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2 22:34
本帖最后由 荣贤斋 于 2013-12-13 14:17 编辑
山水知音——大美朱荣贤文/李木心
朱荣贤山水,是一种无言的大美。
沈括言:“画中最妙言山水。”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朱荣贤真可谓山水知音,他喜欢山水,迷恋山水,他游山玩水,写山摹水……他以自己的一管之笔,为山水演奏一首首无声的古琴曲。
笔墨当随时代,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应该有一个主流,是磅礴大气还是小家子气,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意识。今天,我们不必非得说艺术作品要“成教化,助人伦”,“名劝诫,着升沉”。但是,不管艺术如何发展,艺术作品不应该仅仅是视觉的刺激,它要蕴含德性的真谛和丰富的内涵。
现今时代,我们缺的不是艺术家,事实上,各种艺术家潮涌一般,铺天盖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却寥寥无几,要不就是没有根基,所谓“逸笔草草”,“游戏笔墨”,而实际是在借艺术之名标榜自己以获取名利;要不就是画几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所谓仕女,或光着身子,或穿着“丁”、“T”形内裤,搔首弄姿,此类“艺术家”有的甚至大言不惭,以“风流才子”自居,而实际上却是名副其实的“下流胚子”。
面对画坛之怪现状,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在真正意义上“玩”艺术?
当今的艺术大潮里能够独善其身的画家乏善可陈,朱荣贤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堪称是代表性的,中国画强调的是“心印”,作品是心灵的显现,丰富的内涵必不可少,他追求的是“正本清源,贴近文脉”,从传统山水画意义上说既是复古的,又是引领潮流的。观照朱荣贤山水,功力深厚、笔墨蕴藉,沉重不失朴茂,稳健不失苍浑,作品不在尺幅大小,有的构图繁密,从王蒙而来的牛毛皴繁复细密,回旋飞动,层峦叠嶂,扑面而来,高远、苍茫、浑厚,自有豪视一切之气势,画前立,有万壑松风之感;有的则构图简单,一方小院,一介草堂、一尺书桌、一条小船、一片江湖、一个老者、一对友人……不管是繁复还是疏朗,细看去用笔阔细不一,灵活多变,清新不失高古,大气磅礴中不乏细微之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走进传统,却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山水知音。
自六朝以来,写山水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更需要一种包容博大的胸怀,这种胸怀,不是简单的横向平铺,亦是绵延的纵向接纳,说白了,就是学习传统,学习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画家的精髓,朱荣贤最初靠自己对前人的认识和领悟来写山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于芥子园入手,五日一石,十日一水。继从四王,模山范水,再上溯文沈、元四家、董巨,尤爱倪迂、半千与弘仁。”他对于传统书画的研读下了很大功夫,传统已经有意无意渗入到他的意识中去。另外,他经常深入太行山、云蒙山等深山“师造化”。在孜孜不倦地临摹传统和外师造化中,朱荣贤中得心源,掌握了山水画的创作技巧,在山水画创作中,他贤游刃有余,下笔自然而然,作品毫无做作之感,质朴而又趣灵。
传统山水画,对与画家的要求极高,诗书画印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相得益彰。成绩的取得当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经历了从蚕到茧再破茧而出的蜕变,历尽十年寒窗,方能一刻纸上成万物。朱荣贤在艺术上的发展历程是:花鸟——书法——篆刻——山水,他的书法和篆刻有一种朴拙之美,与画中质朴的山水灵肉相通,一路上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毋庸多言。
观照朱荣贤山水,定要领悟他的弦外之音,画外之意:曰隐、曰渡。
朱荣贤山水,是老庄思想的一种诠释,清净无为;是禅宗的定慧,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往往在高山大川中,在忽隐忽现的山间小道上,有一老者,山间悠游而上,颇有情趣。或者草堂读书,溪山访隐,高山流水,草堂独坐……画中的“闲人”往往是青灯古卷耐得住寂寞,大树之下,柴门半掩,“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恍惚中似乎有蝉鸣从画中传出。茅屋草亭里的“闲人”,也许就是朱荣贤的幻化,因为老朱常自称“闲公”,不管是在读《易》,还是在读《老》、读《庄》,一份淡然的心境跃然纸上,不谙世事,不受俗世的纷扰,沉浸在一片空明之中,可以采菊东篱下,亦可以把酒问青天,避世桃源与世无争,此时便“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
深山、茅屋、隐者……朱荣贤的隐者很多都是《草堂读书》的形象,亦有《丘园养素》中深山访友的悠然。草堂是一个静谧的空间所在,隐者往往是寥寥数笔,但是却暗含一种绝世的脱俗之感,一种脱离羁绊之后的闲适和从容,一种清高的人生节操……这种隐,不仅仅是避世思想的表达,更是一种高人逸士的隐逸情怀,一切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追求都被解除,遁迹山林,利欲在宁静中趋于无,浑然与造化为一,喧嚣之音荡尽,纷扰尘寰远去……画为心印,这也正是朱荣贤的心愿吧?远离世事风烟,淡去尘寰是非,遗尘超物,奔放飘飞。
正如宋代画家郭熙之言:“可望、可行、可游、可居”,观画人可置身其中,“凡画至此,皆入妙品”。观照老朱山水,可行可望的悦目,可游可居的悦意,会情不自禁地随着策杖的老者在山间小路行走,隐居山林的知音也许早已摆好古琴,泡好香茗,一盏清茶,一曲高山流水……画外之境,全在画出,人生体验之深刻、生命感受之独特,跃然纸上,天下熙熙,朱荣贤以山水画传统语汇,诠释了现代人对性灵释放之期许,对曳尾于涂之向往。
待渡是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题材,《秋江待渡》,是老朱常画的题材。画面往往是烟波浩渺,水边一舟横陈,无风、无声,左近处,山头几座,青松数株,小径渐渐隐没山后,松荫之下,一老者循径自山后而出,手扶杖藜,孤独而立,待渡、待渡……
待渡为题材的作品自由阐释了朱荣贤对中国传统文人内心深处的触及与把握。近处几块坡石,一策杖老者,或者说一个文士,站在品种不一、颜色和形式各异的几株树构成的小树林,安静的看着面前的水流,对面的坡地也许就是他的目的所在,缓缓的水面与文士淡然待渡的心境相和。渡与不渡,不在水之辽阔与远近,不在舟船之有无,更不在此岸与彼岸。陶彭泽有言,“人生无根蒂,漂若陌上尘”,浮生若梦,避世之选择,离世之情怀,皆是对性灵彼岸之期许,船未动,心已渡,道禅哲学的精神在画中流淌,山自是山,水自是水,渡,彼岸世界,吾心如流水……
“渡”只是外在的,而画中内含的“度”才是朱荣贤要表现的,他曾经认真抄写《般若波罗蜜心经》,般若是智慧,菠萝蜜是度到彼岸,以大智慧度到彼岸。画的是山水,但是隐含的却是他对中国传统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的体悟,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精髓之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过客,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更是让人人都渴望一个安顿心灵的宁静世界,生命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寂寞的等待,不为世尘所染,或独立于高山,或独待于水绊……
朱荣贤以其无言之心,用生命来感悟山水,观照山水之大美,他的画笔,宛然山水的精灵,无声无息中在画纸上呈现了山水之美,在喧嚣的世事中把我们带入一片澄明清澈的世界,谛听生命和宇宙的妙音,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朱荣贤山水,是真正意义上大美的艺术,是当今时代应该积极推崇的艺术!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2 22:56
气象万千——中国楹联书法邀请展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2 23:03
【朱荣贤作品2013年展】二月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2 23:07
本帖最后由 荣贤斋 于 2013-12-17 00:28 编辑
【朱荣贤作品2013年展】二月
朱荣贤作品:溪山清韵 73 x 365 cm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3 13:37
本帖最后由 荣贤斋 于 2013-12-21 21:38 编辑
【朱荣贤作品2013年展】二月
朱荣贤作品:野渡无人舟自横 15 x 33 cm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3 13:39
本帖最后由 荣贤斋 于 2013-12-17 00:29 编辑
【朱荣贤作品2013年展】二月
朱荣贤为林泉画馆学员示范:悠闲 33 x 33cm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3 13:42
【朱荣贤作品2013年展】二月
朱荣贤山水小品 28 x 33cm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3 13:45
【朱荣贤作品2013年展】二月
朱荣贤山水小品:清江空亭 30 x 37cm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3 13:49
【朱荣贤作品2013年展】二月
朱荣贤山水小品:黄岳流瀑 37 x 30cm
荣贤斋
发表于 2013-12-13 13:52
【朱荣贤作品2013年展】二月
朱荣贤山水小品:高山流水 37 x 30cm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