龙》为筑基,进而将《张迁》《礼器》《石门颂》诸碑作为主要研修对象,最后回归到名人墨迹法书上来的。他所具有的书法艺术个性风格就是在不断融会、吸取、蜕变中形成的。

    可以看出徐健被《张迁碑》的方劲稚拙、《石门颂》的舒展飘逸所吸引。在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提名的隶书作品中,《石门颂》的影子,《张迁碑》的痕迹,以及大量的书风沉淀聚集其中,章法且有一股静穆之气,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可以看出他想将雄浑稚拙与潇洒的笔情墨趣熔于一炉,而临写了大量的名家行草书,甚至将其渗入隶书进行实验。汉简书法体现出美的因素刚好符合他的情性,汉简书法是通向他的未来书法形式的桥梁。后来用笔的自然流畅、随意飘洒、章法的密实和大胆的留白无不受启于汉简,如饥似渴地吸取其中营养,理清自己艺术创作思路。


    去年,是徐健先生最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踏上红地毯后的他,对书风又有了新一番的认识,在人生的转折平稳后,今年每每大展频频获大奖,也许是他找到了创作的感觉,也许是名师点破了他创作的误区,也许是贤内助的力量,总之他在2009年里收获了太多,这样的成绩让人羡慕。艺术上着意于“形意”的追求,以后转入对“韵胜”的探讨。这是徜徉在民间书法中数年后向经典的回归。他要沿着两大系列相互撑拒的云梯向上攀升,进行一次自觉的自我升华。“把气(形质)作为生命的力量,韵视为生命的风采”、“以情理交融的形式进行表达,把握形神两方面”等等精彩的语言都是徐健对“韵胜”的妙悟,也是对“雄浑稚拙与潇洒笔情墨趣熔于一炉”去体现生命韵律的正确领悟。


(221600)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西苑小区12号楼4单元302室   蔡可魁
T:15062130878       斋号:汉耕堂


[ 本帖最后由 蔡可魁 于 2009-10-27 10: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徐建先生展览成功!!em1 em1   叶兄辛苦了,谢谢兄的精彩报道!!em13 em13 em13 em13        
徐健老师是一位颇具才情的军旅书法家。欣赏了徐老师的各体书作,无论章法、墨法、字法、笔法,无不透出一个“才”字。试看其章法处理,或疏或密,或平稳或激宕,各具情调;再看其结字,楷隶静中求动,行草收放自如,趣味横生。其笔法更是不拘一格,藏露兼施,刚柔并济。他能够师古而不泥,深入传统但又恰到好处地把握现代审美风尚。加上极具现代审美情致的构成形式,显得亦古亦新,令人陶醉!他的隶书以汉碑为骨,结构清朗欹侧,规格自成。点画爽利厚重,雄健丰润。利用取势、结体、点画等因素在构成上的变化与对比,表达出饶有情趣的笔墨变化和体势聚合离散之美。在体势上吸纳秦简帛书的表现手法,纯厚古朴,仪态天真;行草书则走的是碑帖融合的路子,既有二王一脉圆融流畅的笔意,又不是单单的流畅俊美,适度地糅入汉草、章草意趣,结字开张,线条婉转;既有书卷清雅之气,又显得端庄而古朴;既有碑版书风的俊逸与爽利,又给人一种卷舒天地的清朗享受。我喜欢其书法,愿徐建老师躬耕不辍,再造新辉煌!
如有可能,请赐题斋号“煮墨斋”并赠作品集学习,细细品味,谢谢了!!! em13 em13 em13 em13


[ 本帖最后由 煮墨斋主 于 2009-10-27 11: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再来学习!!!!
如有缘,学生诚求徐老师惠题斋号:知遇书屋,并求作品集一册以学习!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