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12 01:53

青凯向广大网友致歉!(但立场依然坚定,祥见27楼)

首先向丁剑兄致歉!


丁兄文采风流,锐利。非常值得得学习。

而我一开始没有认真学习丁兄的论点,就大加质疑,偏离丁兄的初衷,使丁兄陷入一种否定河南的尴尬局面。


细读兄的所有文字,正如有的网友提到的,张海先生的话很容易理解成所谓的“官本位”。加上丁兄的题目太惹人眼“河南是书法大省吗?”结尾又明确指出“河南不是书法大省”。使这丁兄的这篇大文容易火光,正反的论点一并而来,是这此大辩论的导火线。丁兄后来在“我看张海”中指出有人在“只言片语地解读张海”,两文一前一后,风格大变,而立场鲜明,学术含量较高。


丁兄后文的观点是客观的,前文却比较主观,文章的中心思想也不明确,第一:丁兄指出张海先生说河南书法大省的依据是“官本位”;第二:河南不是书法大省。这样以来一篇文章两个论点,一个客观,一个主观,本身就犯了文章的大忌。


丁兄后文指出有人在“只言片语地解读张海”,这个“官本位”的问题对张海先生来说不好定论。也不好结论,但这样的批评不可避免,那是因为先生的位置。既然丁兄在后文中指出批评是有益张海的,有益于中国书协的,我很赞同。需要补充的是不管是纸媒批评还是网络批评都应当更接近于本体,尽量做到客观。
丁兄前文所指的第二个问题“河南是不是书法大省?”网络红人天生书呆子的话很有高度:

嘿嘿,真好玩儿!
都先别急,
河南是大省还是小省,
丁兄和柳兄先把各自关于大小的判断标准亮出来,
这样才有个比较的尺度,
比如:
丁兄说,2米以上才是大个,
柳兄说,1米8以上才是大个,
那么,1米9的人,丁兄看来不是大个,
柳兄看来是大个。
不愧是网络第一名人。


灵芝先生辩的也很好:
丁先生用疑问标题,说明了对河南是书法大省的怀疑。但在结论中有对河南是书法大省表示否定。这里就存在着冲突。不过这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丁先生否定了张海的官本位评判立场,转而以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来框定,有理论价值。
不过,在下也对贵文的观点或结论不敢苟同。
一、河南在当今属于政治界域概念,在河南这片沃土上,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最古老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就产生在河南。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滥觞。而书法又是文化核心的核心,怎么能够说河南不是书法大省呢?
二、当代在河南有影响的书法家,有很多都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当然,我本人并不是站在官本位的立场来衡量的。可以说,河南的整体势力在全国还是比较强大的。而您否认河南的这一事实存在来贬低河南的整体实力,不会有什么说服力。
三、关于流行书风。您认为产生于京华,实在不敢苟同。流行书风是什么?流行书风是一种历史性的书法存在。就当代而言,应该是主流的书法风气。而王墉之不过把它拿出来搞了两个流行书风展览而已。怎能说流行书风就产生于北京呢?
四、关于中原书风。我想应该是一种历史性的书法存在形态,在当今也是,冯印强先生的一篇《显性区域文化与隐性地域书风》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我把它转帖给您,然后对此再向您请教。而您否定中原书风,其实就等于否定地域书风的存在,能为人接受吗?


我(青凯)一开始因为对丁兄的第一论点中对张海的“官本位”态度,第二论点中的“河南不是书法大省”都不能苟同,加上乡土情绪的使然,所以立场一直比较坚定。(用部分网友的话说是“执傲”,“桀骜不逊”)。加上后来因为个别网友的挑恤,和认知的狭隘,情绪比较激动,所以后来有网友说我失却了“中原的博大兼容”。


的确,我太冲动了,宫恩武兄的一篇长文“参和一下关于“河南是......”的帖子(兼答青凯兄)”其实是一篇很好的劝说文章,而我当时因为心理的作用实在不能接受,有下不来台的感受,不过现在想想,自己的确被宫兄言中。


我将自己的三次回复再次贴出(可以见得当时的心境):
在辩论中进步
几天来一人应付众多网友,实在吃力。只言片语可以,如认真起来,还真力不从心。
我非常敬佩宫总版近两千字的回复,让我感动。如此几天了,由我一人引来这么多兄弟的关注,真是始料未及。
我和丁兄是很好的朋友,但在这个问题上就是不能统一,所以我只好和他辩论。
可越辩越乱,到最后心得兄弟说我占了个勇字。
这种评价的确很到位。感谢心得兄!
最让我感动的是宫兄,老实说是宫兄推荐我加入书法网的。
这次争论到现在,我感到很被动,因为我必竟为了一个论点得罪了不少兄弟。
有人说我固执也罢,我为的只是一个辩题,“河南是书法大省”。
在辩论中我认识到很多东西,包括在网络中的形象问题,为什么我要为了这个点争辩到底。
因为我自信自己的认知。
宫兄如前的语言的确对我有所偏见,我才做如是回复,我知道“以牙还牙”。
宫兄说我固执,我理解为认真。
我没有怀疑宫兄的为人,更没有说宫兄不是君子。我只是就事论事。
关于我的家乡,河南,以及河南书法这个主体,我们可以不谈了
我们可以谈谈如何在网络中相处,是不是应该真实一点,真诚一点,。
我所较锋的人群中,有谁做到了?

在宫兄的回复中,兄谈了很多的河南的好,其实是在替我说话,很欣赏兄的见识,行文的幽默。
但宫兄又指出我为河南辩护就““桀骜不逊”了。
多谢兄兄对我的赞美,能得到宫兄的表扬我很荣幸!
请原谅我的“桀骜不逊”,为了真理,我喜欢这个表扬。
评批版需要学术,不需要口水,我很提倡。
我知道自己是评批版的一员
论坛赋予的总版主权利,我很珍惜,
总版主的权利我更加珍惜。
我涉及网络时间不长,还希望宫兄以好多多指教,我好进步!

宫兄以老版主自居。
从中笑实在劝降。
人生无奈初来乍到。
黔墨虚情假意。
丁兄怀念过去。
大布衣又来添油加醋。
仿佛书法网的批评力量都在了。
如果一个帖子得到这样的集体的攻击,本人只好保持沉默,并且反思。
不过需要反思的只有青凯一个人吗?
无奈,
这是一个真实的时代,却发生了很多不真实的事情。
再次向如上诸位学习。

说到感情青凯实在无语.
兄所提到的都是青凯最欣赏的兄弟和老师.
但感情是感情,道理是道理.
你们可以把我的坚持称做"执傲",
但青凯为什么要坚持?
你们为会么就那么不喜欢我坚持.
所谓的片面,来自哪里?
谁又能做到客观.
兄为何又要来情感攻势?
丁兄之文我曾反复拜读,我实在不能苟同.
***、感情来自哪里?
来自我对艺术的感知.
你们说我执拗因此可以理解.
兄说我急,有什么急的,你们这么多人一起来才叫急.
等你们的回复才叫急呢?
荒废自己的全部.
你真敢说,我的理想我心里清楚,
无法唤醒别人,最其吗要让自己心里清楚.


最后一个帖子是前天夜里三点才打完的。昨天因为一小堂兄去湖南打工被传销的困住,回乡去劝说九十岁的奶奶。(小堂兄从小由奶奶从小带大)。看到奶奶流出的泪水心里很不是滋味。回乡的路上心中想了很多,联想到几日来和网上朋友的争辩的确偏离了生活和艺术的主题,为何要那么浮躁与好胜,最后得到的能是什么呢?


所以观与我和丁剑的争论,还是回到丁兄所说的学术上,那样才真的有益于书法。


曾如影兄有贴“向丁剑学习”,丁剑兄的思辨的确值的学习。


我在自己的回复中多次提到自我“立场”的坚持,通过对丁兄原贴的再学习,我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丁兄所指的“官本位”是成立的,但不一定每一次都适于张海先生,书法批评可以指向书法官方,但要就事论事,不能莫须有,更不能臆断和猜测。

第二,书法大省的标准的确不能只以书展入展获奖的数量决定,但也不能以你丁兄的标准衡量。书法大省的形象其实不用辩解,功到自在人心,我们不能说河南是书法大省,更不能说河南不是书法大省。

辩论就是辩论,立场就是立场,但必须更加接近辩论的本体,我对在辩论中因我而产生的对主体的偏离,向丁兄致歉!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6-12 18:48 编辑 ]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07-6-12 01:58

如何衡量一个省是否属书法大省,从公众的角度来看,只能用数字(即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的人数)来表示,这跟体育比赛用奖牌来表示一样。不过,河南是否书法大省,我不知道,即使知道,也跟我没有什么关系。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12 02:11

第二向如下网友致歉!




柳青凯“总版主”柳青凯“总版主”骂人妙语录:让大家共赏

柳青凯发表于 2007-6-7 00:42,反击对象:黄东
吓唬你有必要吗?你把你的字(书法)整出来我看看,贴在周(俊杰)的后面比比。

柳青凯发表于2007-6-8 17:14, 反击对象:叶柔
美女也要看清楚了再说话呀!
要不很容易让人以为你仅是一个讨好别人的“花瓶”而已。(请注意“花瓶”一词,严重伤人!)

柳青凯发表于 2007-6-7 08:21,反击对象:寄君一片叶
你说我言之虚妄,指鹿为马,是因为你对河南的无知,恰恰说明我的清醒,好好读一读中原,你才知道什么是伟大。(我看你更无知!)

柳青凯发表于 2007-6-7 09:14,反击对象:寄君一片叶
话说“以牙还牙”,寄兄对我的语言不敬,我也不能跟你客气!(欠缺总版主风度。)

柳青凯发表于 2007-6-8 13:30,反击对象:河南省以外书法省、市
中原书风的大气,那里比得!(在柳青凯“总版主”眼里,难道只看得上中原吗?还有30多个兄弟省市就哪么不屑一顾?天哪,你太无知!)

柳青凯发表于 2007-6-8 14:13,反击对象:社会
可惜你连肉眼都没长,就算还剩下一对耳朵,你也该听说过一些。更可惜的是你有了一个“社会”的网名,只一个词语而已,那还能长耳朵。

柳青凯发表于 2007-6-8 14:34,反击对象:社会
带着面具就是方便,可以随便骂人。我对许多位不用真名的网友都相当尊重,也有许多位这样的朋友。可惜你就不同,为的是方便骂人。感谢你说我还嫩,嫩不是坏事。怕的是有的人,连嫩还称不上,只能是一个带着面具的词汇。

柳青凯发表于 2007-6-8 14:48,反击对象:社会
一个开骂在先的面具,又在骂人。没听说总版主就可以随便让人来骂,不能反击。(总版主就是不能骂人,一痴说的。不信你去问他。)
至于风度吗,有没有要别人评说,一个暗地里骂人的马甲,还要与人谈风度?

柳青凯发表于 2007-6-8 15:02,反击对象:社会
恶人,你红了眼了。(这就是《书法网》论坛的书法评论?)

......

感谢社会先生的总结,做为一名总版主,实在不能有过激的行为,因为你代表的是整个网站的形象.
在这里我向大家检讨,并对过失的的言行向大家表示真诚的歉意!希望大家原谅.
感谢大家对书法网的支持!
原我们都能成为朋友.em13
青凯也一并呼吁所有书法网的朋友都能文明批评,健康言行,为书法网络的语言纯净而努力!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6-12 02:53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12 02:21

第三,向宫兄,社会兄,黔兄,丛中笑先生,大布衣先生,.....等诸位兄弟,老师致歉!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的帮助!感谢你们的好言相劝,让我明白自己的狭隘。
青凯是一个有***的人,但有时也容易冲动,是你们的批评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但青凯只代表自己,不代表河南,也不代表书法网。

至于我对社会兄,宫总版帖子所置行的操作,因为当时出于辩论的目的,对两位的帖子编辑欠考虑,不符合书法网宽厚博大的胸怀,我特地在次向两位表示歉意!
青凯以后一定注意。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6-12 11:23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12 02:32

第四:向广大河南藉书友致谦!

因为青凯在辩论中的激动与家乡情结,为河南书法的形象添了些“执傲”的色彩。
因此我在这里向广大河南书友致谦!

同时我也在这里真诚地希望广大河南书友,静下心来,以中原古风的博大精深,学习外省书法的优点,传播中原书风的大气与古朴,使得中原精神,乃至中华文明更好地体现在我们的书法创作中。
为中国书法艺术走向正大与和谐实现自我的价值。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12 03:06

最后,
青凯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关注书法篆刻艺术临墓与创作这个本体,
让书法批评的主要精力回归。
祝福书法网!祝福天下书法人!
                                                               
 
俊斋 柳青凯,07年6月12日3时5分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7-6-12 04:01

老宫也没有睡,
说真的,丁剑兄的帖子、青凯的应答、哥几个的跟帖老宫一直在看,也一直在思考,这事件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从头到尾都透着真诚,透着理性,也需要品读,于是青凯的坦诚昭示着成熟,为人为艺的确马虎不得,老宫也在努力学习中,还将继续努力学习。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吧,辩论的主体没有改变,我们需要冷静的回味,这就睡觉去也

oliverlu 发表于 2007-6-12 05:37

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7-6-12 07:05

em2 em2 em1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6-12 07:36

em2 em2 em2 em1 em13 em13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青凯向广大网友致歉!(但立场依然坚定,祥见2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