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7-13 11:18
先简单谈谈这件作品构成要素及意义的看法——抛砖引玉......
这件作品,称之为“代表作”,我以为是不为过的。其记录了作者对书法的艺术的思考与情性的表达。
从表象上看,作者写了三十二个“百花”词组,构成了一幅章法,这三十二个不同形式、形态的“百花”,有机的组合,与书法的“传统章法”别无二致,所不同的是文字内容,不是诗词、文句,而是相同的词组。若撇开文字内容不谈,就其视觉构成要素而言,变化丰富——随机而成、而变的手法是多样化的、高超的。
这便引出了一个学术问题:相同的字在同一作品中是否就必须不同?
我想,这也是这篇“代表作”的主要意义所在吧?!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7-13 13:18
对于郭子绪的争议也即是郭子绪的意义。他的这件著名的《百花》应该是他的代表作,代表那个时代,代表着一种萌动和启蒙,因而具有历史意义。
我赞成这个观点!
看问题就要历史性的去看,离开历史背景,任何现象都是毫无现实意义的。
牧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07-7-13 16:13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郭子绪的书法代表那个年代的审美影响力。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郭的探索精神永存。把郭的东西放在现在,不可能再有那么大的波澜了。
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7-7-13 18:10
“百花”的确是一帧佳作,定义为郭子绪先生的“代表作”恰如其分,相信郭先生有知,应该不会否定。只是书法人才辈出,似乎现在郭先生于书法界逐渐边缘化,影响力日渐消退,但是在以前那个特定的大环境之中,郭先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令人至敬至佩,今日依然有启迪之效。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7-13 23:04
今日在郑州古玩城恰好看到郭的一幅原作,和王镛,石开等先生的作品挂在一块,忍不住多看了一会,的确很好!在当代书坛郭的书法已不新鲜,但"百花"作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确是新鲜的,丁兄"墨明其妙"这个主题选择"百花作品"证明了丁兄的眼光,我们在这里更应该关注的不是这件作品有多大的艺术价值而是这件作品之于当代书法的意义,当代书法的文化背景必须与这个时代契合,然而"百花"作品所流露出对文化的游戏心态也正好说明了当代书法对人文精神的逐渐缺失.
刻苦
发表于 2007-7-14 13:58
学习em1
维雨
发表于 2007-7-14 14:03
偶认为郭子绪的东西只是简单的继承了其师沈延毅的东西,不足为道。em13
维雨
发表于 2007-7-14 14:04
袄,不应该说是“继承”应该是“学习”。
出手如电
发表于 2007-7-14 18:49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7-13 18:1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百花”的确是一帧佳作,定义为郭子绪先生的“代表作”恰如其分,相信郭先生有知,应该不会否定。只是书法人才辈出,似乎现在郭先生于书法界逐渐边缘化,影响力日渐消退,但是在以前那个特定的大环境之中 ...
郭子绪还健在吧!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7-7-14 19:27
形式主义的代表,为艺术而艺术----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