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的实用功能也日益削弱,过去的横幅、海报都被电脑取代了,连对联、墓碑也被电脑取代了。我们现在很少用笔写字了、用毛笔写字的机会就更少了。书法成了一种在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的艺术。
但在这样的现状下,书法的展览、征稿、评奖活动却异活跃,书学者简直目不暇接。是什么原因出现了书法艺术目前的空前繁荣的局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很多官员、富商喜欢跻身于书法家的行列,他们为书法活动拨款、拉赞助、做免费广告、提供大型展览场馆,将书写领导、媒体视是为座上客、嘉宾........难道完全是为了扶持书法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真的这样重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领导都爱好书法?都是出身于书香门第?
其它艺术领域钢琴、小提琴、武术、雕塑、为什么不能引起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使他们在百忙中亲自出席开幕式讲话、剪彩、宴请......
我认为是书法创作没有门槛的特殊性,决定了书法艺术的今天的命运,和书法相比,学小提琴、钢琴、武术、雕塑就要难多了,要坚实的基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而且无法滥竽充数,在短时间内速成不了,要冒充小提琴家不可能,要多年的练习才能熟练地演奏,闹不好发出的声音会像“杀鸡”一样难听;要冒充雕塑家也难,要很好的造型能力,搞不好捏出来的东西会像“面鱼儿”。这些艺术虽然高雅,但使官商觉得高处不胜寒。
但很多官员、富商怎么都喜欢附庸风呢?玩书法是他们的名利双收的捷径,大山有一个相声是说一个当官的靠“同意”两字能成为书法家,这个笑话中能说明许多问题。书法太容易了,苦练几个字如“虎”、“寿”、“雅”等,几个月、几个星期、甚至几天就能速成一个“书法家”。
书法艺术成了官商的云集之地。许多人千方百计要进书协、书画院、艺术研究院,靠玩笔墨就可以获得事业编制、公务员的收入、养老的待遇。这些本来为书法爱好者服务的部门,不幸成了一些权贵插队落户的地方。
书法艺术界是中国整个艺术界重灾区。
[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08-6-13 11:01 编辑 ] 使“皇粮”从“铁饭碗”、“金饭碗”,变成所有才华出众的书法人,在生活遇到困难时都可以临时捧一捧的、可以救急的“泥饭碗”,就像政府发的“低保金”一样,政府的钱都是老百姓血汗钱,这些钱应该用来救济贫困的艺术家,而不是来养一批“不下蛋的鸡”,一群文痞或御用文人。
em1 em1 em1 书法艺术成了官商的云集之地。许多人千方百计要进书协、书画院、艺术研究院,靠玩笔墨就可以获得事业编制、公务员的收入、养老的待遇。这些本来为书法爱好者服务的部门,不幸成了一些权贵插队落户的地方。
书法艺术界是中国整个艺术界重灾区。
em1 em1 果儿女士是至纯至真之人,才会有今日之困惑。
书法是爱好,千万别以它为生。否则,很累,也难有圆满的结局(大多数人)。
玩玩的心态和行为是很享受、快乐的,不为爱所累、所困。 em1 em1 em1 认真看过。
本人广东人,幼喜弄翰,及长也曾认真学过书法。有公职,做过书画经纪,办过培训机构,接触过不少书画名家,及各级政府领导。
对当今书坛了解颇深!!!现极少言书法,专心搞生意.................无聊几句,请勿怪! 官员、商人是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喜欢书法?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书法?我想未必。官员用手中的大笔一挥,一次活动拨款几十万、几百万,做买卖的出手大方,也是一挥就是几万、几百万,难道一个展览活动真的需要花这么多钱?这些钱表面上看是政府的拨款、是企业的赞助和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这些钱和老百姓的利益休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