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书坛繁荣中也存在着突出的矛盾,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给艺术界带来的冲击,使得艺术品的价格和知名度的大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受到社会那些艺术投资者艺术眼光高低的影响,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现在很多有钱的艺术外行在支撑着艺术市场,他们不懂艺术,但是为了保证艺术质量和他的投资不贬值,于是他们就采取了看这位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来定他的艺术水平和发展空间,所以导致艺术市场发展畸形。
希望生活的更好的书法家和爱好者们,为适应市场的需要,于是就开始一窝蜂地为自己打造更加绚丽的“包装”,致使各级“书协各级领导职位”、“书协会员”、“国展入选”、“国展获奖”等等,都是涨价的砝码。而书协各级领导职位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数以万计的书法家的的需求。于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一起涌向各种展览,特别是中国书协等举办的国家级展览,于是展览多的五花八门,甚至发生有的书法家为了冲刺国展给活活累死的事情。现在高考是高中生前途中的“独木桥”,书法国展也成书法家发财“钱图”的“华山一条道”。
到了2000年之后,情况更加疯狂,高等教育体系里的“教授”、“博导”、“博士”、“硕士”等等学术含金量的头衔也成了书法家追逐的对象,有的有很高社会地位的人,虽然没有什么理论水平和教育学知识,也要在高校谋取一个兼职教授的头衔。有的人干脆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某某机构的什么什么教授,给人的感觉当下的中国和当年大跃进时代一样全民办书法高等教育。而且,身在高等教育体系的书法教育工作者的职称评定,也要靠“书协会员”、“国展入选”、“国展获奖”等等来作为成绩。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那些核心刊物,不管文章写的好不好,具不具有学术价值,只要在此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就可以做为职称评定的成绩.于是核心刊物论页论字的买,而且价格随着需求量的加大还不停的暴涨,谈价格似乎不是什么应该隐蔽的事情,编辑和作者之间几乎成了商人间的讨价还价。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不知道是人们出名的思想搞乱了学术,还是学术搞乱人们的思想,反正是乱了。几乎什么时候都能听到人们围绕着这些乌纱帽你争我夺的故事。
那里有利益,那里就有F•B,这似乎成了一条定律,书法展览也不例外。而没有较为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的约束,很多展览水平受到影响,甚至出现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作品入展。而相比较来看,那些落选的作品中有很多水平甚至比获奖的还要好。本身人们对展览就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破灭了本身就已经不太高兴,如果再发现有不合理的现象存在,人们也就逐渐从希望到失望然后直至愤恨。如此下去我看所谓的国展的“烂市”也将不远了。
在九届国展评选之前有人预测写王字的要“烂市”,如果是这样书法家们将如何把握评委的口味?一时间网上网下很多人开始了下赌注前般的思索。但是书呆子预测的是九届国展如果“烂市”了怎么办?抛开书呆子的具有攻击性的言语,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他说的不只是在调侃某位书协领导,指责某一件事情。天生书呆子现象的出现,最重要的是提醒了人们,当所有用于包装的“名头”都失去了学术含量时,人们还能用什么样的东西来包装自己?
国展的“烂市”其实不论是从个人利益还是公众利益来看,都是我们全体书法人不愿意看到的,如何防止国展的“烂市”应该是我们大家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这时我想起一位老书法家的话——地球只有一个,书法界也只有一个。因此环保工作非常重要。 八送 为中国书协领导而送
有人说,书呆子退出江湖最高兴的应该是中国书协领导,这下他们该轻松了。我看这只是一个说笑性质的推测而已。的确书呆子的批评是尖锐的,有时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从我所知道的信息来看,书呆子的观点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因此在当今书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会因为书呆子的退出而消失,而他所批评的当下书坛的的弊病也不会自动消亡。所以我认为中国书协领导不轻松。
当前书坛的现状是不令人乐观的,拿总书记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要求来衡量,也是不符合执政党的要求的。因为事件频发、矛盾突出。而且我认为最令中国书协领导头痛的不是书呆子,而是当今书法界大多数群众和书法组织存在对立情绪;青年人和评委的审美观点差异;权利阶层学术F•B和反对学术F•B的矛盾;如何集中统一新形式下的民主呼声;中国书协的凝聚力逐渐减弱的问题等等,如何处理这些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和历史积累下来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确实让中国书协在人们心中失去了他原有的和应该有的地位,长此以往中国书协必将丧失人们对他的信任。
在网上有些网民发帖建议要取消中国书协,而且有的人预测中国书协这一级组织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取消,这种呼声在吴冠中先生发表言论的推波助澜下更是有增无减。我个人认为中国书协这一级组织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能的事情,人可以换,但是这种组织形式将会伴随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共同存在很长时间。因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上来看,中国书协在书法界还没有完全没有失去作用,他多少还代表着很多人的利益,而这些人也是书法界的组成部分,所以书法界本身的意见就不会完全统一或者大部分统一;书法界民间组织受到经济和号召力等方面原因的影响,目前发展程度尚还不能达到取代官方组织的地步;艺术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艺术评价对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艺术评价本身是需要由一级组织的存在来完成的,而且有很多公众活动的有序组织、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必须的公共规则的建立和维护等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组织存在。“大跃进”式的“人定胜天”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所以目前提出一些不现实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接触了中国书协的一些主要领导同志,从我自己的直接感觉来看,F•B成性、为人自私自利的恶毒之辈不能说没有,但是那毕竟是极少数,而大多数人基本还都是善良的。在一些主要领导的思想中想干事情的愿望是强烈的,虽然在七届论文学术F•B问题的处理上我没有得到应该的公正处理,但是在我和他们的接触中还是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多数领导同志对F•B现象表现出愤恨,是有在将来的活动中杜绝F•B的决心。九届国展中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也说明了杜绝F•B的决心所面对的阻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改革”看来是中国书协想回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了!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要求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地翻新更替叠出,我看书协以不变来应万变的可能性是不会存在了。执政党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因为这一观点所强调的是“有序、可持续的发展”。落实到书协的工作中应该是怎样改过去的人治为法治,尽快的为书法事业的发展制定出一个适应发展需要、符合发展规律、科学可行的学术规范和工作规范,使得书法事业按照健康的正确方向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看似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就非常难了。社会是复杂的,任何措施都会或多或少伤及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更何况在当今直接和人们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今天。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接受书法网采访时,回答 “我理解书协”的原因。
这几天在中央电视台的老故事频道在放电视记录片《毛泽东》,讲到延安大生产前,有一个边区妇女由于不堪重负骂毛泽东为什么不给雷劈死,被定为反革命罪后,毛泽东却通过主动和她交换意见获得了很多社会现实情况,对他以后的决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看到这不禁在想,中国书协的领导为什么不去主动找书呆子或与书呆子一样的人交换意见?听取民声不也是化解矛盾的好方法?
从书协主办的活动来看,不是每一件都没办好,崔志强就是一个例子,他主持的活动不是办的很成功吗?分析原因主要是崔志强在群众没有官样,和大家能平等相处。只要是大家在北京有什么活动了,都会在崔志强的办公室里聚一聚,喝喝老崔为大家准备的各种好茶,谈什么、谈到什么时候都行,那个办公室可以说是中国书协最热闹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接触,老崔才能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我看“混入群众队伍中”是老崔能办好事情的法宝。
有的领导说今年是中国书协读书年,那么我预测明年将是中国书协的改革年。“九”这个数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大的,“十”是满,同时也是归一的重新开始。但愿在十届国展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公正。 原帖由 孙向群 于 2007-11-9 11:1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下文以发
请指教
指教岂敢当,学习是本分。
一口气又看完了两篇,用心潮澎湃来形容心情亦不为过。
我看到了理性的深度与力量。
感想不少,容思考后再说。
回复 #7 孙向群 的帖子
我觉得此篇也是就“虚伪”而言的;只不过上篇说的是个人现象,这篇说的是书坛或社会现象。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抑或社会,利益与F•B是对难解难分的兄弟。虚伪则是实现F•B的必然途径与现象。如果真实了,也就必然远离F•B。
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真实与虚伪,是验证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即使标榜自己如何正大、英勇,也掩盖不住言行中的丑陋无知。
“九展”成为广大书人的关注焦点,批评声大大高于赞扬声,有些原来高度赞扬、维护书协的声音,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九展”可以说是矛盾的总爆发,同时也说明人们的觉悟、觉醒。我觉得是一件大好事。关键在于如何面对、正视、研究、解决矛盾与问题。这当然在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了。
先说这些,不成理路。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1-9 12:39 编辑 ] 关于虚伪与真实的话题,我偶发奇想,说个歪着。不就是为了一个书协证吗,以证实自己的身份并换取更大的利益。不妨也“虚伪”一下,在自己的名片上印着就是了。有多少人还叫真地去核实,这也是人们尊名所逼得。为了生存利益,策略一点也无妨,,,,,, em1 em1 原帖由 孙向群 于 2007-10-31 12:0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八送 为中国书协领导而送
...
从书协主办的活动来看,不是每一件都没办好,崔志强就是一个例子,他主持的活动不是办的很成功吗?分析原因主要是崔志强在群众没有官样,和大家能平等相处。只要是大家在北京有什么活动了,都会在崔志强的办公室里聚一聚,喝喝老崔为大家准备的各种好茶,谈什么、谈到什么时候都行,那个办公室可以说是中国书协最热闹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接触,老崔才能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我看“混入群众队伍中”是老崔能办好事情的法宝。 ...
这个例子说明很多问题,展览不是不可以办的相对好些的。假设“九展”由老崔们来策划、主持,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想必结果会大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呢?!
到底是谁在搞垮书协?!
有人认为:“搞垮中国书协——中国书坛的唯一出路”,这种观点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但却是有代表性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书协能不能、会不会被取消,即所谓“搞垮”。
孙向群:
“个人认为中国书协这一级组织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能的事情,人可以换,但是这种组织形式将会伴随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共同存在很长时间。因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上来看,中国书协在书法界还没有完全没有失去作用,他多少还代表着很多人的利益,而这些人也是书法界的组成部分,所以书法界本身的意见就不会完全统一或者大部分统一;书法界民间组织受到经济和号召力等方面原因的影响,目前发展程度尚还不能达到取代官方组织的地步;艺术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艺术评价对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艺术评价本身是需要由一级组织的存在来完成的,而且有很多公众活动的有序组织、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必须的公共规则的建立和维护等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组织存在。“大跃进”式的“人定胜天”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所以目前提出一些不现实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又是一种观点。孰是孰非还是暂且不论。
问题是有人认为:那些对书协发出严厉批评,甚至批判、攻击的人,是别有用心,意在搞垮书协。
这就涉及到原则问题。
我不禁想问:到底是谁在搞垮书协?!
请网友朋友帮我解答这个疑问。
不胜感激! 我也提一个问题
有一些书协的领导人
随意的给提意见批评他们的人
戴上社会不安定分子的帽子
我就被戴过"和党的一级组织对抗"的帽子
虽然这只是极个别的领导
但是我也想请问大家
他们想搞垮什么?
[ 本帖最后由 孙向群 于 2007-11-9 16:07 编辑 ] 搞垮绝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意识。是趋势。任何事物都是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
呵呵!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