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 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今译]从事书法活动,需要闲散逸致。动笔之前,先要扩散心胸,舒展怀抱;继而激发灵感,增强情趣,然后再去书写;倘若被迫仓促从事,即便用中山产的最好兔毫制的笔,也创作不出理想的精品佳作来。在书写前,还要静坐默思一番,将适宜的构想记忆于心,避免讲话,气息平和,聚精会神,如同面对圣贤至尊一般,那就没有写不好的了。作为书体的间架结构,需要赋予它多种姿势形态,譬如说:有的在稳坐,有的像行走;有的似飞翔,有的欲跃动;有的趋远离,有的如来临;有的若俯卧,有的像腾起;有的如愁苦,有的似嬉笑;有的犹如虫蚀木叶,玲珑剔透;有的类同利剑长矛,刃白锋芒;有的体现强弓硬箭,遒劲疾射;有的如同洪水烈火,澎湃燃烧;有的仿佛云烟迷雾,飘忽隐现;有的好比太阳月亮,光洁明媚。总之,在字体结构的纵横布白中,广为吸收大自然现象的美妙风姿,方能称得上优秀书法的艺术作品。 对照蔡邕《笔论》,你能看出“百花”作品的结字、结体的态势吗?
“作为书体的间架结构,需要赋予它多种姿势形态,譬如说:有的在稳坐,有的像行走;有的似飞翔,有的欲跃动;有的趋远离,有的如来临;有的若俯卧,有的像腾起;有的如愁苦,有的似嬉笑;有的犹如虫蚀木叶,玲珑剔透;有的类同利剑长矛,刃白锋芒;有的体现强弓硬箭,遒劲疾射;有的如同洪水烈火,澎湃燃烧;有的仿佛云烟迷雾,飘忽隐现;有的好比太阳月亮,光洁明媚。总之,在字体结构的纵横布白中,广为吸收大自然现象的美妙风姿,方能称得上优秀书法的艺术作品。” em1 em1 em1 如果从历史意义上讲,这件可以称之为起代表作
但是这件代表作却没有特别精彩之处
只能说是一种大胆的探索罢了
他的作品要比这精彩的多的去了
回复 #57 刘万溥 的帖子
正是这种“大胆的探索”,不仅对于作者本人,还是在那个时代,都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面貌,新理念,新样式。我们不能以今天的认知来判断历史的所在,否则其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原帖由 刘万溥 于 2007-7-19 17:1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如果从历史意义上讲,这件可以称之为起代表作
但是这件代表作却没有特别精彩之处
只能说是一种大胆的探索罢了
他的作品要比这精彩的多的去了
探索的意义往往被人忽视了,其实这远比精彩要伟大得多!
探索通常是被否定的,但我相信,在作者心中,那是一种登顶的快感,这种精彩是很多人无法体会的,因为当他们站在摩天楼顶时,我们还在下面逛商场,在里面买东西,所以我们只能仰望.或者嘲笑.,其实笑的是谁呢?em23 l讨论“百花”作品的当代或现实意义,除了其技术性、艺术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学术性。
有人认为:
“作品所流露出对文化的游戏心态也正好说明了当代书法对人文精神的逐渐缺失”。
岂不知,“文化的游戏心态”正好是当代书法对人文精神的复归与表征。
只要我们读一下书法的艺术史,每个时代的书法名家都有“文化的游戏心态”。
“二王”就不说了,北宋的尚意书家,尤其是老米,表现得尤为突出。米芾可谓是书法的艺术史上的“创新”的领袖人物。“放笔一戏空”,是他的真实写照。
“艺术”本来就是人类的高级“游戏”,也是“人文精神”的有力彰显与宣泄...... 不敢苟同之作em1 em1 em1 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