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26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26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26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26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26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26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32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晓风成曲 斐然成章

文章出处:《北京商报》中国书画周刊   

作者:蔡然


      在湖南岳麓山脚下的岳麓书院,书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此联虽指的是岳麓书院,却也告诉我们这里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近现代国画大家齐白石、黄永玉,著名作家沈从文,便生于斯长于斯,属时代之风流人物。这片土地滋养着众多文人雅士,他们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生于湖南岳阳的晏晓斐,习书作诗,有着楚人的慧根和灵性,随笔生发,斐然成章。做人做事,不失楚人硬朗和强健的性格,豪放内敛,晓风成曲。如同清晨的微风谱成的乐曲,既有轻快优雅的旋律,也有慷慨激昂的节奏。
  字如其人,人如其名。晓风成曲,斐然成章——他就是晏晓斐。
  晏晓斐是“科班”出身,从中国美院的训练模式到中国书法院的名家面授,晏晓斐经历过严格的学院制书法教育,属于典型意义上的学院派书家。
  那一年,晏晓斐为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梦想与追求,毅然放弃了在家乡的教职,只身来到北京这个中国的艺术中心学习深造,并下定决心以书法研究与创作为毕生事业,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努力地坚持到底。
  
      面对传统
  勇于不敢致其虚极

  “习书之人,面对传统时常有挫伤感,‘传统’太高不可攀。历代书家功性兼备,留下了太多令后人难以超越的作品。因此,总觉得自己还差得太远。”晏晓斐说:“我一直记得王镛老师‘勇于不敢,致其虚极’这句话。意思是要有勇气去挑战传统,但永远不能说自己挑战成功了。要始终把自己放在低处,面对古人,不妄自称大。”
  晏晓斐深深知道传统的博大精深,因此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他说自己还太年轻,只有每日读书,不断修炼自己,做到才情兼备、内外兼修,笔墨才能有所提升。
  书法与绘画的最大不同在于,书法是“一次性”的,下笔就不能反悔,不可修补。就像人生一样,说出的话、做出的事,不可重来。在下笔的一瞬间,既要有想法,又不能有太多的想法。练的就是下意识。正如黄永玉先生所说,有一种状态是“不可太醉,不可不醉”。这是一种本能和直觉,做到这一点,要建立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是一种随笔生发,随性变化的能力。
  这是晏晓斐对艺术真挚的认识。
  

      书法
 表现人的艺术

  晏晓斐认为,书法艺术是一门集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表现人的艺术。人“高级”了,作品也就“高级”了。要勇于将自己的艺术主张反映在作品中、表现在宣纸上,创作有自己的情感和真性情的作品。这也能看出书法家真正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准。宁可“差”,不可“俗”。这是中国书法院曾翔老师所说的选拔青年书法家参展作品的一条原则。“差”,可以通过日后的努力提升自己,但是,“俗”,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是不可取的。
  晏晓斐在创作时是一种旁若无人、忘乎所以的状态。他说,只有拿起笔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纯粹的自己。他要将真性情写在宣纸上。
  习书之人,不同的年龄段,对待书法艺术是不同的。晏晓斐把它分为3个层次:“青年时期,读‘四书五经’,所对应的是儒家思想,要用一定的规矩来规范自己;人到中年,读‘老庄’,所对应的是道家思想,要寻求心灵的逍遥,不断开拓自己;老年时期,读佛典,所对应的是佛家思想,要将自己与古人‘打通’,与人生‘打通’,是一种大圆融的境界。”
  当问到晏晓斐身处哪个阶段时,他说:“我还在学规矩。”


  用热情的态度
  对待工作和生活

  晏晓斐在中国书法院承担了很多事务性的工作,包括组织策划展览、学术会议、日常服务等工作。在工作中,与他接触过的人,无论是书法圈的前辈老师、参展的书法家,还是媒体记者等,都对晏晓斐有着相同的评价,就是热情、负责、有担当。
  他对工作的那种认真态度是由心而发的,能做到100分,绝不只做80分。这不仅出于他对中国书法院的热爱和感恩,还因为他的人生态度就是如此。正是因为对工作、对生活这样的热情和认真,晏晓斐拥有比别人更加丰富的感情和更加敏感的触觉。除了写书法他还爱写诗,并且文采出众,斐然成章。他想做个“诗书画印”能力兼备的“文人”,为此他一直在努力。
                           商报记者蔡然


      记者手记
  与晏晓斐相识是在4年前我去中国书法院采访李胜洪副院长时。那次,晏老师为我准备了很多关于书法院的介绍材料。我对他第一印象是热情、细心。
  这次采访,是4年来第一次与晏老师深度交谈。坦白地说,不同于绘画,一直以来,我对书法一向没什么感觉和兴趣,认为它离我太远,因此难以入境。为书法家写报道,也不像“写”画家那么得心应手。但这次则不同,3个小时的访谈结束后,我最大的感触是,晏老师的风趣幽默与出口成章,让我对书法的真谛和本质有了真正了解和重新认识,并且不再认为书法艺术那么遥不可及了。如同听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书法艺术课,3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度过。
  晏晓斐的性格是激情满怀的,也是淡定自若的;是热情如火的,也是淡然冷静的;是张扬外露的,也是含蓄内敛的。
  晏晓斐的生活态度能够感染他人,他的热情和执着如一声巨响,令身边的人心灵为之震颤。
  而最令我感到“震颤”的一句话是:“当感觉走到了深渊时,我要向前再走一万步。因为做艺术的人,走的路就应该是无人走过的。”这份坚定与洒脱深深打动了我。
  晏晓斐如同从容自信的风,托起冬日的晨曦,迎接着每一天的来临。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34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34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叶武 发表于 2014-8-5 16:34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北京·晏晓斐}读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