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6-2-17 09:58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变法”
之后,右边的下坡面是什么过程呢?
    由于“法”的操作,继而产生的“结果”,不外乎是字的造型与姿态。
    在“完法”过程中,字的造型,原则上是由手势的便捷而决定的,视觉在其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
    一旦规则形成,汉字造型的创造任务已告结束,“法”已不再成为主攻的方向。相对来说,在运用法则、不犯规的前提下,汉字造型体态的变化逐渐转为主攻的方向。
    此时,视觉便由“从属”地位变成“主导”地位。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清梁松斋日:“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说得好。
    再引用一遍元代郑杓《衍极》精辟的论述:字“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魏晋间帖,掌指字也”。魏晋的“掌指法”延续了四百年,便渗以“肘腕法”。
    宋以前是没有“腕法”一说的。因为都是拿在手里书写,“指掌法”运作起来,腕是不动、不知的。直到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才提及“腕法”,概括为三种:“枕腕,以左手枕右手腕。提腕,肘著案而虚提手腕。悬腕,悬著空中最有力。”
    陈氏是紧接“拨镫法”——“指法”之后论“腕法”的,可见是指转笔运指时腕所处的三种状态,都是相对在桌面上书写而言,并非不运指而运腕。
枕腕(图73),令右腕不得动,实际上主要靠掌来控制,限写方寸大小的字。但是,腕死,不利于横向用笔,而纵向自如。所以用“枕腕”法写的字形必然狭长。当代有南京的高二适用此法,已是凤毛麟角。
    提腕(图74),是以肘为支点转笔运指,适合写鸭蛋大小的字。
    悬腕(图75),是以臂为支点转笔运指,适合写更大的字。
    后两种“腕法”,腕在其中起了辅助运指的作用。古人常言“小字促令大”,正是指此。“小字”,皆“寸以内”,属“掌指”法;“大”,皆“寸以外”,属“肘腕”法。即以写小字的转笔运指方法,加以肘腕配合,促成大字。宋人因有桌面支撑肘,即使运指不足到,往往可用腕来弥补。
    朱履真日:“法出于指”,运指才为法。“肘腕,法之变也”,意指兼用肘腕,尚在“法”之中。如若不运指,不能谓“变法”,只能谓“无法”。
    这是有关“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好,至此,让我划分一下:自宋代书写广泛使用桌椅以来,至清初,大约八百年,改毛笔阅读式垂直为桌面垂直,变“举腕”为“平腕”,这一个过程,似可称为“变法”过程。
    “法”一旦有“变”,又尚兼三种“腕法”,所以字形也变化多端。我们在“变法”的年代,可以看到宋徽宗、米芾、黄庭坚(图76)、苏轼(图77)、鲜于枢(图78)、赵孟兆页(图79)、祝枝山、文徵明、徐渭(图80)、宋克(图81)、邢侗、董其昌、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王铎、傅山的不同风格。他们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视觉才能和转笔习惯,又兼生、熟纸,长、短锋,软、硬毫,可谓是千姿百态。
    值得一提的是元代书家杨维桢。今人常用他《真镜茬募缘疏卷》(图82)的字来作为“变形”、“夸张”,甚至是“创新”的借口或先例。其实,他是用提腕法渗入章草笔法,运指发力,来势凶猛,不大顾忌所致。
    台北故宫藏张雨题倪云林肖像(图83),图中,倪氏坐在床榻上,背依圈几,左手持纸,右手执笔,将元代士大夫文人保持的魏晋书写方式描绘得淋漓尽致。
倪云林的书法(图84)用笔有些奇特,个性尤为明显,结字生涩,甚至不大横平竖直,可能就是用图中的姿势书写的。
    这些伟大的书法家,即便再谓“狂士”,再谓无羁,始终还是恪守着最后的转笔运指加运腕的“阵地”。
    让我们重温赵孟烦的谆谆教导:“盖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6-2-17 09:58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最不愿承认的现实-------“无法”
    自完全不转笔运指以来,完全由视觉所控制字形的过程,理应为“无法”过程。
    我考虑再三,实在是不忍心用“无法”二字。然而,又苦于寻不到确切的字眼。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6-2-17 09:59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书法,毫无疑问地被完全挪人“视觉艺术”的范畴,似已盖棺定论,也许至今无人怀疑。依我之见,并非这样简单。
    我们是否这样划分一下:
    文字是由“六书”而成,虽然间有“象形”,但最终是属文字范畴。书法最后留给后人的,无论笔法还是才情,都是通过墨迹的真实记录,无疑是属视觉的感受。
    在这个意义上看,书法确是“视觉艺术”。
    然而,书法笔法的运作过程,即手的转笔技巧,又恰恰是书法的核心。古人总说“心手达情”,“心手合一”,用“心”不用“目”,正是说明在书写的过程中,视觉不是不起作用,是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手的转笔技巧无形中控制和局限了视觉。
    从这个意义上看,书法能说是完全的“视觉艺术”吗?
    所以,我是怀疑的。
    古人其实早已将书法视觉与手的配合这样一个观念叙述得十分明了、十分透彻了,只是我们没有深究其中罢了。
    记得当时与一个搞科学的朋友谈及,他不解,执意要我说“清楚”了再走。我只好遵命,从日头当空讲到日落西山,到底是讲“清楚”了。讲得嗓子都哑了。
    我深知,要说清,实在是难。
    我之所以在前面举了一个“九连环”的例子,是想告诉读者,由此还牵扯到其他许多重要问题。
    下面,我还将逐一道来。

吴邦志 发表于 2006-2-17 11:37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非常感谢!下载慢慢看,期待后续!

和欢路 发表于 2006-2-17 13:55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受益良多!谢谢!!
期待后续!

bzlzh 发表于 2006-2-17 18:30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先生功德无量!!先下载再慢慢细读!!

shadong 发表于 2006-2-17 20:44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下了,如果能搞成一个文本或是一个word文件就好了,省去了这么多的Ctrl+C与CTRL+v

淳风堂 发表于 2006-2-17 21:17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好家伙,出版社要哭了。顶了。

灌水圣 发表于 2006-2-17 22:43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下面引用由淳风堂在 2006/02/17 09:17pm 发表的内容:
好家伙,出版社要哭了。顶了。

别高兴太早
如果把全书都打印出来
价格未必比花钱买书的银子多......
不过这到提醒了
我建议书法网固定找几个老师
专门写点东西,然后来连载
可以提高人气哦~~~ :em28:

黑微 发表于 2006-2-17 22:53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

孙老师:您说自己练了44年书法,真是不敢相信,我不想您有这么大的年龄啊! :em57: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完整版】《书法有法》孙晓云//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