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之分析的指导思想及方法,我是持反对观点的。如果不能以当代艺术审美理论成果,来审视“百花”这件具体作品,而以自我的一知半解下结论,无疑是在否定这件作品的学术意义与艺术价值,又何谈启迪意义之所在呢?!
在否定具体作品的情景下,其代表作的启迪意义指的又是什么呢?!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7-17 09:07 编辑 ]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7-15 10:3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既然认可是“代表作”,其就有历史的意义。无论是过往,还是当下,以至于未来......
那种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之分析的指导思想及方法,我是持反对观点的。如果不能以当代艺术审美理论成果,来审视“百花”这 ...
既然认可是“代表作”,其就有历史的意义。无论是过往,还是当下,以至于未来.....
假若如此定义“代表作”,应该称之为“时代代表作”或者“历史代表作”,莫说郭子绪先生,试问当今何人书作可以当之无愧?
“百花”是郭先生的“代表作”,即使有一定探索和启迪,现实意义也有限,遑论历史意义。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7-15 12:11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既然认可是“代表作”,其就有历史的意义。无论是过往,还是当下,以至于未来.....
假若如此定义“代表作”,应该称之为“时代代表作”或者“历史代表作”,莫说郭子绪先生,试问当今何人书作可以当之无愧?
“百花”是郭先生的“代表作”,即使有一定探索和启迪,现实意义也有限,遑论历史意义。
诚然,“代表作”可以根据具体所指加上不同的“限词”,这里的“代表作”,当然是指“时代代表作”或者“历史代表作”,如若仅指郭先生的“代表作”,而又无时代与历史的影响。那么,这个专题的开办,就令人质疑了。这不是没事找事,自讨没趣吗?!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7-15 12:3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诚然,“代表作”可以根据具体所指加上不同的“限词”,这里的“代表作”,当然是指“时代代表作”或者“历史代表作”,如若仅指郭先生的“代表作”,而又无时代与历史的影响。那么,这个专题的开办,就令人质 ...
这就提出了一个首要解决的课题:郭先生的“百花”作品,是不是“代表作”?是不是“时代代表作”??或者“历史代表作”???
不解决此题,我们的讨论,又有何意义呢?也就无必要继续深入下去了。 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代表作一般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认同:一、它是一件知名作品,即名作,这主要偏重于传播意义。二、它的影响力,主要包括作品的启发性、借鉴意义、学术意义,这主要偏重于作品的艺术特性及历史意义。三、来自作者的自我评价和定位,即作者自己对具体的作品的认可。这三种情况具备其中之一都有可能构成所谓“代表作”,当然三者兼有,则更有可能成为代表作了。
你同意这种分析吗?是否同意,都可说说理由。
“百花”作品,是否具备这三种情况?也都可说说理由。 在对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有人嘲笑、指责、甚至唾骂他是脑子有毛病的神经质,当然更多的人是感到“莫名其妙”!
当人们普遍享用螃蟹的美味佳肴时,又有谁能想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以及“唾骂他是脑子有毛病的神经质”的人呢?!
这就是世俗社会的“常道”,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则是“非常道”啊! 现在看到这件作品,我依然很激动,我无法想像这是在“九畹”之前的作品,虽然我曾在十几年前在杂志上看过,那是确立位置的作品,这和思想和人生的砾炼同体,从辽宁经广东再北京,应该有了更醒的认识,不过现在不是回头看的时候,因为郭的意义不仅于此,向前看还要向上看,这是我对他的看法,祝福他!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7-15 09:4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太室兄的观点代表了一种客观观点,也 是我所认同的。
我记得我最初看件这件作品是,很激动,但今天再见这件作品,甚至觉得索然无味,小聪明,这也正是我所认为的:作品具有时间性,但这件作品的启发式意义, ...
石开先生有"花",国美施立刚有"奈何奈何",我想郭先生"百花"作品带给大家的思考很应该上升到书法的表现力上,让书法走出书斋融入现代生活,使书法的存在在方式更为宽泛(艺术品的现代展示方式及场合). 英国皇家联盟科学院荣誉博士、(香港)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名誉总裁。
郭子绪先生的头衔真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